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苦菜花》,我所了解的仅限刊、说和电影。而且,多年来,我也一直把她当作文艺作品来理解。欣赏的时候,激动不已,甚至热泪盈眶。而一次山东之行,则既让我激动,也令我感慨。
先是在海阳县,我采访全国著名女民兵英雄孙玉敏,告别的时候,老人家对我说:“你还可以去找找娟子,就是《苦菜花》里的那个娟子!”于是,我来到乳山市,市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说;“这位革命老人确实还在,只是具体地址不大清楚,你可以去她的老家冯家镇打听打听。”
在当地的一个图书馆,找出《苦菜花》,我发现在作家冯德英写的后记里有这样几段话:
“一声春雷,共产党领导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拯救垂危的祖国……我的家庭在党的教育下,立即投入了革命大潮中。我的大姐、哥哥相继参加了革命。”
“我当时虽然年幼,但是处在那样的时代环境里,生长在被敌人称为共产党的‘干部窝’、我党干部谓之‘招待所’的家庭中……”
“作为艺术形象,书中的人物是根据现实生活集中概括而成的,但几乎所有人物都有一定的模特为蓝本。我家里的亲人和参加当地斗争的同志看过这书后,都说感到亲切,并能说出不少书中的人物是生活中的某人某人……”
接着他又写道:“有了生活才能谈到创作,对这一点是绝对不能怀疑的,无须赘述。”“我只是把自己亲身经受过和熟知的事情,仿照小说的形式,一页一页记下来……”
那么,冯德英的家庭是怎样一个家庭呢?
冯家镇的党委副书记李云俊做了如下介绍:“冯家兄妹五个。除了小弟弟当时年纪小之外,其余都参加了革命,属于堂堂正正的革命家庭。冯秀娟就是以大姐冯德清为原型塑造的。”
在烟台市庆安里的胡同里,我寻找冯德清老人的住处。一位中年男子听说我要找“娟子”,自告奋勇地带我去找,边走边对我说:“那真是个好老太太,待人特别好,一点架子都没有。可这位老人至今还住在狭窄的平房里,连自来水也没有。”正走着,迎面走来一位老太太,中年男子对我说她就是“娟子”。
但老人自己却不愿承认。
“我不是娟子,小说电影那是艺术加工,这你做记者的比我明白。我也没有啥说的,不过你大老远来的,我一句话不说也不好。”
老人讲话的口气很严肃,黑瘦而端庄的面孔上绝少有笑意,但却流露出惊人的刚毅。这大概就是她的气质。
“这是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摧不垮的老人!”我在心里私下这样判断。
说起自己的经历,老人显得云淡风轻的。
“我家是佃户出身,佃户你懂吗?在我们那里,也就是最穷的人家。我们家当时给地主看山,过着很穷很穷的日子。过去不是说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吗?我们家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来了,我们的日子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在离我们家乡15里的地方建立了据点,三天两头就出来扫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穷人简直没有了活路。这时,党号召我们,组织起来抗日,只有反抗,才能有活路。那时,我才20岁左右,我觉得共产党的话在理,不反抗就是死路一条。于是,我就参加了革命,那里穷人一般都参加革命,都觉得跟着共产党有希望。1942年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我不懂得什么是党章、党纲,只是凭着一种抗日的热情去干工作。我只知道,我是代表穷人去干,给穷人干。而共产党是咱穷人的党,我就是要听党的话,党让咋干就咋干。后来,在党的教育下,特别是我爱人,当时地下党的区委书记姜吉成,他对我影响最大,在他的帮助下,我才逐步懂得革命的道理。后来,我在区里做妇救会工作,为八路军筹军粮、做军鞋、做军衣。针对敌人的扫荡,我带领大家响应党的号召,实行空舍清野,搞反扫荡。那时,我们的热情真高呀,穷人没有不同意起来抗战的。我们党内有纪律,对参加革命的事,实行保密,叫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我的事情家里不大清楚,可是,父母好像也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他们都在暗中支持我。那时,穷人都愿意跟党走啊!党不是外人,党是咱穷人自己的!穷苦人就是这样认为。我的两个大弟弟一个妹妹,在我的影响下,也都投入抗日的斗争中来了。同志们在我家开会,我的父母就给烧水做饭,身为儿童团员的弟弟妹妹,就站在门口给我们站岗放哨。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们打鬼子、除汉奸、反扫荡,支援前线的八路军,把抗日工作搞得红红火火。今天想起来,那段历史还是叫我激动啊!可是,话又说回来,那不过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完全应该干的。至于个人,那没有什么好讲的!1957年,我的二弟弟冯德英从武汉出差到济南,他当时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他来看我,说要写部书,写我,写咱家。我没有搭讪,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中国人嘛,抗击外敌,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我还是共产党员呢!倒是我老伴姜吉成很支持他,鼓励他把那段斗争写下来。给后代人留下一点财富。后来,他就写了《苦菜花》,又拍了电影,我看了一次电影,倒是挺亲切、挺熟悉的。”
老人介绍说,她解放后一直在机关里做人事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停止了工作。后来,调到市属企业做一般工作,直到离休。当我问起老人的生活状况时,她说:“挺好!我虽然工资不高,但比起那些牺牲的同志,我还是很幸福的。”
虽然历尽沧桑,但老人家对党的信仰依然如故。冯德清老人经常和居委会的老姐妹一起工作,或执勤,或打扫卫生,问她为什么,她这样回答记者:“我是老党员了,党叫干啥就干啥呗。一辈子都是这样过来的,老了,没了单位,就听从居委会的呗。”
老人对党、对人民如此的忠贞与痴情,我除了钦佩之外,还想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那种伟大而深刻的魅力。
先是在海阳县,我采访全国著名女民兵英雄孙玉敏,告别的时候,老人家对我说:“你还可以去找找娟子,就是《苦菜花》里的那个娟子!”于是,我来到乳山市,市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说;“这位革命老人确实还在,只是具体地址不大清楚,你可以去她的老家冯家镇打听打听。”
在当地的一个图书馆,找出《苦菜花》,我发现在作家冯德英写的后记里有这样几段话:
“一声春雷,共产党领导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拯救垂危的祖国……我的家庭在党的教育下,立即投入了革命大潮中。我的大姐、哥哥相继参加了革命。”
“我当时虽然年幼,但是处在那样的时代环境里,生长在被敌人称为共产党的‘干部窝’、我党干部谓之‘招待所’的家庭中……”
“作为艺术形象,书中的人物是根据现实生活集中概括而成的,但几乎所有人物都有一定的模特为蓝本。我家里的亲人和参加当地斗争的同志看过这书后,都说感到亲切,并能说出不少书中的人物是生活中的某人某人……”
接着他又写道:“有了生活才能谈到创作,对这一点是绝对不能怀疑的,无须赘述。”“我只是把自己亲身经受过和熟知的事情,仿照小说的形式,一页一页记下来……”
那么,冯德英的家庭是怎样一个家庭呢?
