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州地处中越边境,历史悠久,文化沉积深厚,明清时期曾是中越商贸重镇。如今,龙州是中越边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之一,拥有最多的跨境人口,是具有较高中越地缘生态研究价值的地区。
一、龍州当地地缘生态的现状
第一,地缘交流频繁。2013年8月8日,龙州举办了异国风琴文艺晚会,邀请越南高平、越南谅山等地的乡民参加。还曾牵头举办天琴文化艺术节,在2015年举办了中越跨境合作研讨会大型文艺演出。政策上,每年正月初十,海关迎合民俗要求,持本人身份证可通关。此外还有美女村侬垌节斗鸡、斗话梅、抛绣球等活动。民间交往也很频繁,因为没有语言障碍。在水口等地,足球比赛、商品贸易、商业搭台文艺活动、文化唱戏等活动多种多样。龙州当地的经济跨境交流较为频繁,突出表现为特殊节庆带来的时段性经济交流的增长,主要以双方的贸易和人口流动引发的消费为主。由于龙州当地的跨境人群有着相似的文化历史背景,各种节庆习俗都有着共同点,也有共同的方言基础,区域文化一体性较强。
第二,地缘融合深入。龙州当地文化节种类很多,还发展了农村文艺队,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节日。每个村都有文体资金,每个乡镇都有文艺队。每年的五月初六举办龙舟邀请赛,规模巨大。地域性的融合在当地也较为普遍,跨境的融合促进了跨境的交流活动,以及地域性的一体化文化圈的形成,有利于当地的稳定和发展。第一,工作性融合发展较快。由于近几年跨境交流政策的放松,中越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现象越来越多,龙州当地不乏有在越南当地工作谋生的龙州当地人。第二,生活性融合。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区域认同,跨境通婚现象也很频繁,由于频繁的跨境地缘交流,龙州当地的通婚被认为是一种极为普遍和正常的现象。
第三,地缘矛盾多样。交流和融合的深入必然带来矛盾,中越两国交流历史悠久,龙州又曾一度是中越商旅重镇。一方面,经济差距带来的发展观念的冲突。由于中越两国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龙州与咫尺之遥的越南边境地区也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带来的是发展观念的冲突,包括对资源的开发、资本的运作、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另一方面,人口构成变化带来的传统文化传承的失衡。由于龙州当地的发展,城市居民数量不断增多,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传统文化的覆盖人群日益减少,削弱了中越边境赖以交流的文化基础,据统计近几年跨境自发的民俗节庆活动参与人数有下降趋势,特别是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众,这种共有的文化背景已经在逐渐丧失。
二、龙州当地文化发展现状现状
1.保护与传承
龙州文化底蕴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9大类,1148小项,其中民族语言与文字类有4项,民间文学776,传统音乐7,传统舞蹈6,传统戏剧3,传统手工艺9,传统美术1,杂技竞技10,传统医药10,民俗57等,其中花山壁画成功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州还有天琴艺术节,壮族山歌节,侬垌节等。龙州当地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主要集中在加大了傳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建设传统文化的教育生产线等方式在低年龄群体普及传统文化;通过促进中越双方交流,扩大双方的文化共同语境,提升文化共性。
2.经济化和商业化
龙州当地在文化建设上的投入有较明显的成果。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方面,包括县文化中心、红八军纪念广场在内共计超过100平米。体育文化方面,积极承办赛事。筹办了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新馆,天琴展演馆。下辖12个乡镇,建设文化站总面积共计400平米,设立了127间居委会文化室和文化书屋。为了强化当地文化的竞争力,保障文化核心力量,龙州当地主动开发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建立中越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共同营建来加深双方联系,探索当地文化的开发发展之路。并多次尝试申请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当地文化保护的视野。积极以政府身份促成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吸引社会关注,提升文化资源的投资价值。
三、地缘生态和地区文化发展的关系
1.边民是关系主体
边民当地的地缘关系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一,当地边民的文化素质提升问题亟待解决,只有有效提高当地边民的人均素质,才能有效提升地缘关系的融合度,保障跨境交流的稳定和谐。第二,在自然通婚和劳务合作中,有极少部分边民难以得到政府的身份认同,这让他们丧失了很多政策保障和帮扶,成为容易激化矛盾的群体。第三,边民中的意见领袖应当予以重视,在龙州连接越南的边境上,分布上众多村落,这些村落分散,互相之间联系弱,行政职务的村长或者村支书往往难以形成意见权威,而村落里资格老、辈分高、民俗技艺高超的宗教仪式者往往受到极大的尊重,能够引领村落舆论。
2.文化交流是关系主要渠道
由于龙州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区位现状,此地的中越跨境交流仍然以自发性的经济交流为主,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由于龙州当地的跨境商品需求上并没有刚性需求支撑,经济交流并非当地的主要交流方式,基于类似的文化历史渊源,文化交流成为双方地缘交流和关系建立的主要内容。但是文化交流的成本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交流促进跨境地缘关系的稳步提升及文化发展问题的解决。
