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半导体制程持续朝向精密化迅速发展,静电放电事件对电子产品所造成的损坏也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中达电子作为工业自动化行业一线企业,在静电防护推行方面,得到了公司管理层的大力支持與协助。于2010年筹备成立的静电防护项目组对各组装工厂的静电敏感器件及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指导,并从宏观及日常细微之处提供支持及帮助,促使中达电子集团能在此领域更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项目;静电;组织结构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5)02-0272-01
在项目初期,依据SMART原则定义该项目的目标为在两年时间里建立静电防护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第三年开始技术管理部门仅负责技术咨询,各部门防护工作能够自行运行。
实施计划分为技术面展开及?政管?面切入两部分,其中包括施?范围、作业、活动、?程及程序等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程环境设置、人员静电防护控制、设备设施管理、包装材?控制及人员教育训练(培训系统)进行展开,另外规范中针对关联部门责任、静电防护制程工艺控制措施、静电防护设计及模拟测试、静电防护辅助管理、审查及认证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及规定。
1 项目执行过程
1)人员管理方面,派遣多名种子工程师参加工信部主办的ESD工程师培训考核,并合格结业获取证书,同时排定年度教育训练计划,对各部门各阶层人员进行教育训练,对负责量测人员同时进行量测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作业.
由品保部主导,各产品厂品管部及其他品质管理部门参与,对制造,生技等部门进行不定期的稽核,稽核问题点会以邮件形式发送管理层,并于年度内审时进行总结报告。静电防护项目组也定期召开内部会议进行数据确认及问题总结讨论。
2)专业技术管理方面,在产线防护管理方面,通过与技术人员及集团其他友厂的学习讨论,工厂建立起静电监控防护系统,包含对产线人员静电手环佩戴的执行状况实时监控,如果出现手环接地异常会立刻警示提醒人员注意,包含线上用于消除静电压的离子风机,同样纳入静电监控系统,防止人员在作业时有容易产生静电压的材料没有被及时消除,接触产品时造成
伤害。
根据各类量测项目内容编制撰写发行量测作业指导书20份,并制定教育训练计划对各厂量测人员进行教育训练及考核。
针对量测项目发行标准纪录表格11份,覆盖所有量测项目作为追溯确认之依据.
3)在机器设备管理方面,项目组有进行统一的教育训练,并根据高层建议,将防静电地线,设备地线,测试地线分开,并统一安排教育训练,对生技,品管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做的人懂,检查的人也懂,对于设备接地,除要求各厂依照程序文件要求内部定期自检外,项目组也会上线进行抽测,一旦发现立刻要求纠正,并开立纸本缺失要求改善。另外,针对新增或搬迁线体,有订立专门的表单对相关接地状况进行确认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进行生产。
4)在材料方面,通过台湾研发与材料课人员协作,汰换了静电压防护等级偏低的材料,以较高的防护能力的材料进行使用,并针对普遍反映的材料塑料包装袋高静电压的问题,由采购和供应商管理部门对此部分进行统计清理,要求厂商以更换材质或评估取消包装袋的方式去除高静电压的包装材料,此举不仅有效避免包材对产线产品的伤害风险,同时也避免了线上到处是离子风机用于静电消除的尴尬局面。
在日常工作中,整个项目组人员多次联合进行巡线,对线上静电压超出标准的材料或包装进行确认改善,涉及多种产品所用的材料,产线生产过程辅助材料,以及与产品有接触的各类工装夹治具等。
5)在环境方面,通过铺设静电地板及配套监控系统,保证人员穿着静电拖鞋的条件下人体产生的静电能够快速消散。而加湿系统和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架设也确保温湿度处在规格范围内,在之前的冬季,虽地处江南,但冬季湿度很低,通常在百分之二十以下,同时冬季人员穿着化纤等衣物,本身也成为静电源。因此对车间有进行增置加湿器的同时,将车间各进出口进行管控,对仓库码头等位置进行封闭隔离,避免车间与外部直接联通,目前冬季湿度已稳定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达到标准要求。在实时监控方面,公司在车间密集布置了多个感应探头,对车间温湿度,噪音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并以Web系统界面进行监控,方便人员查询管理数据,同时开发关联软件,如出现温湿度超标会立刻以短讯形式通知到厂务人员进行处理,如江南春夏阴雨天湿度过高则开启空调或除湿机进行除湿,如温度超标则通过空调进行调控,确保产线环境符合静电防护的要求。
2 现状及展望
在项目执行至第四年的今天,整个公司的静电防护获得客户和第三方机构的普遍认可,公司建立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标准规范及执行落实,对设备,人员,材料,线体等各方面的投入也获得稳定的回报,公司产品因静电放电或过电流导致的不良呈现下降态势,对产品的品质提升也使得公司品牌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在同行业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我们也感受到,项目组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职权人员负责,以便在实施具体工作中对各关联部门形成有效影响,避免因部分管理人员对跨部门的管理有抵触或资源调配问题而导致项目不能有效施行。
同时,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此类项目以技术为指导,以资深管理人员为负责人,成立项目小组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状况制定项目管理结构,定义项目成员对项目经理的报告及受命度。以此为项目管理指导思想在后续多项事务及项目中进行广泛应用获得较好反响。
参考文献
[1]束飞.生产制造型企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选择[J].科技信息,2011(36):I0048-I0049.
