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要期末考试了,同学们复习得怎么样了呢?卢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小朋友们别一听考试就担心,卢老师会给大家进行细致的讲解,还有写作方法指导哦!这里的写作方法,可以适用多种文题,就看你会不会举一反三啦!
考场文题
生活中,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一本书,一首歌,一句话,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个特别的物件……都会让你心怀感激。请以“感谢______”为题,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完成一篇作文,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做到叙事清楚,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构思引路
倒叙,即打乱事件发展的顺序,使人猝不及防地进入到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从而给读者形成强烈的悬念,使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倒叙可以增强习作的生动性,为事情的发展设置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过于平淡和结构的单调。运用倒叙,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
所有的人都有好奇心,如果我们说一件事情,把事情最吸引人的地方先讲出来,之后再交代这件事情的具体过程和原因,这样的话,人们就愿意听。写作文“感谢 ”,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果用上倒叙的方法,先表达出感激之情,别人就会想知道你为什么如此感激,习作自然就吸引人了。
点石成金
采用倒叙的方法来行文,一般有三种模式:
一是把结局提前,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比如在李星华的作品《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先写了父亲李大钊的死对自己的感触很深,再写了父亲死的过程。
比如,在《永不忘记》一文开头:
王翔要去上大学了,他考试的总成绩是477分,被科技大学选去了。
作者把故事的结局放在开头叙述,然后再叙述结局产生的原因。这是最典型的倒叙的方法。文章的第一部分写潘老师和王翔的父亲、妹妹到车站送王翔上大学,王翔送给潘老师一幅自画像。无限的深情都凝结在一幅画着一个卖冰糕的孩子,上面写着“永不忘记,谢谢老师”的铅笔画上。画有什么含义?永不忘记什么呢?这种先叙事情结局的手法既引人入胜地点了题,又制造出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这里又借人物对话交代画上的孩子就是王翔,他是个难得的孩子,他能上大学全靠潘老师的帮助,自然地引起倒叙。
又比如《小木船》这篇文章的开头:
每当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陈明和我是同班同学。我们两家离得很近。每天我们一块儿上学、回家,一块儿温习功课。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级。
作者把我們引到过去的岁月里,设置悬念,然后再向我们叙述发生的往事。这样的开头,读者感到亲切、自然,吸引着我们赶快去读后面的内容。
《感谢_________》这篇习作倘若不用这样一个开头,而是平铺直叙,就没这么吸引人。这样子构思,习作一下子多了一个亮点,平添了动人的文采。
二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使情节发展曲折有致,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比如:
今天早晨,在清水街上,一位学生正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后面,一位老大爷在紧紧跟随。转眼间,这位学生迅速地闪进了学校,径直朝班级走去,老大爷也急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要跟踪这位小学生呢?事情还得从上周日下午说起……
上个星期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相信读到这个开头,大家都会继续读下去。
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再比如《一个粗瓷大碗》这篇文章的开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这样一写,读者就迫切想了解这只粗瓷大碗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优秀习作《感谢您,大伯》,就是通过自己的自行车这个物,勾起了对陌生大伯的回忆,写出了大伯古道热肠、热心助人的高尚品质,这样的开头把小作者对大伯深深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们今天的作文要求主要表达感恩之情。感恩是生活中常见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做到的。可以写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也可以写对朋友的感恩之情;可以感谢一句话,也可以感谢一个物件……那么究竟写什么呢?首先这个人给过你帮助,给过你启发,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写作文过程中做到具体、生动。假如你选择了感恩一个人,那就得把这个人帮助你的事情写具体,这是作文的中心。写的时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要写生动。另外,我们的感受也应进行简单的描写,做到详略得当。构思好了,我们可以采用倒叙的开头,使习作更出彩。
考场文题
生活中,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一本书,一首歌,一句话,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个特别的物件……都会让你心怀感激。请以“感谢______”为题,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完成一篇作文,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做到叙事清楚,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构思引路
倒叙,即打乱事件发展的顺序,使人猝不及防地进入到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从而给读者形成强烈的悬念,使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倒叙可以增强习作的生动性,为事情的发展设置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过于平淡和结构的单调。运用倒叙,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
所有的人都有好奇心,如果我们说一件事情,把事情最吸引人的地方先讲出来,之后再交代这件事情的具体过程和原因,这样的话,人们就愿意听。写作文“感谢 ”,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果用上倒叙的方法,先表达出感激之情,别人就会想知道你为什么如此感激,习作自然就吸引人了。
点石成金
采用倒叙的方法来行文,一般有三种模式:
一是把结局提前,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比如在李星华的作品《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先写了父亲李大钊的死对自己的感触很深,再写了父亲死的过程。
比如,在《永不忘记》一文开头:
王翔要去上大学了,他考试的总成绩是477分,被科技大学选去了。
作者把故事的结局放在开头叙述,然后再叙述结局产生的原因。这是最典型的倒叙的方法。文章的第一部分写潘老师和王翔的父亲、妹妹到车站送王翔上大学,王翔送给潘老师一幅自画像。无限的深情都凝结在一幅画着一个卖冰糕的孩子,上面写着“永不忘记,谢谢老师”的铅笔画上。画有什么含义?永不忘记什么呢?这种先叙事情结局的手法既引人入胜地点了题,又制造出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这里又借人物对话交代画上的孩子就是王翔,他是个难得的孩子,他能上大学全靠潘老师的帮助,自然地引起倒叙。
又比如《小木船》这篇文章的开头:
每当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陈明和我是同班同学。我们两家离得很近。每天我们一块儿上学、回家,一块儿温习功课。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级。
作者把我們引到过去的岁月里,设置悬念,然后再向我们叙述发生的往事。这样的开头,读者感到亲切、自然,吸引着我们赶快去读后面的内容。
《感谢_________》这篇习作倘若不用这样一个开头,而是平铺直叙,就没这么吸引人。这样子构思,习作一下子多了一个亮点,平添了动人的文采。
二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使情节发展曲折有致,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比如:
今天早晨,在清水街上,一位学生正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后面,一位老大爷在紧紧跟随。转眼间,这位学生迅速地闪进了学校,径直朝班级走去,老大爷也急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要跟踪这位小学生呢?事情还得从上周日下午说起……
上个星期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相信读到这个开头,大家都会继续读下去。
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再比如《一个粗瓷大碗》这篇文章的开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这样一写,读者就迫切想了解这只粗瓷大碗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优秀习作《感谢您,大伯》,就是通过自己的自行车这个物,勾起了对陌生大伯的回忆,写出了大伯古道热肠、热心助人的高尚品质,这样的开头把小作者对大伯深深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们今天的作文要求主要表达感恩之情。感恩是生活中常见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做到的。可以写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也可以写对朋友的感恩之情;可以感谢一句话,也可以感谢一个物件……那么究竟写什么呢?首先这个人给过你帮助,给过你启发,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写作文过程中做到具体、生动。假如你选择了感恩一个人,那就得把这个人帮助你的事情写具体,这是作文的中心。写的时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要写生动。另外,我们的感受也应进行简单的描写,做到详略得当。构思好了,我们可以采用倒叙的开头,使习作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