四、结论:加强边境地区的文化共承
文化共承的关键在于“共”,即打造双方在文化乃至全方位交流和发展上的共享平台和交流途径,营造共同解决地缘关系,保护区域文化,发展区域经济的思想氛围。
1.重视文化生态建设的文化共承关系利于跨境共同文化圈的传承和保护
文化共承应当以宏观视野和大局观念为先,不能局限于龙州县当地完成文化交流任务为主,而应当上升到中越边境的跨国高度来进行考量。第一,文化共承需要打造全方位的建设空间和布局,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常态化;第二,文化共承应当结合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族群 交流等各种现实情况进行,相关的前提调研非常必要;第三,文化共承应当以服务当地文化圈的建立为目的,只有先建立新的跨境文化圈,才能不断巩固和加深龙州当地的跨境交流和活动。
2.拥有较高生命活力的文化共承利于跨境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发展
人口基数不能单一衡量文化共承的成效,现今文化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年龄段的不均衡。因此,龙州当地的文化共承必须要加强在年轻人中的推广,增大30岁以下年龄段受众群体的规模,才能做到真正的传承。文化共承必须以基础性教育为开端,以全面铺开的中小学必须课程为基础,同时还要辅以壮字和壮话的培养。因此古壮字和壮话的相关研究必须尽早开展和加大投入。调研过程中发现,龙州当地已经开展了一些文化保护的相关措施,还创造性的建立和高校的联合机制。比如联合高校向民间老艺人收集京书,古壮字典籍,在通过软件开发进行普通话翻译、越南语翻译和壮语翻译,保存文献。提升边民文化素质方面,将扶贫政策与其结合。一方面解决边境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打造长效的文化艺术旅游资源来帮助地方能够长期发展,脱离贫困。
由于龙州当地的特殊文化历史背景和少数民族环境,使得地缘生态的发展和当地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地缘问题和文化发展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民族乃至国家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总体来说就是寻求一种文化共承的正确方法,才能促进跨境地缘的稳定和促进当地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长远看来,如何合理的开展文化共承,加固跨境文化圈,深化地缘联系,传扬积极传统文化理念,最终达到保护区域文化得以传承,促进边境安定繁荣的目的,仍然是其发展重点,也是本项调研接下去的方向。
作者简介:卫修明(1989—),男,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学生工作辅导员,从事中越跨境少数族群地缘生态及传统文化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越边境民间文化的跨境传播问题研究”(14YJAGJW001)
一、龍州当地地缘生态的现状
第一,地缘交流频繁。2013年8月8日,龙州举办了异国风琴文艺晚会,邀请越南高平、越南谅山等地的乡民参加。还曾牵头举办天琴文化艺术节,在2015年举办了中越跨境合作研讨会大型文艺演出。政策上,每年正月初十,海关迎合民俗要求,持本人身份证可通关。此外还有美女村侬垌节斗鸡、斗话梅、抛绣球等活动。民间交往也很频繁,因为没有语言障碍。在水口等地,足球比赛、商品贸易、商业搭台文艺活动、文化唱戏等活动多种多样。龙州当地的经济跨境交流较为频繁,突出表现为特殊节庆带来的时段性经济交流的增长,主要以双方的贸易和人口流动引发的消费为主。由于龙州当地的跨境人群有着相似的文化历史背景,各种节庆习俗都有着共同点,也有共同的方言基础,区域文化一体性较强。
第二,地缘融合深入。龙州当地文化节种类很多,还发展了农村文艺队,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节日。每个村都有文体资金,每个乡镇都有文艺队。每年的五月初六举办龙舟邀请赛,规模巨大。地域性的融合在当地也较为普遍,跨境的融合促进了跨境的交流活动,以及地域性的一体化文化圈的形成,有利于当地的稳定和发展。第一,工作性融合发展较快。由于近几年跨境交流政策的放松,中越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现象越来越多,龙州当地不乏有在越南当地工作谋生的龙州当地人。第二,生活性融合。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区域认同,跨境通婚现象也很频繁,由于频繁的跨境地缘交流,龙州当地的通婚被认为是一种极为普遍和正常的现象。
第三,地缘矛盾多样。交流和融合的深入必然带来矛盾,中越两国交流历史悠久,龙州又曾一度是中越商旅重镇。一方面,经济差距带来的发展观念的冲突。由于中越两国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龙州与咫尺之遥的越南边境地区也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带来的是发展观念的冲突,包括对资源的开发、资本的运作、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另一方面,人口构成变化带来的传统文化传承的失衡。由于龙州当地的发展,城市居民数量不断增多,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传统文化的覆盖人群日益减少,削弱了中越边境赖以交流的文化基础,据统计近几年跨境自发的民俗节庆活动参与人数有下降趋势,特别是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众,这种共有的文化背景已经在逐渐丧失。
二、龙州当地文化发展现状现状
1.保护与传承
