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大脑正在成为国内城市的标配,城市大脑企业要以AI服务为核心,逐步搭建城市治理平台、居民生活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
疫情之下城市数字化进程提速、新基建蓬勃发展等多重利好使城市大脑迎来巨大市场机遇,诸多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然而,城市大脑尚属于新兴事物,且目前以政府主导建设为主,城市大脑如何实现商业价值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实现方式则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回顾阿里、腾讯等企业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将其成长路径归为以下三步:首先,以品质优秀、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几个产品切入市场,吸引用户,例如淘宝网、QQ、微信等;第二,围绕核心产品增加关联产品形成服务平台,例如腾讯由微信、QQ衍生了一系列以消耗用户空闲时间为核心的游戏、视频等产品,形成娱乐和内容服务平台;第三,产品之间、平台之间相互作用完成流量和数据积累,形成网络效应,通过流量转化或分发、赋能用户等方式实现价值,例如在12亿用户基础上,微信向游戏产品导入流量,通过道具等虚拟物品交易获得收益,而微信小程序则成为向个人、企业等的业务服务和用户管理能力平台,2019年,小程序带动就业机会2000万余个,创造了超过5000亿商业价值。
由此看来,产品和服务、数据和用户积累以及他们的网络效应是价值实现的关键,围绕这些要素,笔者将从核心产品、推进步骤、盈利方式等方面讨论企业如何实现城市大脑的商业价值。
核心产品方面。AI中心是城市大脑“类人脑”属性的重要載体,也是处理综合性城市治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应当作为城市大脑企业的一项核心产品。然而AI中心的自主学习、智能决策等能力是在算法、数据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根据解决问题的难度,AI中心的研发可遵循以下三个阶段:首先,解决权责清晰的业务问题,例如接诉即办,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产生任务单并下发;第二,解决涉及部门众多但管理边界模糊的问题,如渣土车治理,通过对车辆问题的实时研判,生成一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方案,并记录各部门贡献;第三,针对城市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案例的自主学习,形成一套城市大脑的处理规则,弥补人为定责条款的空白,实现基于AI的机制创新。
推进步骤方面。城市大脑是复杂的长期工程且投资巨大,除AI中心外,还需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设施以及政务、交通、环保等各领域的业务系统作为基础,为兼顾城市大脑的建设品质和企业的可持续性,城市大脑企业应当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首先,在发展初期,通过承接城市大脑的基础类项目实现基本生存,这一阶段企业要掌握通信、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基础技术,具备有机结合各类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高效适配项目需求和产品技术资源的大集成能力;第二,研发引入AI中心、大数据中心等产品,升级各类业务应用,形成城市治理服务平台。这一阶段企业要具备大规模算力架构和应用级算法的能力,同时深刻理解业务需求,能够利用AI解决城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第三,依托城市治理平台沉淀的数据,逐步建设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形成城市运营综合体。这一阶段的企业需要具备生态能力,能够通过城市治理平台对居民行为的数据化、组织化和智能化,与生态伙伴合作拓展和延伸城市大脑服务行业和领域。
盈利方式方面。在初期阶段,企业收入来源仍以政府出资为主,以项目形式实现,主要价值是协助政府提升城市硬件设施的数字化水平和政府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在第二阶段,企业需引入金融手段,投入产品研发和工程建设,尽管主要客户仍是政府,但可采用购卖服务方式实现收入,例如AI中心可按任务单计价,企业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在第三阶段,企业面向政府、居民以及各类产业,其收入形式多元,包含服务收入、产业投资收入等,例如疫情防控期间,海淀城市大脑积累了全域用户的身份信息、行动轨迹等,未来可将其扩展居民生活平台,提供生活缴费、家政旅游等服务,而居民对家政服务的偏好数据则可以支撑家政行业优化或重新定制服务品类和功能,城市大脑企业则可以此实现收益。在这一阶段,其主要价值是赋能政府和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当前,城市大脑正在成为国内城市的标配,城市大脑企业要以AI服务为核心,逐步搭建城市治理平台、居民生活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沉淀用户和数据,结合各类生活生产场景,通过用户、数据、场景之间的网络效应,创造更加广阔的商业价值。
