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首先指网络环境,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并且通过网络获得帮助;其次指网络环境下各个学科学习、测试、评价和交流以及学校、师生、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网络平台自学:即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叶圣陶先生曾讲“凡为教,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養成良好的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基于现代信息环境叶圣陶自学教育思想实践研究就是我们通过寻找现代信息技术跟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相契合的地方,并诉诸实践,借此加深我们对现代信息技术和叶圣陶自学教育思想的理解,探讨中学教育教学之固有的规律。
一、研究范围
根据教材结构及教学内容特点,本子课题的研究内容依托叶圣陶自主学习思想,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涉及自能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有效教学实践研究、高中HPS教育实践等方面。研究如何将自主学习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理科教学;研究如何将自能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如何实现有效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进理科学习方法,提高理科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有益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研究内容
1、为了在教学中努力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适合乡镇高中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予以贯彻融合,坚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强化知识的建构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逐步总结出了“自学-探究-导学-拓展”的“自能”课堂“四部曲”,提升了教学效率。
(1)利用现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动态仿真促进理解,提高自学效率。
(2)利用现在信息技术组织模拟活动,体验愉快探究。
(3)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优化导学。
(4)挖掘网络数据资源,拓展学习领域。
2、“有效教学”作为一个教学论的概念,从更广义的意义上理解,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把“有效教学”的理念带进我们的课堂。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更有利于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1)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教学立体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优化整合
(2)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效率,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优化
(3)制作 CAI 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过程的生动高效
3、基于现代信息环境叶圣陶自学教育思想下的高中HPS教育实践
(1)设计HPS教育在高中教学的实施方案
(2)开发基于HPS的教学设计模式
(3)开展HPS的教学实践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便于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调查。(1)确定调查内容,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讨论确定了调查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2)设计调查过程,为了便于计算,课题组从高一的十个班中每个班随意选取10个同学,组成100位被调查的对象。然后,集中起来,讲清楚调查的目的,并且实行无记名作答,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3)统计调查结果,收集问卷,答案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4)分析并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学生想把英语学好,也想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学生遇到了两个问题,即没有交流的对象和没有交流的目的。
2. 实验法,在进行课题研究前,课题组进行了分组实验,首先确定选取两个学生水平相当的班级,一个在实验组,另一个在对比组,从而组成人数相等、水平相当的两个组。
实验一:首先,在实验组,我们为实验班专门配备了一间网络教室。它由硬件、软件、潜件三部分组成。对教师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培训。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还采取专题培训、讲座、讨论和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新课程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等有关理论。实验班学生由课题组成员和计算机教师共同培训,学习电脑基本操作、输入法、几何画板等内容。教师建立数学资源库,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及教师指定的学习路线,充分利用计算机中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互学习、探究学习。对照组班级依然和平时教学一样。
实验二:为了在教学中努力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适合乡镇高中实际的数学有效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予以贯彻融合,坚持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强化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逐步总结出了“自学-探究-导学-拓展”的“自能”课堂“四部曲”,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因此,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班采用“自学-探究-导学-拓展”教学模式。对比班采用传统“五段教学法”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为顺序进行的。
最后,收集实验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3.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以便了解实验对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首先,任意地确定选听一位老师在两个班的上课。记录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在第一节课中,老师没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堂情境无动于衷,教学效果不好;而在第二节课,由于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果,学生非常活跃,畅所欲言,课堂氛围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必须要有现代信息技术。于是,研究成员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反复的教学、实践、思考、改进、提升、提炼,形成思想、确定方法,再在教学中推广,指导教学。 4. 探究法,课题组分为三个小组。一小组研究、探讨自能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二小组探究有效教学实践研究;三小组探究高中HPS教育实践。总结研究得来的数据,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5. 归纳、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成员将教学实践和研究紧密结合,对教学实践中所发生问题、遇到现象,认真思考,分类归纳和总结,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抽象、概括出教学应用的方法。定期将研究成员在教学中的方法进行汇总,从而形成教学方法。
四、研究的成果
课题组先后学习、讨论课题研究方案,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先后进行了自能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有效教学实践研究、高中HPS教育实践。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在教学中努力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适合乡镇高中实际的数学有效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予以贯彻融合,坚持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强化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教学中逐步总结出了“自学-探究-导学-拓展”的“自能”课堂“四部曲”,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
