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精神对长三角发展的贡献和价值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p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商精神是长三角区域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历史上,徽商精神对长三角区域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如今,徽商精神对共同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

徽商精神的主要內涵


  徽商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衰退于清末,在绵延七、八百年的历史中,凝练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徽商精神。
  一是放眼天下的开放精神。徽州人迫于环境走出大山外出经商,这本身在传统农耕社会就是不可多得的开放精神。并且徽商在经营中极尽才能,不断开拓经营思路,盐业、典业、茶业等,到了晚清,甚至还有从事对外贸易、投资开矿、创办银行等,这种认清形势、敢于突破的意识和做法,体现了其放眼天下的开放精神。
  二是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徽人从商首先在职业选择上突破了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观,突破了成规旧律。另一方面是经营理念的创新。他们提出了很多新经营理念和模式,如长途商品贩运、重质量、讲诚信、品牌连锁经营等,对传统商业管理做出了改良和创造性的发展。
  三是以众帮众的合作精神。一方面,依靠宗族纽带互相扶助。徽州人聚族而居,在内依靠建祠、修谱增强凝聚力,在外经商依靠会馆、商会等维系情感、互相提携,由此形成强大的整体力量。另一方面,依靠诗书文化广交名士。徽商虽寄迹于经商,但是儒商,他们与文人、官员交谊深厚,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和商机。
  四是讲信重义的信义精神。一方面,在诚信和利益中,将诚信放在首位。如休宁商人程锁,大灾之年卖粮食,“价如往年平”。另一方面,他们家国观念浓厚、热心公益。如架桥铺路、重教兴学、赈灾济贫等。明崇祯十四年徽州大旱,歙县丰南商人吴孟嘉同叔父吴震吉带头捐粥,保全了数千名饥民的性命。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虎门炮台遭到破坏,在广州经营茶叶的徽商江有科,捐钱七百串。
  五是知法守法的法律精神。一方面,徽商具备很强的遵法守法观念。“家有法则知戒”,徽商自小因为受宗族一系列教化体系的约束和规制,从而形成了较强的遵法守法观念。如《方氏会宗统谱》中有言:“兢兢奉法唯谨,顾能保其业”,就是要求族人要谨慎奉法。另一方面,徽商具备一定的制定法律的能力。如徽商中的盐商,在明代盐法几次变更中,都有他们参与其事。其三,徽商重视法律文书的运用,如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交易文契、合同文书、承继文书、私家账簿、官府册籍、政令公文、诉讼文案等。
  六是勤劳执着的奋斗精神。徽商常被形象地概括为“徽骆驼”。徽州俗例,男子一到十五六岁绝大多数都要外出做生意,入行当学徒。学徒生涯异常辛苦,徽州有一首《学徒苦》:“学徒苦,学徒愁;头上带‘栗色’(被打的肿块),背脊驮(挨)拳头。三餐白米饭,两个咸鱼头。”并且徽商外出行贾,常年在外,数年或数十年无法归家。即便如此他们仍有着“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的勤劳执着的奋斗精神。

