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的常见方式,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方法与途径。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精于提问的设计并进行有效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提问;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69-01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文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频率过高且低效。
“满堂问”比“满堂灌”确有所进步,有的课堂教学几乎可以达到一步一问,教师的问题一个连着一个问题,而绝大多数问题,根本不需要学生思考就能解答,甚至是“行不行、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提问,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本就得不到发挥,当然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2.“满堂问”的课堂教学。
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零散,把文章的整体美打碎了,师生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学生的概括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问得笼统。
问得笼统,对学生思维没有指向性,好像学生无论怎样回答都会得到教师的肯定,而在学生的心中却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学生不能反思自己的回答与教师的要求还相差多远。
二、问题的设计与实施
1.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1.1 本文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一项基本的能力,这项能力很是重要。只有概括地了解了作者在文章中写出的主要内容,才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
1.2 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提出问题。
在五年级下册《彩色的非洲》一文的课堂教学中,在学习段的内容时,我突出了一个教学重点——非洲的植物是彩色的。(之前,先将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简要的解答,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对这一段进行了较为典型的点拨:
首先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其次问,这段写了非洲的哪些植物?
然后问,这段重点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接下来问,你为什么喜爱这一段?并说明原因。
在喜爱的原因这一部分,学生的表达不尽相同。学生的回答一个比一个好一些,不断地提高要求,或变换角度回答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课堂氛围也就活跃了,精彩的生成不断,积极地影响着下面的活动。
最后,要求学生用学习这一段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其它的段落。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尤其是学生)要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就做到了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当然感情的升华也在这个过程中了。
在这里的教学是由篇到段,由段到句;再由此段到它段,类推全文。
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文中有句“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好拼了!”在这里,我围绕着“拼”字只提出了三个问题:
(1)蔺相如为什么要拼?(2)拼的经过?(3)拼的结果?学生只要将这三个问题回答出来,课文的重难点部分就突破了。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另外的故事就容易地多,效果好得很。
2.从体会思想感情提出问题。
《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感情真挚而强烈,师生可以通过体会文章如何表达思想感情,深入理解感人的故事情节,深刻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在学习这课时,我首先读题提问:“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那么课文中的“亲人”指谁?“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又是谁讲的呢?带着这两个问题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学习第一段,提出问题:这一段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再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它故事,体会文章如何表达思想感情。
三、提问的要求
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
一是提问要明白、准确,这是最重要的。条理不清的提问是不能期待学生做出确凿的回答的。比如《再见了,亲人》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是提问要让学生能够理解的。除了问题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当地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以外,“提问词”也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像“一种新型的产品,有如下的特点……请评价它可能具有的价值”(《新型玻璃》)。
三是应避免重复的连锁式的提问。并且,即使问一个问题,提问以后,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体验、思考,千万不要急于指名回答。过去的教学往往使体验、思考虚晃一枪,變成形式化的环节,起不到实际的效果。国外研究表明,教师提问以后,多给学生思考5-10秒,学生的答案的深度与广度将会有质的变化。因此,只有给学生充分而适当的时间,才能使其充分地体验、感悟、有效思维,才能使情境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实效环节”。因此,在问与答之间要有充分的时间间隔,与其发问频繁,不如让全班众多学生沉着地彻底地思索。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新颖、多变的有效提问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求与众不同的答案,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葛美红.巧抓要点妙设问启发思维促发展——浅谈小学语文提问技巧《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8期.
[2]王鉴.小学语文有效提问的研究《新课程导学》,2017年28期.
[3]殷淑兰.让语文课堂因提问更“丰富有趣”——小学语文提问教学浅析《魅力中国》,2017年4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提问;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69-01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文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频率过高且低效。
“满堂问”比“满堂灌”确有所进步,有的课堂教学几乎可以达到一步一问,教师的问题一个连着一个问题,而绝大多数问题,根本不需要学生思考就能解答,甚至是“行不行、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提问,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本就得不到发挥,当然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2.“满堂问”的课堂教学。
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零散,把文章的整体美打碎了,师生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学生的概括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问得笼统。
问得笼统,对学生思维没有指向性,好像学生无论怎样回答都会得到教师的肯定,而在学生的心中却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学生不能反思自己的回答与教师的要求还相差多远。
二、问题的设计与实施
1.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1.1 本文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一项基本的能力,这项能力很是重要。只有概括地了解了作者在文章中写出的主要内容,才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
1.2 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提出问题。
在五年级下册《彩色的非洲》一文的课堂教学中,在学习段的内容时,我突出了一个教学重点——非洲的植物是彩色的。(之前,先将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简要的解答,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对这一段进行了较为典型的点拨:
首先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其次问,这段写了非洲的哪些植物?
然后问,这段重点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接下来问,你为什么喜爱这一段?并说明原因。
在喜爱的原因这一部分,学生的表达不尽相同。学生的回答一个比一个好一些,不断地提高要求,或变换角度回答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课堂氛围也就活跃了,精彩的生成不断,积极地影响着下面的活动。
最后,要求学生用学习这一段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其它的段落。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尤其是学生)要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就做到了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当然感情的升华也在这个过程中了。
在这里的教学是由篇到段,由段到句;再由此段到它段,类推全文。
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文中有句“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好拼了!”在这里,我围绕着“拼”字只提出了三个问题:
(1)蔺相如为什么要拼?(2)拼的经过?(3)拼的结果?学生只要将这三个问题回答出来,课文的重难点部分就突破了。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另外的故事就容易地多,效果好得很。
2.从体会思想感情提出问题。
《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感情真挚而强烈,师生可以通过体会文章如何表达思想感情,深入理解感人的故事情节,深刻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在学习这课时,我首先读题提问:“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那么课文中的“亲人”指谁?“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又是谁讲的呢?带着这两个问题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学习第一段,提出问题:这一段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再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它故事,体会文章如何表达思想感情。
三、提问的要求
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
一是提问要明白、准确,这是最重要的。条理不清的提问是不能期待学生做出确凿的回答的。比如《再见了,亲人》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是提问要让学生能够理解的。除了问题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当地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以外,“提问词”也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像“一种新型的产品,有如下的特点……请评价它可能具有的价值”(《新型玻璃》)。
三是应避免重复的连锁式的提问。并且,即使问一个问题,提问以后,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体验、思考,千万不要急于指名回答。过去的教学往往使体验、思考虚晃一枪,變成形式化的环节,起不到实际的效果。国外研究表明,教师提问以后,多给学生思考5-10秒,学生的答案的深度与广度将会有质的变化。因此,只有给学生充分而适当的时间,才能使其充分地体验、感悟、有效思维,才能使情境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实效环节”。因此,在问与答之间要有充分的时间间隔,与其发问频繁,不如让全班众多学生沉着地彻底地思索。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新颖、多变的有效提问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求与众不同的答案,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葛美红.巧抓要点妙设问启发思维促发展——浅谈小学语文提问技巧《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8期.
[2]王鉴.小学语文有效提问的研究《新课程导学》,2017年28期.
[3]殷淑兰.让语文课堂因提问更“丰富有趣”——小学语文提问教学浅析《魅力中国》,2017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