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学问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有一位土耳其老人,只有一个儿子,被他视为掌上明珠。对土耳其人来说,真主在这个世上施加的最大惩罚就是干活。因此,当他的儿子长到14岁的时候,老人就想送他去学习,好让他学会最好的懒惰方法。
  在这位土耳其老人住的街上,有一位教授,远近闻名,颇受尊敬,因为他这一辈子所做的事就是尽可能少做事。土耳其老人去拜访他,看见他正躺在花园里一棵无花果树的树荫下,脑袋枕着一个垫子,背后靠着一个垫子,地上还垫了一个垫子。土耳其老人自语道:我先看一下他是如何做的,再进去跟他说话,于是藏在一片篱笆的后边观察着。
  这个教授双眼闭着,像是死人一样一动不动。当一颗熟透了的无花果“咔嗒”一声掉在他的身边,他才缓慢地伸一下手臂,把无花果放进嘴里。咽下。然后,又像—根木头似的躺着不动,等着下—个无花果落下来。
  “这正是我要替儿子寻找的教授。”老人想着。便从藏身的地方出来。他先向教授问了好,然后便问他是否愿意传授他儿子懒惰的学问。
  教授用细弱的声音回答说:“老人家。别说得太多。听你说话对我来说是件很累的事,要是你想教育你儿子。让他学会懒惰,那就叫他来这里就行了。”
  土耳其老人回到家,搀上儿子,又给他在腋下夹上一个羽绒垫,带着他来到了教授家的花园。
  老人对儿子说:“你记着,看那个悠闲自在的教授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儿子对懒惰的学问向往已久,他靠在一棵无花果树下,看着教授时不时地伸出手臂去捡起掉在身旁的无花果,放在嘴里吃,就想:为什么还要辛苦自己去伸手捡无花果呢?于是,他张着嘴躺下。一个无花果落在了他的嘴里,他慢慢地嚼了嚼,吃了,然后又张着嘴等着。另一个无花果掉在了身旁远一点的地方,他一动也没动,只是慢慢地轻声嘟囔着:“怎么掉到那么远的地方?无花果,到我嘴里来吧!”
  教授看到这个弟子如此精明,便对他说:“你回家去吧,你不需要学什么了,相反,我倒是该跟你学些什么。”
  于是,儿子回到了家里,父亲感谢上苍赐予他一个如此聪明的孩子。
其他文献
龙源期刊网:对于阅读及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您是如何理解的?  郭萍:阅读是对一个人生命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也不只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而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
期刊
1976年,我在班里是个“闹将”,个子不高,但孔武有力,手下有一帮弟兄。班主任为了维持教学秩序,一年前就给我封了一个官:军体委员。我成为五大班委之一,身兼“黑白”两道,负责整队、带操、打铃,以及弟兄们的课堂治安。老师非常尊重我——当然是哄着我,许多事要同我商量着办,甚至与我一起抽烟。尽管如此,我经常说“反”就“反”,上课看闲书,不交作业,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期刊
60年前的那个冬天,当我们家最小的妹妹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弟弟才6岁,我也只有8岁。在家里,我总是扮演“大姐姐”的角色照顾弟弟,而他,只有权利负责照顾布娃娃。  小妹妹的到来让我们俩都无所适从,妈妈不再爱我们,而把她全部的爱都给了小妹妹。  我很喜欢小妹妹,喜欢抱着她、抚摸她、亲吻她、照顾她。弟弟则截然不同。他一看到她,就像看到一个什么可怕的小动物,飞也似的跑掉了。他宁可整个晚上都待在自己的房间
期刊
多年前,为了进行稀有野生动物的编目工作,我作为志愿者来到了中国的海南。从广州到海南的路途十分艰辛,历经辗转之后,我们到达了海南的一个小渔村。又累又饿的我们在路边的一个小屋前停了下来。  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从屋里出来热情地招呼我们。饭菜上来后,我们不得不惊叹中国人的能力,尽管物资匮乏,但他们总能够“变出”各种菜肴。吃饭的时候,老太太一直对我热情地笑,并用一把很特别的羽扇替我扇风,那种扇子我从未见过
期刊
城里有一处叫画市的地方,并没有一家画铺,每年的腊月间,才形成一处卖年画的集市,其他三百二十多天与画毫无关系,但平时人们还叫它画市。画市以一个十字路口为中心,在文庙不远的南面,不是商业区,比较清静和开阔。  父亲年年在腊月二十几的一个晌午,带我来买年画,还置办别的年货。父亲自小喜欢画画,他选购年画时看了又看,挑了又挑,很少有他真的欣赏的画。他一边观看一边给我小声地评论着画的技艺。他偏爱自然风景,但他
期刊
家里一片欢腾。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们为我举办了一个小型生日聚会。  “丁零……”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传入我们的耳朵,我赶紧去接。  7个0的电话号码显示在来电显示器上。
期刊
说明:本文内容适用于学习描写景物的作文。  朱自清先生精致的散文《春》在写作构思上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我们可以多角度地进行分析与理解。  一般的分析是这样的:《春》的写作角度可以理解为“盼春”、“绘春”、“赞春”。这样的分析简洁而明晰地点出了《春》的结构特点。
期刊
大约两年前吧,在诗人牛波的婚宴上,一位熟朋友把我介绍给年轻的电影导演田壮壮时。突然冒了一句:“牛汉。身高一米九。是小时候吃蚂蚁吃的。”在座的人无不以惊奇的目光打量我。田壮壮很认真地问我:“真的?”“真的。”我如实招认。“是你第一个吃的?”他久久端详着我,仿佛我是他的一个陌生的角色,想从我黧黑苍老的面容和抑郁的神情中,窥探出吃蚂蚁的人与众不同之处。我笑笑对他说:“不是。在我的老家,雁门关下那一片地方
期刊
—个小男孩不慎掉进了井里。不过还好。井水并不深,正好和肩膀齐平。可是井却比较深,小男孩无法爬出来,他就大声呼救,但四周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  就在此时。从天上飞过的两只乌鸦听到了喊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男孩正在井中挣扎。它们看看四周无人能救小男孩,就决定自己去救。它们从附近找到了一架梯子,高高兴兴地抬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放进了井中,心想这下小男孩可有救了。哪知井深,梯子短,小男孩根本够不着梯子。
期刊
自从乌鸦用投石的办法喝到水后,它天天都念念不忘自己的成功。一天。有一个工人在井下工作,骄傲的乌鸦刚好从远方飞来,见有人“掉”进了井里。就去叫同伴来帮忙救助。运来了一车石头。那位工人正在井里埋头工作。没有注意到头上的乌鸦。“嘭——”一块石头正中他的头部。随即就鼓起了一个包。他站起来了,想从梯子爬上去。乌鸦心想:他一定心急了。“我们快点干吧!”乌鸦急切地对同伴说。那人刚扶到梯子。接连不断的石头就向他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