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左翼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史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文学形态,对于左翼文学的评价与研究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在文化价值多元的当下,如何给学生讲解这一文学形态,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本文在厘清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左翼文学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针对左翼文学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左翼文学 教学思考 现代教学
一、左翼文学是什么
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视域下,要给左翼文学下一个精准的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左翼文学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很多学者在研究中不加仔细辨别即随意运用。且源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政治、革命等非文学话语的复杂密切关系,左翼文学与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左联文学等几个概念在使用中经常被混用或替换,实际上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有着本质的不同。
那么,左翼文学到底是什么,该怎样定义?长期以来,学者在使用“左翼文学”这一定义的时候,会根据研究对象、视角、目标、方法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界定与理解。从左翼文学被定义的内涵与外延而言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的广义层面进行定义,认为左翼文学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无产阶级革命密切配合的一种文学形态。“在一般的理解中,它指现代文学历史中一批政治上隶属或同情于革命政党,尤其是共产党的作家所进行的创作,他们在革命政党的影响或领导下所进行的带有政治性的文学活动被称为‘左翼文艺运动’”[1]。根据这种理解,20世纪20年代作为左翼文学发生形态的“革命文学”、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延安文学、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等文学形态都被包含在“左翼文学”之中[2]。左翼文学的范围就从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的80年代,甚至把新世纪以来的一些创作做也定义为“新左翼文学”。比如胡乔木1980年在《携起手来,放声歌唱,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在纪念“左联”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非常明确地说道:“我们现在的文艺与文化仍然是左翼文艺和左翼文化”[3],林伟民在专著《中国左翼文学思潮》[4]中全面论述了“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巅峰及衰落,所涵括的时间是从1928年到1976年。显然,林伟民是在广义层面上来使用左翼文学这一定义的。有的学者在使用这个定义时的措辞更含混,使得左翼文学的外延可以无限延伸。如洪子诚先生指出:“如果只是在一般意义上来使用‘左翼文学’这个词,那它不一定是特指30年代的左翼文学运动,而只是在对20世纪中国文学做思想政治倾向区分时的一种用法。”[5]方维保认为:“左翼文学应该是整个20世纪的红色文学。它包括左翼作家成立前后的发生期,共产党人延安割据时期的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鼎盛期,“文革”时期的病态繁荣期,“文革”后的后发展时期。”[6]这样一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实际上就把“左翼文学”处理成一个开放性的定义,它的外延可以无限延伸。这样在广义层面上使用左翼文学这个定义,可以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统摄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革命文学、左联文学、抗战文学、延安文学、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甚至一直延伸到当下的文学创作,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中显现出文学的整体性与传承性。
第二种是在狭义层面上对左翼文学进行定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与革命、政治关系密切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革命与政治的内涵是有区别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每一段不同历史中所处的地位和所面临的革命任务也是有区别的,这就实际上从内涵和外延上区分开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如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把左翼文学限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洪子诚一方面对左翼文学运用了含混的“一体化”概念,另一方面指出“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与40年代的工农兵文艺和1949年后的社会主义文学有着不同的内涵”。他说:“在谈到50到70年代文学的时候,我和另一些人经常使用‘一体化’的说法。这个说法不是意味着这个时期的文化、文学的单一性,事实上仍存在复杂的,多种文化成分、力量互相渗透、摩擦、转换、冲突的情况。”[7]王富仁也认为学界认为左翼文学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法是不精准的。“因为左翼文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30年代的左翼文学,30年代的左翼文学不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在当时的社会上不是一种话语霸权。”“我们总认为在十七年的时候取得胜利的是左翼文学的文学观,从而认为左翼文学到最后成了一种主流文学。实际上不是,左翼文学很早就被解构了。”[8]比上述定义在时间上更精准定位的有年轻学者张剑,他认为左翼文学这个定义从学缘意义上所对应的应该就是自1930年3月左联成立到1936年左联解散这个时间段的文学。他从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发生的背景、国共两党的关系、革命的性质、文学的特征等方面认真辨析了“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之间的差异,认为这两个经常被混用和被合二为一的概念之间的巨大差别,认为左翼文学之前的“革命文学指的是左联成立之前未被组织化的革命作家在当时社会情境下对革命的一种自觉、主动的文学反应。左翼文学是指左联成立至解散这个期间的无产阶级作家及其路人作家反抗国民党政权文化围剿的文学实践”[9]。基于文学发生的具体背景与文学形态的具体呈现在广义左翼文学范围的几个不同阶段实际上是有着明显区别,这些持狭义左翼文学观的作家提出了上述的界定,对与我们从事左翼文学的研究与教学也是大有裨益的。
