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12332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二语习得的研究蓬勃发展以来,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投向语言学习者。事实上,不同的学习者对目标语的熟练程度相差甚远,原因之一就是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性格差异、学习策略等。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重视、尊重这些差异,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外语教学;个体差异
  
  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过去三十年的深入和发展,对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学习与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研究者们在研究语言共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投向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从而解释为什么不同的语言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效果。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普昆,2005)。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深刻感受到,即使在同一个教学班级内的两个自然班的成绩也可能大相径庭,更不用说每个学生之间的学习效果的差距了。通过观察,并在研究了前人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本人认为学习者的动机,性格和学习策略的运用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是影响学习者成功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的重要因素。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研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有关动机的理论。
  Williams和Burden(1997)认为,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动力,可促使人们作出有意识的行动的决定并维持相当的努力,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他们认为动机由四部分组成:行动的愿望和决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活动中所投入的精力;参与和兴趣的保持。
  Gardner和Lambert(1972)认为学习动机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综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指的是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文化或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融入该种文化或该社团的社会生活;二是“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即用语言做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如找一份好工作或为了获取目的语国家的新信息如阅读科技文献或翻译资料等。
  Atkinson,McClelland,Clark和Lowell(1953)根据动机的根源不同,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来自于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或内容的浓厚兴趣;外在动机来自于外界的影响,如升级、升学、获得奖励、避免批评等。学生的学习正是这两种动机的合力所致。
  动机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主要因素,成功的学习者不仅需要足够的能力也要有高度的学习动机,在我国除了很少一部分学习者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或兴趣而具有“综合性动机”外,恐怕绝大部分学习者都持“工具型动机”, 对于大多数非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们,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有哪些呢?调查发现他们学习英语最大的动机指向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基础好一点的则把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为他们学英语的终极目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用于检测英语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以及大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的程度,而现在的学生们却把它当成了在大学期间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好多学校为了督促、鼓励学生学好英语,把四、六级考试和学位挂钩,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误导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以至于好多学生在通过了四级考试后就完全放弃了英语学习,在他们的想法中,持有那张等级考试合格证书或是合格的成绩单就意味着大学英语学习目的的最终达到,甚至意味着一份好工作的强大保障。这种现象的改变要靠社会的支持,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此外,在培养和激发动机的过程中应始终注意使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互相补充,由对学习目的的认识而产生的学习需要以及学习的兴趣等都是内部动机,如果只依靠内部动机,时间一长它就会衰减;而检查,评定竞赛等等是外部动机,它可以对内部动机起支持作用。然而,一味地依靠外部动机,由于强度不够,一旦移去,奖励和惩罚等外部动机也会衰退。因此二者必须相互补充。
  
