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十六、七的孩子正处于叛逆的时期,说他们是个孩子,有时讲的话像个小大人;说他们是个大人,有时做的事情令人哭笑不得,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明显。老师应该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他们,因为只有爱他们的老师,才有教育他们的权利。
关键词: 爱 逆反 责任 改变
题记:你爱怎么说他就怎么说吧,可是我倒知道我的孩子的弱点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而是因为他是我的幼稚的孩子。
权衡他的优点时,你怎么会知道他有多么可爱?
当我非惩罚他不可的时候,他就变得越发是我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流泪的时候,我的心和他一同哭泣。
唯独我一个人有权利骂他罚他,因为只有爱他的人才能治他。
——选自:《裁判》,泰戈尔《新月集》
在老师的印象里,你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比较直爽、容易冲动,偶尔还会发脾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你的周记中,老师总是会读出一些不满,还有对事实的愤慨,这使我联想到曾经非常流行的一个名词——“愤青”——愤怒的青年。不清楚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平,为何会有如许愤怒,我不得不说,这样很不好,原本是花一样的季节,你的年龄正是属于花季、雨季,属于你的每一天应该都是无忧无虑的,怎么会出现如许的愁呢?或许正如辛弃疾诗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这样么?
你说你已经对这里的一切都适应了,可是为何总是有很多事情“看不惯”(用你的话来说),既然已经习惯,怎么还会如此?说到底还是没有真正适应。或许你觉得自己已经是适应了,但这并不能够证明你的命题是正确的。
你以前在上海读书,也在周记中写过,不喜欢江苏的老师,不喜欢江苏的教育。这种心理的落差我可以理解。上海是国际大都市,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都要领先于其他省份。一个人是无法改变环境的,对于你来说,面临的情况就是环境的变化——差异悬殊大,这的确需要一个适应期,需要时间适应。但这个适应期越长对自己越不利,所以必须在短时间之内融入这里才是上策。可是遗憾的是,你没有采用这个上策,不愿意忘记过去,总是习惯于和过去比较,然后不满,会有相应的“举措”:“小姐脾气”,“拍案惊奇”,“耳钉重现”,“烫发事件”,“彩色指甲”……作为班主任,我承认对你们要求不是很严。教不严,师之过也。对于老师而言,这确实有些不应该。最初我以为,只要给你们时间,跟你们讲,你们就会改正。可是,我却错了。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可你为什么与别人步调不一?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你并不知道这些。
找你深谈多次,所交上来的周记中间,我不愿意读到的文字还是冒了出来。不知道你是不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的。这我不清楚,现在来看,也没有弄明白的必要了。因为我知道,你还是没有明白老师给你讲的话。我自以为是再清楚明白不过了,结果还是大相径庭——或许,是老师说得还不是很清楚。要不然就是你不情愿嘴上认同,口是心非。这样,我倒愿意是后面一种。
最末的一句话是:对于这个学校,我已经没有任何想法了。我想撞墙!
看到这几个字,我一时无语,唯一剩下的感觉是伤心,也只有伤心了。虽然我知道你是不会真的跑去撞墙的,但是,人的耐心是有限的,我真的怕——怕有一天,我的耐心会因为某些事情而丧失殆尽。这是我们最大的悲哀,我在努力,不让这种预想变成现实。即使是现在,在我的眼里,我们班里的44名同学(当时是44名,后来二年级又添了一名女生),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这点,你信也好,不信也罢,这是我的观点,你改变不了。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撞墙有用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则不会有墙存在。
不知道她的文字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的郁闷,这显然有悖常理。她处理和看待问题的方法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女生和男生还可以打起来,君子动口不动手,也许现在最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君子,比较难过,还是打了起来,这是在之后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件。当然,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伊的头发颜色总是很骄傲地凸显,她的服饰仪表总是让我很不好意思——当其他同事问我她这样穿着打扮是哪个班的时候。
后记:《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判断个人的情况,不能只看开头,还应该看到结尾。这是以前的文字,大约是两年前的一篇文字,故事的主角——霜晶,一直都是比较倔强,比较特立独行,且比较冲动的女生。在经历了“爱情”和“遗失”之后,时间的年轮也在不知不觉中添了两圈,两年过去了,两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现在她变得成熟了。上个星期,专业任课老师还夸她进步了很多,尤其是和以前相比,学习态度认真了很多。时间真的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这点不得不让人惊奇、感叹。通常而言,就像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在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写的:“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往往像改变一个人的鼻子那么困难——它们都处在核心地位,一个处在脸的中央,一个处在性格的中心。”在改变方面,最神奇的就是时间这位大师了,在他不经意之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都在发生着改变。沧海桑田在时间来看,只不过是瞬间的事情。
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与众不同的行为,社会同样也是如此,一般总是要求所谓的一致或者是一样,似乎从来就没有寄希望给异端。我们都是无一例外地要求学生不要犯错误,但是想象一下,没有犯错误的学生有多少呢?反正不是太多。我们有责任要求学生应该具有一些预见性的常识和能力,尽量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少一些伤害,多一些快乐,这原本就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对于这些错误(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出现,有很多具有强烈的逆反性,在他们年轻的词典中是不会找到后悔和害怕之类的词的,出现最多的应该就是无所畏惧,往往这样的无所畏惧特别让我们担心。从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中间的这篇《裁判》,我读出了很多内容,关于对学生的爱、关心、责任和其他。
关键词: 爱 逆反 责任 改变
题记:你爱怎么说他就怎么说吧,可是我倒知道我的孩子的弱点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而是因为他是我的幼稚的孩子。
权衡他的优点时,你怎么会知道他有多么可爱?