既然研究者们可以出于各种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对左翼文学进行界定,那么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左翼文学定义该如何取舍,如何传达?本文认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这门专业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精准给学生讲解清楚狭义层面上的左翼文学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态的质的规定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根据文学与革命、政治的关系依次梳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延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等概念,让学生在脑海中有清晰的知识框架,为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打下基础,避免概念含混模糊而导致出现学习困境。 二、当下关于左翼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立足于文化与价值多元化的今天,距离当年的左翼文学差不多一个世纪,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中国现代文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左翼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也是如此。在近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左翼文学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左翼文学阅读状况堪忧。对于阅读状况堪忧的状况主要表现有几个方面:一是现在学生(尤其是地方二本院校)的整体阅读情况难以令人满意,碎片阅读、屏幕阅读、快餐阅读多,经典阅读少。据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后台统计,学生每学期平均借书数量低于3本,这是一个让人感到不安与难堪的数据。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电子阅读遮蔽了纸质阅读导致阅读信息不准确。另一方面是说明看学生阅读整体状况的确堪忧,笔者曾针对本校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整体阅读数量与阅读质量、阅读欲望、阅读氛围等都不尽如人意。二是阅读状况堪忧,表现在学生阅读选择对象的单一性与功利性,對左翼文学等经典文本的阅读欲望低。这和当下学生的成长环境与经历应该是密切相关的。当下的学生大都是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出生,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对于这种带有集体创作范式的文学作品往往不以为然,尤其是这种革命色彩浓烈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文学发生场域越来越远,绝大多数学生甚至很多从事教学的教师也对这段文学发生的历史产生了深深的隔膜,学生更是表示读不懂。最后主要是在如今消费主义文化大行其道之时,传统学科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相对一些热门抢手专业而言,压力很大,迫使学校尤其是地方二本院校迫于就业压力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压缩专业课程与开课课时。部分招收进来的学生有一些是非一本志愿,本身就不热爱文学,阅读状况不会太好。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左翼文学的接受状况有待改善。
第二,对左翼文学持怀疑否定甚至完全批判的态度。在部分进行左翼文学经典阅读的学生中,学生作为接受者有一个共同的阅读感受,往往认为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激情欠真实,作品是模式化的,主人公是概念化的。这固然是部分左翼文学作品所存在的弊端,这也给了研究者与教师一些有趣的思考,比如在当下习总书记一再强调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讲解左翼文学有何价值与意义,如何融通因为时空心理距离而产生的隔膜,如何带领学生回归左翼文学的历史场域,从而科学理性地评价左翼文学,如何理解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左翼文学的政治化、集体化、大众化的审美特征与强烈的政治诉求。
三、几点思考
左翼文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课题,学生必须了解清楚这一知识点才能更好地搭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科框架。这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认真阅读与教师的讲解,当下学生的阅读情况显然难以令人满意,因此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对此有几点思考:
第一,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与安排。左翼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关涉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非常多,据史料介绍,仅“左联”成员就与440人左右[10]。几乎每一个现代作家都与左翼文学有着或深或浅的关联。有的作家一直走在这条道路上(如蒋光慈),有的选择半路退出(徐訏等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左翼文学中的主要代表作家尽管存在许多共同点,尽管是一种集体创作模式,可是文学创作毕竟是一种体现创作个性的行为,作家作品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另外,左翼文学与政治、革命等话语密切联系,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于左翼文学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作为一门课程,首要任务是要梳理清楚左翼文学的定义,尤其是狭义层面的定义,让学生对左翼文学有相对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其次要引领学生回到文学的历史场域,尽可能带领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献与作品,形成学生的判断,而不忙于下结论或可以不下结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正如当年苏格拉底引领人们对于品德的追问那样。第三,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梳理清楚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延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这一线索的发展轨迹。第四,对左翼文学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与讲解。
第二,教学方法的调整。针对这个理论性很强有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仅仅按照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步骤与方法上应该进行精心安排与设计。首先布置学生提前进行阅读,文学阅读是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的前提。任何没有阅读的欣赏与批评都是不存在的,因此根据教学进程指导布置学生进行左翼文学经典的阅读是至关重要的。再者,可以借助影视作品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与回归历史场域。因为左翼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思潮与文化紧密交织,所以要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可以与历史、政治、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教师相配合,借力组合针对这一历史时段的政治历史文化等现状组织论坛,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程凯.寻找“革命文学”、“左翼文学”的历史规定性[J].郑州大学学报,2006(1):75.
[2]杨胜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与左翼文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1.
[3]胡乔木.携起手来,放声歌唱,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在纪念“左联”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0-4-8.
[4]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7]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8]王富仁.关于左翼文学的几个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
[9]张剑.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概念的意思生成与辨析[J].齐鲁学刊,2012(3).
[10]姚辛.左联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1.
