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凡有井水之处,皆能歌柳词;时至今日,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看金庸武侠。
2007年金庸第三度修改14部武侠小说,开博更是引起万千评说,成为2007年年度热门文化话题。
20多年来,金庸的武侠小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岁月,也让无数的读者满足了那渐渐远去的大侠梦。时下,新旧武侠之争愈来愈烈,新生代作家的剑锋直指金庸等武侠经典作品,但金庸经典的作品仍然以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而丝毫不落下风。2007年9月末,金庸武侠作品已完成第三次修订。此次的作品修订可谓是颠覆性的,其颠覆程度让人瞠目结舌:黄药师爱上梅超风、段誉和神仙姐姐分手……
各种围绕着金庸“另类改动”的争论,或不满,或褒扬……84岁高龄的金庸再一次搅得江湖风起云涌。
武林大侠
宋代的柳永,因为“闲拈针线伴伊坐”而颇为时人所不齿,然而,谁也阻止不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境况出现,至今,我们还会在教科书中吟诵他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金庸小说,因为“见面就打斗”而颇招非议,然而,当今世界,大约凡有华人处皆在看金庸的武侠。
金庸的武侠情结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他脱离《大公报》后,曾在《新晚报》编副刊。此时,他与梁羽生为同事,两人常在一起下围棋,谈论武侠小说,后相继开始涉足“武林”。
1955年,金庸写下《书剑恩仇录》,登在《新晚报》上。从此欲罢不能,一直到70年代才退出“江湖”。他总共写了13部36册长、短篇武侠小说,书名取字连起来便成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武侠小说家中宗师的身份,是名副其实的“武林盟主”。他不但是现代武侠小说形貌的塑造者——金庸以后的武侠小说作家恐怕没有不受他影响的——尤其可贵而难为其他作家所企及的,是他极其广博的史地与古典文学的知识,以及对人性的深刻了解。他能毫不费力地写出内容真实而丰润,意境深远而切理的作品,使他的武侠小说能在消遣之外,别有系人心弦之处,因而具有充分的文学价值。
据说,著名学者夏济安非常爱看武侠小说。在金庸尚未写武侠前,他就对朋友说:武侠小说这门东西,大有可为,因为从来没有人好好写过。并说将来要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他一定想法子写一写。后来,他在台湾看到《射雕英雄传》,就说:“真命天子已经出现,我只好到扶余国去了。”
批评家林以亮说:“凡有华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事实上,从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教授到贩夫走卒,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从老人到孩童,各个阶层各个地方,都有金庸迷。金庸是中国人(华人)的金庸。20世纪以来,有哪一个中国作家能获得如此广泛的接受?有哪些作品能写得这般雅俗共赏呢?
《明报》王国身价上亿
《三言》里有一个回目,叫《众名妓春风吊柳七》,遥想当年,柳永确实是十分困顿的了;而香港的金庸,是拥有万贯家财的阔佬呢。这,大约也是时代的进步罢!
1959年,《明报》在香港注册,当时注册资金仅10万元,金庸占80%的股权,沈宝新占了20%。人手仅3人,沈宝新管营业,金庸负责编务,潘粤生做他的助手。据说当时为了将报纸坚持办下来,金庸甚至不惜以典当来维持。
金庸在武侠圈内的名声,则是《明报》得以支撑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当时金庸的武侠在《商报》上连载已拥有大量读者。许多人为了看金庸武侠,便改买《明报》。《明报》创刊之初,连载的是《神雕侠侣》,发行量达到6000份。
但是,《明报》权威性的建立,恐怕还在于它的新闻报道、时事评论和分析。而这,却离不开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镛发表的每天一篇的社论。金庸的社论独树一帜,在读者中,尤其在知识分子中,享有崇高的声誉。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香港人习惯性地想到,看看《明报》的社论怎么说。
这种威信的建立,始于20世纪60年代《明报》与以《大公报》为首的其他香港报纸的一场笔战。那时,中国大陆的三年自然灾害引起了香港各界的关心,成为热门话题。各大报都争相采访这段新闻,以《明报》的人力、物力,实难以与它们竞争。于是,金庸便在社评中大做文章,对于此事发表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而以《大公报》为首的几家大报,对于金庸的观点进行了抨击。《明报》当然不示弱,你来我往,一场激烈的笔战引得读者大看好戏,欲罢不能。本来并不怎么著名的《明报》在笔战中人人皆知,更重要的是,金庸的社论引起了高度注意,不管赞同还是反对的,谁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这次笔战后,《明报》扩展至两大张,形成了中型报纸的规格,同时也有了盈余。
《明报》的成功与金庸的善用人才也是不可分割的。60年代的《明报》,人才荟萃,令人神往。《信报》老板林三木、以写中国新闻见称的丁望、《成报》总编辑韩中旋、小说家江之南、曾以散文广受欢迎的张君默、《新夜报》创办者王世瑜以及女作家亦舒等等都先后在《明报》任职。
