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河流的颗粒有机碳来源及通量

来源 :第四纪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el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系统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纽带,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河流中的颗粒有机碳(POC)主要由来源于土壤和植被的生物有机碳和来源于岩石的化石有机碳组成,POC的侵蚀、搬运、氧化和埋藏对不同时间尺度的碳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统计了我国31条主要河流(包括台湾12条)的POC含量、碳同位素和悬浮物通量等数据,获得生物POC和化石POC的年通量,探讨了我国河流POC来源和通量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这些河流的POC的来源和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黄河和长江侵蚀大量的年老生物POC,而台湾河流主要为化石POC;
其他文献
2020年10月17日,“古国时代的中原”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会议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共有来自国内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图一、图二)会议重点围绕中原地区史前仰韶文化中晚期的文化面貌、文明化形态及社会形态等问题,深入探讨“古国”的特征和内涵,从而探讨中华民族文明化进程的脉络和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