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現状及双百计划
(一)我国社会工作现状
我国社会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于2017年9月作为一种职业正式进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2018年底,全国建立了38.3万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5.1万个社会工作服务站以及9793家民办社会工作机构。随着我国社会工作影响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跨部门联合推动的方式,如2016年国家卫计委等22个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2017年国家民政部等四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等,都把社会工作融入到多样专业团队的服务中,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乎民生的基本保障。
(二)广东双百计划
2016年10月,广东省民政厅下发通知,决定在粤东西北地区实施“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运营示范项目(简称为“双百计划”),从2017年起至2021年连续5年资助粤东西北地区和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等地建设运营200个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招聘近千名社工,开展为期5年以上的服务。
广东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处长郑章树介绍,实施“双百计划”将为试点街镇配备3至8名社工,充实基层民政服务力量,这是为了破解基层民政服务力量薄弱的难题,为民政事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将社会工作力量与民政服务相结合,更好地为有需求的群众和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它已被列入“十三五”时期全省民政工作的重点工作,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强民政基层力量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二、基于双百计划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反思
(一)社会工作专业主体性层面
从广东双百计划政策可以看到,双百计划方针目标主要为充实基层民政服务力量,为民政事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将社会工作力量与民政服务相结合,更好地为有需求的群众和社区提供专业服务。从政策中看到的对于社会工作的工作定位,社工不像社工,是对于民政工作及其他工作的一种补充,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工作始终处于工作的底层,且受到多方的牵制,工作路径与方法也是受到政策制定者的方向定位的影响,总体来讲,社会工作没有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没有以合作方的姿态和别人对话,更多是被雇佣者的存在,三社联动以及四社联动作用的发挥较小,联动机制当中社会工作作为参与主体话语权弱以及,。没有将自己的价值以及专业性发挥出来。这与“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会从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弱自主性嵌人向政府专业合作下的深度嵌人发展”的论调是相违背的。进一步将,双百计划是一种变相的社会工作去专业化的一种表现。
(二)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体现层面
以高校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为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这一说法可以说在教学工作里经常出现。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文献检索方式去获取,但是作为实践为主的学科,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国内教学工作基本都以理论授予为主,而且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课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工作和具体的社区工作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工作没有差别,真正专业的社会工作实务实践学生很难接触的到。这就很难让这一批学习社会工作的人了解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在服务中真的体现在哪里以及什么才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实务经验依据严重不足,没有正统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的经验教学,社会工作者进入社会以后也只能是为其他工作服务的对象。
(三)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化减弱的表现
首先,近年来社会工作识别度的下降。近年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社会服务类型正在衰减,专业之间的边界在模糊。同时,社会工作实践中出现了跨边界的服务新角色,比如临床工作者;其次,社会工作专业自治、权力和地位的丧失。政府创造了一套规范体系以规制社会工作,科层力量的侵入使社会工作在公共服务中的自由裁量权受到破坏,社会工作渐渐撤出社会福利传送的权能领域。还有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的碎片化和技术化。资本超越了专业而获得了控制权。最后,在后工业化时代,社会工作存在于市场和经济的需求链条中,专业发展受到来自于资本的控制。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里,社会工作的服务传送持续地受到私人化和公司化的压力。可以看到,在社会工作起步较早国家中出现的“去专业化”表现,这都是在获得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准之后出现的维持自身专业性质的做法。
客观而言,从世界范围整体而言,社会工作的专业活动运作于一个并不十分友好的实践环境中。社会工作专业化不仅受制于内部关系的纠葛,同时也受制于来自于诸多外部结构性力量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工作发展较晚的中国,还集中地面临着全球与本土之间专业“创造性转化”的难题。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社会工作表现出与预期相反的行动取向或实践结果。但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实践本身又能够表现出反思性和创造性的一面,社工机构与社工作为积极的行动者,在实践中不断调和各种理论张力而使社会工作形成新的专业样态,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变迁过程。当然,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多种专业形态的并存。专业化进程也同时带来专业水平和职业的分层,最后呈现出不同机构和社工之间在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差异,有些人不适合担任社会工作者,有些人能够担任助理社工师,而有些人能够胜任更高水平的专业工作。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必然迎来开放性和分层性并且嵌入于多部门主体合作治理的关系网络中。
作者简介:
姓名:邹杰(1996)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甘肃天水 学历:硕士研究生 单位:西北大学, 单位所在省市: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邮编:710000 研究方向:社会学二级学科社会工作方向