当然金庸的大胆创新,则是《明报》集团不断闪现新亮点的另一因素。1968年,他办了《明报周刊》,虽非香港的第一家周刊,却经过数年发展,成为娱乐周刊中的佼佼者。周刊本是报纸为激发读者的兴趣,作为附赠品送给读者的。但金庸却大胆地提出,周刊的内容装潢加以改革后,可以定价发行。许多人表示反对,以为这样会失去读者。金庸却说:“我们可以加多一些彩页,内容走一些较适合家庭妇女们看的软性文章路线,我想是会有销路的。”
这样,《明报周刊》便出笼了。除了《明报》(日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外,明报机构尚有一份《明报晚报》。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87年,又成立翠明假期,经营美加、澳洲及欧洲的高级旅游业务,使得明报集团的业务多元化。金庸一手创办的《明报》企业集团,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已由一家报社扩展成兼营出版、旅游、印刷以至地产的多元化企业。《明报》销量高达12万份。1989年,销量一度突破25万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明报周刊》则达到30万份,执香港娱乐周刊市场之牛耳。
仅在90年代初,金庸个人的财富估计已超过6亿元。1991年《资本》杂志编辑《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金庸名列第六十四,沈宝新则名列一百一十二位。
除了武侠与《明报》集团,金庸在政治方面也有建树。70年代开始,他就成为政治圈中的重要人物,曾应邀加入廉署社区关系处市民咨询委员会,因而与首任廉政专员姬达接触频繁。姬达向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引荐金庸,就中国问题提供意见。1981年,英女王授予他OBE勋衔,又获香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与名誉教授。撒切尔夫人首度访华,为香港问题会谈与中国磋商,经港时麦理浩安排金庸单独会晤撒切尔夫人45分钟。他出任过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改制小组召集人,曾三次北上,接受过邓小平、胡耀邦和江泽民等许多中国最高层领导人的会见。
2007年金庸第三度修改14部武侠小说,开博更是引起万千评说,成为2007年年度热门文化话题。
20多年来,金庸的武侠小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岁月,也让无数的读者满足了那渐渐远去的大侠梦。时下,新旧武侠之争愈来愈烈,新生代作家的剑锋直指金庸等武侠经典作品,但金庸经典的作品仍然以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而丝毫不落下风。2007年9月末,金庸武侠作品已完成第三次修订。此次的作品修订可谓是颠覆性的,其颠覆程度让人瞠目结舌:黄药师爱上梅超风、段誉和神仙姐姐分手……
各种围绕着金庸“另类改动”的争论,或不满,或褒扬……84岁高龄的金庸再一次搅得江湖风起云涌。
武林大侠
宋代的柳永,因为“闲拈针线伴伊坐”而颇为时人所不齿,然而,谁也阻止不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境况出现,至今,我们还会在教科书中吟诵他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金庸小说,因为“见面就打斗”而颇招非议,然而,当今世界,大约凡有华人处皆在看金庸的武侠。
金庸的武侠情结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他脱离《大公报》后,曾在《新晚报》编副刊。此时,他与梁羽生为同事,两人常在一起下围棋,谈论武侠小说,后相继开始涉足“武林”。
1955年,金庸写下《书剑恩仇录》,登在《新晚报》上。从此欲罢不能,一直到70年代才退出“江湖”。他总共写了13部36册长、短篇武侠小说,书名取字连起来便成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武侠小说家中宗师的身份,是名副其实的“武林盟主”。他不但是现代武侠小说形貌的塑造者——金庸以后的武侠小说作家恐怕没有不受他影响的——尤其可贵而难为其他作家所企及的,是他极其广博的史地与古典文学的知识,以及对人性的深刻了解。他能毫不费力地写出内容真实而丰润,意境深远而切理的作品,使他的武侠小说能在消遣之外,别有系人心弦之处,因而具有充分的文学价值。
据说,著名学者夏济安非常爱看武侠小说。在金庸尚未写武侠前,他就对朋友说:武侠小说这门东西,大有可为,因为从来没有人好好写过。并说将来要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他一定想法子写一写。后来,他在台湾看到《射雕英雄传》,就说:“真命天子已经出现,我只好到扶余国去了。”
批评家林以亮说:“凡有华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事实上,从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教授到贩夫走卒,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从老人到孩童,各个阶层各个地方,都有金庸迷。金庸是中国人(华人)的金庸。20世纪以来,有哪一个中国作家能获得如此广泛的接受?有哪些作品能写得这般雅俗共赏呢?
