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主营企业网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双赢伟业”)报送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开启自己的IPO之旅。
在双赢伟业报送的招股书中,《红周刊》记者发现该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上有一些瑕疵,不仅有较大金额的采购未能获得现金流和负债数据支持,且采购与成本、采购与存货之间也都存在一定的数据上差异。种种财务数据上的不合理,说明双赢伟业的这份招股书仍有很多尚待完善之处。
采购数据混乱
招股书披露,双赢伟业主要生产和销售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PON和无线AP四大类产品,为此需要采购的原材料有芯片、PCB(印制电路板)、光模块等,招股书中,公司虽然没有披露报告期内的采购总额情况,但《红周刊》记者根据公司向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以及其占采购总额的占比数据,推算出报告期内(2014年至2017年1~6月,下同)双赢伟业的采购总额分别为56509.96万元、72938.76万元、81704.49万元和32211.41万元。对双赢伟业采购总额、现金流和负债数据进行财务关系勾稽,可以发现该公司2015和2016年采购方面的数据是存在一定异常的。
2015年,雙赢伟业采购总额为72938.76万元,考虑17%增值税进项税额因素,则含税采购总额为85338.35万元。从财务勾稽关系分析,该含税采购数据必然有合理的现金流出和负债数据与之对应。
在现金流出上,双赢伟业合并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为61777.63万元(见表1),资产负债表中预付款项相比上年末减少335.96万元,两项合计现金流出62113.59万元,与85338.35万元含税采购总额相比,当年理论上应当有23224.76万元的采购未支付现金,而这在理论上是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形成相应金额的负债新增。
可实际上,双赢伟业资产负债表中2015年年末的应付账款为34319.32万元、应付票据为14181.84万元,合计48501.16万元应付款项余额相比2014年年末的26840.62万元合计仅新增了21660.54万元负债,与上述理论应当形成的23224.76万元负债相差了1564.22万元,即公司存在超过千万元的采购不知是用什么来支付的现象。
相较2015年采购数据大于现金支出和负债合计的现象,2016年则出现了因采购导致的负债减少值远远超出理论值减少的情况。在2015年,双赢伟业含税采购总额为95594.25万元,以之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的97587.71万元和预付款项新增40万元合计数值相比,现金支出大于采购需要达1953.46万元,即这会导致公司的负债在当年理论上会减少1953.46万元,可实际上,公司2016年的应付款项(应付账款30525.15万元、应付票据14798.81万元)的合计金额相比2015年的应付款项合计却减少了3177.20万元,这意味着公司负债实际减少的金额是要远远多于理论减少金额的,相差金额达1000多万元。
当然,在一些公司中,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所形成的应付款项也可能对采购数据的勾稽关系造成影响。那么,双赢伟业的非流动资产购置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从表2数据可知,双赢伟业2015年和2016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大概增加了3108.50万元和5429.32万元,而相应年度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是3144.15万元和5438.39万元,即公司在购建这些非流动资产时,都有实际现金流出与之对应,这对公司应付款项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这意味着前述采购数据上所出现的超过千万元的差异是需要企业进一步做出相应解释的。
成本数据异常
除了采购总金额与现金流和负债方面的财务勾稽关系上出现异常外,《红周刊》记者还发现其与成本支出也同样存在不匹配的现象。
仍以2015年为例,这一年72938.76万元采购总额和营业成本中的直接材料62045.74万元相比,要多出10893.02万元。从生产角度分析,原材料除了结转至营业成本的部分外,余下部分则会计入到存货中。而存货中除了原材料之外,还包括了产成品和在产品、半成品,这些也都包含了部分原材料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先核算出产成品、在产品和半成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价值。
