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到“说”,就会联想到老师讲课时的“一言堂、满堂灌。”而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说才符合新时代下的课堂教学目标。
现状分析:一二年级课堂上,孩子们如雨后春笋般的举手,迫不及待的想要发言;到了三四年级举手的不多了,积极发言的更是寥寥可数;到了小学高年级,情况更惨;初中的课堂几乎是无人举手。
出现这种现象跟孩子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但作为老师的我们,怎样引导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以达到课标要求,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说”的必要性
1.时代的要求。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太大的变化,都讲究合作共赢,合作的前提就是要学会表述。
2.课标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目标中数学思考第3点这样描述: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教师、同学听。
问题解决中的第3点这样描述: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要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结论叙述给同伴听。
二、“说”的环境
课堂上一个问题出来,不懂得不举手,懂的也不举手,犹如石沉大海。这样的课堂依旧呈现出“一言堂”“满堂灌”。
每次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出现了问题。怎么解决这个现象,我做了以下尝试。
1.准备充分,当好组织者
教师再上课之前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请况,根据课标的指导思想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然后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进行时,教师要创设教学起点后因势利导、适时调控、相机总结,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2.准确定位,当好引导者、合作者
常见的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方式、语气相当理性,如果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很难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如,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谁会做这道题?三角形的特性是什么······這样的的提问会失去亲和力,让教师和孩子们的距离疏远,孩子们也会用模式化的方式配合老师给出答复,找不到思考之后在说出来的乐趣、成功感。
教学时老师要准确定位,不是讲师、不是专家,只要引导孩子们、陪着孩子们完成知识的建构。
在平均数教学时,学生们互相讲先求和再平分的的算法,相互表述、质疑之后,构建了平均数的算法。在孩子们得意之时,我追问:不计算谁知道1799、1800、1801、1800的平均是多少?孩子们高举的小手已经不多了。
此时我需要做的就是在观察中等待。孩子们思考时的认真,遇到困难时的探索,得到答案时喜悦眼神,让我感受到了这样的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的乐趣。当听学生条理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他就能获得同学的认同,从而感受成功。有些孩子初听时满眼的怀疑,听到理由之后的恍然大悟,瞬间又陷入了沉思、验证。有一个孩子说话了“1801送一个给1799,就都是1800了,4个数字一样多,1800就是他们的平均数。”“你能演示一下吗?”在演示之后,孩子们点头了,面带微笑了。这种方法就什么才能让我们方便记住他呢?看到条形图的孩子说“取长补短”,看到示意图的说“劫富济贫”。这样的思维碰撞之后产生的效果是教师满堂讲而达不到的。
4.安全的发言空间。想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自己的思考过程、问题的答案,首先要让孩子觉得他的发言不会带来坏的结果(批评、指责、嘲笑等),没有太多的顾虑后就能放开说。出于这一点考虑:在开学之初,我就在全班学生面前保证,孩子发言时给出的答案不论对错,这个举动都会得到肯定,。让学生明白:你主动发言的时候你就在传播知识,不论是否正确、是否完美,老师和全体同学都会从你的回答中受益的。
5.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发言激励分为两方面:第一,举手、发言次数多的有记录,达到相应积分就可以兑换奖品。第二,有效发言双倍积分。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在发言之前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把要表述的内容条理清晰、流畅的说出来。习惯养成之后,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就轻松、民主了。也就真正的让孩子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这样做,既能满足优秀者的引领作用,也会让基础薄弱者学到倾听的方法——专注,理清解题的思路,从而达到学会知识。这样的做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学有余力的孩子不仅能做题、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表述,还能养成帮助同学的找错、改正的良好品质。也是培养了学生理性思考、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核心素养。
数学课堂上的“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孩子们在思考之后清晰的表述,既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训练了孩子们有序说话的条理性。优秀学生的说对于突破难点有着指引方向的作用;中等生的说对于解决问题有着理清思路、练习巩固的作用;学困生的说对于知识点掌握、带领别的学生复习有着不可忽视的效果。预习之后说出“已知、未知、盼知”,合作交流说出“过程、方法、结论”,难点突破时说出“猜想、方向、疑惑”。“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让孩子们说精彩世界,说学习之路上的点滴。
