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课作为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培养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育人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有特殊意义。美术课中作业展示部分往往成为美术课的高潮和画龙点睛部分,教师常常借助一节课中最后的几分钟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再次阐明本堂课的要求和精神。因此,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方式也越来越受到美术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前言:
美术课作为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培养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育人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有特殊意义。
小学生美术课上的作业是小学生美术课所学美术技能技巧掌握程度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地反映教学目的要求是否顺利完成,完成的效果究竟如何等。所以美术课中作业展示部分往往成为美术课的高潮和画龙点睛部分,教师常常借助一节课中最后的几分钟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再次阐明本堂课的要求和精神,因此,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方式也越来越受到美术教师的重视。在此,我尝试了以下策略:
一、教师批改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直接交给教师批改。该评价方式常见于小制作类内容的美术课。原因一,小制作大多以立体形式出现,给教师的集中收齐带来困难;第二,小制作大多为学生所喜爱的小摆设,如果能得到老师好评,还可十分自豪地带回家向家人展示一番,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立即提高。面批式的美术作业评价方法,使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作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教师融洽与每位学生的关系。
对于绘画长的课型,学生当堂课不能完成,由课代表课后收齐转交老师,老师批改后待下一次美术课上讲评后发还给学生。这样的作业评价方式,操作方便简单,在这种评价方法下,学生在课堂上几乎很少有紧迫感,对于美术成绩较好的学生,会由于时间充足的关系而使所完成的作业显得更细致而有质量;而对于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不会及时完成作业,课上什么样交作业时依旧;另一方面,那些不太爱动手的学生常常会请动手能力较强的家长或高年级学生代笔以取得一个好分数,老师却较难发觉。综上所述,尽管这种评价方式使教师的操作变得方便简单,但由于节奏较慢,学生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评价,教师有可能得不到真实的教学反馈,从而有可能得出不很准确的学生学习状况的总体评价。
二、关注过程,多元评价
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指出,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一种狭隘的正误标准来进行评价,而因细致的考虑儿童的意志、兴趣、观察力、表达方式等个性品质,依据每个学生、每个阶段的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
(1)教师评价要关注过程
在进行美术作业练习时,应鼓励引导学生敢于另辟蹊径,表现自己的独创性和个性。教学评价应该适应目标,现在的目标更强调情意、创造性、个性、智慧,我们的教学评价的取向和方法就必须与之相适应,即应将新颖性、独创性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指标,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并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通过学生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其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予以评价,看其是否在具体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是否真正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能以学生回答的对错作为评价的标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
(2)注重多元评价
美术教学应立足于平时的学习,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采取多元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或进行几种评价的综合运用。在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上,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对错判断,而要实行延时性评价,给其它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在评价中通过学生的自我反省,以及与教师、同学甚至家长的交流,让学生主动的学习、鉴赏、评述,了解艺术的创作过程,提高创作能力,同时提高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能力。例如,我在执教《线的秘密》一课时,在作业的展示部分,我先请学生给自己所画的作品分等级,然后把作品贴在教师准备好的相应的“框架”里,最后请学生交流心得,教师在调整过程中总结归纳。再比如我鼓励同桌之间交换作业,先对对方的美术作业在心里作一个大致的评估,并找出对方作业中的优缺点,教师适当选出几对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课堂小结部分进行交流。这样的作业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在过一把“小老师病”的同时,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加深对本堂课教学目的要求的理解。这样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人人当“评委”,评自己的长短,评别人的优劣;自己给别人提建议,别人帮自己出主意。老师则可坐听“百家争鸣”,当好“嘉宾”,在适当时候给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这样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美术《课标》中这样阐述:“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创建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开展评价,纵向看待和评价每个学生的发展。
(3)提供展示舞台,体验成功乐趣
人人都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被认同感,所以我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让他们体验成功,激发他们再努力的欲望。在课堂上,我经常选择有个性的作品通过作业展评让学生体验成功,展评过程以表扬鼓励为主;在学校,宣传橱窗更是学生作品向全校展示、发布的理想场所;另外,我还通过举办的艺术节、家长会等活动来展示学生各方面的创作成果。总之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心,增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生的作业受到教师称赞,这将成为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到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去。因此,给学生作业作出评价除了表明学生真实的学习结果外,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鼓励性评价。我们要探索设计更新颖更有时代感的作业评价方法,让学生爱学好学,充满自信、充满兴趣地上好每一堂美术课,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所在。
三、结语
