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胰肾联合移植后并发症外科治疗的原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2月至2012年6月单中心实施胰肾联合移植70例的临床资料,对受者术后因并发症而行外科治疗的原因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胰肾联合移植后因并发症而行外科治疗者有16例,占总例数的22.9%,其中4例接受多次手术。再手术原因主要包括血尿(2例)、腹腔出血(4例)、腹腔感染(4例)、胰腺血栓形成(4例)、移植肾动脉破裂(2例)、
【机 构】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胰肾联合移植后并发症外科治疗的原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2月至2012年6月单中心实施胰肾联合移植70例的临床资料,对受者术后因并发症而行外科治疗的原因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胰肾联合移植后因并发症而行外科治疗者有16例,占总例数的22.9%,其中4例接受多次手术。再手术原因主要包括血尿(2例)、腹腔出血(4例)、腹腔感染(4例)、胰腺血栓形成(4例)、移植肾动脉破裂(2例)、移植肾破裂(1例)、吻合口漏(1例)及胰瘘(1例)。1年内胰腺功能丧失8例,3例为移植器官带功能受者死亡,另5例均为术后移植胰腺切除,原因分别为胰腺血栓形成4例,肠瘘1例,占再手术患者的43.8%。再手术者的受者、移植肾、移植胰腺1年存活率为87.5%、75.0%和56.3%。未接受手术者54例,受者、移植肾、移植胰腺1年存活率为98.1%、98.1%和98.1%。两组比较,受者存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1.31),移植肾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6.79),移植胰腺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7.47)。结论胰肾联合移植为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提供了成功、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术后出现因并发症而需外科治疗会显著降低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物的短期存活。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肾移植前致敏患者干预治疗的方案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08年至2011年接受肾移植的致敏受者43例,根据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分为轻度致敏组和高度致敏组,术前经血浆置换、输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的干预治疗,经过HLA配型,联合应用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诱导治疗,应用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MMF)和泼尼松的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定期检测PRA水平
目的 通过术前选择合适的供肝、术中建立充分的流出道及术后调整门静脉压等综合措施预防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小体积综合征.方法 总结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的113例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影像系统评估供肝体积,测算供肝体积与受者体重比(GRWR),根据供肝解剖及GRWR确定采用的供体类型(含肝中静脉右半肝,不含肝中静脉右半肝,含肝中静脉左半肝等),术中通过建立充分的流出道,根据GRWR、术
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即供者与受者的ABO血型匹配不符合输血原则,这也曾经被视为肝移植的禁忌证.由于目前供者器官短缺,尤其是在急诊肝移植时,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往往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1].如在日本,因脑死亡供者的缺乏,心脏死亡供者捐献器官的限制性,所以活体肝移植是肝移植的主要形式,活体肝移植往往成为终末期肝病惟一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而对于活体肝移植,其供者的选择条件较苛刻.在儿童
目的 探讨改良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改良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19例受者的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9例,肝细胞癌7例,以及胆管细胞癌、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各1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2例、B级13例及C级4例,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8.2±4.6)分;所有受者均合并有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为(4.0
上一期我们对2011年度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报告中的肾移植数据进行了解析,本期专栏我们将对该报告中的肝移植数据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目的 探讨我国公开报道的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我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肾移植”和“肿瘤”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对其中26篇文献及我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数据共入组1974~2014年间肾移植受者30632例,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患者671例,肿瘤发病率约为2.19%(0.60%~5.17%)。前5位最常见的肿瘤部位是泌尿系统(
四、肝移植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治疗是本次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报告了肝癌患者肝移植前的降期治疗,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局部消融治疗及肝切除等新辅助治疗,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肿瘤分期,从而符合肝移植标准.郑树森介绍了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的经验,认为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国际趋势,"杭州标准"(无大血管受侵,肿瘤直径累计≤8 cm,或肿瘤直径累计>8 cm,但甲胎蛋白水平≤400 μg/L,
器官移植技术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日趋成熟与完善,单一的器官移植,如肝、肾、胰腺、心脏、肺脏、小肠等的移植已经成为相应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若同时出现2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单一的器官移植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特别是取自同一供者的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现对与腹部器官(含肾脏
脑出血后因血肿对脑组织的机械压迫、脑水肿的继发损害和局部的炎症反应等所致的细胞凋亡,使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受到严重损伤,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的恢复变得异常困难[1-2].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在组织结构和功能上修复受损的神经元确实不易,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能切实有效地修复受损脑组织的方法.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及多向分化潜能,能够在特定的微环境中向神经组织细胞分化[3],因此干细胞移植
脑死亡供者是现今国际上移植界所倡导的主要器官来源,但接受脑死亡供肾的患者出现移植后肾功能恢复延迟与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危险明显增高.脑死亡患者脑部发生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导致炎症介质入血,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调节微血管通透性,它通过在维持血管内皮完整及稳定性上的关键作用,发挥其在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中的重要作用.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