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期的《万有汉字》,介绍了不少在成语里出没的《山海经》“神兽”,引人遐想。其实,还有更多有趣的动物“躲”进了成语里,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它们吧。
心有灵犀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两句有很名的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意思是说,身上没有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内心却像有灵犀一样,息息相通。成语“心有灵犀”由此诞生。那么,“灵犀”是什么动物?为什么“心有灵犀”就“一点通”了?
其实,“灵犀”的“犀”,指的是犀牛。虽然野生犀牛在我国已经绝迹,但在古代,它们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长有三只角的犀牛,样子很像水牛,全身黑色,头像猪,脚似象,体态健壮。此外,还有一种名叫兕(sì)的独角犀牛。古人认为犀角是犀牛的精灵所聚,不仅能解百毒,而且能感应灵异、驱邪除恶,所以将犀牛视为灵兽,称作“灵犀”。
心里有了“灵犀”,自然能明白对方的心意。所以,“心有灵犀”指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暴虎冯河
“暴虎冯(píng)河”同样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论语》。
在《论语·述而》里,子路问孔子:“如果让您统率三军,您会找谁共事呢?”孔子看着这个勇敢却有些鲁莽的学生,回答:“那种空手打老虎,徒步涉水过河,自以为勇敢不怕死的人,我是不会跟他共事的。”(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说起来,古人很早就开始与老虎打交道了,周代的民歌里就有“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的歌词。而古代的老虎,长得也格外威武。《格物论》里说,它的外形像猫,却有牛那么大,身上长着黄黑色的花纹,有着锯子一样的牙齿和钩子一样的爪子,胡须又硬又尖……它的吼声像打雷一样,百兽无不惊恐。
赤手空拳去对付这样的猛兽,显然是十分莽撞的行为;徒步过河也同样危险,所以“暴虎冯河”被用来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汗血盐车
“汗血盐车”里的“汗血”,指的是一种奇特的骏马——汗血宝马。
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见到了一种罕见的宝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十分惊人,能日行千里,而且它奔跑时,颈部附近还会流出血一样的红色汗液,所以叫“汗血宝马”。
汉武帝是中原第一个得到汗血宝马的人,据说是一個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捕获并献给他的。汉武帝得到马后,欣喜若狂,称之为“天马”,还专程写了首《天马歌》,说只有天上的龙才配跟这匹“天马”做朋友。
无独有偶,唐朝时期,玄宗李隆基也得到了两匹汗血宝马。唐玄宗大喜,亲自给马起了名:一匹叫玉花骢,一匹叫照夜白。后来,唐代画家韩干还根据照夜白的形象,创作了传世名画《照夜白图》。
古人常常将人才比作千里马。让汗血宝马去拉盐车,摆明了大材小用,比喻人才被埋没受屈。
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这个成语看似好笑,背后却隐藏着一场黑暗的权谋争斗。据记载,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为了试探群臣,就牵着一只鹿献给二世皇帝胡亥,然后当着百官的面,故意说:“这是一匹马。”胡亥纠正他说:“丞相错了,这是只鹿。”赵高便问其他人,结果有的迎合着说是马,有的坚持说是鹿。最后,说实话的人都被赵高杀掉了。
赵高“指鹿为马”之后,人们常常用鹿来比喻天下,将它等同于权力和帝位。《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就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说法,这也是“逐鹿中原”的由来。
麋鹿则是鹿群中的珍稀物种,因为脸像马,角像鹿,脖子像骆驼,尾巴像驴,所以也叫四不像。相传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时,师傅元始天尊就送了他一只四不像当坐骑,姜子牙此后所向披靡,屡战屡胜。
其实,这些珍奇的“灵兽”,都曾在华夏大地上自由地生存过,而如今,我们却只能在动物园一睹它们的真容。看到这里,你的心是不是也起了淡淡的悲伤呢?
心有灵犀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两句有很名的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意思是说,身上没有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内心却像有灵犀一样,息息相通。成语“心有灵犀”由此诞生。那么,“灵犀”是什么动物?为什么“心有灵犀”就“一点通”了?
其实,“灵犀”的“犀”,指的是犀牛。虽然野生犀牛在我国已经绝迹,但在古代,它们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长有三只角的犀牛,样子很像水牛,全身黑色,头像猪,脚似象,体态健壮。此外,还有一种名叫兕(sì)的独角犀牛。古人认为犀角是犀牛的精灵所聚,不仅能解百毒,而且能感应灵异、驱邪除恶,所以将犀牛视为灵兽,称作“灵犀”。
心里有了“灵犀”,自然能明白对方的心意。所以,“心有灵犀”指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暴虎冯河
“暴虎冯(píng)河”同样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论语》。
在《论语·述而》里,子路问孔子:“如果让您统率三军,您会找谁共事呢?”孔子看着这个勇敢却有些鲁莽的学生,回答:“那种空手打老虎,徒步涉水过河,自以为勇敢不怕死的人,我是不会跟他共事的。”(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说起来,古人很早就开始与老虎打交道了,周代的民歌里就有“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的歌词。而古代的老虎,长得也格外威武。《格物论》里说,它的外形像猫,却有牛那么大,身上长着黄黑色的花纹,有着锯子一样的牙齿和钩子一样的爪子,胡须又硬又尖……它的吼声像打雷一样,百兽无不惊恐。
赤手空拳去对付这样的猛兽,显然是十分莽撞的行为;徒步过河也同样危险,所以“暴虎冯河”被用来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汗血盐车
“汗血盐车”里的“汗血”,指的是一种奇特的骏马——汗血宝马。
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见到了一种罕见的宝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十分惊人,能日行千里,而且它奔跑时,颈部附近还会流出血一样的红色汗液,所以叫“汗血宝马”。
汉武帝是中原第一个得到汗血宝马的人,据说是一個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捕获并献给他的。汉武帝得到马后,欣喜若狂,称之为“天马”,还专程写了首《天马歌》,说只有天上的龙才配跟这匹“天马”做朋友。
无独有偶,唐朝时期,玄宗李隆基也得到了两匹汗血宝马。唐玄宗大喜,亲自给马起了名:一匹叫玉花骢,一匹叫照夜白。后来,唐代画家韩干还根据照夜白的形象,创作了传世名画《照夜白图》。
古人常常将人才比作千里马。让汗血宝马去拉盐车,摆明了大材小用,比喻人才被埋没受屈。
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这个成语看似好笑,背后却隐藏着一场黑暗的权谋争斗。据记载,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为了试探群臣,就牵着一只鹿献给二世皇帝胡亥,然后当着百官的面,故意说:“这是一匹马。”胡亥纠正他说:“丞相错了,这是只鹿。”赵高便问其他人,结果有的迎合着说是马,有的坚持说是鹿。最后,说实话的人都被赵高杀掉了。
赵高“指鹿为马”之后,人们常常用鹿来比喻天下,将它等同于权力和帝位。《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就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说法,这也是“逐鹿中原”的由来。
麋鹿则是鹿群中的珍稀物种,因为脸像马,角像鹿,脖子像骆驼,尾巴像驴,所以也叫四不像。相传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时,师傅元始天尊就送了他一只四不像当坐骑,姜子牙此后所向披靡,屡战屡胜。
其实,这些珍奇的“灵兽”,都曾在华夏大地上自由地生存过,而如今,我们却只能在动物园一睹它们的真容。看到这里,你的心是不是也起了淡淡的悲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