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农村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的改革实验”针对农村初中地理学科普遍存在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重演绎轻归纳的问题,依据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着眼学生地理能力培养,提出了“引导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上述偏差,取得了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引导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应用原则作一粗浅探讨。
一、地理引导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地理引导教学模式有独特的教学程序和实施方法,其教学过程一般围绕以下环节展开:
1.创设地理问题情境。设置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新的地理学习课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全体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呈现地理问题。为使学生积极探究,学习课题一般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拟成难度各异的问题。这种问题既包括根据教材内容所拟定的问题,也包括教材上没有涉及但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地理现实问题。地理现实问题是农村初中地理引导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学习课题,它是从学生所熟悉的乡土地理环境、所关注的现实生活问题中选择出来的。如乡土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当地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当地农业布局的区位条件、乡土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等。引导问题一般要随教学进程逐一提出,逐一解决。
3.引导学生探究。这一环节是对教师所呈现的地理问题的解答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适时指引学生的思路以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环节应达到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受到基本的地理科学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形成独立、探究、思考的习惯。
4.反馈调控。这一环节要对学生独立获得的答案进行评价和验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必要的组织与调控。
二、地理引导教学模式的应用
地理引导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一切地理教学条件与任务。它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运用才会取得最优的效果。根据我们的经验,应用地理引导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教学要领:
第一,把握好地理引导教学模式的适应范围。地理引导教学模式对描述性强、感性知识为主的教材内容不太适合,而是较适合具有下列特点的教学内容:(1)需要揭示地理事象间因果关系及其他联系的内容;(2)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已知的地理原理、规律、方法等解决具体问题的内容;(3)结构严谨,逻辑性较强的内容;(4)新旧地理知识间存在共性因素,有利于实现迁移的内容;(5)具有中等难度,便于学生自学的内容;(6)需要学生进行地理评价、预测的内容。
第二,密切联系地理现实问题展开教学过程。如前所述,地理现实问题不同于学术理论问题,它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为学生所熟悉、所关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地理现实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更为重要的是,地理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展开引导教学过程,有一个选择和提出地理现实问题的策略问题,并非为所有的学生所熟悉。教师必须选择那些既源于课本内容,又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地理探究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能源知识时,我们根据实验学校乡土地理特点,在教学进程中适时提出:“德兴市主要有哪些能源?”“德兴市双溪水电站开发利用现状怎样?”“德兴市在利用能源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有无利用沼气的可能?”这样利用现实问题把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书本知识去回答现实问题。
第三,引导学生探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与地理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要求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精心设计地理探究活动的过程,让学生“重演”地理学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历程,像地理学家那样观察、思考、提出假设、得出结论。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上应注意:(1)把学生活动作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然后安排相应的独立探索活动;(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特别是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提出一定质量的问题;(3)在教学方法上,多选用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引导教学模式的尝试还是初步的,其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探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扭转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单一传授知识的“应试教育”倾向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地理引导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地理引导教学模式有独特的教学程序和实施方法,其教学过程一般围绕以下环节展开:
1.创设地理问题情境。设置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新的地理学习课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全体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呈现地理问题。为使学生积极探究,学习课题一般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拟成难度各异的问题。这种问题既包括根据教材内容所拟定的问题,也包括教材上没有涉及但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地理现实问题。地理现实问题是农村初中地理引导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学习课题,它是从学生所熟悉的乡土地理环境、所关注的现实生活问题中选择出来的。如乡土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当地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当地农业布局的区位条件、乡土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等。引导问题一般要随教学进程逐一提出,逐一解决。
3.引导学生探究。这一环节是对教师所呈现的地理问题的解答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适时指引学生的思路以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环节应达到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受到基本的地理科学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形成独立、探究、思考的习惯。
4.反馈调控。这一环节要对学生独立获得的答案进行评价和验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必要的组织与调控。
二、地理引导教学模式的应用
地理引导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一切地理教学条件与任务。它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运用才会取得最优的效果。根据我们的经验,应用地理引导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教学要领:
第一,把握好地理引导教学模式的适应范围。地理引导教学模式对描述性强、感性知识为主的教材内容不太适合,而是较适合具有下列特点的教学内容:(1)需要揭示地理事象间因果关系及其他联系的内容;(2)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已知的地理原理、规律、方法等解决具体问题的内容;(3)结构严谨,逻辑性较强的内容;(4)新旧地理知识间存在共性因素,有利于实现迁移的内容;(5)具有中等难度,便于学生自学的内容;(6)需要学生进行地理评价、预测的内容。
第二,密切联系地理现实问题展开教学过程。如前所述,地理现实问题不同于学术理论问题,它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为学生所熟悉、所关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地理现实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更为重要的是,地理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展开引导教学过程,有一个选择和提出地理现实问题的策略问题,并非为所有的学生所熟悉。教师必须选择那些既源于课本内容,又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地理探究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能源知识时,我们根据实验学校乡土地理特点,在教学进程中适时提出:“德兴市主要有哪些能源?”“德兴市双溪水电站开发利用现状怎样?”“德兴市在利用能源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有无利用沼气的可能?”这样利用现实问题把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书本知识去回答现实问题。
第三,引导学生探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与地理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要求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精心设计地理探究活动的过程,让学生“重演”地理学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历程,像地理学家那样观察、思考、提出假设、得出结论。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上应注意:(1)把学生活动作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然后安排相应的独立探索活动;(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特别是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提出一定质量的问题;(3)在教学方法上,多选用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引导教学模式的尝试还是初步的,其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探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扭转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单一传授知识的“应试教育”倾向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