美术作业的评价方法除了我上面列举的类型外,还可能有其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比如,运用“友情卡”、“商品推销会”、“水果超市”等游戏形式进行趣味性强的作业展评,改变过去单一的美术作业评价方式,学生的美术素质也将得到全面提高。我想,只要我们教师依据以鼓励性为主的评价原则,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有心人,多研究、勤探索,一定还会有更新更好的作业评价方式来为我们的教学增色添彩的!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前言:
美术课作为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培养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育人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有特殊意义。
小学生美术课上的作业是小学生美术课所学美术技能技巧掌握程度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地反映教学目的要求是否顺利完成,完成的效果究竟如何等。所以美术课中作业展示部分往往成为美术课的高潮和画龙点睛部分,教师常常借助一节课中最后的几分钟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再次阐明本堂课的要求和精神,因此,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方式也越来越受到美术教师的重视。在此,我尝试了以下策略:
一、教师批改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直接交给教师批改。该评价方式常见于小制作类内容的美术课。原因一,小制作大多以立体形式出现,给教师的集中收齐带来困难;第二,小制作大多为学生所喜爱的小摆设,如果能得到老师好评,还可十分自豪地带回家向家人展示一番,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立即提高。面批式的美术作业评价方法,使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作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教师融洽与每位学生的关系。
对于绘画长的课型,学生当堂课不能完成,由课代表课后收齐转交老师,老师批改后待下一次美术课上讲评后发还给学生。这样的作业评价方式,操作方便简单,在这种评价方法下,学生在课堂上几乎很少有紧迫感,对于美术成绩较好的学生,会由于时间充足的关系而使所完成的作业显得更细致而有质量;而对于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不会及时完成作业,课上什么样交作业时依旧;另一方面,那些不太爱动手的学生常常会请动手能力较强的家长或高年级学生代笔以取得一个好分数,老师却较难发觉。综上所述,尽管这种评价方式使教师的操作变得方便简单,但由于节奏较慢,学生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评价,教师有可能得不到真实的教学反馈,从而有可能得出不很准确的学生学习状况的总体评价。
二、关注过程,多元评价
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指出,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一种狭隘的正误标准来进行评价,而因细致的考虑儿童的意志、兴趣、观察力、表达方式等个性品质,依据每个学生、每个阶段的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
(1)教师评价要关注过程
在进行美术作业练习时,应鼓励引导学生敢于另辟蹊径,表现自己的独创性和个性。教学评价应该适应目标,现在的目标更强调情意、创造性、个性、智慧,我们的教学评价的取向和方法就必须与之相适应,即应将新颖性、独创性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指标,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并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通过学生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其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予以评价,看其是否在具体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是否真正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能以学生回答的对错作为评价的标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
(2)注重多元评价
美术教学应立足于平时的学习,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采取多元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或进行几种评价的综合运用。在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上,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对错判断,而要实行延时性评价,给其它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在评价中通过学生的自我反省,以及与教师、同学甚至家长的交流,让学生主动的学习、鉴赏、评述,了解艺术的创作过程,提高创作能力,同时提高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能力。例如,我在执教《线的秘密》一课时,在作业的展示部分,我先请学生给自己所画的作品分等级,然后把作品贴在教师准备好的相应的“框架”里,最后请学生交流心得,教师在调整过程中总结归纳。再比如我鼓励同桌之间交换作业,先对对方的美术作业在心里作一个大致的评估,并找出对方作业中的优缺点,教师适当选出几对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课堂小结部分进行交流。这样的作业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在过一把“小老师病”的同时,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加深对本堂课教学目的要求的理解。这样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人人当“评委”,评自己的长短,评别人的优劣;自己给别人提建议,别人帮自己出主意。老师则可坐听“百家争鸣”,当好“嘉宾”,在适当时候给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这样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美术《课标》中这样阐述:“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创建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开展评价,纵向看待和评价每个学生的发展。
(3)提供展示舞台,体验成功乐趣
人人都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被认同感,所以我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让他们体验成功,激发他们再努力的欲望。在课堂上,我经常选择有个性的作品通过作业展评让学生体验成功,展评过程以表扬鼓励为主;在学校,宣传橱窗更是学生作品向全校展示、发布的理想场所;另外,我还通过举办的艺术节、家长会等活动来展示学生各方面的创作成果。总之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心,增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生的作业受到教师称赞,这将成为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到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去。因此,给学生作业作出评价除了表明学生真实的学习结果外,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鼓励性评价。我们要探索设计更新颖更有时代感的作业评价方法,让学生爱学好学,充满自信、充满兴趣地上好每一堂美术课,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所在。
三、结语
美术作业的评价方法除了我上面列举的类型外,还可能有其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比如,运用“友情卡”、“商品推销会”、“水果超市”等游戏形式进行趣味性强的作业展评,改变过去单一的美术作业评价方式,学生的美术素质也将得到全面提高。我想,只要我们教师依据以鼓励性为主的评价原则,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有心人,多研究、勤探索,一定还会有更新更好的作业评价方式来为我们的教学增色添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