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育二胎。(准确来说应该是单独二孩,不是二胎)。单独二孩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一般的讲,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的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会修订地方条例或做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
关键词:独生子女数据調查 单二胎 利与弊
一、独生子女的数据调查
2010年11月进行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主要数据,也被外界认为是有利于。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40亿人;年均增长率0.57%(2000-201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为13.2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女为100)。
出生率方面,2000年至2010年年均增长0.57%,较之上一个十年:1990年-2000年的1.07%年均增长率,下降接近一半。
老龄化方面,对于老龄化社会界定的标准是:如果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13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13.26%,已属于“轻度老龄化”。
出生人口性别比 ,正常情况下是103-107(女为100)。1980年以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波动在105-106间。而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30年后的2010年,这一指标已上升到118.06。到2020年,中国约有11200万25岁-35岁的男青年,而相应20岁-30岁的女青年约有7200万。届时,光棍可能超过4000万人,或者说,不到3位适婚男性中就有1位单身。
二、单二胎政策出台的原因
1、 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三口之家”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流行词。同时也是政府公认的最理想的家庭结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成长,一系列问题便随之而来:孩子过于孤独、家庭氛围过于冷清、代沟的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的与家长的冲突等。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多了一个成员,整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孩子多了个伴,从而使父母不在家时不会感到孤独,这能够帮助塑造孩子外向的性格。这样以来父母也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去。
2、避免了独生子女性格上的缺陷
独生子女由于在家总是享受着“掌上明珠”式的待遇,父母的一切都是为了其一个人,其中好多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自利,不能以宽容、分享的心态和他人相处,也缺乏正常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3、减轻孩子的压力
两个孩子平摊家庭的资源的同时也平摊了父母的期望和精力,因而父母就不会整天逼着孩子去上辅导班、学乐器、学舞蹈等。因为在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其今后的希望,对于独生家庭而言,孩子不好好读书而任其喜好太过冒险,所以他们所有精力倾注于孩子身上。这就给独生子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胎政策放宽后,多了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分摊了一部分家庭的期望,家长可能不会太多看重孩子的应试成绩了。二)社会层面影响
三、单二胎可能带来的利弊
单独二胎”政策拉开了我国生育政策改革的序幕,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是生育政策走向适度、自主和优化的重要一步。综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比起独生子女家庭,二胎(两孩)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健全,做为社会的细胞更加有活力。二胎(两孩)家庭更合适,二胎生育的可选择更有利于当今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褒奖这一政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在放宽了一部分人(“单独”家庭)的生育限制的同时,也给众多的“非独”家庭带来了不公,简言之,即侵犯了“非独”家庭的生育公平权其次,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无论是现在新鲜出台的“单独二胎”政策,还是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均存在诸多不公平、不平等之处。如,至今我国许多地区的计划生育条例仍存在突显民族不平等的条款;“双独二胎”政策意味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权是不平等的。要消除生育政策中的种种不公必须全面“放开”。
四、结束语
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方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国策,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数量起到重要作用。但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并不能作为长远的人口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胎政策的开放有利于在保证人口质量基础上提高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之路,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单独二胎政策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社会要求,面临社会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弱,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单二胎政策推出的恰到好处,单二胎的推出也显示了中国政策正在完善,已经将一部分生育决定权还给百姓,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福利增长为导向的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动态均衡过程。人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既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口赖以生存的经济与社会和谐。
关键词:独生子女数据調查 单二胎 利与弊
一、独生子女的数据调查
2010年11月进行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主要数据,也被外界认为是有利于。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40亿人;年均增长率0.57%(2000-201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为13.2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女为100)。
出生率方面,2000年至2010年年均增长0.57%,较之上一个十年:1990年-2000年的1.07%年均增长率,下降接近一半。
老龄化方面,对于老龄化社会界定的标准是:如果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13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13.26%,已属于“轻度老龄化”。
出生人口性别比 ,正常情况下是103-107(女为100)。1980年以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波动在105-106间。而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30年后的2010年,这一指标已上升到118.06。到2020年,中国约有11200万25岁-35岁的男青年,而相应20岁-30岁的女青年约有7200万。届时,光棍可能超过4000万人,或者说,不到3位适婚男性中就有1位单身。
二、单二胎政策出台的原因
1、 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三口之家”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流行词。同时也是政府公认的最理想的家庭结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成长,一系列问题便随之而来:孩子过于孤独、家庭氛围过于冷清、代沟的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的与家长的冲突等。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多了一个成员,整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孩子多了个伴,从而使父母不在家时不会感到孤独,这能够帮助塑造孩子外向的性格。这样以来父母也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去。
2、避免了独生子女性格上的缺陷
独生子女由于在家总是享受着“掌上明珠”式的待遇,父母的一切都是为了其一个人,其中好多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自利,不能以宽容、分享的心态和他人相处,也缺乏正常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3、减轻孩子的压力
两个孩子平摊家庭的资源的同时也平摊了父母的期望和精力,因而父母就不会整天逼着孩子去上辅导班、学乐器、学舞蹈等。因为在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其今后的希望,对于独生家庭而言,孩子不好好读书而任其喜好太过冒险,所以他们所有精力倾注于孩子身上。这就给独生子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胎政策放宽后,多了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分摊了一部分家庭的期望,家长可能不会太多看重孩子的应试成绩了。二)社会层面影响
三、单二胎可能带来的利弊
单独二胎”政策拉开了我国生育政策改革的序幕,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是生育政策走向适度、自主和优化的重要一步。综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比起独生子女家庭,二胎(两孩)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健全,做为社会的细胞更加有活力。二胎(两孩)家庭更合适,二胎生育的可选择更有利于当今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褒奖这一政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在放宽了一部分人(“单独”家庭)的生育限制的同时,也给众多的“非独”家庭带来了不公,简言之,即侵犯了“非独”家庭的生育公平权其次,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无论是现在新鲜出台的“单独二胎”政策,还是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均存在诸多不公平、不平等之处。如,至今我国许多地区的计划生育条例仍存在突显民族不平等的条款;“双独二胎”政策意味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权是不平等的。要消除生育政策中的种种不公必须全面“放开”。
四、结束语
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方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国策,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数量起到重要作用。但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并不能作为长远的人口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胎政策的开放有利于在保证人口质量基础上提高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之路,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单独二胎政策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社会要求,面临社会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弱,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单二胎政策推出的恰到好处,单二胎的推出也显示了中国政策正在完善,已经将一部分生育决定权还给百姓,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福利增长为导向的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动态均衡过程。人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既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口赖以生存的经济与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