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合力。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主演为导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如何组织学生进行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组、培训、评价、活动形式等方面浅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小组建设;合作交流;高效组织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满堂灌现象已然失去市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角。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高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提高课堂效率重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合力。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不够到位,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并没有完全发挥。下面就笔者所在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高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开展小组合作背景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城郊结合部义务教育初中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小,学生数量多。学生多来自周边义务教育施教区范围家庭。相对而言,这部分家庭由于家长素质、家庭环境、经济等因素影响,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够到位甚至缺失,导致大部分孩子学习、生活习惯较差,基础薄弱,成绩不够理想。以统计数据为例:学生数3600人,在学历上,学生家长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78%;高中学历占18%;大专及以上占4%;所从事职业上,个体户及自由职业占61%,企业单位23%,无业11%;在家庭环境上,单亲家庭占23%,留守学生占46%,贫困家庭占12%,家庭关系紧张的占39%。这导致学校学生素质整体较差,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2016年学校开始实行新课改,通过大力推进高效小组合作学习,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高效小组合作学习操作流程
(一)合理分组,强化团队建设
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每6个人分成一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弱、中、强各两人,做到组内异质,班级组间同质。然后通过民主选举、自荐、家长推荐等方法选出组长、学科组长等,原则上是品学兼优、责任感和能力强的学生出任组长。
小组分好后,首先着手对小组进行团队建设,合作学习方式的培训等。在团队建设上引导学生制定本小组的组名、组规、组徽、组歌等,通过团队体验式培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其次加强管理流程的培训。行政组长是小组的灵魂人物,负责小组的全面事务,学科组长、卫生、纪律组长分管各自任务,这样一个机制完整、分工明确的小团队即宣布组建完成。教师需要对班级每个小组、组长等进行一日流程的常规培训,让其初步运行正常。
(二)有效培训,提升合作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差异大,自制能力不同,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首先培训组长的组织、协调、沟通、管理能力,让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原则上弱主讲,中补充,强点评。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组长首先要做到的是有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整个过程中,组长应起到把控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等方面。让小组合作有序、高效,避免无序、低效。
(三)明确要求,积极评价
合理的评价是提升小组合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小组不同层次的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每日个人积分、小组积分;每周评选星级个人、星级小组;每月评选星级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充分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到哪儿,学生的发展就到哪儿,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看,学生有被肯定和表扬的需求,而且是最高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小组活动中对小组活动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语言激励、量化评比、物质奖励等,突出小组的团队评价,在班级小组之间形成积极的竞争态势,
(四)优选内容,形式多样
教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非都是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的,如果把不需要合作的内容都拿来让学生合作学习,难免会形成低效的结果。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选定好值得探究的题目后,布置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合作探究。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概括的角度。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另外,小组合作之后的展示尤为重要。展示的形式可以是代表发言、板演、合作朗诵、角色表演等形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得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要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易于让同学接受。”对于组内同学的分工,要根据能力的大小作不同的要求,组长要做好组织者,尽量给弱点的同学参与的机会,这样才能更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三、坚定信念,不断调整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笔者学校实行三年以来已被实践证明能够很好地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也被不断发掘,不断提升,已然成为现在课堂改革的主流。但在尝试践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疑惑,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去探索,不断去调整,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 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 王瑾.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学习方式[J]. 博览群书(教育),2013(9).
[3] 毛正森,付丹丹. 初探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2).
[4] 魏会廷. 教师学习共同体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小组建设;合作交流;高效组织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满堂灌现象已然失去市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角。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高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提高课堂效率重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合力。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不够到位,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并没有完全发挥。下面就笔者所在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高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开展小组合作背景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城郊结合部义务教育初中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小,学生数量多。学生多来自周边义务教育施教区范围家庭。相对而言,这部分家庭由于家长素质、家庭环境、经济等因素影响,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够到位甚至缺失,导致大部分孩子学习、生活习惯较差,基础薄弱,成绩不够理想。以统计数据为例:学生数3600人,在学历上,学生家长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78%;高中学历占18%;大专及以上占4%;所从事职业上,个体户及自由职业占61%,企业单位23%,无业11%;在家庭环境上,单亲家庭占23%,留守学生占46%,贫困家庭占12%,家庭关系紧张的占39%。这导致学校学生素质整体较差,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2016年学校开始实行新课改,通过大力推进高效小组合作学习,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高效小组合作学习操作流程
(一)合理分组,强化团队建设
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每6个人分成一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弱、中、强各两人,做到组内异质,班级组间同质。然后通过民主选举、自荐、家长推荐等方法选出组长、学科组长等,原则上是品学兼优、责任感和能力强的学生出任组长。
小组分好后,首先着手对小组进行团队建设,合作学习方式的培训等。在团队建设上引导学生制定本小组的组名、组规、组徽、组歌等,通过团队体验式培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其次加强管理流程的培训。行政组长是小组的灵魂人物,负责小组的全面事务,学科组长、卫生、纪律组长分管各自任务,这样一个机制完整、分工明确的小团队即宣布组建完成。教师需要对班级每个小组、组长等进行一日流程的常规培训,让其初步运行正常。
(二)有效培训,提升合作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差异大,自制能力不同,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首先培训组长的组织、协调、沟通、管理能力,让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原则上弱主讲,中补充,强点评。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组长首先要做到的是有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整个过程中,组长应起到把控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等方面。让小组合作有序、高效,避免无序、低效。
(三)明确要求,积极评价
合理的评价是提升小组合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小组不同层次的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每日个人积分、小组积分;每周评选星级个人、星级小组;每月评选星级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充分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到哪儿,学生的发展就到哪儿,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看,学生有被肯定和表扬的需求,而且是最高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小组活动中对小组活动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语言激励、量化评比、物质奖励等,突出小组的团队评价,在班级小组之间形成积极的竞争态势,
(四)优选内容,形式多样
教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非都是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的,如果把不需要合作的内容都拿来让学生合作学习,难免会形成低效的结果。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选定好值得探究的题目后,布置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合作探究。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概括的角度。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另外,小组合作之后的展示尤为重要。展示的形式可以是代表发言、板演、合作朗诵、角色表演等形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得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要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易于让同学接受。”对于组内同学的分工,要根据能力的大小作不同的要求,组长要做好组织者,尽量给弱点的同学参与的机会,这样才能更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三、坚定信念,不断调整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笔者学校实行三年以来已被实践证明能够很好地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也被不断发掘,不断提升,已然成为现在课堂改革的主流。但在尝试践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疑惑,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去探索,不断去调整,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 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 王瑾.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学习方式[J]. 博览群书(教育),2013(9).
[3] 毛正森,付丹丹. 初探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2).
[4] 魏会廷. 教师学习共同体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