疫情之下城市数字化进程提速、新基建蓬勃发展等多重利好使城市大脑迎来巨大市场机遇,诸多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然而,城市大脑尚属于新兴事物,且目前以政府主导建设为主,城市大脑如何实现商业价值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实现方式则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回顾阿里、腾讯等企业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将其成长路径归为以下三步:首先,以品质优秀、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几个产品切入市场,吸引用户,例如淘宝网、QQ、微信等;第二,围绕核心产品增加关联产品形成服务平台,例如腾讯由微信、QQ衍生了一系列以消耗用户空闲时间为核心的游戏、视频等产品,形成娱乐和内容服务平台;第三,产品之间、平台之间相互作用完成流量和数据积累,形成网络效应,通过流量转化或分发、赋能用户等方式实现价值,例如在12亿用户基础上,微信向游戏产品导入流量,通过道具等虚拟物品交易获得收益,而微信小程序则成为向个人、企业等的业务服务和用户管理能力平台,2019年,小程序带动就业机会2000万余个,创造了超过5000亿商业价值。
由此看来,产品和服务、数据和用户积累以及他们的网络效应是价值实现的关键,围绕这些要素,笔者将从核心产品、推进步骤、盈利方式等方面讨论企业如何实现城市大脑的商业价值。
核心产品方面。AI中心是城市大脑“类人脑”属性的重要載体,也是处理综合性城市治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应当作为城市大脑企业的一项核心产品。然而AI中心的自主学习、智能决策等能力是在算法、数据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根据解决问题的难度,AI中心的研发可遵循以下三个阶段:首先,解决权责清晰的业务问题,例如接诉即办,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产生任务单并下发;第二,解决涉及部门众多但管理边界模糊的问题,如渣土车治理,通过对车辆问题的实时研判,生成一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方案,并记录各部门贡献;第三,针对城市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案例的自主学习,形成一套城市大脑的处理规则,弥补人为定责条款的空白,实现基于AI的机制创新。
推进步骤方面。城市大脑是复杂的长期工程且投资巨大,除AI中心外,还需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设施以及政务、交通、环保等各领域的业务系统作为基础,为兼顾城市大脑的建设品质和企业的可持续性,城市大脑企业应当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首先,在发展初期,通过承接城市大脑的基础类项目实现基本生存,这一阶段企业要掌握通信、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基础技术,具备有机结合各类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高效适配项目需求和产品技术资源的大集成能力;第二,研发引入AI中心、大数据中心等产品,升级各类业务应用,形成城市治理服务平台。这一阶段企业要具备大规模算力架构和应用级算法的能力,同时深刻理解业务需求,能够利用AI解决城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第三,依托城市治理平台沉淀的数据,逐步建设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形成城市运营综合体。这一阶段的企业需要具备生态能力,能够通过城市治理平台对居民行为的数据化、组织化和智能化,与生态伙伴合作拓展和延伸城市大脑服务行业和领域。
盈利方式方面。在初期阶段,企业收入来源仍以政府出资为主,以项目形式实现,主要价值是协助政府提升城市硬件设施的数字化水平和政府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在第二阶段,企业需引入金融手段,投入产品研发和工程建设,尽管主要客户仍是政府,但可采用购卖服务方式实现收入,例如AI中心可按任务单计价,企业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在第三阶段,企业面向政府、居民以及各类产业,其收入形式多元,包含服务收入、产业投资收入等,例如疫情防控期间,海淀城市大脑积累了全域用户的身份信息、行动轨迹等,未来可将其扩展居民生活平台,提供生活缴费、家政旅游等服务,而居民对家政服务的偏好数据则可以支撑家政行业优化或重新定制服务品类和功能,城市大脑企业则可以此实现收益。在这一阶段,其主要价值是赋能政府和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当前,城市大脑正在成为国内城市的标配,城市大脑企业要以AI服务为核心,逐步搭建城市治理平台、居民生活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沉淀用户和数据,结合各类生活生产场景,通过用户、数据、场景之间的网络效应,创造更加广阔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