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著名画家、诗人词家、版本目录学家吴藕汀诞辰100周年。他生前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今年8月,为纪念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在浙江美术馆展出的“崇文尚德—甲子 ·艺苑耕耘”书画展中,有一幅吴藕汀的画作《烟桥归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观画忆人,人们忆念起这位文化老人为地方文化事业和乡邦文献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最后的名士”吴藕汀:许.颜
吴香洲:人家以为你是从“四书五经”读起的。
吴藕汀:瞎三话四,我都没见过的。
许宏泉:你也经常看一些《中国农民调查报告》《往事并不如烟》之类的书?
吴藕汀:我最喜欢时政,你去看我的《药窗诗话》就知道了。
许宏泉:你除了喜欢看戏之外,还喜欢唱几句么?
吴藕汀:我是拍曲,京戏只喜欢看但不唱,我拍曲拍了十年,我从小旦唱到老旦,从《刺虎》唱起,到《游园惊梦》 ……
—引自《吴藕汀访谈录》
对话中的许宏泉是美术评论家;吴香洲是吴藕汀的学生,画家吴蓬之子。用时髦话来说,他们都是“藕粉”。
在“藕粉”的队伍里,既有吴藕汀的乡人,也有一些外乡人;有白丁,也有《近三百年嘉兴印画人名录》《烟雨楼去处。一些镁光灯下的知名人物,比如张铁史话》《嘉兴词征等》。吴藕汀去世后,他的藏书“机缘巧林、汪涵。2000年5月2日,吴藕汀由南浔回到阔合”到了邵嘉平处。邵嘉平将所有书目列
给吴藕汀整理、印刷《吴藕汀藏阅书别50年的故乡嘉兴,家住竹桥苑。表存档后说:“我经手的东西都留下痕目录》的邵嘉平从商,也是“藕粉”队伍回来时,他手里抱着4方吴昌硕的印迹,待日后研究藕公者可作参考。”中的一员。章和20万字的书稿《戏文内外》。一起回藏书目录里,一共1865种2343册。其
来的还有他的藏书。中1366种(1648册)藏书、280本杂志搬
藏书有了新去处书是他整理回家行装里的大头。当往梅花洲翰林书院。老人的藏书一小部
吴藕汀(1913-2005),号药窗、信天年南浔简陋的平房内满目皆书,一捆捆书分由爱书人自行购得。翁等,《药窗诗话》就是他众多著作中的堆成了书墙。在普通人的经验里,写诗话、拍昆一本。先生以版本学专家身份,去南浔如今,印章去了嘉兴博物馆,《戏文曲、观古画这样的老派文人,日日里读的藏书楼刘氏嘉业堂整理古籍多年。著有内外》由中华书局出版,它们各自都有了总是诗词歌赋、乡邦文献之类的典籍。
这类书,《吴藕汀藏阅书目录》里有,但关于政治人物、明星人物的传记、社会学、历史学、医学、武侠等书籍也静静地躺在吴藕汀的阅书单里。
观书看人,这是一个有趣的老先生。
1973年,吴藕汀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汀藏阅书目录》里有,但关于政治人物、明星人物的传记、社会学、历史学、医学、武侠等书籍也静静地躺在吴藕汀的阅书单里。
观书看人,这是一个有趣的老先生。
一生在书堆里生活
1973年,吴藕汀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吴藕汀的部分著作 Some published books by Wu Outing
我十五至二十五岁是 “绘画 ”,二十五至三十五是“玩印”,三十五至四十五是“度曲”,四十五至五十五是“填词”,五十五……是“种药”,以后不知怎么……
听上去他的人生很是恣意。
早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6年即1913年,吴藕汀出生于商贾之家,从小过着左琴右书的生活,跟着庶母练习书画。这是他人生最初的底色。一个破落人家子弟,却善于把人生诗化。
