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如今近乎 50%家庭都有计算机,68%以上的人都有智能手机,但仍然有大部分初中生不明白何谓信息技术,即使每日都在玩手机、玩微信,但仍然对信息技术感觉陌生。所以为了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理解难度,增加他们的信息技术含量,有必要将微课融入其中。本文立足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学角度,分析了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微课本身属于信息技术,将其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提升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技术学习效果,而且能让学生操作新媒体,拓宽知识面。故而学会微课的应用方法,提高微视频制作水平,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十分紧迫。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
微课简短,内容精简、制作简易等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应用和喜爱。对于任教老师来说,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补充课堂内容之外的教学内容,从而完善实体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教师部分精力和时间,让教师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面授教学。与此同时,微课的这种教学形式又打破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授课的形式新颖,同时学生也提高了注意力和专注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动力不断加强。
对于学生而言,在微课的教学模式下,能高效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且反复学习,改善了过去“一次性教学”的缺陷,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集中注意力高效学习。微课的时间较短,学生也更容易在有效时间内专注和投入,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2.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渠道
由于实体课堂的时间有限,实际课堂中的内容往往不全面,出于实际考虑,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往往围绕课本来完成教学,但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本内容,针对这一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为学生增设相关教学的拓展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为学生进行内容拓展,使学生在课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拓展他们的知识范围和见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进而帮助他们提高个人信息技术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二、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把握课程性质,综合应用可视化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对信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学科探究与实践,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相关问题。一些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而可视化教学可以通过视觉表征方式,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动态的内容,便于学生动手操作与体验,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 PPT制作方法时,我们通过制作微课资源库,让学生先看微课,再认识 PPT 软件操作方法。以“缩放倒计时动画”制作为例,该动画主要讲解 PPT 动画设置的一般方法,先播放跨年晚会倒计时视频,观察该视频,我们可以看到“5、4、3、2、1”等数字一个个出现在眼前,这些数字是前后叠加在一起,一个数字从出现到消失,再过渡到另一个数字。该动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学习 PPT 中的缩放功能。从五个数字倒计时中,动画效果是一样的,只是数字交替呈现。以数字“5”为例,分析该数字的动画效果,摘要: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信息技术学科可视化教学创造了条件。以微课为基础的微平台搭建,顺应初中生认知和学习特点,将精炼且有深度的学科知识融入微课,突出重点,图文并茂,能够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具可视化,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分析知识类型,把握可视化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可视化教学,要把握其辅助性特征。不能片面强调“可视化”,将之奉为“万能”的教法,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明确知识类型,坚持“有需要用,没必要不用”原则。如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工具,促进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知识点,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针对信息技术中有关名词的解释,主要体现“是什么”命题性内容。如计算机系统构成,我们可以将主机、键盘、硬盘、CPU、内存等名词,与对应的图示化图片建立对应关系,便于学生快速理解和分辨。对于程序性知识,体现为“怎么做、如何做”问题。如在Word中,如何插入图片,如何插入文本框,如何插入表格等。这些知识点,在可视化教学时,可以利用录屏方式,制作相应的微课,让学生边看边操作,对照微课掌握基本操作。
3.制作微课方案,搭建可视化教学平台
通过微信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如针对微课作业的布置,一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通过引入加分奖励措施,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一些家长对微平台教学存在顾虑,借助于家长班会,增强家长的信息化意识,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和支持微平台教学。在本项目可视化教学实践中,学生从灯笼制作中学会动手,掌握Word 基本操作和方法,提高了艺术审美能力。可视化教学平台,要能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对微课及教学过程进行合理优化,启发学生的动手和想象意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可视化教学,教师要遵循“引入、授课、总结、评价”等流程,课前做好微课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可视化工具渗透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动手体验中解决学习疑难点。可视化教学,要顺应学生心智及认知规律,突出重难点、易错点讲解。评价是衡量课程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发挥课堂评价优势,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注重多维度评价,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为手段,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论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划定重难点、组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制作微视频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微课水平,所以平日里教师需要积极地收集教学素材,能够善于创新形式,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和转化。
参考文献
[1]王亚娟.初探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18):23.
