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对 长沙一名26岁的球迷连续11天熬夜看欧洲杯,最后猝死梦中。让我们了解一下人体的各项极限,做到“用之有道”。
??欧洲杯上周刚刚结束,球迷们狂欢的热情还没有平复之时,长沙一名26岁的球迷连续11天熬夜看球,最后猝死梦中的消息着实为这场足球狂欢带来了一抹悲剧的色彩。人体虽是一部适应力极强的大自然杰作,但如果盲目试探它的底线,难免发生悲剧。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人体的各项极限,做到“用之有道”。
睡眠极限:
一般人不睡觉的最长时间是7天,超过这个时间,很可能会造成死亡。
??睡眠时,身体会自行修补受损的细胞和神经。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在睡眠过程中得到休整和加强。同时,由于睡眠时体温、心率、血压下降,呼吸及部分内分泌减少,可以使人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使体力得以恢复。此外,睡眠也是一种对大脑的保护机制。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能量的贮存。因此,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提高脑力。
长时间不睡觉,会出现嗜睡、兴奋、记忆力差,精神涣散、心跳加快、精神错乱等症状,这会导致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崩溃、衰竭。因为长期得不到睡眠,机体最后会因器官衰竭而死。
(专家: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
绝食极限:
不吃饭的情况下,人类大概能存活一个月之久。
比起不喝水来,仅仅如果在不吃饭的期间,仍然有水供应,人体短期内还可以靠消耗体内组织维持生存。最初,人体会从代谢肝脏糖原开始,然后代谢脂肪。与此同时,人还会动员机体肌肉、内脏蛋白分解产生能量以此帮助人体维持基本生存。这些代谢过程可能会产生酮体等代谢产物,大量蓄积仍会逐步造成大脑和脏器的损伤。
但是人体很可能在消耗完自身的能量前就死亡。这是因为,虽然人体的很多器官会通过燃烧脂肪等方式来获取能量。但是大脑却不行,大脑独有的血脑屏障,会阻碍体内的脂肪输送到大脑中。所以,身体中,大脑会最先由于缺乏能量而衰竭。
(专家:中国保健协会高级营养保健师吉玲)
缺水极限: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3天不喝水,就会危及到生命。
水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主要组分。人身体内50%~70%是水分构成的,脑组织大约含85%的水,血液大约含有90%的水。
水是吸收营养、输送营养的介质,又是排泄废物的载体,人通过水在体内的循环完成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还具有散热、调节体温、润滑关节等作用。因此正常人每天除吃饭以外还需要喝1500毫升左右的水。
人体缺水的话,这些技能就无法正常运转,血液会因失水而浓缩,变得粘稠,在人体内难以流动,因此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心跳速度不得不加快。同时身体内的毒素也无法通过尿液排出,最终导致肾脏、心脏功能的衰竭。
以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为例,脱水1斤会出现口渴;脱水3斤会出现血液浓缩、少尿、口干;脱水6斤将损伤运动中调节体温的能力,心跳和呼吸加快;脱水10斤会出现肌肉痉挛、闭眼后无法平衡、全身能力下降、精神错乱、失眠和舌肿胀;脱水15斤时死亡。
(专家:中国保健协会高级营养保健师吉玲)
失血极限:
当一次出血超过全部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脸色苍白、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而失血量的警戒线是40%。
人体的血容量约占体重的7%~8%,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血液总量约为4200~4800亳升。人体全部血液的80%在循环,约20%储藏在脾脏、肺、皮肤等脏器内,因此脾脏被称为人体内的“血库”。失血量的警戒线是40%。超过这个量,人体的主要器官心脏就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加紧工作,出现心率过快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输血,就会导致心衰。而其他器官也会因供血不足而衰竭。
失血对人体的影响随出血量的多少及出血速度的不同而不同,失血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的话,可能很快人就会濒临死亡。而慢性失血的情况下,由于人体会适时地造血补充,所以慢性失血的危险没有急性凶险。1987年,一名癌症病人被发现体内只有0.9升的血液,不过她的血液是在几个星期内慢慢流失的。
若失血量小于全部血液的10%,人体需“动员”贮存血液参与循环,就不会有明显的不适。而失血量在短时间内超过30%,若不及时输血就会危及生命。
(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主任何学鹏)
温度极限:
人体能承受的最低温度是20度(身体核心温度)左右,人体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在43度(身体核心温度)左右。
寒冷时身体开始颤抖,血液停止流向四肢。如果核心体温继续降低,会发生体温过低,人们便会开始失去知觉,然后心跳失率,大约20度时,心脏功能就会受到抑制,心跳就会停止,人会死亡。
人体各器官中,大脑是最无法抵御高温的器官。高温时,人体通过出汗散热。汗液会导致部分电解质,如钠、钾、镁等流失。此外,心跳频率也会增加。皮肤上的微血管扩张,以便使体内的热量更加有效地散发出去。但是,当温度进一步升高,人体的排汗、呼吸、血液循环等一切脏器及代谢系统都可能丧失,导致机体死亡。但要分清楚两个概念,前面所说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指的是人体的核心温度,而不是外部环境温度。当外部温度超过40度时人们可通过排汗保持身体清爽。天冷时人们可以通过颤抖等保持温度。但当人体调节温度的努力用尽也无法使身体保持在合适的温度时,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专家: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研究所所长华泽钊)