[2]宋一凡.生产过程的防静电管理[J].电子质量,2006(1):32-34.
作者简介
陶海慧(1983-),男,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关键词 项目;静电;组织结构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5)02-0272-01
在项目初期,依据SMART原则定义该项目的目标为在两年时间里建立静电防护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第三年开始技术管理部门仅负责技术咨询,各部门防护工作能够自行运行。
实施计划分为技术面展开及?政管?面切入两部分,其中包括施?范围、作业、活动、?程及程序等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程环境设置、人员静电防护控制、设备设施管理、包装材?控制及人员教育训练(培训系统)进行展开,另外规范中针对关联部门责任、静电防护制程工艺控制措施、静电防护设计及模拟测试、静电防护辅助管理、审查及认证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及规定。
1 项目执行过程
1)人员管理方面,派遣多名种子工程师参加工信部主办的ESD工程师培训考核,并合格结业获取证书,同时排定年度教育训练计划,对各部门各阶层人员进行教育训练,对负责量测人员同时进行量测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作业.
由品保部主导,各产品厂品管部及其他品质管理部门参与,对制造,生技等部门进行不定期的稽核,稽核问题点会以邮件形式发送管理层,并于年度内审时进行总结报告。静电防护项目组也定期召开内部会议进行数据确认及问题总结讨论。
2)专业技术管理方面,在产线防护管理方面,通过与技术人员及集团其他友厂的学习讨论,工厂建立起静电监控防护系统,包含对产线人员静电手环佩戴的执行状况实时监控,如果出现手环接地异常会立刻警示提醒人员注意,包含线上用于消除静电压的离子风机,同样纳入静电监控系统,防止人员在作业时有容易产生静电压的材料没有被及时消除,接触产品时造成
伤害。
根据各类量测项目内容编制撰写发行量测作业指导书20份,并制定教育训练计划对各厂量测人员进行教育训练及考核。
针对量测项目发行标准纪录表格11份,覆盖所有量测项目作为追溯确认之依据.
3)在机器设备管理方面,项目组有进行统一的教育训练,并根据高层建议,将防静电地线,设备地线,测试地线分开,并统一安排教育训练,对生技,品管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做的人懂,检查的人也懂,对于设备接地,除要求各厂依照程序文件要求内部定期自检外,项目组也会上线进行抽测,一旦发现立刻要求纠正,并开立纸本缺失要求改善。另外,针对新增或搬迁线体,有订立专门的表单对相关接地状况进行确认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进行生产。
4)在材料方面,通过台湾研发与材料课人员协作,汰换了静电压防护等级偏低的材料,以较高的防护能力的材料进行使用,并针对普遍反映的材料塑料包装袋高静电压的问题,由采购和供应商管理部门对此部分进行统计清理,要求厂商以更换材质或评估取消包装袋的方式去除高静电压的包装材料,此举不仅有效避免包材对产线产品的伤害风险,同时也避免了线上到处是离子风机用于静电消除的尴尬局面。
在日常工作中,整个项目组人员多次联合进行巡线,对线上静电压超出标准的材料或包装进行确认改善,涉及多种产品所用的材料,产线生产过程辅助材料,以及与产品有接触的各类工装夹治具等。
5)在环境方面,通过铺设静电地板及配套监控系统,保证人员穿着静电拖鞋的条件下人体产生的静电能够快速消散。而加湿系统和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架设也确保温湿度处在规格范围内,在之前的冬季,虽地处江南,但冬季湿度很低,通常在百分之二十以下,同时冬季人员穿着化纤等衣物,本身也成为静电源。因此对车间有进行增置加湿器的同时,将车间各进出口进行管控,对仓库码头等位置进行封闭隔离,避免车间与外部直接联通,目前冬季湿度已稳定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达到标准要求。在实时监控方面,公司在车间密集布置了多个感应探头,对车间温湿度,噪音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并以Web系统界面进行监控,方便人员查询管理数据,同时开发关联软件,如出现温湿度超标会立刻以短讯形式通知到厂务人员进行处理,如江南春夏阴雨天湿度过高则开启空调或除湿机进行除湿,如温度超标则通过空调进行调控,确保产线环境符合静电防护的要求。
2 现状及展望
在项目执行至第四年的今天,整个公司的静电防护获得客户和第三方机构的普遍认可,公司建立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标准规范及执行落实,对设备,人员,材料,线体等各方面的投入也获得稳定的回报,公司产品因静电放电或过电流导致的不良呈现下降态势,对产品的品质提升也使得公司品牌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在同行业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我们也感受到,项目组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职权人员负责,以便在实施具体工作中对各关联部门形成有效影响,避免因部分管理人员对跨部门的管理有抵触或资源调配问题而导致项目不能有效施行。
同时,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此类项目以技术为指导,以资深管理人员为负责人,成立项目小组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状况制定项目管理结构,定义项目成员对项目经理的报告及受命度。以此为项目管理指导思想在后续多项事务及项目中进行广泛应用获得较好反响。
参考文献
[1]束飞.生产制造型企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选择[J].科技信息,2011(36):I0048-I0049.
[2]宋一凡.生产过程的防静电管理[J].电子质量,2006(1):32-34.
作者简介
陶海慧(1983-),男,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