2015年年末,双赢伟业的存货包括了8047.36万元的库存商品、870.23万元的发出商品,还有5847.04万元的在产品和6948.16万元的自制半成品,这几项存货品种合计金额为21712.79万元,相比2014年年末的14787.95万元同类存货余额新增了6924.84万元。虽然招股书并没有披露上述几项存货直接材料的占比,但考虑到存货中的产品和销售出去的产品成本构成大致相似,因此以直接材料在营业成本中的占比(2015年占比92.04%)进行估算,则推算出2015年上述四项存货品种新增的6924.84万元中有6373.62万元是直接材料的新增金额。与采购总额之中未结转到直接材料的10893.02万元相比,理论上会有4519.40万元的原材料是需要计入库存原材料中,即该数值为存货中原材料新增。
实际上,2015年年末双赢伟业的存货中原材料余额为15174.87万元,相比2014年年末的11771.15万元仅新增了3403.72万元,这与理论新增的4519.40万元相比,有1115.68万元的原材料采购既没有结转至存货成本或营业成本中,也没有体现在存货原材料的新增中,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2016年的情况同样如此。当年的采购总额81704.49万元比营业成本中的直接材料76539.83万元要多出5164.66万元,同时,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和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合计有22303.62万元,比上年同类库存新增590.83万元,按当年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91.87%比例测算,推算出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新增金额为542.80万元,由此也进一步推算出当年存货原材料新增理论上应该为4621.86万元。然而在实际上,当年存货中的原材料余额17780.85万元仅比上年末新增2605.98万元,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相差了2015.88万元。同样的逻辑还可推算出,2017年1~6月采购也比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要多出580.6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连续出现较大金额的采购既没有计入存货成本,也没有计入营业成本,假设公司的成本数据是没有问题的,则只可能是公司采购数据方面出现异常,如此也呼应了前文记者通过现金流和负债角度得出的采购数据异常情况。
存货数据不合理
招股书披露,双赢伟业的库存商品主要有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PON和无线AP四大类产品,《红周刊》记者通过对各类产品分年度数据进行测算,发现该公司细分项目合计理论新增数值与招股书披露的实际库存商品新增数据也出现一定偏差,其中2016年的偏差数值最为明显。
以2016年为例,主要销售产品“交换机”的产量为144.42万件,比138.03万件销量多出了6.39万件,正常情况下,这未销售的6万多件产品将计入存货中的库存商品中。根据销售单价每件408.17元、毛利率14.37%可推算出,商品单位成本大约为349.52元,即由此推算出计入库存商品的6.39万件交换机的成本大约为2233.41万元。
“路由器”产品2016年的产量为107.65万件,比当年销量104.37万件要多出3.28万件,因每件产品销售单价为197.28元、毛利率8.60%,由此推算出库存商品中“路由器”新增了591.43万元。同样,“PON”产品库存新增了192.40万元,“無线AP”产品的库存新增290.35万元。
整体来看,双赢伟业2016年四大类产品理论上库存商品新增为3307.58万元。然而实际上,招股书显示,2016年年末发出商品862.68万元、库存商品10213.83万元,再考虑1042.24万元的存货跌价损失,则其合计比上年年末仅新增了2229.70万元。进而意味着公司在2016年库存商品实际新增要比理论新增要少1077.88万元。
同样的逻辑进一步推算2015年和2017年1~6月数据,则发现理论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值又并不太明显。
根据2015年四大类产品的产销情况,用上述的方法测算,推算出双赢伟业的库存商品在这一年理论上新增了2178.09万元。在库存数据中,当年发出商品和库存商品合计8917.59万元、存货跌价损失971.46万元,合计结果比上年实际新增了2462.59万元。真实值与理论值之间仅相差了284.50万元。
2017年1~6月,理论上“交换机”库存应该减少742.64万元的同时,“路由器”、“PON”和“无线AP”三大类产品的库存分别增加802.25万元、197.92万元和365.14万元,即四大类产品理论上库存商品应增加622.68万元,可实际上,招股书披露的实际新增金额却为796.55万元,两者仅相差了97.39万元。