??欧洲杯上周刚刚结束,球迷们狂欢的热情还没有平复之时,长沙一名26岁的球迷连续11天熬夜看球,最后猝死梦中的消息着实为这场足球狂欢带来了一抹悲剧的色彩。人体虽是一部适应力极强的大自然杰作,但如果盲目试探它的底线,难免发生悲剧。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人体的各项极限,做到“用之有道”。
睡眠极限:
一般人不睡觉的最长时间是7天,超过这个时间,很可能会造成死亡。
??睡眠时,身体会自行修补受损的细胞和神经。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在睡眠过程中得到休整和加强。同时,由于睡眠时体温、心率、血压下降,呼吸及部分内分泌减少,可以使人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使体力得以恢复。此外,睡眠也是一种对大脑的保护机制。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能量的贮存。因此,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提高脑力。
长时间不睡觉,会出现嗜睡、兴奋、记忆力差,精神涣散、心跳加快、精神错乱等症状,这会导致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崩溃、衰竭。因为长期得不到睡眠,机体最后会因器官衰竭而死。
(专家: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
绝食极限:
不吃饭的情况下,人类大概能存活一个月之久。
比起不喝水来,仅仅如果在不吃饭的期间,仍然有水供应,人体短期内还可以靠消耗体内组织维持生存。最初,人体会从代谢肝脏糖原开始,然后代谢脂肪。与此同时,人还会动员机体肌肉、内脏蛋白分解产生能量以此帮助人体维持基本生存。这些代谢过程可能会产生酮体等代谢产物,大量蓄积仍会逐步造成大脑和脏器的损伤。
但是人体很可能在消耗完自身的能量前就死亡。这是因为,虽然人体的很多器官会通过燃烧脂肪等方式来获取能量。但是大脑却不行,大脑独有的血脑屏障,会阻碍体内的脂肪输送到大脑中。所以,身体中,大脑会最先由于缺乏能量而衰竭。
(专家:中国保健协会高级营养保健师吉玲)
缺水极限: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3天不喝水,就会危及到生命。
水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主要组分。人身体内50%~70%是水分构成的,脑组织大约含85%的水,血液大约含有90%的水。
水是吸收营养、输送营养的介质,又是排泄废物的载体,人通过水在体内的循环完成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还具有散热、调节体温、润滑关节等作用。因此正常人每天除吃饭以外还需要喝1500毫升左右的水。
人体缺水的话,这些技能就无法正常运转,血液会因失水而浓缩,变得粘稠,在人体内难以流动,因此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心跳速度不得不加快。同时身体内的毒素也无法通过尿液排出,最终导致肾脏、心脏功能的衰竭。
以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为例,脱水1斤会出现口渴;脱水3斤会出现血液浓缩、少尿、口干;脱水6斤将损伤运动中调节体温的能力,心跳和呼吸加快;脱水10斤会出现肌肉痉挛、闭眼后无法平衡、全身能力下降、精神错乱、失眠和舌肿胀;脱水15斤时死亡。
(专家:中国保健协会高级营养保健师吉玲)
失血极限:
当一次出血超过全部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脸色苍白、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而失血量的警戒线是40%。
人体的血容量约占体重的7%~8%,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血液总量约为4200~4800亳升。人体全部血液的80%在循环,约20%储藏在脾脏、肺、皮肤等脏器内,因此脾脏被称为人体内的“血库”。失血量的警戒线是40%。超过这个量,人体的主要器官心脏就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加紧工作,出现心率过快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输血,就会导致心衰。而其他器官也会因供血不足而衰竭。
失血对人体的影响随出血量的多少及出血速度的不同而不同,失血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的话,可能很快人就会濒临死亡。而慢性失血的情况下,由于人体会适时地造血补充,所以慢性失血的危险没有急性凶险。1987年,一名癌症病人被发现体内只有0.9升的血液,不过她的血液是在几个星期内慢慢流失的。
若失血量小于全部血液的10%,人体需“动员”贮存血液参与循环,就不会有明显的不适。而失血量在短时间内超过30%,若不及时输血就会危及生命。
(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主任何学鹏)
温度极限:
人体能承受的最低温度是20度(身体核心温度)左右,人体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在43度(身体核心温度)左右。
寒冷时身体开始颤抖,血液停止流向四肢。如果核心体温继续降低,会发生体温过低,人们便会开始失去知觉,然后心跳失率,大约20度时,心脏功能就会受到抑制,心跳就会停止,人会死亡。
人体各器官中,大脑是最无法抵御高温的器官。高温时,人体通过出汗散热。汗液会导致部分电解质,如钠、钾、镁等流失。此外,心跳频率也会增加。皮肤上的微血管扩张,以便使体内的热量更加有效地散发出去。但是,当温度进一步升高,人体的排汗、呼吸、血液循环等一切脏器及代谢系统都可能丧失,导致机体死亡。但要分清楚两个概念,前面所说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指的是人体的核心温度,而不是外部环境温度。当外部温度超过40度时人们可通过排汗保持身体清爽。天冷时人们可以通过颤抖等保持温度。但当人体调节温度的努力用尽也无法使身体保持在合适的温度时,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专家: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研究所所长华泽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