徽商精神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历史贡献


  徽商精神来源于徽商发展过程中的积淀,是影响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深层驱动力,为长三角区域的兴起发挥过重要作用。
  推动了商贾活动对长三角区域的辐射
  道路梗阻的闭塞环境,激发了徽商目光向外的开放格局和心态,形成了徽商的开放精神,同时这种开放精神又引领着徽商的活动和行为,推动了其商贾活动对长三角区域的辐射。
  明代中后期,徽人大批外出经商,开辟了很多商路。《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专门记载了以徽州(或徽州属县)为起讫点的路线29条,其中涉及:休宁县至杭州府水路;休宁县由几村至扬州水路;黟县至南京路;苏州由广德州至徽州府水陆路;苏州由四安至徽州府陆路等。可见通过水路陆路,徽州对外形成了一个放射性的网络,与富庶的长三角区域紧密地关联在一起。
  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商品经济发展
  重农轻商是封建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也极大限制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徽商的创新精神和经营活动一定程度上推动这一思想观念的转变。明代中后期,长三角的各大城市都有徽商活跃其间。据明代《金陵琐事剩录》记载,当时南京当铺共有500家,大多是徽州人经营;扬州是两淮盐运司所在地,徽州盐商最早进入扬州;杭州是两浙盐运司所在地,也是徽州盐商的主要聚集地,《两浙盐法志》中提到的人物,绝大多数是徽州商人;苏州的棉织业发达,徽商在苏州广开字号。而在苏、松、杭、嘉、湖五府地区,徽商的足迹更已遍布下辖的各个县、镇、庄,以至于当时流传了 “无徽不成镇” 这句谚语。明清时期,长三角区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忽略徽商在这其中发挥的促进作用。
  助推了长三角区域的文化繁荣
  徽州人“虽为贾者,咸近士风”。徽商是儒商,常倾注于各类文化事业,如藏书、刻书等,这对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此外,徽商好客尊士,善于与文人名士交流交往,或交流聚会,或酬酢共游。如富甲一方的徽州盐商在扬州建有大量园林,扬州瘦西湖白塔、五亭桥皆由徽州盐商集资建造。这些地方往往成为商会、官员、诗人、画家等社会名流集聚、切磋、交流之地。这在客观上促进了长三角区域建筑、学术、书画、曲艺的发展,助推了长三角区域文化的繁荣。
  影响了长三角区域的商业环境和社会氛围
  徽商的在经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勤劳执着的意志品格、重诚守信的商业道德、契约为重的经商传统,热心公益的善行义举诠释出徽商的信义精神、法律精神和奋斗精神,这些优秀的精神元素影响着长三角区域的商业环境和社会氛围。如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真不二价”的经营广为百姓称颂;徽商汪琼在苏州经商,捐资治理河道;大盐商汪应庚,“在扬则施棺櫘,给棉絮,设药局,济回禄,拯溺舟,育遗婴”等,皆被传为美谈。这些都对长三角区域的商业环境和社会氛围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影响。

徽商精神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当代价值

  当前,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徽商精神仍具有积极的当代价值。
  借鉴徽商“开放”精神引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开放是徽商精神的本源,开放同样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使命。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但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长三角区域作为全国龙头,使命重大。当前长三角区域仍可学习借鉴徽商“开放”精神,保持开放的胸怀和姿态,目光向外,拓展思路,建立统一的开放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借鉴徽商“创新”精神激发长三角区域内生动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古代徽商的辉煌。创新驱动发展亦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战略。首先,要重视汇集创新型人才。徽商的创新精神与他们本身的高文化素质是直接相关的,要加强长三角城市间的科教资源整合,以优厚的人才政策汇聚起大量科研工作者、企业家、工程师、设计师、高级技术工人等。其次,要加大创新创业力度。吸取徽商创新首先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始这个关键,激发创新的原生动力,注重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从而催生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借鉴徽商“合作”精神优化长三角区域优势互补
  徽商的成功离不开各方面因素的互助和相帮。当前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亦要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特色,扬长避短,协同合作。要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发挥好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发挥好浙江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优势;发挥好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 。
  借鉴徽商“信义”精神营造长三角区域良好营商环境
  徽商的信义精神来源于徽州地区的儒风儒貌。信义精神亦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诚信营商环境的营造显得迫切。首先,要加快营造社会诚信氛围;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借鉴徽商“法律”精神“破除”长三角区域制度障碍
  徽商是中国古代商帮中法律精神最强的商帮。法律精神亦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保障。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涉及不同的行政区域、不同的地方法规、不同的管理标准,很多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沟通协调来解决,而需要从法律层面、制度政策层面打破藩篱。要发挥各地党政机关、政法系统的主导作用,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法律服务机构等的参与作用,努力提供跨区域、综合性、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借鉴徽商“奋斗”精神提振长三角区域发展韧性
  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的,需要付出艰巨、艰苦的努力。长三角作为我国科技及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要坚持稳中求进,必然也面临新的挑战。需传承和弘扬徽商勤劳艰辛、忍辱负重的“奋斗”精神,应对对外开放面临的巨大压力,实现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结 语