问题在于,如果说2015年和2017年1~6月这时间段的数据是在合理差异范围之内,那么2016年数据误差超过千万元又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
在双赢伟业报送的招股书中,《红周刊》记者发现该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上有一些瑕疵,不仅有较大金额的采购未能获得现金流和负债数据支持,且采购与成本、采购与存货之间也都存在一定的数据上差异。种种财务数据上的不合理,说明双赢伟业的这份招股书仍有很多尚待完善之处。
采购数据混乱
招股书披露,双赢伟业主要生产和销售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PON和无线AP四大类产品,为此需要采购的原材料有芯片、PCB(印制电路板)、光模块等,招股书中,公司虽然没有披露报告期内的采购总额情况,但《红周刊》记者根据公司向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以及其占采购总额的占比数据,推算出报告期内(2014年至2017年1~6月,下同)双赢伟业的采购总额分别为56509.96万元、72938.76万元、81704.49万元和32211.41万元。对双赢伟业采购总额、现金流和负债数据进行财务关系勾稽,可以发现该公司2015和2016年采购方面的数据是存在一定异常的。
2015年,雙赢伟业采购总额为72938.76万元,考虑17%增值税进项税额因素,则含税采购总额为85338.35万元。从财务勾稽关系分析,该含税采购数据必然有合理的现金流出和负债数据与之对应。
在现金流出上,双赢伟业合并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为61777.63万元(见表1),资产负债表中预付款项相比上年末减少335.96万元,两项合计现金流出62113.59万元,与85338.35万元含税采购总额相比,当年理论上应当有23224.76万元的采购未支付现金,而这在理论上是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形成相应金额的负债新增。
可实际上,双赢伟业资产负债表中2015年年末的应付账款为34319.32万元、应付票据为14181.84万元,合计48501.16万元应付款项余额相比2014年年末的26840.62万元合计仅新增了21660.54万元负债,与上述理论应当形成的23224.76万元负债相差了1564.22万元,即公司存在超过千万元的采购不知是用什么来支付的现象。
相较2015年采购数据大于现金支出和负债合计的现象,2016年则出现了因采购导致的负债减少值远远超出理论值减少的情况。在2015年,双赢伟业含税采购总额为95594.25万元,以之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的97587.71万元和预付款项新增40万元合计数值相比,现金支出大于采购需要达1953.46万元,即这会导致公司的负债在当年理论上会减少1953.46万元,可实际上,公司2016年的应付款项(应付账款30525.15万元、应付票据14798.81万元)的合计金额相比2015年的应付款项合计却减少了3177.20万元,这意味着公司负债实际减少的金额是要远远多于理论减少金额的,相差金额达1000多万元。
当然,在一些公司中,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所形成的应付款项也可能对采购数据的勾稽关系造成影响。那么,双赢伟业的非流动资产购置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从表2数据可知,双赢伟业2015年和2016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大概增加了3108.50万元和5429.32万元,而相应年度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是3144.15万元和5438.39万元,即公司在购建这些非流动资产时,都有实际现金流出与之对应,这对公司应付款项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这意味着前述采购数据上所出现的超过千万元的差异是需要企业进一步做出相应解释的。
成本数据异常
除了采购总金额与现金流和负债方面的财务勾稽关系上出现异常外,《红周刊》记者还发现其与成本支出也同样存在不匹配的现象。
仍以2015年为例,这一年72938.76万元采购总额和营业成本中的直接材料62045.74万元相比,要多出10893.02万元。从生产角度分析,原材料除了结转至营业成本的部分外,余下部分则会计入到存货中。而存货中除了原材料之外,还包括了产成品和在产品、半成品,这些也都包含了部分原材料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先核算出产成品、在产品和半成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价值。
