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第三次国土调查主体成果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已经通过国家验收,并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1]。然而,如何正确有效利用“三调”数据以及如何与其它专题数据相结合,获得最佳的应用效果是后期工作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利用“三调”数据与自然资源、林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专题数据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开展武陵源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从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工作流程、技术标准、检查验收等全方位总结了“三调”成果的应用方法、经验与教训。通过调查的结果对比分析,认为全面收集资料、充分利用资料、严守工作程序、执行科学标准、多方协同验收等是高效利用“三调”数据和高质量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后备资源;武陵源区
中国分类号:P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03(2021)01-69-4
Abstract: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is land use status database, which has passed the national acceptance, and quickly been widely used. However, how to correctly and effectively use the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data and how to combine them with other thematic data to obtain the best application effect is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tudied in the later 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vestigation on Cultivated Land Reserve Resources in Wulingyuan District using the technical methods combined the data of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and the thematic data from departments of forest-grass, water conservancy, agriculture and planning. This paper contains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summarized by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utilization, workflow, technical standards,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it is considered tha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data, full use of data, strict adherence to working procedures,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standards, and multi-party collaborative acceptance are important to the efficient use of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data and high-quality comple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erve resources survey.
Keywords: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cultivated land reserve resources; Wulingyuan district
湖南省已经进行了多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2014年完成的上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基本查清了当时武陵源区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数量、面积、分布等信息,为土地开发利用和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在数量、分布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三次国土调查以来,多数乡镇耕地后备资源愈加趋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耕地保护压力逐步增大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当前全县耕地后备资源的状况进行全面清查摸底,为“十四五”时期耕地保护政策制定和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武陵源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的山地著称于世,被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全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0.8亩的警戒线。耕地后备资源十分重要但又十分紧缺,如何在充分保护好景区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是区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
然而,在当今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下,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处理好保耕地、保发展、保生态的关系,在处理“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及保护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分清楚孰重孰轻,找到平衡点,是高质量完成本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1 武陵源區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1.1 主要任务
根据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和规划划定的通知(湘自然资办发〔2020〕166 号)[2],本次调查工作任务是以“三调”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生态保护红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补充耕地项目范围和已有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开展内业分析,结合少量外业实地调查,查清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可旱改水土地等各类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和分布情况,建立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 1.2 工作流程
(1)资料收集整理
根据技术规程要求[3],收集的资料涉及到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生态环境等多个单位和部门,资料的形式包括数据资料、文字资料、图件资料等。具体资料如表1所示。
(2)内业分析
首先,圈定调查对象。利用“三调”统一时点更新成果,提取能够开发改造为耕地的农用地、采矿用地和未利用地图斑作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对象,其中采矿用地为可复垦采矿用地调查对象,旱地为可旱改水调查对象,坑塘水面为经水利部门认定的废弃坑塘水面,其他地类为可开垦土地调查对象。