1990年开始和吴藕汀通信的范笑我说:吴老先生年轻时是一个纨绔弟子,过着唱唱戏、玩玩虫、喝喝酒的生活。自从和王绣之结婚后,觉得不能辱没夫人家的门风,开始喜欢看书。按现在的话来讲,他就是一个宅男,每天在家里看些书、画些画。
上世纪50年代,他赴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在楼中8年,过眼古籍无数,版本精通。
他在南浔呆了近50年,其间,妻子幼儿早亡,他以书为伴,以画为酒,涂涂写写,留下那个年代的“雪泥鸿爪”。
他成为词人、画家、版本目录学家,工篆刻,懂昆曲。诗词画三绝。人们后来称这样的人为名士,他被誉为“最后的名士”。
他已出版的多本诗文、书画集子中,写家国变迁,更写人情世故;写历史风云,更写乡邦文物;写文坛掌故,更写文人风骨。他擅写各色人等,文中饱含深情,而又淡若云烟,既有深厚文化内涵,又有抒发世态人情的感怀。
他生前自己用18个字形容一生:读史,填词,看戏,学画,玩印,吃酒,打牌,养猫,猜谜。前四项是主要活动,后五项是余兴。
而读书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活动。他一生在书堆里生活,编地方志、戏曲、精研词学,一辈子都在自学。
留在人们印象里的是他横倚在藤椅上,右手捏着紫砂壶,左手一卷杂志,白眉紫面,活脱一尊罗汉。他一生不求闻达,藕汀老人在书画、文学、经史子集诸多领域皆有不凡建树,却自甘淡泊,避居嘉兴,不赴都市凑热闹,不与世俗同沉浮。所以更能读自己想读的书,画自己想画的画。
吴小汀在《我的父亲吴藕汀》里写道:从我懂事开始,就跟随在父亲身边,他读书非常用功,但并不是死读书,碰到有用的资料和想法就记录下来,做读书笔记非常用心。
吴藕汀也经常来到范笑我的秀州书局买书, “吴老先生对于书有自己的喜好,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不会迁就别人。 ”
关心时政,也喜欢娱乐
翻阅他的藏阅书单,也是我们走进吴藕汀书画人生的一个进口。
戏曲、词学、工具类的书籍,自然不在话下。
历史、名人传记、武侠、侦探、医学等书籍也不在少数。
吴藕汀曾说:一个老年人没有新思想,等于行尸走肉;一个年轻人没有前人的积累经验,容易狂热冒进。
他喜欢跟年轻人交往,会通过种种渠道获取新信息,甚至对网络上的语言也有相当的了解。他是《飞碟探索》和《大众电影》的忠实读者。
他是个孤傲的老头。他重情。他崇文尚艺喜欢朴素,不喜欢华丽堆砌。他说:“填词,他们走上了宫殿,我是步入街坊。”
他喜欢拍曲,喜欢好莱坞电影,喜欢电影明星,喜欢刘晓庆,范笑我解释说:“因为他觉得刘晓庆不仅仅是一个演员,还是一个带有时代符号的社会人。 ”
当年轻人找他闲谈刘晓庆,老先生可以侃一宿而面无倦态。
凡是刘晓庆写的书和写刘晓庆的书,他都买。
他有情趣,会在早晨放点米在窗台上喂鸟。他喜欢养猫,《猫债》一书中对平生所豢养的二十几只猫付予的感情,读来令人叹息。《养猫》《猫咪博物馆》《家庭养猫百问百答》……都是他收藏的书。
他关心乡土。海宁、桐乡、平湖……嘉兴五县(市)两区的文史资料,他的藏书
里都有。
他关心政治,关心国际史,关心国际时事。他说自己的人生,从抗战开始便没有离开过时政。
他听了数十年的“美国之音”。临逝前期,床头还有《参考消息》与《环球时报》。许宏泉记得去看望躺卧病榻的吴老时,老人身边还堆放着《袁氏当国》《白宫黑玫瑰赖斯》《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
他晚年看书也看不动了,但是书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玩具了,让人买来放着看看也好的。
他对范笑我说:“我死后,你们有了好书,帮我留着,放在我的书架上。 ”
“最后的名士”吴藕汀:许.颜
吴香洲:人家以为你是从“四书五经”读起的。
吴藕汀:瞎三话四,我都没见过的。
许宏泉:你也经常看一些《中国农民调查报告》《往事并不如烟》之类的书?
