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实生活表明,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高素质的人。没有高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甚至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素质不高的人才,不能算是完善的人才。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和发展人才,也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社会的素质。教师在推行素质教育时需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定位问题。
[关键词] 素质素质教育教师职责
“素质教育”,这一提法大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后来,在中小学范围内,由于与“应试教育”相对应,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提法。之后,全国高等教育界开展了以“加强素质教育,增强质量意识”为重点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讨论,各大院校都积极地进行参加这项讨论。现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实行素质教育,首先需要对素质的内涵有恰当的理解。经过教育界十几年的探讨和实践,多数人认为,在教育领域,“素质”可以这样界定:“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种界定表明:
(一)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一种生理品质。
(二)素质是通过教育和环境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素质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素质是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日积月累、千锤百炼的结果。
(三)素质的养成需要知识的内化和升华。所谓“内化”,就是内心化。依据《辞海》的解释,内化就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知识是素质的基础,没有知识作基础,素质的养成就没有必然性和目标性。没有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就不能形成良好的素质。单纯的知识不等于素质,较多的知识并不等于较高的素质。
(四)由于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素质是潜在的,只有通过人的言行才能体现。
(五)素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持久地影响着人对待自身和外界的态度。因此,也有人认为素质就是人对自身、他人、自然和社会的态度。当然,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它会在外界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甚至发生质的变化。
为了研究方便,有时将人才的素质区分为四个方面: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它们有密切的联系。思想素质是根本,人文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保证。这四个方面的总和,就是综合素质或整体素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和发展人,也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社会的素质。人生的两大主题是做人和做事,而教育正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的事业。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而提高素质,则是既解决如何做事更注重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事和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才是完善的教育、理想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这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既有理论问题,又有实际问题;既有认识问题,又有操作问题;既有当前问题,又有长远问题;需要长期地、深入地探索、实践和研究,任重而道远。
推行素质教育首先需要解决教师的职责定位问题。
唐代著名教育家韩愈对教师的职能表述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表述,比较全面地抓住了教育的基本任务:教人如何“做人”,教人如何“做事”,同时,这一表述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负责精神,当教师的,不仅负责“传”和“授”,而且要负责“解惑”,不仅重视“传”、“授”的过程,还要重视“传”、“授”的效果。这就表明,教师的责任不是单纯的教书,也不是离开教书的单纯育人,而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用现在通行的概括的说法,就是“教书育人”。这与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一致的;甚至有人把“传道、授业、解惑”理解为素质教育的载体。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职责的表述,也应赋予它新的涵义。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比较缓慢,知识的更新及总量的增加相对迟缓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人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基本上能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大体上能胜任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答疑辅导的职责。但是在近20年来,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一个大学毕业生刚刚迈出校门就会发现,他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一部分过时了。因此,从迈出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必须不断地“充电”。在这样的知识经济、知识时代背景下,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培养学生开拓新领域,分析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断进取求实的精神。所以,对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也应有与时俱进的理解。
新时代意义上的传道,应理解为教会学生做真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作风,以及交往处世、与别人合作的社交能力。教师要注重行为教育,为人师表,行为示范。应教会学生如何走出小我,改掉现代独生子女自私自利习气;教会他们如何不自负,不自傲用正确的观念规范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思想,陶冶性情,塑造高尚的人格,争取作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授业”方面,我们所处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信息繁多并且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迅速成为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文化的碰撞愈演愈烈。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网络交流、外语水平、丰富的知识积累等),同时也要激励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传统教育,着眼于培养“学习型”人才,忽视“创新型”人才;“学习型”人才,能够掌握己有知识,达到前人的水平;“创新型”人才,能够创造新的知识,超越前人的水平。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否则,科学无法发展,社会无法进步。大家知道,我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很多奖牌,但是我国却缺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在“解惑”方面,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营造平等融洽、相互尊重的师生氛围。不能总是老师给学生解惑,学生也可给老师解惑,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师,才是最高明的教师。学生是否成才,能否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归根结底,还在于学生自己的努力,单靠教师的“解惑”是无法奏效的。如果有一天,师生之间真能敞开心扉、毫无隔膜、相互纠正偏颇,共同进步提高,这是多么令人期待啊!
