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场源激电法的可行性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现有天然场源激电法观测方案的分析和对沿横向和垂向电性都不均匀的二维地电断面的数值模拟结果指出,天然(大地)电磁场由于地下导电性不均匀所引起的异常强度远大于激电效应引起的异常;提取被强大导电和电磁效应异常"淹没"的弱小激电异常的难度极大,现有方案都不具有普遍的可行性. 天然场源激电法的实际应用前景不容乐观. 人工源"长偏移距"的激电法本质上和天然场源激电法一样,都是在"远区场"中作激电观测,其前景同样不乐观.
其他文献
为提高最短路径射线追踪的精度,需要增加模型的剖分网格和离散节点,并增加子波传播方向,或者采用其他方法改善计算结果,这些处理会带来大量的额外计算.本文的快速算法改进了波前点
依据76块岩样显微扫描电镜实验结果,报道辽河盆地早第三系东营期右行走滑构造运动的重要地质证据.认为辽河盆地早第三系东营期发生过右行走滑构造运动,裂谷后的右行走滑构造
南极中山站和戴维斯站(不变磁纬74.5°)白天中午位于磁层极隙区,两站均安装了完全相同的感应式磁力计,选择1997年3月和1996年6、9、12月两站的数据,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