针对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和可旱改水土地三大类调查对象开展调查,但应考虑以下情形:
①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允许建设区、历年已实施补充耕地项目范围、历年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历年生态退耕范围的图斑不纳入耕地后备资源范围;
②标注恢复属性图斑和可调整地类不纳入耕地后备资源范围;
③严格管控类农用地不纳入耕地后备资源范围;
④严格控制连片未利用地开发。
其次,筛查调查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套合分析,将圈定的调查对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允许建设区、永久基本农田、历年已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历年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还湖还草成果、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城镇开发边界数据进行套合分析,将重叠部分的图斑予以剔除;将标注“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的图斑予以剔除;将土壤污染数据中严格管控类农用地予以剔除;将坡度大于 25?的图斑予以剔除;将15?至 25?重要水源地图斑予以剔除。
(3)综合判断
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方式,认定各类耕地后备资源。充分利用最新遥感影像等基础数据,必要时适当开展外业核实,依照认定标准认定所辖行政辖区内的耕地后备资源。外业核实内容主要涉及图斑的植被状况、灌溉保证率、地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岩石露头率、排水条件、耕作便利度等 7 个因素。根据各调查图斑的实际状况,按照耕作适宜性认定标准,逐一判定各评价因子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填入调查表格。具体认定标准详见表2。
(4)建立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
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认定结果,按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可旱改水土地三种类型建立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
①数据录入
根据内外业判定情况,将各项调查因子内容录入图层相对应的属性字段内,每个字段属性必须填全,不能为空。
②图斑判定
采取“限制性因子”评价法认定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对象如有一调查因子不符合认定标准,则判定为非耕地后备资源,并将判定结果填入图层。
③上图入库
(5)统计分析
根据入库的耕地后备资源,分别对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情况和耕地后备资源集中连片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填写表格。
(6)成果编制
按照成果编制要求完成成果编制,成果包括文字成果、表格成果、图件成果和矢量成果;开展县级成果质量全面核查、成果审查与提交等。
1.3 调查结果及分析
初期利用“三调”统一时点更新成果,提取能够开发改造为耕地的农用地、采矿用地和未利用地图斑作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对象。利用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将圈定的调查对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允许建设区、永久基本农田、历年已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历年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还湖还草成果、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城镇开发边界数据进行套合分析,将重叠部分的图斑予以剔除;将标注“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的图斑予以剔除;将土壤污染数据中严格管控类农用地予以剔除;将坡度大于 25?的图斑予以剔除;将 15?至 25?重要水源地图斑予以剔除。
为了便于对比分析,将武陵源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结果分为县(区)级送审前和送审后分别介绍,送审前的调查结果,是技术单位在没有收集利用林业部门地方公益林数据和水利部门河滩地数据的情况下,得出的调查结果;送审后调查结果,是通过区自然资源局评审后,接受专家意见,收集利用林草局地方公益林数据和水利部门河滩地数据的情况下,得出的调查结果。
(1)送审前调查结果
全区耕地后备资源具备一定潜力,全部为可开垦土地,无可复垦采矿用地,无可旱改水土地。其中以10亩以下小面积图斑为主,其次为10-50亩图斑。主要分布在中湖乡,其次是协合乡,其它办事处有少量分布。从耕地后备资源地类构成来看,以可开垦其他林地为主,其它依次为可开垦灌木林地、可开垦果园。
(2)送审后调查结果
全区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极其有限,全部为可开垦土地,无可复垦采矿用地,无可旱改水土地。图斑数量和面积很少,主要分布在中湖乡,其次是协合乡,其它办事处基本没有。从耕地后备资源地类构成来看,以可开垦果园为主,其它依次为可开垦灌木林地、可开垦其他园地,极少量可开垦其他林地。
(3)送审前和送审后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从上述送审前和送审后的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可知:由于优先考虑武陵源区环境保护的需要,按照林业部门的意见,去掉了地方公益林分布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出于山区防洪的需要,按照水利部门的意见,去掉了河滩地分布区耕地后备资源图斑。最终结果显示耕地后备资源图斑数大大减少,面积也极大减少;地类结构也明显变化,由原来以其它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变为以园地为主。
修改后的成果得到了区政府和各部门专家的认可,也顺利通过了张家界市三调办组织的各部门和专家参加的共同评审,认为完全符合武陵源区的实际,成果数据可信可靠,实际操作可实施性强。
2 應用三调成果开展专项调查的启示
(1)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坚决执行是前提。要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深刻脑海,准确了解区域战略定位和社会经济生态民生发展目标,才能自觉地贯彻落实到专项调查工作实际中。
(2)全面收集分析、充分准确利用好资料是基础。只有全面收集各项相关专业资料,结合“三调”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充分和准确地利用好所有资料,才能取得“多快好省”的效果,获得高质量的专项调查成果。
(3)严守工作程序、执行科学标准是关键。必须学懂弄通工作规范、遵守工作流程、执行科学的技术标准,才能保证专项调查数据的可信可靠,才有实际可操作性,才能产生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4)多方参与、协同验收是保障。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会同农业农村、林草、水利等主管部门,对本辖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成果进行验收;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中耕地后备资源范围的划定,作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并符合各级国土空间规划。
3 结论
通过武陵源区“三调”数据应用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结果对比分析可知,“三调”数据在各项专项调查中可以广泛利用,并且可以取得“多快好省”的应用效果;同时认为充分收集利用好其他专题数据,是取得高质量专项调查成果的必要条件;总体认为全面收集资料、充分利用资料、严守工作程序、执行科学标准、多方协同验收等是高效利用“三调”数据和高质量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通知(国发2007[48])[Z].
