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课件教学集声音、图像、动画等为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信息,在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阐述了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生物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08-001
  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可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应用是为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不是所有生物课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其展示的知识必须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如何把多媒体与教学有机结合,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共同探讨。
  一、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能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应用于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形象生动的情境设置,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细胞增殖》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学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画面吸引住了,接着一连串的问题从画面上引出,学生边看边思考,自然地进入到新的一课的学习中。
  2.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丰富和完善了教学内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搜集大量的资料信息,这些资料信息的获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多方位的信息,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增大了信息量,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3.开拓学生视野
  在生物教学中的一些结构,像人体细胞、组织内部器官等不易看到,学生也观察不到,而通过播放录像的动态展示,能解决这一问题。短短几分钟,就能观察到胃对蛋白质的消化及吸收过程。这样的教学突破了视觉和思维的限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实现教学互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有些实验不可能在课上完成,这就得使用多媒体来演示这些实验。如观察“洋葱临时装片”中,教师可把需要观察的结构,通过显微投影,投在大屏幕上,学生知道在显微镜里观察的物像是否正确,共同分析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才真正起到互动教学的目的,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不足
  1.需大量精力投入
  优质课件制作一要在版面上具有创新性,课件制作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二是要在内容上经典、新颖,这就要求教师仔细阅读、分析教材,在理清重难点的基础上,查阅大量参考书和文献资料,这往往会影响到教师其他方面的工作。
  2.课件质量不高
  很多教师使用的课件大多设计简单,不讲究技术与方法,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课堂需要有一个比较昏暗的教室,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充分吸引学生,加入过多的图像和动画,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3.课件内容复杂化
  多媒体教学若使用不当,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因为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就把通过参考书、文献查找来的知识加入课件,内容设计主次不分,淡化主题,分散学生精力,使学生难以充分消化和吸收,从而可能降低学习效率。
  4.课程适合范围有限
  生物学课程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教师在上课前要考虑好课程内容是否适合多媒体教学。生物体解剖结构的观察等适合演示,动态的变化及某些实验过程适合视频播放。有些内容学生本应逐步理解的知识被一次性展示,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三、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几点建议
  1.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从教学目的看,多媒体课件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不能过重依赖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手段,有时需穿插其他教学手段,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
  如果老师认为有必要用多媒体来上一节课,就要制作优质的课件,不能主观设计过多动画、Flash等。课件尽可能要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让学生很容易抓住重点。
  3.每张幻灯片的设计要有新意
  多媒体课件是通过刺激学生视觉器官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要使教学效果更纯粹,设计课件时应具有新意,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所看到的图像、文字是完整的。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所需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结合在一起,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作用;只有认清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在应用中总结经验,才能使这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课题来源: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编号:2012B236)
  参考文献:
  [1]张君平.要客观看待并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1):58-59.
  [2]秦爱民.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学教学分析[J]教育艺术研究,2007,(7):48-49
其他文献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磷钼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利用XRD、FTIR等方法对合成的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入V、Cu、Sb、As的催化剂的异丁烷氧化反应的活性.同时
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国内银行纷纷加大了资源投入,积极投身互联网金融领域,在取得一定的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范围不清、产品单一、操作不便和协作不畅
考察了混合碳四烃、石油液化气和正己烷在双功能ZnNi/HZSM-5催化剂上的芳构化,同时首次将微波辐射技术应用到芳构化中,并分别研究了混合碳四烃和正己烷在两种加热方式下的芳构化
采用室温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超稳Y沸石负载的磷钨酸催化剂,详细考察了这类催化剂在萘的异丙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与其它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超稳Y沸石负载10%
在碱性和水热条件下,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胺(ODTMA)为模板剂、有机硅为硅源,合成出含磺酸基的介孔有机硅分子筛PMO-SO3H.分别进行了XRD、红外光谱和TGA分析,并用N2吸附-脱附
绿色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现实困境,从经济、技术、文化和法律四个方面探讨促进企
冷贮备串联系统在可靠性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以冷贮备串联系统为背景,在混合先验分布的情形下,研究了冷贮备串联系统的可靠性估计问题。其中继承因子的引入,既体现了
山西省煤炭资源在开采中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清,形成浪费严重,文章通过对煤炭资源枯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来说明这种浪费的严重性,并指出提高回采率是减少浪费的方法之一,减少煤
对苯胺和甲醇在β沸石催化剂上合成N,N-二甲基苯胺(N,N-DMA)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液态进料空速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对催化剂进行了800 h的寿命实验.实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