  徽商精神是长三角区域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历史上,徽商精神对长三角区域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如今,徽商精神对共同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
  [本文系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2019-2020年度招标课题( ZB 201908);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16CX057)的研究成果。]
  (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比不断地提升,中间业务在银行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各大银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间业务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剖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国情和银行发展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的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的概念及特点  中间业务
期刊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活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情感与国家文化联结的重要纽带。伴随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区域、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中,在流行文化和青年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里,没有得到适当传播的非遗项目难免呈现出被“边缘化”的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对于未来的全球化竞争等内容的认知不断加强,目前我国对于企业运行和政府运行的效率,都提出了适应时代新需要的全新要求。行政审批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正是在国家意识的正确引导下而产生的一项服务系统设计工作。行政审批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可以加强我国的行政审批流程的审批效率,通过审批效率的改进提升来加速我国企业实现流程上面的正规化的过程,从而大大加快我国企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快速解决其
期刊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升级,智慧城市的构建也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如何在拥堵的交通现场快速找到一条畅通的道路,如何在人满为患的医院里快速接受问诊治疗,这都是智慧城市所要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冷链物流保障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为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动力。所以,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构建智能冷链物流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话题。
期刊
当今社会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是大学生,面向新时代实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体现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理念,同时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各高校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但是效果不显著,而高校众创空间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  众创空间是当今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实践和服务平台,其是在实施“互联网+”行动下逐渐发展壮大的。大学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力量,但部分
期刊
陆军是中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的先行者,已深耕医疗器械领域近20年,同时也是行业的专家和引领者。陆军曾是一名资深的骨科医生,在骨科医疗专业知识的积淀下,后进入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先后任职于施乐辉、史赛克、捷迈邦美等全球顶尖骨科医疗器械公司。骨科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之一,而其中骨科植入物又是骨科器械中最重要的门类,骨科在医疗器械领域一直有着重要的专属细分地位。作为全球顶级医疗器械巨头,以及
期刊
近两年,我国少儿图书营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少儿图书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现象,大量的图书涌入市场,为少儿的阅读提供丰富选择。此种背景之下,少儿图书的营销模式逐渐出现同质化的发展趋势,各图书企业的营销模式雷同,出现搬移、抄袭与跟风的情况,难以满足愈发多样化的少儿阅读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少儿图书行业发展价值,为少儿提供良好的阅读服务与体验,建议工作人员要深入关注少儿的图书阅讀需求,提出“
期刊
外贸一直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我国的对外贸易近年来受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速度。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尚没有完全完成,国内外贸型企业在产品和服务输出面临一系列压力和挑战。特别是中小型外贸企业,缺乏技术的积累,品牌的塑造缺乏底蕴,导致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不高,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我国跨境电商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的态势
期刊
我国医疗保险可分为商业医疗保险和政府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而政府医疗保险据官方统计,参保人数达13.6亿人,整体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涉及范围广,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医疗保障服务。政府医疗保险主要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以下简称医保经办机构),目前医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主要存在考核指标不合理、组织架构设置不完善、人力资源数量匮乏、信息化应用不足、服务理念落后等问题,加强医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期刊
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虎门渡口曾是珠江口两岸间的重要通道,但最终亦随着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的相继通车退出水运交通的舞台。如何结合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推进虎门渡口功能转型新造,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梳理虎门渡口的历史和现状,总结其停航的原因,论证其在新时期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及其建设方案。  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启动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兴建于1989年、正式通航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