吴藕汀:我最喜欢时政,你去看我的《药窗诗话》就知道了。
许宏泉:你除了喜欢看戏之外,还喜欢唱几句么?
吴藕汀:我是拍曲,京戏只喜欢看但不唱,我拍曲拍了十年,我从小旦唱到老旦,从《刺虎》唱起,到《游园惊梦》 ……
—引自《吴藕汀访谈录》
对话中的许宏泉是美术评论家;吴香洲是吴藕汀的学生,画家吴蓬之子。用时髦话来说,他们都是“藕粉”。
在“藕粉”的队伍里,既有吴藕汀的乡人,也有一些外乡人;有白丁,也有《近三百年嘉兴印画人名录》《烟雨楼去处。一些镁光灯下的知名人物,比如张铁史话》《嘉兴词征等》。吴藕汀去世后,他的藏书“机缘巧林、汪涵。2000年5月2日,吴藕汀由南浔回到阔合”到了邵嘉平处。邵嘉平将所有书目列
给吴藕汀整理、印刷《吴藕汀藏阅书别50年的故乡嘉兴,家住竹桥苑。表存档后说:“我经手的东西都留下痕目录》的邵嘉平从商,也是“藕粉”队伍回来时,他手里抱着4方吴昌硕的印迹,待日后研究藕公者可作参考。”中的一员。章和20万字的书稿《戏文内外》。一起回藏书目录里,一共1865种2343册。其
来的还有他的藏书。中1366种(1648册)藏书、280本杂志搬
藏书有了新去处书是他整理回家行装里的大头。当往梅花洲翰林书院。老人的藏书一小部
吴藕汀(1913-2005),号药窗、信天年南浔简陋的平房内满目皆书,一捆捆书分由爱书人自行购得。翁等,《药窗诗话》就是他众多著作中的堆成了书墙。在普通人的经验里,写诗话、拍昆一本。先生以版本学专家身份,去南浔如今,印章去了嘉兴博物馆,《戏文曲、观古画这样的老派文人,日日里读的藏书楼刘氏嘉业堂整理古籍多年。著有内外》由中华书局出版,它们各自都有了总是诗词歌赋、乡邦文献之类的典籍。
这类书,《吴藕汀藏阅书目录》里有,但关于政治人物、明星人物的传记、社会学、历史学、医学、武侠等书籍也静静地躺在吴藕汀的阅书单里。
观书看人,这是一个有趣的老先生。
1973年,吴藕汀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汀藏阅书目录》里有,但关于政治人物、明星人物的传记、社会学、历史学、医学、武侠等书籍也静静地躺在吴藕汀的阅书单里。
观书看人,这是一个有趣的老先生。
一生在书堆里生活
1973年,吴藕汀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吴藕汀的部分著作 Some published books by Wu Outing
我十五至二十五岁是 “绘画 ”,二十五至三十五是“玩印”,三十五至四十五是“度曲”,四十五至五十五是“填词”,五十五……是“种药”,以后不知怎么……
听上去他的人生很是恣意。
早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6年即1913年,吴藕汀出生于商贾之家,从小过着左琴右书的生活,跟着庶母练习书画。这是他人生最初的底色。一个破落人家子弟,却善于把人生诗化。
1990年开始和吴藕汀通信的范笑我说:吴老先生年轻时是一个纨绔弟子,过着唱唱戏、玩玩虫、喝喝酒的生活。自从和王绣之结婚后,觉得不能辱没夫人家的门风,开始喜欢看书。按现在的话来讲,他就是一个宅男,每天在家里看些书、画些画。
上世纪50年代,他赴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在楼中8年,过眼古籍无数,版本精通。