设计了HPS教育在高中教学的实施方案:以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先期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其他学科逐步跟进、融合。尝试在课外活动中开发基于HPS教育理念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在校文学社团开展科学阅读、科学写作,在校辩论社团举行科学类主题的辩论(如“转基因食品”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等活动。
开发了基于HPS的教学设计模式:以HPS教育为教学指导理念,设计高中物理、化学、生物课堂教学。以高中化学必修2“甲烷”教学设计为例,在《教学月刊》发表论文,从情境线、知识线、活动线三个方面阐述基于HPS理念的课堂设计,分析其教学价值,结合课程标准(2017版),分析这种教学设计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最终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课例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提炼形成三种教学设计模式:一是以科学史为教学主线,二是以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的发展为教学主线,三是以社会性科学话题为教学线索。
“粉筆加黑板”的传统教学不如导学,依靠信息技术的现代数学课堂,可以发挥计算机强而大的功能优势,实现教学过程的生动高效。利用计算机可以设计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软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编制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外在兴趣到内在兴趣,由短暂兴趣到持久兴趣,使学生学习动力源源不断。例如: 《〈 立体几何 〉》 教学中由平面图形绕轴旋转成为空间几何体,利用计算机把旋转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讲授 《 双曲线 》 时,如果采用传统的作图法,费时且模糊。利用 CAI 课件动态地作出点的轨迹,省时直观清晰有效。 《〈 解析几何 〉》 教学中求曲线的方程,利用计算机把图形形成过程及曲线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
基于现代信息环境叶圣陶自学教育思想下的高中HPS教育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寻找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分析问题,研究者们采取了下列一些步骤。(1)探索基于HPS理念的学科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尝试以HPS为主线的教学设计线索,例如以化学史、研究物质的方法、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等教学设计主线。打磨典型教学课例,并向物理、生物等学科推广。
以HPS理念指导学校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打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探索多途径育人模式。指导学生通过课外多种途径学习科学,包括借助观看科学纪录片,关注优秀自媒体(如公众号、音频、短视频等),合理选用优秀资源。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科学阅读写作、科学普及宣传(如垃圾分类教育)等。(3)探索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组联合教研机制。倡导三科教师阅读科学史论文专著、组织读书会交流心得。组织三科教师开展专业阅读、交流研讨、听课评课磨课等教研活动。
五 效益及影响
通过近年来的课题研究,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效果。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2. 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了改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经过课题研究方法的训练后,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了改进、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胆子增大了,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而是在校园、家庭及公共场所都可能。另一方面,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不再需要一种强迫的措施,而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再就是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由于改进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习和应用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这不仅表现在平时的作业、测试之中,也体现在期中、期末以及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之中,甚至在一些全国性的竞赛之中获奖。
(苏州市甪直高级中学 江苏 苏州 215127)
叶圣陶先生曾讲“凡为教,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養成良好的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基于现代信息环境叶圣陶自学教育思想实践研究就是我们通过寻找现代信息技术跟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相契合的地方,并诉诸实践,借此加深我们对现代信息技术和叶圣陶自学教育思想的理解,探讨中学教育教学之固有的规律。
一、研究范围
根据教材结构及教学内容特点,本子课题的研究内容依托叶圣陶自主学习思想,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涉及自能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有效教学实践研究、高中HPS教育实践等方面。研究如何将自主学习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理科教学;研究如何将自能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如何实现有效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进理科学习方法,提高理科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有益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研究内容
1、为了在教学中努力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适合乡镇高中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予以贯彻融合,坚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强化知识的建构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逐步总结出了“自学-探究-导学-拓展”的“自能”课堂“四部曲”,提升了教学效率。
(1)利用现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动态仿真促进理解,提高自学效率。
(2)利用现在信息技术组织模拟活动,体验愉快探究。
(3)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优化导学。
(4)挖掘网络数据资源,拓展学习领域。
2、“有效教学”作为一个教学论的概念,从更广义的意义上理解,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把“有效教学”的理念带进我们的课堂。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更有利于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1)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教学立体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优化整合
(2)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效率,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优化
(3)制作 CAI 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过程的生动高效
3、基于现代信息环境叶圣陶自学教育思想下的高中HPS教育实践
(1)设计HPS教育在高中教学的实施方案
(2)开发基于HPS的教学设计模式
(3)开展HPS的教学实践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便于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调查。(1)确定调查内容,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讨论确定了调查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2)设计调查过程,为了便于计算,课题组从高一的十个班中每个班随意选取10个同学,组成100位被调查的对象。然后,集中起来,讲清楚调查的目的,并且实行无记名作答,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3)统计调查结果,收集问卷,答案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4)分析并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学生想把英语学好,也想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学生遇到了两个问题,即没有交流的对象和没有交流的目的。
2. 实验法,在进行课题研究前,课题组进行了分组实验,首先确定选取两个学生水平相当的班级,一个在实验组,另一个在对比组,从而组成人数相等、水平相当的两个组。