冯家镇的党委副书记李云俊做了如下介绍:“冯家兄妹五个。除了小弟弟当时年纪小之外,其余都参加了革命,属于堂堂正正的革命家庭。冯秀娟就是以大姐冯德清为原型塑造的。”
在烟台市庆安里的胡同里,我寻找冯德清老人的住处。一位中年男子听说我要找“娟子”,自告奋勇地带我去找,边走边对我说:“那真是个好老太太,待人特别好,一点架子都没有。可这位老人至今还住在狭窄的平房里,连自来水也没有。”正走着,迎面走来一位老太太,中年男子对我说她就是“娟子”。
但老人自己却不愿承认。
“我不是娟子,小说电影那是艺术加工,这你做记者的比我明白。我也没有啥说的,不过你大老远来的,我一句话不说也不好。”
老人讲话的口气很严肃,黑瘦而端庄的面孔上绝少有笑意,但却流露出惊人的刚毅。这大概就是她的气质。
“这是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摧不垮的老人!”我在心里私下这样判断。
说起自己的经历,老人显得云淡风轻的。
“我家是佃户出身,佃户你懂吗?在我们那里,也就是最穷的人家。我们家当时给地主看山,过着很穷很穷的日子。过去不是说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吗?我们家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来了,我们的日子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在离我们家乡15里的地方建立了据点,三天两头就出来扫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穷人简直没有了活路。这时,党号召我们,组织起来抗日,只有反抗,才能有活路。那时,我才20岁左右,我觉得共产党的话在理,不反抗就是死路一条。于是,我就参加了革命,那里穷人一般都参加革命,都觉得跟着共产党有希望。1942年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我不懂得什么是党章、党纲,只是凭着一种抗日的热情去干工作。我只知道,我是代表穷人去干,给穷人干。而共产党是咱穷人的党,我就是要听党的话,党让咋干就咋干。后来,在党的教育下,特别是我爱人,当时地下党的区委书记姜吉成,他对我影响最大,在他的帮助下,我才逐步懂得革命的道理。后来,我在区里做妇救会工作,为八路军筹军粮、做军鞋、做军衣。针对敌人的扫荡,我带领大家响应党的号召,实行空舍清野,搞反扫荡。那时,我们的热情真高呀,穷人没有不同意起来抗战的。我们党内有纪律,对参加革命的事,实行保密,叫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我的事情家里不大清楚,可是,父母好像也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他们都在暗中支持我。那时,穷人都愿意跟党走啊!党不是外人,党是咱穷人自己的!穷苦人就是这样认为。我的两个大弟弟一个妹妹,在我的影响下,也都投入抗日的斗争中来了。同志们在我家开会,我的父母就给烧水做饭,身为儿童团员的弟弟妹妹,就站在门口给我们站岗放哨。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们打鬼子、除汉奸、反扫荡,支援前线的八路军,把抗日工作搞得红红火火。今天想起来,那段历史还是叫我激动啊!可是,话又说回来,那不过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完全应该干的。至于个人,那没有什么好讲的!1957年,我的二弟弟冯德英从武汉出差到济南,他当时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他来看我,说要写部书,写我,写咱家。我没有搭讪,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中国人嘛,抗击外敌,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我还是共产党员呢!倒是我老伴姜吉成很支持他,鼓励他把那段斗争写下来。给后代人留下一点财富。后来,他就写了《苦菜花》,又拍了电影,我看了一次电影,倒是挺亲切、挺熟悉的。”
老人介绍说,她解放后一直在机关里做人事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停止了工作。后来,调到市属企业做一般工作,直到离休。当我问起老人的生活状况时,她说:“挺好!我虽然工资不高,但比起那些牺牲的同志,我还是很幸福的。”
虽然历尽沧桑,但老人家对党的信仰依然如故。冯德清老人经常和居委会的老姐妹一起工作,或执勤,或打扫卫生,问她为什么,她这样回答记者:“我是老党员了,党叫干啥就干啥呗。一辈子都是这样过来的,老了,没了单位,就听从居委会的呗。”
老人对党、对人民如此的忠贞与痴情,我除了钦佩之外,还想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那种伟大而深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