  2.性格的差异
  
  许多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者习得成功与否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很大关系。在性格因素中诸如自尊心(self-esteem)、抑制(inhibition)、焦虑(anxiety)、冒险精神(risk-taking) 及内外倾向(introversion-extroversion) 等会对第二语言习得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使学习速度以及最终外语水平产生差异。事实上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以研究较多的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为例,近年的研究越来越表明性格外向的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的人际交流技能方面具有优势,原因是外向型性格使学习者有更多的参与语言实践机会,语言输入的总量上要远远大于内向型性格学习者; 而性格内向的学习者在发展语言认知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对于这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有争议,有人认为和他们在读写方面花的时间更多有关;而有人则认为这类学习者可能更善于利用其性格特点, 对有限的输入可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形式分析; 或解释为性格内向的学习者可能在语法、翻译、阅读理解方面钻研更加深入。总体而言,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在掌握人际交往中所需的基本语言技能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在课内外口头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 但在对语言结构的掌握及听力、理解能力、笔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内向性格的人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更胜一筹。
  教师对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可采取的方法有四:一是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性格差异,在组织教学、选用教材时既要考虑外向型学生的特点,也要考虑内向型学生的特点,使各种性格的学生都能尽量受益,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同的场合注意发挥各自的长处。二是学生应该意识到在外语学习中,外向和内向各有利弊,前者趋于流利,后者趋于准确。三是通过某些手段鼓励和促使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向相反的方向做些改变,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环境。四是充分发挥学生性格差异中的积极因素,鼓励学生从听说读写的任一角度寻找一个突破口,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3.学习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策略研究的兴起,既有教育价值观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的背景,又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的自然结果。由于研究者的类型和经历不同,研究方法也不同,因而学习策略的分类也存在差异。其中,O’Malley和Chamot根据信息处理模式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原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思考,是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以及认知活动完成后所进行的自我评估,元认知策略是高一级的管理技巧,是成功的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对提高学习效果起着最为核心的作用。
  认知策略则是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方式等内部过程的技能,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推理、转换或归纳,进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步骤和策略。
  社交/情感策略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对其他学习者或本族语使用者进行交际时所使用的方法或策略。语言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具体的交流。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使用一些社交策略是十分必要的。这其中包括:借助提问、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在交际遇到困难时,积极从同学、老师那里寻求帮助,培养合作精神,善于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等。情感策略则是指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情绪、态度、动机和价值观等个体因素来影响语言学习。
  大学里,学生仅仅是凭兴趣或迫于压力而进行英语学习,因而随意性、盲目性很强,缺乏系统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同学,受中学的语言学习模式的影响,他们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高于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倾向于采用听、读等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譬如,听磁带,阅读报刊杂志等。而很少进行产出式的说、写学习活动,而学习策略的缺乏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学习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使更多的学生能掌握学习策略,但如果依靠学生自发地掌握学习策略,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走太多弯路,而且大部分学生难以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教师的教学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策略,通过专门的或者是渗透式的学习策略教学,可以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策略,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减少教学和训练的时间,提高学生“学”的质量,特别是能够促进或改进因不具备学习策略或学习策略掌握不好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大面积提高教育的质量。
  
  4.结束语
  
   外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外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外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对学生加强学习动机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性格差异中的积极因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鼓励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使策略适应具体的语言任务。作为外语教师,我们要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发挥学生个体差异中的积极因素,适当地弥补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Ellis,Ro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rown,H D. 200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戴炜栋、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
  王雪梅.论性格倾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王初明. 应用心理语言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普昆. 学习者个体差异对外国语学习的影响
  张景丰.二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理论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沈渭菊.内向/ 外向型性格与二语习得
  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其他文献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发现与探究,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顺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对师生双方的全新挑战,就必须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兴趣和有效学习方式的培养。在我的教学过程中,Body language是我采取最多的教学手段之一,在使用它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持久的兴趣和自信心。那么何为“Bod
期刊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eacher burnout phenomen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problems among the world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scription and causes of bu
期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是一节课的第一环节。导入(又称为“导课”)是指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似戏剧的“序幕”,将教学过程导入下一环节,起着“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的作用。教师应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创新行之有效的导入新课方法,力求通过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迁移。  导入目的——“
期刊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模式,全面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等方面已成为外语教学中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基于辽宁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独立学院应依据自身特点,创建出一整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外语教学体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改革; 实践    前言:    本篇论文研究的课题在2006年被
期刊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性。通俗地讲,就是如果人喜欢某种事物,他就具有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时间的流逝,学习内容和知识量的增加,以及教学要求难度的增大,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永不减弱呢?结合我们年级组的英语教学实际,谈一下我们是怎样培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享受学习的欢乐,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所以是否喜欢英语,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近几年对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这一课题上我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角色。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以人为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期刊
摘要:有人说:“在适当的时候,适合的地点,遇到恰当的人,这就是正确的。”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在作业设计时努力去创造这个正确的时、空、人,让学生成为恰当的人,放飞他们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农村学习兴趣    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需要感知与他们的内心世界相呼应的声音、色彩、动作和语言。他们需要在轻松和愉快的环境下接受语言、领悟语言和使用语言。教师应创设条件来满足儿童的这种学
期刊
摘要: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离不开记忆,许多人往往从单纯的理论角度去研究记忆,而我们英语老师有必要从实际的角度,讲究记忆理论的具体化,也就是说,在新的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某种知识时,经过大脑缜密地调配过程,随取随用,以至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快速进行,以此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抓细过程 记忆犹新    许多英语学得好的学生,语音判断准确,平时解题的速度很快,秘密在于他们对学到的英语单词、常
期刊
《高中英语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这就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强调的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装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