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学校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许多年,见证了近一、二十年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经历多次课程标准的修订,送走一批批学生,感受到了近年来农村学生基础素质的变化。而今许多老师们都感叹:好学生都去城里名气大、条件好的学校了,面对现今农村学校的孩子,这书……是越教越不会教了!抱怨归抱怨,同事们都勤勤恳恳地工作,然成绩总差强人意!
面对现实,积极探索,努力寻求适合的教学教法,让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是老师们之共同心愿。怎么教?如何学?老师们都在思考、摸索,乃至时常感到迷茫、彷徨、惆怅……我整理了近年来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些心得,旨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初中生物学科,由于历史原因、中考、高考指挥方向等多种因素,在很多学生、家长、甚至部分教师、领导眼中,视之为边沿学科、豆芽学科,在中考、高考中分值低,以致不太重视,不了解学科特点,也不懂如何学习,以为只要死记硬背,分——会高的。殊不知,生物,作为理科学科,需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现今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较之于我们读书时,调整大,内容更多、更深、更难,这对农村学校初中孩子的记忆、理解、分析、应用等能力是极大地挑战。
近几届我们学校的初中学生,很多基础较差、习惯差、家长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更有许多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一些简单计算、常识都不明白;思维能力差,不愿动脑筋,上课跟不上老师思路,教师讲得口吐白沫,直翻白眼,学生往往无动于衷,心无旁骛;行为习惯不好,乱丢乱扔,乱摆乱放,横七竖八,东歪西倒;不讲纪律,不守规矩,不讲卫生;上课不专心,开小差,搞小动作,摆龙门阵,打瞌睡;不知预习,不知复习,不知做笔记,不完成作业……说这些并非为找借口、找理由。是要正确诊断,正确下药。通过近几届的教学,有一些认识跟大家交流:
一、规矩习惯
纪律是教学效果的保障。
刚入校时,利用几1——2节课时间,整顿纪律。要让孩子们明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守规矩,尤其让他们明白课堂、學校规矩。此后几周,需不断强化规矩意识。而且,我认为,给予一定的惩戒是必要的(一定把握好度)。其次是习惯,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好的习惯将终身受益。当然要强调学习习惯、笔记习惯、书写习惯、作业习惯、作息习惯……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二、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生物学是理科性质,应用非常广泛,农、林、医、衣、食、药、各类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可办专题讲座,或课前课后,多给孩子们介绍生物学知识、应用,小到种树种花、酿酒制药,大到基因工程,举一些例子,孩子们很感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课堂中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如讲光合与呼吸作用,联系松土,种红薯要起垄……;讲遗传变异时联系遗传病,地上番茄底下土豆……诸如此类。每每讲到这些时,孩子们总是睁大眼睛,小嘴微张,时而思考,时而会心微笑,时而小声交谈。
三、狠抓基础
基础知识是根本,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们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除了采用单纯的讲述外,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生物课堂中,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的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初一上册知识点多、抽象,孩子们不易理解,然而又非常重要。节奏慢些,多采用视频、PPT、实验等等,让他们不但记得、更要理解;初一下册,各大系统,复杂、点多、面广,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之更好的理解各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理功能、物质变化等;初二上册中,各种环境中的动物,运动行为,细菌、真菌、病毒,生物多样性,用多媒体扩展知识面,了解特殊结构、特殊功能;初二下册遗传变异是难点,多举例,多练习,让其充分理解、记忆。另注意知识线索的梳理,因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非常分散尚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一个知识体系所以,每当将一个章节或是一个单元学习完,教师就应当及时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总复习提纲加以拟定,让学生按照所拟定的提纲进行自主复习,老师再整理、讲评。各章节、各单元知识梳理,相关知识的串并,这样可解决知识的模糊和混淆。
四、能力培养
1、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加强知识渗透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精心选择课题,选对课题,并选对适用于演示实验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通过有目的地选择应用演示实验,可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用,发挥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并由此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分组实验是学生最喜爱的课,但是,决不能把实验弄成孩子们的游戏、过家家,嘻嘻哈哈、吵吵闹闹就结束。要认真准备、认真开展每一项实验,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实验中逐渐形成探究习惯,提高探究能力,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能力。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生物学科特点,只是掌握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更需能应用。完成每一章节基础知识后,精选练习题给学生练习,而后精讲。如此反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选题少而精,切不能搞题海战术,不然学生应付了事,失去它本该的意义。故,教师在练习题的选用、制卷、评讲等方面要做够功课。比如:初一上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多数时是结合在一起考查,还有初一下册几大系统也常常套在一起。所以,要有扎实基础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应用能力。
活跃、好动、贪玩、好奇心大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切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好、学好?怎样才能既传授知识又不枯燥乏味?怎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能力又使他们学到本领?我们将不断地思考、总结。望同行多多指导、交流,让孩子们愉快学习,享受学习!