实验一:首先,在实验组,我们为实验班专门配备了一间网络教室。它由硬件、软件、潜件三部分组成。对教师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培训。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还采取专题培训、讲座、讨论和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新课程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等有关理论。实验班学生由课题组成员和计算机教师共同培训,学习电脑基本操作、输入法、几何画板等内容。教师建立数学资源库,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及教师指定的学习路线,充分利用计算机中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互学习、探究学习。对照组班级依然和平时教学一样。
实验二:为了在教学中努力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适合乡镇高中实际的数学有效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予以贯彻融合,坚持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强化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逐步总结出了“自学-探究-导学-拓展”的“自能”课堂“四部曲”,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因此,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班采用“自学-探究-导学-拓展”教学模式。对比班采用传统“五段教学法”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为顺序进行的。
最后,收集实验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3.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以便了解实验对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首先,任意地确定选听一位老师在两个班的上课。记录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在第一节课中,老师没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堂情境无动于衷,教学效果不好;而在第二节课,由于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果,学生非常活跃,畅所欲言,课堂氛围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必须要有现代信息技术。于是,研究成员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反复的教学、实践、思考、改进、提升、提炼,形成思想、确定方法,再在教学中推广,指导教学。 4. 探究法,课题组分为三个小组。一小组研究、探讨自能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二小组探究有效教学实践研究;三小组探究高中HPS教育实践。总结研究得来的数据,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5. 归纳、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成员将教学实践和研究紧密结合,对教学实践中所发生问题、遇到现象,认真思考,分类归纳和总结,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抽象、概括出教学应用的方法。定期将研究成员在教学中的方法进行汇总,从而形成教学方法。
四、研究的成果
课题组先后学习、讨论课题研究方案,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先后进行了自能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有效教学实践研究、高中HPS教育实践。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在教学中努力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适合乡镇高中实际的数学有效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予以贯彻融合,坚持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强化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教学中逐步总结出了“自学-探究-导学-拓展”的“自能”课堂“四部曲”,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
设计了HPS教育在高中教学的实施方案:以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先期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其他学科逐步跟进、融合。尝试在课外活动中开发基于HPS教育理念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在校文学社团开展科学阅读、科学写作,在校辩论社团举行科学类主题的辩论(如“转基因食品”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等活动。
开发了基于HPS的教学设计模式:以HPS教育为教学指导理念,设计高中物理、化学、生物课堂教学。以高中化学必修2“甲烷”教学设计为例,在《教学月刊》发表论文,从情境线、知识线、活动线三个方面阐述基于HPS理念的课堂设计,分析其教学价值,结合课程标准(2017版),分析这种教学设计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最终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课例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提炼形成三种教学设计模式:一是以科学史为教学主线,二是以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的发展为教学主线,三是以社会性科学话题为教学线索。
“粉筆加黑板”的传统教学不如导学,依靠信息技术的现代数学课堂,可以发挥计算机强而大的功能优势,实现教学过程的生动高效。利用计算机可以设计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软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编制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外在兴趣到内在兴趣,由短暂兴趣到持久兴趣,使学生学习动力源源不断。例如: 《〈 立体几何 〉》 教学中由平面图形绕轴旋转成为空间几何体,利用计算机把旋转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讲授 《 双曲线 》 时,如果采用传统的作图法,费时且模糊。利用 CAI 课件动态地作出点的轨迹,省时直观清晰有效。 《〈 解析几何 〉》 教学中求曲线的方程,利用计算机把图形形成过程及曲线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
基于现代信息环境叶圣陶自学教育思想下的高中HPS教育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寻找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分析问题,研究者们采取了下列一些步骤。(1)探索基于HPS理念的学科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尝试以HPS为主线的教学设计线索,例如以化学史、研究物质的方法、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等教学设计主线。打磨典型教学课例,并向物理、生物等学科推广。
以HPS理念指导学校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打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探索多途径育人模式。指导学生通过课外多种途径学习科学,包括借助观看科学纪录片,关注优秀自媒体(如公众号、音频、短视频等),合理选用优秀资源。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科学阅读写作、科学普及宣传(如垃圾分类教育)等。(3)探索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组联合教研机制。倡导三科教师阅读科学史论文专著、组织读书会交流心得。组织三科教师开展专业阅读、交流研讨、听课评课磨课等教研活动。
五 效益及影响
通过近年来的课题研究,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效果。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2. 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了改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经过课题研究方法的训练后,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了改进、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胆子增大了,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而是在校园、家庭及公共场所都可能。另一方面,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不再需要一种强迫的措施,而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再就是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由于改进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习和应用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这不仅表现在平时的作业、测试之中,也体现在期中、期末以及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之中,甚至在一些全国性的竞赛之中获奖。
(苏州市甪直高级中学 江苏 苏州 2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