当我非惩罚他不可的时候,他就变得越发是我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流泪的时候,我的心和他一同哭泣。
唯独我一个人有权利骂他罚他,因为只有爱他的人才能治他。
——选自:《裁判》,泰戈尔《新月集》
在老师的印象里,你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比较直爽、容易冲动,偶尔还会发脾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你的周记中,老师总是会读出一些不满,还有对事实的愤慨,这使我联想到曾经非常流行的一个名词——“愤青”——愤怒的青年。不清楚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平,为何会有如许愤怒,我不得不说,这样很不好,原本是花一样的季节,你的年龄正是属于花季、雨季,属于你的每一天应该都是无忧无虑的,怎么会出现如许的愁呢?或许正如辛弃疾诗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这样么?
你说你已经对这里的一切都适应了,可是为何总是有很多事情“看不惯”(用你的话来说),既然已经习惯,怎么还会如此?说到底还是没有真正适应。或许你觉得自己已经是适应了,但这并不能够证明你的命题是正确的。
你以前在上海读书,也在周记中写过,不喜欢江苏的老师,不喜欢江苏的教育。这种心理的落差我可以理解。上海是国际大都市,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都要领先于其他省份。一个人是无法改变环境的,对于你来说,面临的情况就是环境的变化——差异悬殊大,这的确需要一个适应期,需要时间适应。但这个适应期越长对自己越不利,所以必须在短时间之内融入这里才是上策。可是遗憾的是,你没有采用这个上策,不愿意忘记过去,总是习惯于和过去比较,然后不满,会有相应的“举措”:“小姐脾气”,“拍案惊奇”,“耳钉重现”,“烫发事件”,“彩色指甲”……作为班主任,我承认对你们要求不是很严。教不严,师之过也。对于老师而言,这确实有些不应该。最初我以为,只要给你们时间,跟你们讲,你们就会改正。可是,我却错了。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可你为什么与别人步调不一?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你并不知道这些。
找你深谈多次,所交上来的周记中间,我不愿意读到的文字还是冒了出来。不知道你是不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的。这我不清楚,现在来看,也没有弄明白的必要了。因为我知道,你还是没有明白老师给你讲的话。我自以为是再清楚明白不过了,结果还是大相径庭——或许,是老师说得还不是很清楚。要不然就是你不情愿嘴上认同,口是心非。这样,我倒愿意是后面一种。
最末的一句话是:对于这个学校,我已经没有任何想法了。我想撞墙!
看到这几个字,我一时无语,唯一剩下的感觉是伤心,也只有伤心了。虽然我知道你是不会真的跑去撞墙的,但是,人的耐心是有限的,我真的怕——怕有一天,我的耐心会因为某些事情而丧失殆尽。这是我们最大的悲哀,我在努力,不让这种预想变成现实。即使是现在,在我的眼里,我们班里的44名同学(当时是44名,后来二年级又添了一名女生),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这点,你信也好,不信也罢,这是我的观点,你改变不了。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撞墙有用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则不会有墙存在。
不知道她的文字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的郁闷,这显然有悖常理。她处理和看待问题的方法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女生和男生还可以打起来,君子动口不动手,也许现在最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君子,比较难过,还是打了起来,这是在之后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件。当然,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伊的头发颜色总是很骄傲地凸显,她的服饰仪表总是让我很不好意思——当其他同事问我她这样穿着打扮是哪个班的时候。
后记:《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判断个人的情况,不能只看开头,还应该看到结尾。这是以前的文字,大约是两年前的一篇文字,故事的主角——霜晶,一直都是比较倔强,比较特立独行,且比较冲动的女生。在经历了“爱情”和“遗失”之后,时间的年轮也在不知不觉中添了两圈,两年过去了,两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现在她变得成熟了。上个星期,专业任课老师还夸她进步了很多,尤其是和以前相比,学习态度认真了很多。时间真的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这点不得不让人惊奇、感叹。通常而言,就像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在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写的:“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往往像改变一个人的鼻子那么困难——它们都处在核心地位,一个处在脸的中央,一个处在性格的中心。”在改变方面,最神奇的就是时间这位大师了,在他不经意之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都在发生着改变。沧海桑田在时间来看,只不过是瞬间的事情。
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与众不同的行为,社会同样也是如此,一般总是要求所谓的一致或者是一样,似乎从来就没有寄希望给异端。我们都是无一例外地要求学生不要犯错误,但是想象一下,没有犯错误的学生有多少呢?反正不是太多。我们有责任要求学生应该具有一些预见性的常识和能力,尽量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少一些伤害,多一些快乐,这原本就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对于这些错误(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出现,有很多具有强烈的逆反性,在他们年轻的词典中是不会找到后悔和害怕之类的词的,出现最多的应该就是无所畏惧,往往这样的无所畏惧特别让我们担心。从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中间的这篇《裁判》,我读出了很多内容,关于对学生的爱、关心、责任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