项目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泛政治化语境与中国现代文学浪漫诗性叙事研究》(14YBA341);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泛政治化语境下的现代中国文学浪漫诗性叙事研究》(15B218);邵阳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高校经典“悦读”研究》(2018JG16)。
关键词: 左翼文学 教学思考 现代教学
一、左翼文学是什么
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视域下,要给左翼文学下一个精准的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左翼文学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很多学者在研究中不加仔细辨别即随意运用。且源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政治、革命等非文学话语的复杂密切关系,左翼文学与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左联文学等几个概念在使用中经常被混用或替换,实际上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有着本质的不同。
那么,左翼文学到底是什么,该怎样定义?长期以来,学者在使用“左翼文学”这一定义的时候,会根据研究对象、视角、目标、方法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界定与理解。从左翼文学被定义的内涵与外延而言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的广义层面进行定义,认为左翼文学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无产阶级革命密切配合的一种文学形态。“在一般的理解中,它指现代文学历史中一批政治上隶属或同情于革命政党,尤其是共产党的作家所进行的创作,他们在革命政党的影响或领导下所进行的带有政治性的文学活动被称为‘左翼文艺运动’”[1]。根据这种理解,20世纪20年代作为左翼文学发生形态的“革命文学”、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延安文学、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等文学形态都被包含在“左翼文学”之中[2]。左翼文学的范围就从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的80年代,甚至把新世纪以来的一些创作做也定义为“新左翼文学”。比如胡乔木1980年在《携起手来,放声歌唱,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在纪念“左联”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非常明确地说道:“我们现在的文艺与文化仍然是左翼文艺和左翼文化”[3],林伟民在专著《中国左翼文学思潮》[4]中全面论述了“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巅峰及衰落,所涵括的时间是从1928年到1976年。显然,林伟民是在广义层面上来使用左翼文学这一定义的。有的学者在使用这个定义时的措辞更含混,使得左翼文学的外延可以无限延伸。如洪子诚先生指出:“如果只是在一般意义上来使用‘左翼文学’这个词,那它不一定是特指30年代的左翼文学运动,而只是在对20世纪中国文学做思想政治倾向区分时的一种用法。”[5]方维保认为:“左翼文学应该是整个20世纪的红色文学。它包括左翼作家成立前后的发生期,共产党人延安割据时期的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鼎盛期,“文革”时期的病态繁荣期,“文革”后的后发展时期。”[6]这样一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实际上就把“左翼文学”处理成一个开放性的定义,它的外延可以无限延伸。这样在广义层面上使用左翼文学这个定义,可以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统摄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革命文学、左联文学、抗战文学、延安文学、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甚至一直延伸到当下的文学创作,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中显现出文学的整体性与传承性。
第二种是在狭义层面上对左翼文学进行定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与革命、政治关系密切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革命与政治的内涵是有区别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每一段不同历史中所处的地位和所面临的革命任务也是有区别的,这就实际上从内涵和外延上区分开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如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把左翼文学限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洪子诚一方面对左翼文学运用了含混的“一体化”概念,另一方面指出“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与40年代的工农兵文艺和1949年后的社会主义文学有着不同的内涵”。他说:“在谈到50到70年代文学的时候,我和另一些人经常使用‘一体化’的说法。这个说法不是意味着这个时期的文化、文学的单一性,事实上仍存在复杂的,多种文化成分、力量互相渗透、摩擦、转换、冲突的情况。”[7]王富仁也认为学界认为左翼文学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法是不精准的。“因为左翼文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30年代的左翼文学,30年代的左翼文学不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在当时的社会上不是一种话语霸权。”“我们总认为在十七年的时候取得胜利的是左翼文学的文学观,从而认为左翼文学到最后成了一种主流文学。实际上不是,左翼文学很早就被解构了。”[8]比上述定义在时间上更精准定位的有年轻学者张剑,他认为左翼文学这个定义从学缘意义上所对应的应该就是自1930年3月左联成立到1936年左联解散这个时间段的文学。他从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发生的背景、国共两党的关系、革命的性质、文学的特征等方面认真辨析了“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之间的差异,认为这两个经常被混用和被合二为一的概念之间的巨大差别,认为左翼文学之前的“革命文学指的是左联成立之前未被组织化的革命作家在当时社会情境下对革命的一种自觉、主动的文学反应。左翼文学是指左联成立至解散这个期间的无产阶级作家及其路人作家反抗国民党政权文化围剿的文学实践”[9]。基于文学发生的具体背景与文学形态的具体呈现在广义左翼文学范围的几个不同阶段实际上是有着明显区别,这些持狭义左翼文学观的作家提出了上述的界定,对与我们从事左翼文学的研究与教学也是大有裨益的。
既然研究者们可以出于各种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对左翼文学进行界定,那么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左翼文学定义该如何取舍,如何传达?本文认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这门专业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精准给学生讲解清楚狭义层面上的左翼文学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态的质的规定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根据文学与革命、政治的关系依次梳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延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等概念,让学生在脑海中有清晰的知识框架,为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打下基础,避免概念含混模糊而导致出现学习困境。 二、当下关于左翼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立足于文化与价值多元化的今天,距离当年的左翼文学差不多一个世纪,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中国现代文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左翼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也是如此。