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协同育人理念是新时期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指南。要正视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按照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互惠共赢等原则,搭建好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实现育人工作的合力。
关键词:协同;实践育人;體系搭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协同育人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体现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协同育人强调的是在实践平台基础上的协作与共建,这种理念将学校和企业、地方等机构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出真知”的哲学思想,也符合现代教育观要求,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根源和教育学根源。
2.协同育人理念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多次出台文件,要求系统设计高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有效发挥育人合力作用。国家颁布实施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都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就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进一步提供了明确政策支持,并加大了扶持力度。
3.协同育人理念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
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大背景下,各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特点,纷纷尝试搭建高效化、立体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平台。特别是各地应用型特色学校建设等一大批政策出台后,高校抓住有利时机,在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具备了良好的工作积累,为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做了更为深入的铺垫。
1.学科差异导致的发展不均衡
就当前高校来看,工科类院校在推进实践体系协同育人工作方面明显好于文科院校。文科专业的特点,加上管理理念的落后和偏差导致部分文科专业协同育人工作方面效果不佳。
2.体系搭建的系统性欠缺
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实践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搭建符合自己特色的育人体系,但就整体看,体系搭建往往聚焦点不一,要么过多,蜻蜓点水,不够深入;要么过窄,相对单一,无法统筹。体系搭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明显不够。
3.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学生是实践协同育人体系服务的对象。就目前来看,主体地位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协同育人覆盖面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高校的实践协同育人工作并没有实现对所有学生的有效覆盖,真正受益的学生群体受限。二是实践系统育人的效果有待深化。部分高校在协同育人体系运行方面存在走形式、一阵风等现象,影响了协同育人的整体效果。
1.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指在构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时要从学校的发展定位、学科特点等基础条件出发,紧密将学校发展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发展结合起来,不搞“一刀切”,努力构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因地制宜是要解决好“我有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并有效将二者衔接的指导原则,也是关系到育人体系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指导原则。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调“以人为本”实际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实践育人体系运行的好与坏最终要通过学生主体来评价,要把能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成才作为评价体系搭建的核心尺度。也就是说,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服务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建构初衷是与理论教育实现对接,使得学生的“知”与“行”紧密结合。
3.互惠共赢的原则
实践体系的协同育人至少涉及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的紧密联系和有机互动。要保持三者之间的和谐运转,必须考虑三方的“共性需求”,各取所需,真正把实践协同育人体系打造成关联社会、学校、学生三者的纽带和桥梁。在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中,服务学生成长,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学校发展。
要在实践中推动协同育人工作,形成系统性、立体化育人工作平台,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构建稳定的协同平台
(1)主题教育类平台。主题教育类平台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外的,旨在围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而开展的各类主体教育平台。一是“三下乡”“四进社区”“科技扶贫”、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挂职锻炼等各类传统的实践教育活动。这类平台既是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服务的平台,具有覆盖面广、运行相对简单等特点,必须抓好落实。二是充分利用学生组织、学生社区等自我教育管理实践的平台。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在高校具有广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主要渠道,在学生中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可以通过这类学生组织平台积累管理经验,接触到社会,激发锻炼他们的才智,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2)文化活动类平台。文化活动类平台是指学生通过接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提升综合素质。文化活动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校内载体之一,文体、科技创新、人文讲堂等大量的文化活动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集群,具备一定的参与空间;另外,从这类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看,大量的学校管理部门、专业教师、社会力量会不同程度地介入到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活动设计、开展的过程就是多方力量协调、沟通的体现,融入了多方的合力,因而也是协同育人的体现。 (3)服务类平台。服务类平台是指学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特长,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企业、社会服务的平台。特别是近两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創业计划实施以来,学生到企业、社会组织等体验、顶岗实习等机会增多,不少高校积极与企业、政府部门等对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等平台,对接社会的趋势更为明显,这也是协同育人的体现。
2.打造顺畅的体制机制
(1)社会化的引导机制。所谓社会化的引导机制,是指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搭建要走出校园,始终瞄准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来谋划搭建。高校要有积极的姿态,主动对接政府、社会需求,探索社会化的办学育人体制,广泛寻求社会支持,在协同育人环节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2)专业化的指导机制。专业化的指导机制是指高校要着眼于吸引专业教师、专业团队的力量,真正提升育人工作的专业水准。对于高校来讲,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还是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要靠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与社会的对接,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高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打造 “师生搭配,梯队合理”的研究团队,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参与中实现育人目标和多方互动。