他在南浔呆了近50年,其间,妻子幼儿早亡,他以书为伴,以画为酒,涂涂写写,留下那个年代的“雪泥鸿爪”。
他成为词人、画家、版本目录学家,工篆刻,懂昆曲。诗词画三绝。人们后来称这样的人为名士,他被誉为“最后的名士”。
他已出版的多本诗文、书画集子中,写家国变迁,更写人情世故;写历史风云,更写乡邦文物;写文坛掌故,更写文人风骨。他擅写各色人等,文中饱含深情,而又淡若云烟,既有深厚文化内涵,又有抒发世态人情的感怀。
他生前自己用18个字形容一生:读史,填词,看戏,学画,玩印,吃酒,打牌,养猫,猜谜。前四项是主要活动,后五项是余兴。
而读书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活动。他一生在书堆里生活,编地方志、戏曲、精研词学,一辈子都在自学。
留在人们印象里的是他横倚在藤椅上,右手捏着紫砂壶,左手一卷杂志,白眉紫面,活脱一尊罗汉。他一生不求闻达,藕汀老人在书画、文学、经史子集诸多领域皆有不凡建树,却自甘淡泊,避居嘉兴,不赴都市凑热闹,不与世俗同沉浮。所以更能读自己想读的书,画自己想画的画。
吴小汀在《我的父亲吴藕汀》里写道:从我懂事开始,就跟随在父亲身边,他读书非常用功,但并不是死读书,碰到有用的资料和想法就记录下来,做读书笔记非常用心。
吴藕汀也经常来到范笑我的秀州书局买书, “吴老先生对于书有自己的喜好,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不会迁就别人。 ”
关心时政,也喜欢娱乐
翻阅他的藏阅书单,也是我们走进吴藕汀书画人生的一个进口。
戏曲、词学、工具类的书籍,自然不在话下。
历史、名人传记、武侠、侦探、医学等书籍也不在少数。
吴藕汀曾说:一个老年人没有新思想,等于行尸走肉;一个年轻人没有前人的积累经验,容易狂热冒进。
他喜欢跟年轻人交往,会通过种种渠道获取新信息,甚至对网络上的语言也有相当的了解。他是《飞碟探索》和《大众电影》的忠实读者。
他是个孤傲的老头。他重情。他崇文尚艺喜欢朴素,不喜欢华丽堆砌。他说:“填词,他们走上了宫殿,我是步入街坊。”
他喜欢拍曲,喜欢好莱坞电影,喜欢电影明星,喜欢刘晓庆,范笑我解释说:“因为他觉得刘晓庆不仅仅是一个演员,还是一个带有时代符号的社会人。 ”
当年轻人找他闲谈刘晓庆,老先生可以侃一宿而面无倦态。
凡是刘晓庆写的书和写刘晓庆的书,他都买。
他有情趣,会在早晨放点米在窗台上喂鸟。他喜欢养猫,《猫债》一书中对平生所豢养的二十几只猫付予的感情,读来令人叹息。《养猫》《猫咪博物馆》《家庭养猫百问百答》……都是他收藏的书。
他关心乡土。海宁、桐乡、平湖……嘉兴五县(市)两区的文史资料,他的藏书
里都有。
他关心政治,关心国际史,关心国际时事。他说自己的人生,从抗战开始便没有离开过时政。
他听了数十年的“美国之音”。临逝前期,床头还有《参考消息》与《环球时报》。许宏泉记得去看望躺卧病榻的吴老时,老人身边还堆放着《袁氏当国》《白宫黑玫瑰赖斯》《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
他晚年看书也看不动了,但是书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玩具了,让人买来放着看看也好的。
他对范笑我说:“我死后,你们有了好书,帮我留着,放在我的书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