在近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左翼文学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左翼文学阅读状况堪忧。对于阅读状况堪忧的状况主要表现有几个方面:一是现在学生(尤其是地方二本院校)的整体阅读情况难以令人满意,碎片阅读、屏幕阅读、快餐阅读多,经典阅读少。据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后台统计,学生每学期平均借书数量低于3本,这是一个让人感到不安与难堪的数据。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电子阅读遮蔽了纸质阅读导致阅读信息不准确。另一方面是说明看学生阅读整体状况的确堪忧,笔者曾针对本校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整体阅读数量与阅读质量、阅读欲望、阅读氛围等都不尽如人意。二是阅读状况堪忧,表现在学生阅读选择对象的单一性与功利性,對左翼文学等经典文本的阅读欲望低。这和当下学生的成长环境与经历应该是密切相关的。当下的学生大都是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出生,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对于这种带有集体创作范式的文学作品往往不以为然,尤其是这种革命色彩浓烈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文学发生场域越来越远,绝大多数学生甚至很多从事教学的教师也对这段文学发生的历史产生了深深的隔膜,学生更是表示读不懂。最后主要是在如今消费主义文化大行其道之时,传统学科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相对一些热门抢手专业而言,压力很大,迫使学校尤其是地方二本院校迫于就业压力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压缩专业课程与开课课时。部分招收进来的学生有一些是非一本志愿,本身就不热爱文学,阅读状况不会太好。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左翼文学的接受状况有待改善。
第二,对左翼文学持怀疑否定甚至完全批判的态度。在部分进行左翼文学经典阅读的学生中,学生作为接受者有一个共同的阅读感受,往往认为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激情欠真实,作品是模式化的,主人公是概念化的。这固然是部分左翼文学作品所存在的弊端,这也给了研究者与教师一些有趣的思考,比如在当下习总书记一再强调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讲解左翼文学有何价值与意义,如何融通因为时空心理距离而产生的隔膜,如何带领学生回归左翼文学的历史场域,从而科学理性地评价左翼文学,如何理解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左翼文学的政治化、集体化、大众化的审美特征与强烈的政治诉求。
三、几点思考
左翼文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课题,学生必须了解清楚这一知识点才能更好地搭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科框架。这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认真阅读与教师的讲解,当下学生的阅读情况显然难以令人满意,因此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对此有几点思考:
第一,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与安排。左翼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关涉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非常多,据史料介绍,仅“左联”成员就与440人左右[10]。几乎每一个现代作家都与左翼文学有着或深或浅的关联。有的作家一直走在这条道路上(如蒋光慈),有的选择半路退出(徐訏等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左翼文学中的主要代表作家尽管存在许多共同点,尽管是一种集体创作模式,可是文学创作毕竟是一种体现创作个性的行为,作家作品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另外,左翼文学与政治、革命等话语密切联系,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于左翼文学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作为一门课程,首要任务是要梳理清楚左翼文学的定义,尤其是狭义层面的定义,让学生对左翼文学有相对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其次要引领学生回到文学的历史场域,尽可能带领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献与作品,形成学生的判断,而不忙于下结论或可以不下结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正如当年苏格拉底引领人们对于品德的追问那样。第三,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梳理清楚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延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这一线索的发展轨迹。第四,对左翼文学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与讲解。
第二,教学方法的调整。针对这个理论性很强有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仅仅按照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步骤与方法上应该进行精心安排与设计。首先布置学生提前进行阅读,文学阅读是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的前提。任何没有阅读的欣赏与批评都是不存在的,因此根据教学进程指导布置学生进行左翼文学经典的阅读是至关重要的。再者,可以借助影视作品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与回归历史场域。因为左翼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思潮与文化紧密交织,所以要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可以与历史、政治、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教师相配合,借力组合针对这一历史时段的政治历史文化等现状组织论坛,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程凯.寻找“革命文学”、“左翼文学”的历史规定性[J].郑州大学学报,2006(1):75.
[2]杨胜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与左翼文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1.
[3]胡乔木.携起手来,放声歌唱,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在纪念“左联”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0-4-8.
[4]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7]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8]王富仁.关于左翼文学的几个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
[9]张剑.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概念的意思生成与辨析[J].齐鲁学刊,2012(3).
[10]姚辛.左联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1.
项目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泛政治化语境与中国现代文学浪漫诗性叙事研究》(14YBA341);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泛政治化语境下的现代中国文学浪漫诗性叙事研究》(15B218);邵阳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高校经典“悦读”研究》(2018JG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