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拉着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的手,邀请这位站在人群中的老人坐在自己身边。温暖人心的一幕,让人们再一次热议这位老人的名字,再一次铭记他的卓越功勋。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为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他30年隐姓埋名,60载风雨兼程,年逾九旬依然老骥伏枥。他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神秘,更负神圣的使命;无声,却有无尽的力量。
成就:卓尔不凡
正如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贡献一样,评价黄旭华院士的成就,一定要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放到大国重器的维度去领略。64年前,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首次试航,宣告核动力潜艇诞生。不久,苏联也宣告核潜艇下水。这给新生的中国带来巨大压力。
几年后,毛泽东表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誓言坚定,让黄旭华等一代科研工作者心潮澎湃。黄旭华暗下决心:“这辈子非要把核潜艇搞出来不可。”从那时起,他便与核潜艇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辈子都献给了挚爱的核潜艇事业。
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完全依靠自己,研制核潜艇的难度可想而知。黄旭华所在的研究团队,一没有任何资料,二没有任何设备,甚至没有人见过核潜艇。研究启动后,他们大海捞针一般从国外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与核潜艇相关的大量数据。为保证计算准确,科研人员分为几组分别计算,结果不同就重来,直到得出共同的结果。他们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毫无怨言。零下20多摄氏度的深夜,听说有情况,掀起被窝就走。一次,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模型玩具,黄旭华喜出望外。掀开玩具窗户,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竟和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画出的图纸基本一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磨剑终有成。黄旭华和同事们荒岛求索,在世界核潜艇史上写下光辉篇章:1970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091型攻击核潜艇下水,4年后的建军节,它被命名为“长征1号”,正式服役。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4月29日,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一个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水的压力是一吨多,一百多米长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未能封紧,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危险性可想而知。试验开始前,有几个艇员偷偷给家里写信,担心“万一回不来”,更多人在宿舍默默哼起《血染的风采》,“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时年64岁的黄旭华当即决定一同下潜,让艇员们有了信心。随着核潜艇里接连传出100米、200米……的指令,黄旭华表情平静、指挥若定。试验成功,这个世界上第一位亲自参与核潜艇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出艇后即兴写诗明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作为我国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负责人,黄旭华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从无到有、第二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和第三代核潜艇的探索赶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党和人民也给予他崇高荣誉,他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學与技术成就奖”“十大海洋人物”“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
奉献:国而忘家
“当祖国需要我冲锋陷阵的时候,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这是黄旭华对祖国的承诺,也是他一辈子的执着践行。
刚加入核潜艇研制工作,领导就给黄旭华他们提出要求:“时时刻刻严守国家机密,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一辈子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进入这个领域就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黄旭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又何止是30年的隐姓埋名?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养,有苦不能说,常人几乎难以承受。