(3)多样化的对接机制。多样化的对接机制是指高校要探索协同育人平台的落地方式,广开思路,创新形式,实现有效对接。就目前高校流行的方式来看,主要有三种:
一是建立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稳定场所,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校内,学校可以建设各类学生机构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在校外,学校可以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部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创业基地”“顶岗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平台。这些基地与学校的校内基地结合,优势互补,将教学、科研、生产、育人等功能集结一身,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二是学分制课程化设计。为深化育人效果,将学生的实践活动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从目标形式、方法途径、学时学分等予以明确,建立科学、具有正激励作用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具体实施上,将校内、校外有机结合,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
三是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是实践协同育人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是指通过明确的项目,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院的师生组建到一起,通过完成共同的项目促进学科间、师生间、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实现交叉育人的目的。
3.做好稳固的运行保障
(1)强化意识,打好基础。对高校来讲,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习惯偏见,要充分调动学生、老师、社会、学校等之间的积极性,为资源在学生、老师、社会、学校之家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实现育人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学生来讲,要增强参与意识、担当意识,主动投身到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既要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着眼于未来,以良好的姿态投身社会实践。
(2)完善政策法规支持。从国家层面看,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学生、教师、社会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权责利,加快出台支持和鼓励实践协同育人的法律法规;从政府企业层面看,要对高校实践协同育人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并在参与人员的考核激励、参与企业的税收等方面做出规定,激发他们的热情;从学校层面看,要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加大实践环节的权重。同时,在师生参与实践协同工作的考核体系方面有所创新,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高校实践协同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的有效开展势必会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更加紧密地结合,推动创新、创业的结合,实现多方共赢。
[1]孙 雷.“卓越计划”理念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J].江苏高教,2016(4).
[2]涂建波,王秀成.构建高校实践协同育人体系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2014(1).
关键词:协同;实践育人;體系搭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协同育人理念是指导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搭建的工作指南
1.协同育人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体现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协同育人强调的是在实践平台基础上的协作与共建,这种理念将学校和企业、地方等机构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出真知”的哲学思想,也符合现代教育观要求,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根源和教育学根源。
2.协同育人理念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多次出台文件,要求系统设计高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有效发挥育人合力作用。国家颁布实施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都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就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进一步提供了明确政策支持,并加大了扶持力度。
3.协同育人理念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
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大背景下,各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特点,纷纷尝试搭建高效化、立体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平台。特别是各地应用型特色学校建设等一大批政策出台后,高校抓住有利时机,在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具备了良好的工作积累,为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做了更为深入的铺垫。
二、当前高校实践协同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科差异导致的发展不均衡
就当前高校来看,工科类院校在推进实践体系协同育人工作方面明显好于文科院校。文科专业的特点,加上管理理念的落后和偏差导致部分文科专业协同育人工作方面效果不佳。
2.体系搭建的系统性欠缺
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实践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搭建符合自己特色的育人体系,但就整体看,体系搭建往往聚焦点不一,要么过多,蜻蜓点水,不够深入;要么过窄,相对单一,无法统筹。体系搭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明显不够。
3.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学生是实践协同育人体系服务的对象。就目前来看,主体地位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协同育人覆盖面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高校的实践协同育人工作并没有实现对所有学生的有效覆盖,真正受益的学生群体受限。二是实践系统育人的效果有待深化。部分高校在协同育人体系运行方面存在走形式、一阵风等现象,影响了协同育人的整体效果。
三、构建高校实践协同育人体系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指在构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时要从学校的发展定位、学科特点等基础条件出发,紧密将学校发展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发展结合起来,不搞“一刀切”,努力构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因地制宜是要解决好“我有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并有效将二者衔接的指导原则,也是关系到育人体系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指导原则。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调“以人为本”实际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实践育人体系运行的好与坏最终要通过学生主体来评价,要把能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成才作为评价体系搭建的核心尺度。也就是说,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服务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建构初衷是与理论教育实现对接,使得学生的“知”与“行”紧密结合。
