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控脂肪因子防治心血管疾病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其发生发展机制广泛且复杂.中药从古至今被广泛运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且副作用较西药更小,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而脂肪因子作为一种新兴的代谢产物,被发现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近年来,相关研究已证实部分单味中药及复方对脂肪因子具有确切的调控作用,这将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阐明其中的具体机制.
其他文献
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一种用于腹部镇痛的筋膜间平面阻滞技术.与硬膜外镇痛相比,超声引导下的TAPB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在联合入路和新型局部麻醉药物的使用下,TAPB的镇痛效果更佳.目前TAPB在腹部镇痛中广泛应用,既可以单独或联合其他麻醉方式用于术中麻醉,也可以作为多模式镇痛的一部分缓解术后疼痛.此外,TAPB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缓解手术室外的肾绞痛和慢性难治性腹痛.但有关TAPB在缓解内脏痛和替代硬膜外镇痛方面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白芍总苷是中药白芍干燥根的提取物,含有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等化合物,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血栓、保肝等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维持机体免疫耐受.作为辅助治疗药物,白芍总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免疫相关性复发性流产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一定疗效.此外,应用白芍总苷治疗还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未来还应继续探索白芍总苷的化学有效成分及其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剂量,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桥本甲状腺炎(HT)是由免疫系统产生攻击甲状腺的抗体引起,治疗目标是调节机体免疫、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甲状腺功能等.目前HT治疗仍以西药为主,常用西药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甲状腺激素药物(左甲状腺素钠)、免疫制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其中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药物具有改善甲状腺功能的作用,应用广泛.但随着HT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深入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硒类药物(硒酵母)治疗HT也取得一定疗效.因此,明确HT西药治疗情况,可为优化HT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近年来,1型糖尿病(T1DM)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病越早,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越大.T1DM饮食干预疗法包括素食膳食、地中海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低血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膳食,对控制T1DM患者血糖、改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膳食模式的选择多种多样,低血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膳食对于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具有指导意义,但目前最适合T1DM患者的膳食模式仍存在争议.未来可进一步研究低血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膳食在T1DM饮食干预中的作用.
卵巢早衰作为妇科疑难病,可导致一系列围绝经期症状,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卵巢早衰的西医治疗效果尚不理想,且不良反应明显.中医治疗以针灸和中药为主,还可采用穴位埋线、耳穴贴压、温针灸、电针等治疗方法.临床缺乏对卵巢早衰某一症状的针对性治疗方法的研究,若单一治疗的疗效欠佳,则可考虑多种疗法联合治疗,这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未来,在中医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试验研究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近年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其可通过抑制肾脏近曲小管SGLT2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葡萄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糖尿病是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GLT2抑制剂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力衰竭风险;同时,SGLT2抑制剂还具有独立于血糖控制的防治心力衰竭的作用.因此,SGLT2抑制剂防治心力衰竭的机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未来深入研究SGLT2抑制剂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制,可为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O)是一种新兴的氧疗方式,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通过鼻塞导管持续地输送浓度相对恒定的加温湿化的高流量气体,具有很好的舒适性.HFNO能通过输送高流量气体产生一定水平的呼气末正压,冲刷上呼吸道生理无效腔,恒温恒湿的气体维持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以及降低患者上气道阻力和呼吸功等作用改善氧合状态.目前在临床麻醉领域,HFNO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围插管期、消化内镜诊疗、上呼吸道手术等.虽然HFNO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新技术,但其临床疗效不一,具有一定局限性,尚需大规模研究进一步证实.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刀配合手法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The Medline、Embase、维普、中国知网、SinoMed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针刀配合手法与口服NSAID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10日.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文献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纳入的12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促胃液素-17对胃癌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消化科行胃镜检查的472例消化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分型(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异型增生组)、萎缩性胃炎患者不同萎缩部位(胃体萎缩组、胃窦萎缩组、胃窦+胃体萎缩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促胃液素-17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血清PG和促胃液素-17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最佳
中药对急性和亚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中枢神经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多种中药联合应用还可减轻缺血性病理损伤,促进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独特且多样化,可有效弥补西医选药的弊端,且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目前,研究者已对治疗缺血性中风中药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广泛测试.未来可通过更精准的中医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探索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新型中药制剂,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