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锈病又称枣雾,是危害枣叶的一种流行性真菌病害,在全国枣区均有发生。常在枣果膨大期引起大量落叶,导致树势衰弱,枣果不能正常成熟,提前脱落,品质降低(枣果皱缩,果肉含糖量大减,枣果多数失去食用价值)。病株早期落叶后常出现2次发芽。影响来年产量。冬枣树苗受影响也较大,发病重时,来年栽植后发芽迟缓,成活率降低。
1 发生情况
2009年枣锈病在临猗大发生,发生面积约1.33万公顷,几乎全有发生,大发生的占90%。主要发生在庙上、牛杜两个乡镇,以冬枣和梨枣受害最重。9月9日调查,大面积大量落叶,枣果出现萎蔫症状,枣农不得不提前采收。只有个别园少量落叶。发生不重。
枣锈病主要以夏孢子在落叶上和枣吊中越冬;6—7月份雨水多、温度高时,夏孢子发芽,从气孔侵入;10天左右出现症状。产生夏孢子,然后靠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7月下旬出现病症,8月中旬有少量落叶出现。9月初叶片开始大量脱落,进入发病盛期:9月下旬开始出现冬孢子。
2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为暗黄褐色不规则突起(即病菌的夏孢子堆,直径0.5毫米左右),多分布于主脉两侧、叶基和叶尖处,密度大时,叶片各个部位,甚至枣面、枣吊上都可见到夏孢子堆。有时病斑连接成条状或片状。后期与夏孢子堆相对的叶面位置,出现具不规则边缘的绿色小点,叶面呈花叶状,后渐变为灰色,失去光泽,枣果近成熟期即大量落叶,枣果未完全长成即失水皱缩造成落果。落叶后于夏孢子堆边缘形成冬孢子堆。病害先从树冠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3 原因分析
3.1 气候条件是引起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2009年是一个偏旱的年份,但降雨相对集中,5月9—16日连降8天雨,28、29日又连降2天雨;6月气温偏高,平均气温26.3℃,6月17—20日降两场雨,相对湿度大于70%,这些条件适宜枣锈菌夏孢子的萌发及侵染。7月平均温度27.0℃,总降雨10次。平均相对湿度71.4%,几乎每天都适宜枣锈菌夏孢子的侵染及再侵染。8月平均温度24.1℃,但白天温度较高,总降雨6次,集中在16-29日,相对湿度平均77.1%。同样几乎每天都适宜枣锈菌夏孢子的再侵染。也就是说7、8月适宜的温湿度造成枣锈菌夏孢子的多次再侵染是引起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3.2 栽培条件和防治情况是引起病害流行的次要因素
临猗县枣树面积约1.33万公顷,集中在庙上、牛杜两个乡镇,水浇地,主要品种是沾化冬枣、芒果冬枣和梨枣,大面积连片种植,这在布局和品种上为病害的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寄主环境。
去冬今春气候偏暖、偏旱,多数枣农重视了休眠期的虫害防治,而忽视了病害的预防;7、8月降雨频繁、集中,给防治造成一定困难,且多数枣农没有足够重视病害的雨前预防和雨后防治:7月下旬枣锈病显症后,由于不认识和药剂选择的不对路,防治效果较差。
总之,大面积连片适宜寄主的种植和不佳的防治人为加快了病害的流行。
3.3 菌源是引起病害流行的第3因素
枣锈病是单年流行性病害,具有潜育期短(约10天,温度高则短、低则长)、再侵染频繁(孢子堆形成到成熟大约5~7天)、产孢量大(一个夏孢子堆能产生约3000个夏孢子)的特点,其夏孢子的侵染需要较高的温湿度条件,在适宜温度下降雨或露珠环境极易侵染。
近年,该病在临猗已有发生,2006年,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000公顷;2007年,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866公顷;2008年,轻度发生,发生面积2533公顷。虽然越冬菌源量不大,但分布较广,再侵染的次数多,所以菌源是引起病害流行的第3因素4防治方法。
4.1 防治策略
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健康合理栽培为基础,加强前期预防,彻底封锁发病中心为重点,病害流行期选准药物,实行群防群治,做到防治及时。叶片正反面喷匀喷透,不留死角。
4.2 防治措施
(1)加强测报。
6月上旬至7月下旬在枣园内采用孢子捕捉法,监测夏孢子数量,结合7月份降雨预报,预测锈病发生趋势。
(2)农业措施。
①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合理修剪,保持通风透光,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降低枣园湿度;秋季及时清理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枣树行间不问种高秆作物,
②搞好根外追肥 枣树根外追肥具有提高光合作用和坐果率的功效,还可减轻枣锈病。在枣锈病即将发生或发病初期,可喷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3)药剂防治。
①预防保护 枣树萌芽前,全树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6月底、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各喷1次25%戊唑醇、15%三唑酮或10%苯醚甲环唑。如天气干旱,可适当减少喷药次数:如果雨水较多,则应增加喷药次数。