[2]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和规划划定的通知(湘自然资办发〔2020〕166 号)2020.10.
[3]黄妙华.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技术探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00)013.
关键词 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后备资源;武陵源区
中国分类号:P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03(2021)01-69-4
Abstract: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is land use status database, which has passed the national acceptance, and quickly been widely used. However, how to correctly and effectively use the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data and how to combine them with other thematic data to obtain the best application effect is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tudied in the later 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vestigation on Cultivated Land Reserve Resources in Wulingyuan District using the technical methods combined the data of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and the thematic data from departments of forest-grass, water conservancy, agriculture and planning. This paper contains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summarized by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utilization, workflow, technical standards,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it is considered tha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data, full use of data, strict adherence to working procedures,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standards, and multi-party collaborative acceptance are important to the efficient use of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data and high-quality comple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erve resources survey.
Keywords: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cultivated land reserve resources; Wulingyuan district
湖南省已经进行了多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2014年完成的上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基本查清了当时武陵源区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数量、面积、分布等信息,为土地开发利用和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在数量、分布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三次国土调查以来,多数乡镇耕地后备资源愈加趋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耕地保护压力逐步增大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当前全县耕地后备资源的状况进行全面清查摸底,为“十四五”时期耕地保护政策制定和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武陵源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的山地著称于世,被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全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0.8亩的警戒线。耕地后备资源十分重要但又十分紧缺,如何在充分保护好景区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是区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
然而,在当今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下,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处理好保耕地、保发展、保生态的关系,在处理“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及保护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分清楚孰重孰轻,找到平衡点,是高质量完成本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1 武陵源區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1.1 主要任务
根据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和规划划定的通知(湘自然资办发〔2020〕166 号)[2],本次调查工作任务是以“三调”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生态保护红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补充耕地项目范围和已有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开展内业分析,结合少量外业实地调查,查清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可旱改水土地等各类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和分布情况,建立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 1.2 工作流程
(1)资料收集整理
根据技术规程要求[3],收集的资料涉及到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生态环境等多个单位和部门,资料的形式包括数据资料、文字资料、图件资料等。具体资料如表1所示。
(2)内业分析
首先,圈定调查对象。利用“三调”统一时点更新成果,提取能够开发改造为耕地的农用地、采矿用地和未利用地图斑作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对象,其中采矿用地为可复垦采矿用地调查对象,旱地为可旱改水调查对象,坑塘水面为经水利部门认定的废弃坑塘水面,其他地类为可开垦土地调查对象。
针对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和可旱改水土地三大类调查对象开展调查,但应考虑以下情形:
①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允许建设区、历年已实施补充耕地项目范围、历年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历年生态退耕范围的图斑不纳入耕地后备资源范围;
②标注恢复属性图斑和可调整地类不纳入耕地后备资源范围;
③严格管控类农用地不纳入耕地后备资源范围;