2015年年末,双赢伟业的存货包括了8047.36万元的库存商品、870.23万元的发出商品,还有5847.04万元的在产品和6948.16万元的自制半成品,这几项存货品种合计金额为21712.79万元,相比2014年年末的14787.95万元同类存货余额新增了6924.84万元。虽然招股书并没有披露上述几项存货直接材料的占比,但考虑到存货中的产品和销售出去的产品成本构成大致相似,因此以直接材料在营业成本中的占比(2015年占比92.04%)进行估算,则推算出2015年上述四项存货品种新增的6924.84万元中有6373.62万元是直接材料的新增金额。与采购总额之中未结转到直接材料的10893.02万元相比,理论上会有4519.40万元的原材料是需要计入库存原材料中,即该数值为存货中原材料新增。
实际上,2015年年末双赢伟业的存货中原材料余额为15174.87万元,相比2014年年末的11771.15万元仅新增了3403.72万元,这与理论新增的4519.40万元相比,有1115.68万元的原材料采购既没有结转至存货成本或营业成本中,也没有体现在存货原材料的新增中,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2016年的情况同样如此。当年的采购总额81704.49万元比营业成本中的直接材料76539.83万元要多出5164.66万元,同时,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和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合计有22303.62万元,比上年同类库存新增590.83万元,按当年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91.87%比例测算,推算出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新增金额为542.80万元,由此也进一步推算出当年存货原材料新增理论上应该为4621.86万元。然而在实际上,当年存货中的原材料余额17780.85万元仅比上年末新增2605.98万元,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相差了2015.88万元。同样的逻辑还可推算出,2017年1~6月采购也比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要多出580.6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连续出现较大金额的采购既没有计入存货成本,也没有计入营业成本,假设公司的成本数据是没有问题的,则只可能是公司采购数据方面出现异常,如此也呼应了前文记者通过现金流和负债角度得出的采购数据异常情况。
存货数据不合理
招股书披露,双赢伟业的库存商品主要有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PON和无线AP四大类产品,《红周刊》记者通过对各类产品分年度数据进行测算,发现该公司细分项目合计理论新增数值与招股书披露的实际库存商品新增数据也出现一定偏差,其中2016年的偏差数值最为明显。
以2016年为例,主要销售产品“交换机”的产量为144.42万件,比138.03万件销量多出了6.39万件,正常情况下,这未销售的6万多件产品将计入存货中的库存商品中。根据销售单价每件408.17元、毛利率14.37%可推算出,商品单位成本大约为349.52元,即由此推算出计入库存商品的6.39万件交换机的成本大约为2233.41万元。
“路由器”产品2016年的产量为107.65万件,比当年销量104.37万件要多出3.28万件,因每件产品销售单价为197.28元、毛利率8.60%,由此推算出库存商品中“路由器”新增了591.43万元。同样,“PON”产品库存新增了192.40万元,“無线AP”产品的库存新增290.35万元。
整体来看,双赢伟业2016年四大类产品理论上库存商品新增为3307.58万元。然而实际上,招股书显示,2016年年末发出商品862.68万元、库存商品10213.83万元,再考虑1042.24万元的存货跌价损失,则其合计比上年年末仅新增了2229.70万元。进而意味着公司在2016年库存商品实际新增要比理论新增要少1077.88万元。
同样的逻辑进一步推算2015年和2017年1~6月数据,则发现理论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值又并不太明显。
根据2015年四大类产品的产销情况,用上述的方法测算,推算出双赢伟业的库存商品在这一年理论上新增了2178.09万元。在库存数据中,当年发出商品和库存商品合计8917.59万元、存货跌价损失971.46万元,合计结果比上年实际新增了2462.59万元。真实值与理论值之间仅相差了284.50万元。
2017年1~6月,理论上“交换机”库存应该减少742.64万元的同时,“路由器”、“PON”和“无线AP”三大类产品的库存分别增加802.25万元、197.92万元和365.14万元,即四大类产品理论上库存商品应增加622.68万元,可实际上,招股书披露的实际新增金额却为796.55万元,两者仅相差了97.39万元。
问题在于,如果说2015年和2017年1~6月这时间段的数据是在合理差异范围之内,那么2016年数据误差超过千万元又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