[2]王洮峰.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3):37-38.
[3]张婧. 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初中Python教学设计与应用[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4]蒲朝阳.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起始阶段英语教学的路径探析[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06):89-90.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微课本身属于信息技术,将其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提升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技术学习效果,而且能让学生操作新媒体,拓宽知识面。故而学会微课的应用方法,提高微视频制作水平,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十分紧迫。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
微课简短,内容精简、制作简易等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应用和喜爱。对于任教老师来说,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补充课堂内容之外的教学内容,从而完善实体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教师部分精力和时间,让教师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面授教学。与此同时,微课的这种教学形式又打破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授课的形式新颖,同时学生也提高了注意力和专注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动力不断加强。
对于学生而言,在微课的教学模式下,能高效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且反复学习,改善了过去“一次性教学”的缺陷,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集中注意力高效学习。微课的时间较短,学生也更容易在有效时间内专注和投入,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2.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渠道
由于实体课堂的时间有限,实际课堂中的内容往往不全面,出于实际考虑,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往往围绕课本来完成教学,但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本内容,针对这一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为学生增设相关教学的拓展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为学生进行内容拓展,使学生在课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拓展他们的知识范围和见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进而帮助他们提高个人信息技术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二、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把握课程性质,综合应用可视化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对信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学科探究与实践,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相关问题。一些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而可视化教学可以通过视觉表征方式,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动态的内容,便于学生动手操作与体验,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 PPT制作方法时,我们通过制作微课资源库,让学生先看微课,再认识 PPT 软件操作方法。以“缩放倒计时动画”制作为例,该动画主要讲解 PPT 动画设置的一般方法,先播放跨年晚会倒计时视频,观察该视频,我们可以看到“5、4、3、2、1”等数字一个个出现在眼前,这些数字是前后叠加在一起,一个数字从出现到消失,再过渡到另一个数字。该动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学习 PPT 中的缩放功能。从五个数字倒计时中,动画效果是一样的,只是数字交替呈现。以数字“5”为例,分析该数字的动画效果,摘要: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信息技术学科可视化教学创造了条件。以微课为基础的微平台搭建,顺应初中生认知和学习特点,将精炼且有深度的学科知识融入微课,突出重点,图文并茂,能够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具可视化,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分析知识类型,把握可视化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可视化教学,要把握其辅助性特征。不能片面强调“可视化”,将之奉为“万能”的教法,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明确知识类型,坚持“有需要用,没必要不用”原则。如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工具,促进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知识点,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针对信息技术中有关名词的解释,主要体现“是什么”命题性内容。如计算机系统构成,我们可以将主机、键盘、硬盘、CPU、内存等名词,与对应的图示化图片建立对应关系,便于学生快速理解和分辨。对于程序性知识,体现为“怎么做、如何做”问题。如在Word中,如何插入图片,如何插入文本框,如何插入表格等。这些知识点,在可视化教学时,可以利用录屏方式,制作相应的微课,让学生边看边操作,对照微课掌握基本操作。
3.制作微课方案,搭建可视化教学平台
通过微信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如针对微课作业的布置,一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通过引入加分奖励措施,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一些家长对微平台教学存在顾虑,借助于家长班会,增强家长的信息化意识,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和支持微平台教学。在本项目可视化教学实践中,学生从灯笼制作中学会动手,掌握Word 基本操作和方法,提高了艺术审美能力。可视化教学平台,要能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对微课及教学过程进行合理优化,启发学生的动手和想象意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可视化教学,教师要遵循“引入、授课、总结、评价”等流程,课前做好微课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可视化工具渗透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动手体验中解决学习疑难点。可视化教学,要顺应学生心智及认知规律,突出重难点、易错点讲解。评价是衡量课程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发挥课堂评价优势,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注重多维度评价,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为手段,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论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划定重难点、组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制作微视频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微课水平,所以平日里教师需要积极地收集教学素材,能够善于创新形式,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和转化。
参考文献
[1]王亚娟.初探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18):23.
[2]王洮峰.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3):37-38.
[3]张婧. 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初中Python教学设计与应用[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4]蒲朝阳.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起始阶段英语教学的路径探析[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0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