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土木工程系 宁夏 银川 750011
【摘 要】工业文明以来,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群落的不断崛起,人民的个人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也随之得到了提升,过去人们只注重自身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自然环境进行大肆破坏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将环境保护工作提上了日程,并开始在“取之自然,还于自然”的环境保护基础上对建筑进行合理、节能的设计,以期在发展建筑经济的同时,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环境;建筑;趋势
前言
低碳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它以提高碳生产力为主要目的。提高碳生产力就是说我们在排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的同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碳生产力越高,经济效益也就越高,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靠低碳消费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关键性的产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全球气候问题是我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和气候相关的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势必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足够重视低碳经济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
一、低碳经济
近年来,科学界以及各国政府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气候正在发生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温室气体水平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二、低碳经济对建筑业的影响
1、建筑使用能源状况
我国民用建筑在达到相同室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使用能耗高出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 倍~3 倍。绝大多数采暖地区住宅外围护的热工性能比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散热系数是他们的3.5 倍~4.5 倍,外窗为2 倍~3倍,屋面为3 倍~6 倍,即使全部执行国家规定的65%的节能标准,使用能耗仍高出50%以上。我国房屋建筑面积已超过400×108m2,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住房商品化快速推进的时期,预计今后每年将新增建筑面积约为16 ×108m2~20 ×108m2,到2020 年累积新增约160×108m2~200×108m2,届时,建筑能耗总量及比重将持续增加,很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建筑使用能耗水平,及达到30%~40%。据有关部门推测,预计到2020 年,建筑使用能耗将超过工、交通能耗,占全社会终端总能耗的比例将超过1/3,成为用能的主要领域。
2.、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我国在2009 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宣布:我国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 年~2005年下降46%的基础上,到2020 年,比2005 年再下降40%~45%,而且仍将同“十一五”规划一样,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接受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保证承诺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现,大体上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通过节流,降低能耗,降低26%~30%;通过开源,发展非化石类能源,降低8%~10%;通过优化,主要是煤的洁净化,降低6%~7%。这其中都与建筑节能相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可见,建筑节能是我们国家节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工作潜力非常大,面临的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建筑是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且是刚性排放领域,一旦现在建造的建筑不节能,今后再修正难以改变。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低碳”和“节能”都刻不容缓!
3、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立的“十一五”两阶段的节能目标:第一个阶段,到2010 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1/3 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同时,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第二个阶段,到2020 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达到节能65%的目标。如果目标能够实现,那么,我国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相当于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伴随着目标的具体工作是:新建建筑严格按照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包括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主要是住宅)节能改造;大力推广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化施工;鼓励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政府及其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研发新技术,加快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国外建筑节能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节省能源消耗”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再到“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还处于第一、第二阶段,正在朝着绿色建筑和新能源建筑发展。
三、低碳建筑的发展策略
1、完善建筑设计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设计节能环保标准体系,低碳经济源于节能但高于节能,在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逐步提高建筑物节能环保的要求,改善当前建筑节能功能,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能源,如光能的充分利用,做到中央供暖、制冷系统以及具备更为节能环保的功能。落实建筑节能的各项措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2、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上,鼓励生产企业生产节能环保型建材,不断研发各种环保节能的新技术、新材料引用于建筑工程,引导建筑施工企业应用于新建工程,有借鉴的学习发达国家的评价体系和推广方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建筑发展的评价体系。如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应用于墙体和屋面,采用的FTC自调温保温材料,充分利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卓越的保温性能和防水性。当前的保温节能的新型墙体建材--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既保温隔热又轻质的建筑材料应用于高层建筑工程。如果今后我国建筑业大量使用这种新型的绿色节能低碳材料,不仅会给国家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也会给国民带来大量的经济实惠。拥有一幢冬暖夏凉的住宅且不需花费高额电费、取暖费的住宅也是消费者们所青睐的,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给建筑业带来新革命,不仅大大降低建筑成本,而且将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及节能环保功能。
3、扩大经济政策扶持:对采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建筑工程进行财政扶持和鼓励,对于采用高能耗、高污染建筑材料的建筑给予一定的限制。在新型建筑材料刚推广使用之初,因其生产技术的不成熟和生产量较小,其生产成本往往比较高而导致建筑企业一般采用市场上产量较大而成本比较低的建筑材料,对生产和使用节能材料的建筑工程,在政策和税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有利用节能环保材料的生产和推广,鼓励建筑企业发展低碳建筑。有借鉴的学习发达国家的评价体系和推广方法,适时地建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低碳建筑的评价体系。
结束语
总之,要结合我国实际经济实力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提高绿色环保意识,重视绿色环保的实质意义,充分考虑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切实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系统,方能有效保障人类得以长久生存。
参考文献:
[1] 一叶. 低碳建筑与低碳生活[J]. 中国建设信息. 2010(01)
[2] 龙惟定,白玮,梁浩,范蕊.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J]. 建筑经济. 2010(02)
[3] 李启明,欧晓星. 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 建筑经济. 2010(02)
[4] 赵黛青,张哺,蔡国田. 低碳建筑的发展路径研究[J]. 建筑经济. 2010(02)