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公历新年,黄旭华出差到广东,经组织批准回了趟汕尾老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母亲送别儿子时,留下了简单几句期盼:“你从小就离开家,那时候战争纷乱,交通不便,你回不了家,现在解放了,社会安定,交通恢复了,父母老了,希望你常回家来看看。”黄旭华流着眼泪满口答应。他没想到,这一离别,就是30年;再相会时,父亲和二哥都已去世,母亲也已满头白发。最令他伤心的是,父亲病重,他没能回去,父亲去世,他也没能回去,父亲直到去世也只知道他在北京,在什么单位、在哪个地方、在干什么,一概不知。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黄旭华把文章寄给广东老家的母亲。文章中只提到“黄总设计师”,没有名字,但文中“他的妻子李世英”这句话让母亲坚定地相信这个“黄总设计师”就是她的三儿子。母亲把子孙叫到身边,说了一句话:“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都要理解,都要谅解。”1988年,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回到广东老家,见到了93岁的母亲。黄旭华眼含泪花:“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黄旭华一心研制核潜艇,他的后方是妻子李世英毫无怨言的坚守。1956年,黄旭华与李世英结婚,次年大女儿黄燕妮出生。他开始研制核潜艇后,几十年李世英独自操持着家里的大事小事。在女儿心中,“父亲的功劳有一半是母亲的。”国家使命,让黄旭华几乎没有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小女儿从小想让父亲带她去划船的愿望,到现在都没实现。女儿记忆中,父亲在家时间最短的一次不到24小时。偶尔回家一趟,三个女儿给父亲开玩笑说:“爸爸,您又回家‘出差’了。”
为国家,一生无悔。为事业,百折不回。他说:“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敬业:退而不休
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近30年里,他没有停下脚步,依然以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给年轻一代当“啦啦队”,“关键时刻给他们撑腰”,还扮演“场外指导”,“不做教练员,只在做大试验出问题时,帮他们看看。”
直至今日,90多岁高龄的黄旭华依然精神矍铄,不仅每天坚持上班,为祖国新一代核潜艇的研制殚精竭虑,献计献策,而且经常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到校园、科研院所作讲座,为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奔走操劳,贡献余热。
他不需要助理和保姆,经常一个人拎起水壶去打水。多年过着雷打不动的有规律的生活,早上6点起床,6点半去打太极拳,7点钟吃饭,再去上班。
对年轻一代科研设计人员,黄旭华会送给他们“三面镜子”:一是“放大镜”——扩大视野,跟踪追寻有效线索;二是“显微镜”——放大信息,看清其内容和实质;三是“照妖镜”——鉴别真假,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他传授给年轻人的是一个老知识分子的真知灼见,是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渗透到骨子里的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作为核潜艇技术领域的带头人,黄旭华率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船舶设计大师2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2位、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1位、型号总设计师7位、型号副总设计师30余位。
他从来都觉得自己很平凡。有媒体称他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坚决反对。在他心里,核动力专家赵仁恺、彭士禄,导弹专家黄纬禄,都是“中国核潜艇之父”,全国千千万万人的大力协同工作才有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核潜艇是大家的功劳,是一代造船人共同拼搏奋斗的结果。能为核潜艇奉献一生,我无怨无悔。”黄旭华用一生的坚守,为敬业奉献作了生动注解,树立了时代标尺,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成就:卓尔不凡
正如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贡献一样,评价黄旭华院士的成就,一定要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放到大国重器的维度去领略。64年前,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首次试航,宣告核动力潜艇诞生。不久,苏联也宣告核潜艇下水。这给新生的中国带来巨大压力。
几年后,毛泽东表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誓言坚定,让黄旭华等一代科研工作者心潮澎湃。黄旭华暗下决心:“这辈子非要把核潜艇搞出来不可。”从那时起,他便与核潜艇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辈子都献给了挚爱的核潜艇事业。
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完全依靠自己,研制核潜艇的难度可想而知。黄旭华所在的研究团队,一没有任何资料,二没有任何设备,甚至没有人见过核潜艇。研究启动后,他们大海捞针一般从国外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与核潜艇相关的大量数据。为保证计算准确,科研人员分为几组分别计算,结果不同就重来,直到得出共同的结果。他们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毫无怨言。零下20多摄氏度的深夜,听说有情况,掀起被窝就走。一次,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模型玩具,黄旭华喜出望外。掀开玩具窗户,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竟和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画出的图纸基本一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磨剑终有成。黄旭华和同事们荒岛求索,在世界核潜艇史上写下光辉篇章:1970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091型攻击核潜艇下水,4年后的建军节,它被命名为“长征1号”,正式服役。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4月29日,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一个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水的压力是一吨多,一百多米长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未能封紧,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危险性可想而知。