龙州文化底蕴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9大类,1148小项,其中民族语言与文字类有4项,民间文学776,传统音乐7,传统舞蹈6,传统戏剧3,传统手工艺9,传统美术1,杂技竞技10,传统医药10,民俗57等,其中花山壁画成功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州还有天琴艺术节,壮族山歌节,侬垌节等。龙州当地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主要集中在加大了傳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建设传统文化的教育生产线等方式在低年龄群体普及传统文化;通过促进中越双方交流,扩大双方的文化共同语境,提升文化共性。
2.经济化和商业化
龙州当地在文化建设上的投入有较明显的成果。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方面,包括县文化中心、红八军纪念广场在内共计超过100平米。体育文化方面,积极承办赛事。筹办了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新馆,天琴展演馆。下辖12个乡镇,建设文化站总面积共计400平米,设立了127间居委会文化室和文化书屋。为了强化当地文化的竞争力,保障文化核心力量,龙州当地主动开发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建立中越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共同营建来加深双方联系,探索当地文化的开发发展之路。并多次尝试申请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当地文化保护的视野。积极以政府身份促成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吸引社会关注,提升文化资源的投资价值。
三、地缘生态和地区文化发展的关系
1.边民是关系主体
边民当地的地缘关系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一,当地边民的文化素质提升问题亟待解决,只有有效提高当地边民的人均素质,才能有效提升地缘关系的融合度,保障跨境交流的稳定和谐。第二,在自然通婚和劳务合作中,有极少部分边民难以得到政府的身份认同,这让他们丧失了很多政策保障和帮扶,成为容易激化矛盾的群体。第三,边民中的意见领袖应当予以重视,在龙州连接越南的边境上,分布上众多村落,这些村落分散,互相之间联系弱,行政职务的村长或者村支书往往难以形成意见权威,而村落里资格老、辈分高、民俗技艺高超的宗教仪式者往往受到极大的尊重,能够引领村落舆论。
2.文化交流是关系主要渠道
由于龙州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区位现状,此地的中越跨境交流仍然以自发性的经济交流为主,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由于龙州当地的跨境商品需求上并没有刚性需求支撑,经济交流并非当地的主要交流方式,基于类似的文化历史渊源,文化交流成为双方地缘交流和关系建立的主要内容。但是文化交流的成本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交流促进跨境地缘关系的稳步提升及文化发展问题的解决。
四、结论:加强边境地区的文化共承
文化共承的关键在于“共”,即打造双方在文化乃至全方位交流和发展上的共享平台和交流途径,营造共同解决地缘关系,保护区域文化,发展区域经济的思想氛围。
1.重视文化生态建设的文化共承关系利于跨境共同文化圈的传承和保护
文化共承应当以宏观视野和大局观念为先,不能局限于龙州县当地完成文化交流任务为主,而应当上升到中越边境的跨国高度来进行考量。第一,文化共承需要打造全方位的建设空间和布局,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常态化;第二,文化共承应当结合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族群 交流等各种现实情况进行,相关的前提调研非常必要;第三,文化共承应当以服务当地文化圈的建立为目的,只有先建立新的跨境文化圈,才能不断巩固和加深龙州当地的跨境交流和活动。
2.拥有较高生命活力的文化共承利于跨境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发展
人口基数不能单一衡量文化共承的成效,现今文化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年龄段的不均衡。因此,龙州当地的文化共承必须要加强在年轻人中的推广,增大30岁以下年龄段受众群体的规模,才能做到真正的传承。文化共承必须以基础性教育为开端,以全面铺开的中小学必须课程为基础,同时还要辅以壮字和壮话的培养。因此古壮字和壮话的相关研究必须尽早开展和加大投入。调研过程中发现,龙州当地已经开展了一些文化保护的相关措施,还创造性的建立和高校的联合机制。比如联合高校向民间老艺人收集京书,古壮字典籍,在通过软件开发进行普通话翻译、越南语翻译和壮语翻译,保存文献。提升边民文化素质方面,将扶贫政策与其结合。一方面解决边境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打造长效的文化艺术旅游资源来帮助地方能够长期发展,脱离贫困。
由于龙州当地的特殊文化历史背景和少数民族环境,使得地缘生态的发展和当地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地缘问题和文化发展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民族乃至国家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总体来说就是寻求一种文化共承的正确方法,才能促进跨境地缘的稳定和促进当地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长远看来,如何合理的开展文化共承,加固跨境文化圈,深化地缘联系,传扬积极传统文化理念,最终达到保护区域文化得以传承,促进边境安定繁荣的目的,仍然是其发展重点,也是本项调研接下去的方向。
作者简介:卫修明(1989—),男,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学生工作辅导员,从事中越跨境少数族群地缘生态及传统文化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越边境民间文化的跨境传播问题研究”(14YJAGJW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