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田栓磊,博士,出生于中医世家,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中医体质学和中医男科学创始人王琦教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讲师,从事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
中医有很多词汇,有其特定的含义,很容易被错误理解,下面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血虚≠贫血
在门诊老听到病人说自己是“血虚”,是贫血症。实际上,中医说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血在西医中一般是指外周血的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浓度低于正常值。一般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20g/L,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就可诊断为贫血。贫血有多种类型,若指血色素出现异常的患者,一定要进一步确诊,查明属于何种病因的贫血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而中医所说的“血虚”是对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候群的概括。它并不等于西医的某一种病。同时,在内、外、妇、儿各科病症中都可以见到“血虚”的证候。因为中医所指的血,不仅代表西医的血液,而且还包括了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也就是说,中医所诊断的“血虚”证,绝对不等于西医的贫血症;而西医诊断的贫血症一般都属于中医“血虚”的范畴。
肾虚≠肾病
“肾虚”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从广义来说,几乎所有的身体疾病都可以归结为“肾虚”。中医学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等功能,这些功能出现问题即是肾虚。肾虚一般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类。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等症状,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阳痿早泄,精神困倦,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弱等症状,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治疗。
而西医的肾病则是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的能力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疾病,包括各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肾结石和肾肿瘤等。治疗肾脏疾病应根据病因不同辨证治疗,切不可采用“补肾”的方法。
包罗万象的中医“痰证”
我们平常所说的“痰”和西医学所说的“痰”,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讲的由气管、支气管、肺泡分泌,经口腔或鼻腔排除的粘液物质。这种痰多了,可以引起咳嗽,可以阻塞喉咙。所以如果痰多了,就要用点祛痰药;如果弄清痰是因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还会用消炎药物或针对病因治疗,这些我们都比较容易理解。
而中医所讲的“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有其特定的含义。狭义上的“痰”即上述那种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痰。广义上的“痰”是一种中医理论中所特定的、无形而看不见的痰。这种痰在体内形成后可以随气流窜,外而四肢,内而脏腑,到处可至。从而使人体发生各种不同的疾病。如痰迷心窍,心神被扰,就会出现癫狂(精神疾病)或谵妄昏迷;痰阻心脉,影响气血运行,就会发生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痰阻清窍,就可发生眩晕(如美尼尔病);痰随气血流窜留于皮下、脊柱、膝关节等处,又可发生瘰疬(颈淋巴腺结核)、阴疽流注、鹤膝风等症;痰与气结,阻于咽喉,则为梅核气(慢性咽炎)。故中医有“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对于这些疾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祛痰药。
(地址: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中医有很多词汇,有其特定的含义,很容易被错误理解,下面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血虚≠贫血
在门诊老听到病人说自己是“血虚”,是贫血症。实际上,中医说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血在西医中一般是指外周血的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浓度低于正常值。一般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20g/L,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就可诊断为贫血。贫血有多种类型,若指血色素出现异常的患者,一定要进一步确诊,查明属于何种病因的贫血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而中医所说的“血虚”是对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候群的概括。它并不等于西医的某一种病。同时,在内、外、妇、儿各科病症中都可以见到“血虚”的证候。因为中医所指的血,不仅代表西医的血液,而且还包括了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也就是说,中医所诊断的“血虚”证,绝对不等于西医的贫血症;而西医诊断的贫血症一般都属于中医“血虚”的范畴。
肾虚≠肾病
“肾虚”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从广义来说,几乎所有的身体疾病都可以归结为“肾虚”。中医学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等功能,这些功能出现问题即是肾虚。肾虚一般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类。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等症状,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阳痿早泄,精神困倦,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弱等症状,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治疗。
而西医的肾病则是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的能力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疾病,包括各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肾结石和肾肿瘤等。治疗肾脏疾病应根据病因不同辨证治疗,切不可采用“补肾”的方法。
包罗万象的中医“痰证”
我们平常所说的“痰”和西医学所说的“痰”,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讲的由气管、支气管、肺泡分泌,经口腔或鼻腔排除的粘液物质。这种痰多了,可以引起咳嗽,可以阻塞喉咙。所以如果痰多了,就要用点祛痰药;如果弄清痰是因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还会用消炎药物或针对病因治疗,这些我们都比较容易理解。
而中医所讲的“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有其特定的含义。狭义上的“痰”即上述那种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痰。广义上的“痰”是一种中医理论中所特定的、无形而看不见的痰。这种痰在体内形成后可以随气流窜,外而四肢,内而脏腑,到处可至。从而使人体发生各种不同的疾病。如痰迷心窍,心神被扰,就会出现癫狂(精神疾病)或谵妄昏迷;痰阻心脉,影响气血运行,就会发生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痰阻清窍,就可发生眩晕(如美尼尔病);痰随气血流窜留于皮下、脊柱、膝关节等处,又可发生瘰疬(颈淋巴腺结核)、阴疽流注、鹤膝风等症;痰与气结,阻于咽喉,则为梅核气(慢性咽炎)。故中医有“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对于这些疾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祛痰药。
(地址: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