试验开始前,有几个艇员偷偷给家里写信,担心“万一回不来”,更多人在宿舍默默哼起《血染的风采》,“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时年64岁的黄旭华当即决定一同下潜,让艇员们有了信心。随着核潜艇里接连传出100米、200米……的指令,黄旭华表情平静、指挥若定。试验成功,这个世界上第一位亲自参与核潜艇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出艇后即兴写诗明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作为我国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负责人,黄旭华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从无到有、第二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和第三代核潜艇的探索赶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党和人民也给予他崇高荣誉,他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學与技术成就奖”“十大海洋人物”“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
奉献:国而忘家
“当祖国需要我冲锋陷阵的时候,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这是黄旭华对祖国的承诺,也是他一辈子的执着践行。
刚加入核潜艇研制工作,领导就给黄旭华他们提出要求:“时时刻刻严守国家机密,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一辈子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进入这个领域就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黄旭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又何止是30年的隐姓埋名?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养,有苦不能说,常人几乎难以承受。
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公历新年,黄旭华出差到广东,经组织批准回了趟汕尾老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母亲送别儿子时,留下了简单几句期盼:“你从小就离开家,那时候战争纷乱,交通不便,你回不了家,现在解放了,社会安定,交通恢复了,父母老了,希望你常回家来看看。”黄旭华流着眼泪满口答应。他没想到,这一离别,就是30年;再相会时,父亲和二哥都已去世,母亲也已满头白发。最令他伤心的是,父亲病重,他没能回去,父亲去世,他也没能回去,父亲直到去世也只知道他在北京,在什么单位、在哪个地方、在干什么,一概不知。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黄旭华把文章寄给广东老家的母亲。文章中只提到“黄总设计师”,没有名字,但文中“他的妻子李世英”这句话让母亲坚定地相信这个“黄总设计师”就是她的三儿子。母亲把子孙叫到身边,说了一句话:“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都要理解,都要谅解。”1988年,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回到广东老家,见到了93岁的母亲。黄旭华眼含泪花:“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黄旭华一心研制核潜艇,他的后方是妻子李世英毫无怨言的坚守。1956年,黄旭华与李世英结婚,次年大女儿黄燕妮出生。他开始研制核潜艇后,几十年李世英独自操持着家里的大事小事。在女儿心中,“父亲的功劳有一半是母亲的。”国家使命,让黄旭华几乎没有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小女儿从小想让父亲带她去划船的愿望,到现在都没实现。女儿记忆中,父亲在家时间最短的一次不到24小时。偶尔回家一趟,三个女儿给父亲开玩笑说:“爸爸,您又回家‘出差’了。”
为国家,一生无悔。为事业,百折不回。他说:“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敬业:退而不休
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近30年里,他没有停下脚步,依然以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给年轻一代当“啦啦队”,“关键时刻给他们撑腰”,还扮演“场外指导”,“不做教练员,只在做大试验出问题时,帮他们看看。”
直至今日,90多岁高龄的黄旭华依然精神矍铄,不仅每天坚持上班,为祖国新一代核潜艇的研制殚精竭虑,献计献策,而且经常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到校园、科研院所作讲座,为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奔走操劳,贡献余热。
他不需要助理和保姆,经常一个人拎起水壶去打水。多年过着雷打不动的有规律的生活,早上6点起床,6点半去打太极拳,7点钟吃饭,再去上班。
对年轻一代科研设计人员,黄旭华会送给他们“三面镜子”:一是“放大镜”——扩大视野,跟踪追寻有效线索;二是“显微镜”——放大信息,看清其内容和实质;三是“照妖镜”——鉴别真假,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他传授给年轻人的是一个老知识分子的真知灼见,是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渗透到骨子里的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作为核潜艇技术领域的带头人,黄旭华率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船舶设计大师2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2位、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1位、型号总设计师7位、型号副总设计师30余位。
他从来都觉得自己很平凡。有媒体称他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坚决反对。在他心里,核动力专家赵仁恺、彭士禄,导弹专家黄纬禄,都是“中国核潜艇之父”,全国千千万万人的大力协同工作才有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核潜艇是大家的功劳,是一代造船人共同拼搏奋斗的结果。能为核潜艇奉献一生,我无怨无悔。”黄旭华用一生的坚守,为敬业奉献作了生动注解,树立了时代标尺,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