3.互惠共赢的原则
实践体系的协同育人至少涉及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的紧密联系和有机互动。要保持三者之间的和谐运转,必须考虑三方的“共性需求”,各取所需,真正把实践协同育人体系打造成关联社会、学校、学生三者的纽带和桥梁。在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中,服务学生成长,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学校发展。
四、构建高校实践协同育人体系的路径探索
要在实践中推动协同育人工作,形成系统性、立体化育人工作平台,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构建稳定的协同平台
(1)主题教育类平台。主题教育类平台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外的,旨在围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而开展的各类主体教育平台。一是“三下乡”“四进社区”“科技扶贫”、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挂职锻炼等各类传统的实践教育活动。这类平台既是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服务的平台,具有覆盖面广、运行相对简单等特点,必须抓好落实。二是充分利用学生组织、学生社区等自我教育管理实践的平台。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在高校具有广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主要渠道,在学生中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可以通过这类学生组织平台积累管理经验,接触到社会,激发锻炼他们的才智,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2)文化活动类平台。文化活动类平台是指学生通过接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提升综合素质。文化活动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校内载体之一,文体、科技创新、人文讲堂等大量的文化活动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集群,具备一定的参与空间;另外,从这类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看,大量的学校管理部门、专业教师、社会力量会不同程度地介入到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活动设计、开展的过程就是多方力量协调、沟通的体现,融入了多方的合力,因而也是协同育人的体现。 (3)服务类平台。服务类平台是指学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特长,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企业、社会服务的平台。特别是近两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創业计划实施以来,学生到企业、社会组织等体验、顶岗实习等机会增多,不少高校积极与企业、政府部门等对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等平台,对接社会的趋势更为明显,这也是协同育人的体现。
2.打造顺畅的体制机制
(1)社会化的引导机制。所谓社会化的引导机制,是指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搭建要走出校园,始终瞄准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来谋划搭建。高校要有积极的姿态,主动对接政府、社会需求,探索社会化的办学育人体制,广泛寻求社会支持,在协同育人环节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2)专业化的指导机制。专业化的指导机制是指高校要着眼于吸引专业教师、专业团队的力量,真正提升育人工作的专业水准。对于高校来讲,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还是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要靠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与社会的对接,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高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打造 “师生搭配,梯队合理”的研究团队,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参与中实现育人目标和多方互动。
(3)多样化的对接机制。多样化的对接机制是指高校要探索协同育人平台的落地方式,广开思路,创新形式,实现有效对接。就目前高校流行的方式来看,主要有三种:
一是建立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稳定场所,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校内,学校可以建设各类学生机构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在校外,学校可以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部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创业基地”“顶岗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平台。这些基地与学校的校内基地结合,优势互补,将教学、科研、生产、育人等功能集结一身,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二是学分制课程化设计。为深化育人效果,将学生的实践活动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从目标形式、方法途径、学时学分等予以明确,建立科学、具有正激励作用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具体实施上,将校内、校外有机结合,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
三是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是实践协同育人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是指通过明确的项目,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院的师生组建到一起,通过完成共同的项目促进学科间、师生间、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实现交叉育人的目的。
3.做好稳固的运行保障
(1)强化意识,打好基础。对高校来讲,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习惯偏见,要充分调动学生、老师、社会、学校等之间的积极性,为资源在学生、老师、社会、学校之家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实现育人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学生来讲,要增强参与意识、担当意识,主动投身到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既要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着眼于未来,以良好的姿态投身社会实践。
(2)完善政策法规支持。从国家层面看,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学生、教师、社会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权责利,加快出台支持和鼓励实践协同育人的法律法规;从政府企业层面看,要对高校实践协同育人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并在参与人员的考核激励、参与企业的税收等方面做出规定,激发他们的热情;从学校层面看,要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加大实践环节的权重。同时,在师生参与实践协同工作的考核体系方面有所创新,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五、结语
高校实践协同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的有效开展势必会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更加紧密地结合,推动创新、创业的结合,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孙 雷.“卓越计划”理念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J].江苏高教,2016(4).
[2]涂建波,王秀成.构建高校实践协同育人体系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