西北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710000
(一)我国社会工作现状
我国社会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于2017年9月作为一种职业正式进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2018年底,全国建立了38.3万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5.1万个社会工作服务站以及9793家民办社会工作机构。随着我国社会工作影响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跨部门联合推动的方式,如2016年国家卫计委等22个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2017年国家民政部等四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等,都把社会工作融入到多样专业团队的服务中,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乎民生的基本保障。
(二)广东双百计划
2016年10月,广东省民政厅下发通知,决定在粤东西北地区实施“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运营示范项目(简称为“双百计划”),从2017年起至2021年连续5年资助粤东西北地区和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等地建设运营200个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招聘近千名社工,开展为期5年以上的服务。
广东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处长郑章树介绍,实施“双百计划”将为试点街镇配备3至8名社工,充实基层民政服务力量,这是为了破解基层民政服务力量薄弱的难题,为民政事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将社会工作力量与民政服务相结合,更好地为有需求的群众和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它已被列入“十三五”时期全省民政工作的重点工作,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强民政基层力量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二、基于双百计划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反思
(一)社会工作专业主体性层面
从广东双百计划政策可以看到,双百计划方针目标主要为充实基层民政服务力量,为民政事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将社会工作力量与民政服务相结合,更好地为有需求的群众和社区提供专业服务。从政策中看到的对于社会工作的工作定位,社工不像社工,是对于民政工作及其他工作的一种补充,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工作始终处于工作的底层,且受到多方的牵制,工作路径与方法也是受到政策制定者的方向定位的影响,总体来讲,社会工作没有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没有以合作方的姿态和别人对话,更多是被雇佣者的存在,三社联动以及四社联动作用的发挥较小,联动机制当中社会工作作为参与主体话语权弱以及,。没有将自己的价值以及专业性发挥出来。这与“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会从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弱自主性嵌人向政府专业合作下的深度嵌人发展”的论调是相违背的。进一步将,双百计划是一种变相的社会工作去专业化的一种表现。
(二)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体现层面
以高校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为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这一说法可以说在教学工作里经常出现。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文献检索方式去获取,但是作为实践为主的学科,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国内教学工作基本都以理论授予为主,而且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课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工作和具体的社区工作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工作没有差别,真正专业的社会工作实务实践学生很难接触的到。这就很难让这一批学习社会工作的人了解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在服务中真的体现在哪里以及什么才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实务经验依据严重不足,没有正统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的经验教学,社会工作者进入社会以后也只能是为其他工作服务的对象。
(三)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化减弱的表现
首先,近年来社会工作识别度的下降。近年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社会服务类型正在衰减,专业之间的边界在模糊。同时,社会工作实践中出现了跨边界的服务新角色,比如临床工作者;其次,社会工作专业自治、权力和地位的丧失。政府创造了一套规范体系以规制社会工作,科层力量的侵入使社会工作在公共服务中的自由裁量权受到破坏,社会工作渐渐撤出社会福利传送的权能领域。还有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的碎片化和技术化。资本超越了专业而获得了控制权。最后,在后工业化时代,社会工作存在于市场和经济的需求链条中,专业发展受到来自于资本的控制。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里,社会工作的服务传送持续地受到私人化和公司化的压力。可以看到,在社会工作起步较早国家中出现的“去专业化”表现,这都是在获得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准之后出现的维持自身专业性质的做法。
客观而言,从世界范围整体而言,社会工作的专业活动运作于一个并不十分友好的实践环境中。社会工作专业化不仅受制于内部关系的纠葛,同时也受制于来自于诸多外部结构性力量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工作发展较晚的中国,还集中地面临着全球与本土之间专业“创造性转化”的难题。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社会工作表现出与预期相反的行动取向或实践结果。但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实践本身又能够表现出反思性和创造性的一面,社工机构与社工作为积极的行动者,在实践中不断调和各种理论张力而使社会工作形成新的专业样态,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变迁过程。当然,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多种专业形态的并存。专业化进程也同时带来专业水平和职业的分层,最后呈现出不同机构和社工之间在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差异,有些人不适合担任社会工作者,有些人能够担任助理社工师,而有些人能够胜任更高水平的专业工作。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必然迎来开放性和分层性并且嵌入于多部门主体合作治理的关系网络中。
作者简介:
姓名:邹杰(1996)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甘肃天水 学历:硕士研究生 单位:西北大学, 单位所在省市: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邮编:710000 研究方向:社会学二级学科社会工作方向
西北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