面对现实,积极探索,努力寻求适合的教学教法,让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是老师们之共同心愿。怎么教?如何学?老师们都在思考、摸索,乃至时常感到迷茫、彷徨、惆怅……我整理了近年来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些心得,旨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初中生物学科,由于历史原因、中考、高考指挥方向等多种因素,在很多学生、家长、甚至部分教师、领导眼中,视之为边沿学科、豆芽学科,在中考、高考中分值低,以致不太重视,不了解学科特点,也不懂如何学习,以为只要死记硬背,分——会高的。殊不知,生物,作为理科学科,需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现今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较之于我们读书时,调整大,内容更多、更深、更难,这对农村学校初中孩子的记忆、理解、分析、应用等能力是极大地挑战。
近几届我们学校的初中学生,很多基础较差、习惯差、家长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更有许多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一些简单计算、常识都不明白;思维能力差,不愿动脑筋,上课跟不上老师思路,教师讲得口吐白沫,直翻白眼,学生往往无动于衷,心无旁骛;行为习惯不好,乱丢乱扔,乱摆乱放,横七竖八,东歪西倒;不讲纪律,不守规矩,不讲卫生;上课不专心,开小差,搞小动作,摆龙门阵,打瞌睡;不知预习,不知复习,不知做笔记,不完成作业……说这些并非为找借口、找理由。是要正确诊断,正确下药。通过近几届的教学,有一些认识跟大家交流:
一、规矩习惯
纪律是教学效果的保障。
刚入校时,利用几1——2节课时间,整顿纪律。要让孩子们明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守规矩,尤其让他们明白课堂、學校规矩。此后几周,需不断强化规矩意识。而且,我认为,给予一定的惩戒是必要的(一定把握好度)。其次是习惯,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好的习惯将终身受益。当然要强调学习习惯、笔记习惯、书写习惯、作业习惯、作息习惯……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二、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生物学是理科性质,应用非常广泛,农、林、医、衣、食、药、各类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可办专题讲座,或课前课后,多给孩子们介绍生物学知识、应用,小到种树种花、酿酒制药,大到基因工程,举一些例子,孩子们很感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课堂中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如讲光合与呼吸作用,联系松土,种红薯要起垄……;讲遗传变异时联系遗传病,地上番茄底下土豆……诸如此类。每每讲到这些时,孩子们总是睁大眼睛,小嘴微张,时而思考,时而会心微笑,时而小声交谈。
三、狠抓基础
基础知识是根本,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们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除了采用单纯的讲述外,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生物课堂中,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的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初一上册知识点多、抽象,孩子们不易理解,然而又非常重要。节奏慢些,多采用视频、PPT、实验等等,让他们不但记得、更要理解;初一下册,各大系统,复杂、点多、面广,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之更好的理解各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理功能、物质变化等;初二上册中,各种环境中的动物,运动行为,细菌、真菌、病毒,生物多样性,用多媒体扩展知识面,了解特殊结构、特殊功能;初二下册遗传变异是难点,多举例,多练习,让其充分理解、记忆。另注意知识线索的梳理,因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非常分散尚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一个知识体系所以,每当将一个章节或是一个单元学习完,教师就应当及时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总复习提纲加以拟定,让学生按照所拟定的提纲进行自主复习,老师再整理、讲评。各章节、各单元知识梳理,相关知识的串并,这样可解决知识的模糊和混淆。
四、能力培养
1、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加强知识渗透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精心选择课题,选对课题,并选对适用于演示实验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通过有目的地选择应用演示实验,可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用,发挥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并由此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分组实验是学生最喜爱的课,但是,决不能把实验弄成孩子们的游戏、过家家,嘻嘻哈哈、吵吵闹闹就结束。要认真准备、认真开展每一项实验,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实验中逐渐形成探究习惯,提高探究能力,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能力。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生物学科特点,只是掌握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更需能应用。完成每一章节基础知识后,精选练习题给学生练习,而后精讲。如此反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选题少而精,切不能搞题海战术,不然学生应付了事,失去它本该的意义。故,教师在练习题的选用、制卷、评讲等方面要做够功课。比如:初一上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多数时是结合在一起考查,还有初一下册几大系统也常常套在一起。所以,要有扎实基础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应用能力。
活跃、好动、贪玩、好奇心大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切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好、学好?怎样才能既传授知识又不枯燥乏味?怎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能力又使他们学到本领?我们将不断地思考、总结。望同行多多指导、交流,让孩子们愉快学习,享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