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佩奇:在斯坦福成为了传奇

来源 :东方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w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孩提时代起,佩奇就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他说他一直都想成为一名发明家,他要做的是改变世界,而不仅仅是生产科技产品。但同时,他也认为,发明的商业化与发明本身同等重要。历史上很多发明家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就在于没有将他们的发明推向市场进而实现商业化,比如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佩奇的父亲是密歇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在他的熏陶下,佩奇从6岁起就热衷于计算机。1995年,22岁的佩奇从美国密歇根大学拿到理工科学士学位后,来到斯坦福攻读计算机专业。
  谢尔盖·布林是佩奇在斯坦福的学长,他给佩奇留下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初次见面,在不少话题上,佩奇与布林都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相对来说比较内向的佩奇很讨厌布林极为鲜明的个性和看待很多事情的强烈主见,不过,他转念一想——“我也是这样的人”,只是不喜欢表现出来而已。
  斯坦福大学精英荟萃、竞争激烈,佩奇的父亲给他的忠告是—“做好博士论文,因为这会决定你将来的学术生涯。”佩奇在“扼杀”掉十几个都很有趣的想法后,最终把论文的题目确定在了当时正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上。
  佩奇想在互联网上建立起一种链接,使得人们像写论文找论据一样可以方便地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评估这些资料的质量,把没用的丢掉,让“网络变得更有价值”。研究之后发现,当时整个互联网由大概一千万个文件,以及他们之间无法计数的链接组成。用网络爬虫爬行如此巨大的互联网所需要的计算资源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不过,他还是非常用心地设计了自己的网络爬虫。不久后,佩奇的研究项目引起了布林的关注。
  当时已经有几个搜索引擎存在,但这些搜索引擎都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总是显示不相关的列表,因为它们都是以关键字来排列搜索结果。而佩奇和布林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把关联性大、更有意义的结果凸显出来。
  粉丝越来越多,Google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从网络实验室搞来的硬盘、从系里面找来的闲置CPU,以及斯坦福的校园宽带,都成为了他们继续运营Google的免费资源。
  很快,佩奇和布林在斯坦福成为了传奇。1998年9月,25岁的佩奇和布林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曼罗帕克正式成立Google公司。佩奇总是能提出稀奇古怪的创意,并且总能以高效务实的风格来落实种种设想。在佩奇的主导下,谷歌成功实现了一批难以置信的疯狂创意,例如为街道拍摄全景照片,用数字技术复制真实世界,扫描全世界最大图书馆的所有藏书,开发能够翻译任意两种语言的机器。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近读谢力军先生即将付梓的散文集书稿,正值疫情肆虐全人类时期,心情难免压抑.rn而作者书稿中一篇近作《谁被关进了笼子》,直接涉及疫情话题,可见作者关注苍生、悲天悯人的情
期刊
网上有些专家说,大米饭不能吃多了,吃多了容易发胖,容易得……rn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发现,有的人说吃大米饭胃疼,不舒服,大米饭被浪费的情况也是最严重的.rn我们小时候,大米饭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