现状分析:一二年级课堂上,孩子们如雨后春笋般的举手,迫不及待的想要发言;到了三四年级举手的不多了,积极发言的更是寥寥可数;到了小学高年级,情况更惨;初中的课堂几乎是无人举手。
出现这种现象跟孩子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但作为老师的我们,怎样引导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以达到课标要求,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说”的必要性
1.时代的要求。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太大的变化,都讲究合作共赢,合作的前提就是要学会表述。
2.课标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目标中数学思考第3点这样描述: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教师、同学听。
问题解决中的第3点这样描述: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要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结论叙述给同伴听。
二、“说”的环境
课堂上一个问题出来,不懂得不举手,懂的也不举手,犹如石沉大海。这样的课堂依旧呈现出“一言堂”“满堂灌”。
每次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出现了问题。怎么解决这个现象,我做了以下尝试。
1.准备充分,当好组织者
教师再上课之前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请况,根据课标的指导思想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然后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进行时,教师要创设教学起点后因势利导、适时调控、相机总结,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2.准确定位,当好引导者、合作者
常见的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方式、语气相当理性,如果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很难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如,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谁会做这道题?三角形的特性是什么······這样的的提问会失去亲和力,让教师和孩子们的距离疏远,孩子们也会用模式化的方式配合老师给出答复,找不到思考之后在说出来的乐趣、成功感。
教学时老师要准确定位,不是讲师、不是专家,只要引导孩子们、陪着孩子们完成知识的建构。
在平均数教学时,学生们互相讲先求和再平分的的算法,相互表述、质疑之后,构建了平均数的算法。在孩子们得意之时,我追问:不计算谁知道1799、1800、1801、1800的平均是多少?孩子们高举的小手已经不多了。
此时我需要做的就是在观察中等待。孩子们思考时的认真,遇到困难时的探索,得到答案时喜悦眼神,让我感受到了这样的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的乐趣。当听学生条理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他就能获得同学的认同,从而感受成功。有些孩子初听时满眼的怀疑,听到理由之后的恍然大悟,瞬间又陷入了沉思、验证。有一个孩子说话了“1801送一个给1799,就都是1800了,4个数字一样多,1800就是他们的平均数。”“你能演示一下吗?”在演示之后,孩子们点头了,面带微笑了。这种方法就什么才能让我们方便记住他呢?看到条形图的孩子说“取长补短”,看到示意图的说“劫富济贫”。这样的思维碰撞之后产生的效果是教师满堂讲而达不到的。
4.安全的发言空间。想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自己的思考过程、问题的答案,首先要让孩子觉得他的发言不会带来坏的结果(批评、指责、嘲笑等),没有太多的顾虑后就能放开说。出于这一点考虑:在开学之初,我就在全班学生面前保证,孩子发言时给出的答案不论对错,这个举动都会得到肯定,。让学生明白:你主动发言的时候你就在传播知识,不论是否正确、是否完美,老师和全体同学都会从你的回答中受益的。
5.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发言激励分为两方面:第一,举手、发言次数多的有记录,达到相应积分就可以兑换奖品。第二,有效发言双倍积分。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在发言之前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把要表述的内容条理清晰、流畅的说出来。习惯养成之后,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就轻松、民主了。也就真正的让孩子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这样做,既能满足优秀者的引领作用,也会让基础薄弱者学到倾听的方法——专注,理清解题的思路,从而达到学会知识。这样的做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学有余力的孩子不仅能做题、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表述,还能养成帮助同学的找错、改正的良好品质。也是培养了学生理性思考、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核心素养。
数学课堂上的“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孩子们在思考之后清晰的表述,既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训练了孩子们有序说话的条理性。优秀学生的说对于突破难点有着指引方向的作用;中等生的说对于解决问题有着理清思路、练习巩固的作用;学困生的说对于知识点掌握、带领别的学生复习有着不可忽视的效果。预习之后说出“已知、未知、盼知”,合作交流说出“过程、方法、结论”,难点突破时说出“猜想、方向、疑惑”。“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让孩子们说精彩世界,说学习之路上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