②喷药治疗 枣锈病一旦发生后,可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剂600~800倍液,或25%戊唑醇20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时间为2周。
1 发生情况
2009年枣锈病在临猗大发生,发生面积约1.33万公顷,几乎全有发生,大发生的占90%。主要发生在庙上、牛杜两个乡镇,以冬枣和梨枣受害最重。9月9日调查,大面积大量落叶,枣果出现萎蔫症状,枣农不得不提前采收。只有个别园少量落叶。发生不重。
枣锈病主要以夏孢子在落叶上和枣吊中越冬;6—7月份雨水多、温度高时,夏孢子发芽,从气孔侵入;10天左右出现症状。产生夏孢子,然后靠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7月下旬出现病症,8月中旬有少量落叶出现。9月初叶片开始大量脱落,进入发病盛期:9月下旬开始出现冬孢子。
2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为暗黄褐色不规则突起(即病菌的夏孢子堆,直径0.5毫米左右),多分布于主脉两侧、叶基和叶尖处,密度大时,叶片各个部位,甚至枣面、枣吊上都可见到夏孢子堆。有时病斑连接成条状或片状。后期与夏孢子堆相对的叶面位置,出现具不规则边缘的绿色小点,叶面呈花叶状,后渐变为灰色,失去光泽,枣果近成熟期即大量落叶,枣果未完全长成即失水皱缩造成落果。落叶后于夏孢子堆边缘形成冬孢子堆。病害先从树冠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3 原因分析
3.1 气候条件是引起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2009年是一个偏旱的年份,但降雨相对集中,5月9—16日连降8天雨,28、29日又连降2天雨;6月气温偏高,平均气温26.3℃,6月17—20日降两场雨,相对湿度大于70%,这些条件适宜枣锈菌夏孢子的萌发及侵染。7月平均温度27.0℃,总降雨10次。平均相对湿度71.4%,几乎每天都适宜枣锈菌夏孢子的侵染及再侵染。8月平均温度24.1℃,但白天温度较高,总降雨6次,集中在16-29日,相对湿度平均77.1%。同样几乎每天都适宜枣锈菌夏孢子的再侵染。也就是说7、8月适宜的温湿度造成枣锈菌夏孢子的多次再侵染是引起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3.2 栽培条件和防治情况是引起病害流行的次要因素
临猗县枣树面积约1.33万公顷,集中在庙上、牛杜两个乡镇,水浇地,主要品种是沾化冬枣、芒果冬枣和梨枣,大面积连片种植,这在布局和品种上为病害的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寄主环境。
去冬今春气候偏暖、偏旱,多数枣农重视了休眠期的虫害防治,而忽视了病害的预防;7、8月降雨频繁、集中,给防治造成一定困难,且多数枣农没有足够重视病害的雨前预防和雨后防治:7月下旬枣锈病显症后,由于不认识和药剂选择的不对路,防治效果较差。
总之,大面积连片适宜寄主的种植和不佳的防治人为加快了病害的流行。
3.3 菌源是引起病害流行的第3因素
枣锈病是单年流行性病害,具有潜育期短(约10天,温度高则短、低则长)、再侵染频繁(孢子堆形成到成熟大约5~7天)、产孢量大(一个夏孢子堆能产生约3000个夏孢子)的特点,其夏孢子的侵染需要较高的温湿度条件,在适宜温度下降雨或露珠环境极易侵染。
近年,该病在临猗已有发生,2006年,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000公顷;2007年,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866公顷;2008年,轻度发生,发生面积2533公顷。虽然越冬菌源量不大,但分布较广,再侵染的次数多,所以菌源是引起病害流行的第3因素4防治方法。
4.1 防治策略
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健康合理栽培为基础,加强前期预防,彻底封锁发病中心为重点,病害流行期选准药物,实行群防群治,做到防治及时。叶片正反面喷匀喷透,不留死角。
4.2 防治措施
(1)加强测报。
6月上旬至7月下旬在枣园内采用孢子捕捉法,监测夏孢子数量,结合7月份降雨预报,预测锈病发生趋势。
(2)农业措施。
①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合理修剪,保持通风透光,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降低枣园湿度;秋季及时清理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枣树行间不问种高秆作物,
②搞好根外追肥 枣树根外追肥具有提高光合作用和坐果率的功效,还可减轻枣锈病。在枣锈病即将发生或发病初期,可喷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3)药剂防治。
①预防保护 枣树萌芽前,全树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6月底、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各喷1次25%戊唑醇、15%三唑酮或10%苯醚甲环唑。如天气干旱,可适当减少喷药次数:如果雨水较多,则应增加喷药次数。
②喷药治疗 枣锈病一旦发生后,可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剂600~800倍液,或25%戊唑醇20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时间为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