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移植片内皮细胞远期形态学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h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后透明植片内皮细胞远期的形态学变化和与植片寿命的关系.同时调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23年间白内障、青光眼、角膜排斥反应、植片失活的机率.方法:应用非接触内皮显微镜和图像分析技术对148名单眼PK手术患者移植片和手术眼角膜进行活体内皮细胞形态定量分析.结果:1.术后3~10年,植片内皮细胞数量下降迅速,达到72.5±17.7%(M±SD)(r=13%);细胞面积、形态系数、细胞周长和非六角形细胞比率增大P<0.01,而六角形细胞比率和细胞形态系数变小P<0.006.2.术后10~23年,植片内皮细胞丢失速度减慢(r=3%),同时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变得相对稳定(27.8%)P<0.01.六角形细胞比率和细胞形系数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3.PK术后白内障手术率14%,青光眼和排斥反应的发病率是16%和29%.4.PK术后植片失活率是18%.晚期植片内皮功能衰竭是晚期植片失活的主要原因,术后5~23年12例植片失活患者中发生了7例.结论:1.PK术后11~23年,每年内皮细胞密度稳定下降.六角形细胞比率和细胞形状系数恢复正常,面积变异系数稳定说明内皮细胞层稳定性得以恢复.细胞密度和细胞形态在评估PK术后的愈合过程是同样重要.2.PK术后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或排斥反应会增加植片失代偿的高危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55例肾细胞癌中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TIMP-1蛋白在肾细胞癌和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各为63.63%和10.00%(P<0.05);60.00%和10.00%(P<0.05
目的:观察tranilast对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wowth factor-β2,TGF-β2)促进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胶原合成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3H-脯氨酸掺入及液体闪烁测量技术观察0μg·ml-1(对照组)、12.5μg·ml-1、25μg·ml-1和50μg·ml-1 tranilast对3.2ng·m-1TGF-β2促进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胶原合成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