【摘 要】工业文明以来,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群落的不断崛起,人民的个人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也随之得到了提升,过去人们只注重自身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自然环境进行大肆破坏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将环境保护工作提上了日程,并开始在“取之自然,还于自然”的环境保护基础上对建筑进行合理、节能的设计,以期在发展建筑经济的同时,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环境;建筑;趋势
前言
低碳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它以提高碳生产力为主要目的。提高碳生产力就是说我们在排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的同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碳生产力越高,经济效益也就越高,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靠低碳消费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关键性的产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全球气候问题是我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和气候相关的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势必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足够重视低碳经济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
一、低碳经济
近年来,科学界以及各国政府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气候正在发生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温室气体水平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二、低碳经济对建筑业的影响
1、建筑使用能源状况
我国民用建筑在达到相同室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使用能耗高出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 倍~3 倍。绝大多数采暖地区住宅外围护的热工性能比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散热系数是他们的3.5 倍~4.5 倍,外窗为2 倍~3倍,屋面为3 倍~6 倍,即使全部执行国家规定的65%的节能标准,使用能耗仍高出50%以上。我国房屋建筑面积已超过400×108m2,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住房商品化快速推进的时期,预计今后每年将新增建筑面积约为16 ×108m2~20 ×108m2,到2020 年累积新增约160×108m2~200×108m2,届时,建筑能耗总量及比重将持续增加,很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建筑使用能耗水平,及达到30%~40%。据有关部门推测,预计到2020 年,建筑使用能耗将超过工、交通能耗,占全社会终端总能耗的比例将超过1/3,成为用能的主要领域。
2.、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我国在2009 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宣布:我国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 年~2005年下降46%的基础上,到2020 年,比2005 年再下降40%~45%,而且仍将同“十一五”规划一样,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接受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保证承诺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现,大体上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通过节流,降低能耗,降低26%~30%;通过开源,发展非化石类能源,降低8%~10%;通过优化,主要是煤的洁净化,降低6%~7%。这其中都与建筑节能相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可见,建筑节能是我们国家节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工作潜力非常大,面临的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建筑是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且是刚性排放领域,一旦现在建造的建筑不节能,今后再修正难以改变。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低碳”和“节能”都刻不容缓!
3、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立的“十一五”两阶段的节能目标:第一个阶段,到2010 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1/3 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同时,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第二个阶段,到2020 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达到节能65%的目标。如果目标能够实现,那么,我国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相当于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伴随着目标的具体工作是:新建建筑严格按照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包括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主要是住宅)节能改造;大力推广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化施工;鼓励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政府及其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研发新技术,加快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国外建筑节能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节省能源消耗”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再到“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还处于第一、第二阶段,正在朝着绿色建筑和新能源建筑发展。
三、低碳建筑的发展策略
1、完善建筑设计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设计节能环保标准体系,低碳经济源于节能但高于节能,在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逐步提高建筑物节能环保的要求,改善当前建筑节能功能,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能源,如光能的充分利用,做到中央供暖、制冷系统以及具备更为节能环保的功能。落实建筑节能的各项措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2、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上,鼓励生产企业生产节能环保型建材,不断研发各种环保节能的新技术、新材料引用于建筑工程,引导建筑施工企业应用于新建工程,有借鉴的学习发达国家的评价体系和推广方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建筑发展的评价体系。如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应用于墙体和屋面,采用的FTC自调温保温材料,充分利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卓越的保温性能和防水性。当前的保温节能的新型墙体建材--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既保温隔热又轻质的建筑材料应用于高层建筑工程。如果今后我国建筑业大量使用这种新型的绿色节能低碳材料,不仅会给国家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也会给国民带来大量的经济实惠。拥有一幢冬暖夏凉的住宅且不需花费高额电费、取暖费的住宅也是消费者们所青睐的,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给建筑业带来新革命,不仅大大降低建筑成本,而且将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及节能环保功能。
3、扩大经济政策扶持:对采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建筑工程进行财政扶持和鼓励,对于采用高能耗、高污染建筑材料的建筑给予一定的限制。在新型建筑材料刚推广使用之初,因其生产技术的不成熟和生产量较小,其生产成本往往比较高而导致建筑企业一般采用市场上产量较大而成本比较低的建筑材料,对生产和使用节能材料的建筑工程,在政策和税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有利用节能环保材料的生产和推广,鼓励建筑企业发展低碳建筑。有借鉴的学习发达国家的评价体系和推广方法,适时地建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低碳建筑的评价体系。
结束语
总之,要结合我国实际经济实力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提高绿色环保意识,重视绿色环保的实质意义,充分考虑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切实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系统,方能有效保障人类得以长久生存。
参考文献:
[1] 一叶. 低碳建筑与低碳生活[J]. 中国建设信息. 2010(01)
[2] 龙惟定,白玮,梁浩,范蕊.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J]. 建筑经济. 2010(02)
[3] 李启明,欧晓星. 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 建筑经济. 2010(02)
[4] 赵黛青,张哺,蔡国田. 低碳建筑的发展路径研究[J]. 建筑经济.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