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用正确的观念引导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人,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他就是激励学生的追求卓越的号角,帮助学生乘风破浪的风帆,他就是学生心目中的丰碑。
作者简介:
魏伟(1976-),女,郑州人,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教师。
[关键词] 素质素质教育教师职责
“素质教育”,这一提法大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后来,在中小学范围内,由于与“应试教育”相对应,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提法。之后,全国高等教育界开展了以“加强素质教育,增强质量意识”为重点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讨论,各大院校都积极地进行参加这项讨论。现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实行素质教育,首先需要对素质的内涵有恰当的理解。经过教育界十几年的探讨和实践,多数人认为,在教育领域,“素质”可以这样界定:“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种界定表明:
(一)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一种生理品质。
(二)素质是通过教育和环境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素质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素质是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日积月累、千锤百炼的结果。
(三)素质的养成需要知识的内化和升华。所谓“内化”,就是内心化。依据《辞海》的解释,内化就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知识是素质的基础,没有知识作基础,素质的养成就没有必然性和目标性。没有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就不能形成良好的素质。单纯的知识不等于素质,较多的知识并不等于较高的素质。
(四)由于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素质是潜在的,只有通过人的言行才能体现。
(五)素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持久地影响着人对待自身和外界的态度。因此,也有人认为素质就是人对自身、他人、自然和社会的态度。当然,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它会在外界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甚至发生质的变化。
为了研究方便,有时将人才的素质区分为四个方面: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它们有密切的联系。思想素质是根本,人文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保证。这四个方面的总和,就是综合素质或整体素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和发展人,也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社会的素质。人生的两大主题是做人和做事,而教育正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的事业。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而提高素质,则是既解决如何做事更注重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事和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才是完善的教育、理想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这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既有理论问题,又有实际问题;既有认识问题,又有操作问题;既有当前问题,又有长远问题;需要长期地、深入地探索、实践和研究,任重而道远。
推行素质教育首先需要解决教师的职责定位问题。
唐代著名教育家韩愈对教师的职能表述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表述,比较全面地抓住了教育的基本任务:教人如何“做人”,教人如何“做事”,同时,这一表述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负责精神,当教师的,不仅负责“传”和“授”,而且要负责“解惑”,不仅重视“传”、“授”的过程,还要重视“传”、“授”的效果。这就表明,教师的责任不是单纯的教书,也不是离开教书的单纯育人,而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用现在通行的概括的说法,就是“教书育人”。这与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一致的;甚至有人把“传道、授业、解惑”理解为素质教育的载体。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职责的表述,也应赋予它新的涵义。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比较缓慢,知识的更新及总量的增加相对迟缓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人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基本上能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大体上能胜任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答疑辅导的职责。但是在近20年来,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一个大学毕业生刚刚迈出校门就会发现,他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一部分过时了。因此,从迈出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必须不断地“充电”。在这样的知识经济、知识时代背景下,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培养学生开拓新领域,分析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断进取求实的精神。所以,对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也应有与时俱进的理解。
新时代意义上的传道,应理解为教会学生做真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作风,以及交往处世、与别人合作的社交能力。教师要注重行为教育,为人师表,行为示范。应教会学生如何走出小我,改掉现代独生子女自私自利习气;教会他们如何不自负,不自傲用正确的观念规范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思想,陶冶性情,塑造高尚的人格,争取作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授业”方面,我们所处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信息繁多并且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迅速成为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文化的碰撞愈演愈烈。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网络交流、外语水平、丰富的知识积累等),同时也要激励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传统教育,着眼于培养“学习型”人才,忽视“创新型”人才;“学习型”人才,能够掌握己有知识,达到前人的水平;“创新型”人才,能够创造新的知识,超越前人的水平。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否则,科学无法发展,社会无法进步。大家知道,我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很多奖牌,但是我国却缺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在“解惑”方面,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营造平等融洽、相互尊重的师生氛围。不能总是老师给学生解惑,学生也可给老师解惑,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师,才是最高明的教师。学生是否成才,能否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归根结底,还在于学生自己的努力,单靠教师的“解惑”是无法奏效的。如果有一天,师生之间真能敞开心扉、毫无隔膜、相互纠正偏颇,共同进步提高,这是多么令人期待啊!
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用正确的观念引导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人,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他就是激励学生的追求卓越的号角,帮助学生乘风破浪的风帆,他就是学生心目中的丰碑。
作者简介:
魏伟(1976-),女,郑州人,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