④严格控制连片未利用地开发。
其次,筛查调查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套合分析,将圈定的调查对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允许建设区、永久基本农田、历年已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历年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还湖还草成果、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城镇开发边界数据进行套合分析,将重叠部分的图斑予以剔除;将标注“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的图斑予以剔除;将土壤污染数据中严格管控类农用地予以剔除;将坡度大于 25?的图斑予以剔除;将15?至 25?重要水源地图斑予以剔除。
(3)综合判断
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方式,认定各类耕地后备资源。充分利用最新遥感影像等基础数据,必要时适当开展外业核实,依照认定标准认定所辖行政辖区内的耕地后备资源。外业核实内容主要涉及图斑的植被状况、灌溉保证率、地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岩石露头率、排水条件、耕作便利度等 7 个因素。根据各调查图斑的实际状况,按照耕作适宜性认定标准,逐一判定各评价因子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填入调查表格。具体认定标准详见表2。
(4)建立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
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认定结果,按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可旱改水土地三种类型建立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
①数据录入
根据内外业判定情况,将各项调查因子内容录入图层相对应的属性字段内,每个字段属性必须填全,不能为空。
②图斑判定
采取“限制性因子”评价法认定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对象如有一调查因子不符合认定标准,则判定为非耕地后备资源,并将判定结果填入图层。
③上图入库
(5)统计分析
根据入库的耕地后备资源,分别对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情况和耕地后备资源集中连片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填写表格。
(6)成果编制
按照成果编制要求完成成果编制,成果包括文字成果、表格成果、图件成果和矢量成果;开展县级成果质量全面核查、成果审查与提交等。
1.3 调查结果及分析
初期利用“三调”统一时点更新成果,提取能够开发改造为耕地的农用地、采矿用地和未利用地图斑作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对象。利用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将圈定的调查对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允许建设区、永久基本农田、历年已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历年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还湖还草成果、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城镇开发边界数据进行套合分析,将重叠部分的图斑予以剔除;将标注“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的图斑予以剔除;将土壤污染数据中严格管控类农用地予以剔除;将坡度大于 25?的图斑予以剔除;将 15?至 25?重要水源地图斑予以剔除。
为了便于对比分析,将武陵源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结果分为县(区)级送审前和送审后分别介绍,送审前的调查结果,是技术单位在没有收集利用林业部门地方公益林数据和水利部门河滩地数据的情况下,得出的调查结果;送审后调查结果,是通过区自然资源局评审后,接受专家意见,收集利用林草局地方公益林数据和水利部门河滩地数据的情况下,得出的调查结果。
(1)送审前调查结果
全区耕地后备资源具备一定潜力,全部为可开垦土地,无可复垦采矿用地,无可旱改水土地。其中以10亩以下小面积图斑为主,其次为10-50亩图斑。主要分布在中湖乡,其次是协合乡,其它办事处有少量分布。从耕地后备资源地类构成来看,以可开垦其他林地为主,其它依次为可开垦灌木林地、可开垦果园。
(2)送审后调查结果
全区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极其有限,全部为可开垦土地,无可复垦采矿用地,无可旱改水土地。图斑数量和面积很少,主要分布在中湖乡,其次是协合乡,其它办事处基本没有。从耕地后备资源地类构成来看,以可开垦果园为主,其它依次为可开垦灌木林地、可开垦其他园地,极少量可开垦其他林地。
(3)送审前和送审后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从上述送审前和送审后的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可知:由于优先考虑武陵源区环境保护的需要,按照林业部门的意见,去掉了地方公益林分布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出于山区防洪的需要,按照水利部门的意见,去掉了河滩地分布区耕地后备资源图斑。最终结果显示耕地后备资源图斑数大大减少,面积也极大减少;地类结构也明显变化,由原来以其它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变为以园地为主。
修改后的成果得到了区政府和各部门专家的认可,也顺利通过了张家界市三调办组织的各部门和专家参加的共同评审,认为完全符合武陵源区的实际,成果数据可信可靠,实际操作可实施性强。
2 應用三调成果开展专项调查的启示
(1)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坚决执行是前提。要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深刻脑海,准确了解区域战略定位和社会经济生态民生发展目标,才能自觉地贯彻落实到专项调查工作实际中。
(2)全面收集分析、充分准确利用好资料是基础。只有全面收集各项相关专业资料,结合“三调”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充分和准确地利用好所有资料,才能取得“多快好省”的效果,获得高质量的专项调查成果。
(3)严守工作程序、执行科学标准是关键。必须学懂弄通工作规范、遵守工作流程、执行科学的技术标准,才能保证专项调查数据的可信可靠,才有实际可操作性,才能产生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4)多方参与、协同验收是保障。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会同农业农村、林草、水利等主管部门,对本辖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成果进行验收;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中耕地后备资源范围的划定,作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并符合各级国土空间规划。
3 结论
通过武陵源区“三调”数据应用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结果对比分析可知,“三调”数据在各项专项调查中可以广泛利用,并且可以取得“多快好省”的应用效果;同时认为充分收集利用好其他专题数据,是取得高质量专项调查成果的必要条件;总体认为全面收集资料、充分利用资料、严守工作程序、执行科学标准、多方协同验收等是高效利用“三调”数据和高质量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通知(国发2007[48])[Z].
[2]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和规划划定的通知(湘自然资办发〔2020〕166 号)2020.10.
[3]黄妙华.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技术探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