《明报》王国身价上亿
《三言》里有一个回目,叫《众名妓春风吊柳七》,遥想当年,柳永确实是十分困顿的了;而香港的金庸,是拥有万贯家财的阔佬呢。这,大约也是时代的进步罢!
1959年,《明报》在香港注册,当时注册资金仅10万元,金庸占80%的股权,沈宝新占了20%。人手仅3人,沈宝新管营业,金庸负责编务,潘粤生做他的助手。据说当时为了将报纸坚持办下来,金庸甚至不惜以典当来维持。
金庸在武侠圈内的名声,则是《明报》得以支撑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当时金庸的武侠在《商报》上连载已拥有大量读者。许多人为了看金庸武侠,便改买《明报》。《明报》创刊之初,连载的是《神雕侠侣》,发行量达到6000份。
但是,《明报》权威性的建立,恐怕还在于它的新闻报道、时事评论和分析。而这,却离不开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镛发表的每天一篇的社论。金庸的社论独树一帜,在读者中,尤其在知识分子中,享有崇高的声誉。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香港人习惯性地想到,看看《明报》的社论怎么说。
这种威信的建立,始于20世纪60年代《明报》与以《大公报》为首的其他香港报纸的一场笔战。那时,中国大陆的三年自然灾害引起了香港各界的关心,成为热门话题。各大报都争相采访这段新闻,以《明报》的人力、物力,实难以与它们竞争。于是,金庸便在社评中大做文章,对于此事发表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而以《大公报》为首的几家大报,对于金庸的观点进行了抨击。《明报》当然不示弱,你来我往,一场激烈的笔战引得读者大看好戏,欲罢不能。本来并不怎么著名的《明报》在笔战中人人皆知,更重要的是,金庸的社论引起了高度注意,不管赞同还是反对的,谁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这次笔战后,《明报》扩展至两大张,形成了中型报纸的规格,同时也有了盈余。
《明报》的成功与金庸的善用人才也是不可分割的。60年代的《明报》,人才荟萃,令人神往。《信报》老板林三木、以写中国新闻见称的丁望、《成报》总编辑韩中旋、小说家江之南、曾以散文广受欢迎的张君默、《新夜报》创办者王世瑜以及女作家亦舒等等都先后在《明报》任职。
当然金庸的大胆创新,则是《明报》集团不断闪现新亮点的另一因素。1968年,他办了《明报周刊》,虽非香港的第一家周刊,却经过数年发展,成为娱乐周刊中的佼佼者。周刊本是报纸为激发读者的兴趣,作为附赠品送给读者的。但金庸却大胆地提出,周刊的内容装潢加以改革后,可以定价发行。许多人表示反对,以为这样会失去读者。金庸却说:“我们可以加多一些彩页,内容走一些较适合家庭妇女们看的软性文章路线,我想是会有销路的。”
这样,《明报周刊》便出笼了。除了《明报》(日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外,明报机构尚有一份《明报晚报》。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87年,又成立翠明假期,经营美加、澳洲及欧洲的高级旅游业务,使得明报集团的业务多元化。金庸一手创办的《明报》企业集团,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已由一家报社扩展成兼营出版、旅游、印刷以至地产的多元化企业。《明报》销量高达12万份。1989年,销量一度突破25万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明报周刊》则达到30万份,执香港娱乐周刊市场之牛耳。
仅在90年代初,金庸个人的财富估计已超过6亿元。1991年《资本》杂志编辑《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金庸名列第六十四,沈宝新则名列一百一十二位。
除了武侠与《明报》集团,金庸在政治方面也有建树。70年代开始,他就成为政治圈中的重要人物,曾应邀加入廉署社区关系处市民咨询委员会,因而与首任廉政专员姬达接触频繁。姬达向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引荐金庸,就中国问题提供意见。1981年,英女王授予他OBE勋衔,又获香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与名誉教授。撒切尔夫人首度访华,为香港问题会谈与中国磋商,经港时麦理浩安排金庸单独会晤撒切尔夫人45分钟。他出任过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改制小组召集人,曾三次北上,接受过邓小平、胡耀邦和江泽民等许多中国最高层领导人的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