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21世纪高品位、高素质人才,语文教育势必要加强文学课教学。“文学是人学”,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塑造人的灵魂,也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也可以提升人的品质。加强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重塑人文精神,完成自我超越。因此必须注重文学课教学,加强文学素养教育,形成“大语文”氛围。
在新课标教学理论的观照与实践的探索下,笔者以为实施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语言感悟,情感共鸣,思维拓展,审美体验,人文关怀等。
一、语言感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
语言感悟是中学文学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文学鉴赏的立足点。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语感”,要求“揣摩、品味,多角度进行语言感悟”。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快速领悟性与直觉思维性,尽量克服语文教学中肢解性的所谓语言能力训练的弊端,摆脱语言孤立性的毛病,融语言训练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
语言是文学作品外化的载体和媒介。欣赏文学作品,就必须较好地把握文学语言。由于文学语言的内在张力与丰富的蕴涵,常常以含蓄见长,里面往往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因此欣赏文学作品,常常要领会“言外之意”,聆听“弦外之音”,捕捉“象外之象”。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弃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重要的。”因此要捕捉语言的意蕴,语言感悟力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具体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呢?
1.着眼于朗读,读中带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整体与个体的放声朗读与默默吟咏。那么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对文章的直觉感悟又将如何?
因此必须放开手脚,让我们的学生放声朗读,感受言中之情,领悟弦外之音。努力去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闪动的情感脉搏,静心去倾听作者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潺潺流淌的心灵声响。读出迥异的文风、读出不同的形象;读出酣畅文气、读出严谨文理、读出微言大义!
2.得益于大阅读,拓展语境
不仅在课堂上要加强语言的涵泳,课外也要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加强语言文字的刺激,增加大量的语言储备,积累一定的语感,便于拓展学生的言语境界。利用新语文课本、读本、新课标所规定必读的名篇佳作、新教材迁移教学下的美文时文,同时把语言学习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小课堂里有大课堂,小语文中有大语文”,真正体现语感培育取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的原则。
3.潜心于品味,品中带思
立足于语言感知,通过多角度、不同程度的语言揣摩,以言语作为利器去品读文学作品,品中带思,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与直觉思维力。如鉴赏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前村雪地里,昨夜一枝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通过品读,感悟其“绿”之境界、“一”之精妙、“雪”之形象。在实际教学中就比较容易进入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与情感境界,从而实现文学阅读教学与鉴赏由外向内的最佳切入。
二、情感体验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鸣点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维,经定而后维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一切文学作品都有它们内在的情理经维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探本求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
1.利用文本优势,调动情感体验
编入新教材的美文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底蕴,潜在的情感力量,因此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构建文学教学情感体系:忠诚爱国情如《最后一课》《黄河颂》;亲情如《散步》《爸爸的花儿落了》;豪情如《观沧海》等等。在文学作品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加大情感熏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2.协同三者关系,促进情感体验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文本(作者)”、“教师(教者)”、“学生(学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作家、老师、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观照,自然就必须处理好文情、师情、学情三者合一的情感共谐。因此把握好教学起点,以作品为载体,知人论世,把情感体验作为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鸣点,努力创造出一个融作者思想、教者思路、学生思维情感体验于一体的多角度、立体式的共鸣与回应,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师生在教学场中的情感互动,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还原文学的本性与本真。
3.创设课堂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课前导入来铺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前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感受一下他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此解说词营造了情感教学氛围,无疑激发了学生对文本最初的情感体验。
4.精读精析,加深情感体验
可以在读中悟、悟中读;可以通过老师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精析,加深情感体验的力度。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情感教学情景:品读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认识“一阴一晴”两种不同的情景而带来的“一悲一喜”两种不同的心情,这是理解全文思想情感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通过教师的课堂调控:作者、“古仁人”、“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你的悲喜观如何?你所追求的是何种悲喜观、苦乐观?学生对作者追求古仁人的那种悲喜观便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身处逆境不自悲,身处顺境不自喜。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这种折射人文体验与情感景致的文学作品教学的效果与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了。
总之,在语文文学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以上几个教学因素,精心选择语言的突破口,加强语言感悟的力度,思维训练的梯度,能力培养的广度;营造课堂情境,把握文学教学中情感共鸣所激发的浓度,审美体验所引发的深度。在语言的驱动下,随着教学情境中师生情感的互动与抒发,展示思维的奔放与澎湃,呈现审美的壮美与瑰丽,引发人文精神的关注与张扬。把语言感悟与思维发展同步,情感体验与思维拓展共振,审美教育与人文精神共谐,这势必会呈现文学课教学姹紫嫣红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新课标教学理论的观照与实践的探索下,笔者以为实施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语言感悟,情感共鸣,思维拓展,审美体验,人文关怀等。
一、语言感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
语言感悟是中学文学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文学鉴赏的立足点。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语感”,要求“揣摩、品味,多角度进行语言感悟”。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快速领悟性与直觉思维性,尽量克服语文教学中肢解性的所谓语言能力训练的弊端,摆脱语言孤立性的毛病,融语言训练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
语言是文学作品外化的载体和媒介。欣赏文学作品,就必须较好地把握文学语言。由于文学语言的内在张力与丰富的蕴涵,常常以含蓄见长,里面往往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因此欣赏文学作品,常常要领会“言外之意”,聆听“弦外之音”,捕捉“象外之象”。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弃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重要的。”因此要捕捉语言的意蕴,语言感悟力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具体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呢?
1.着眼于朗读,读中带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整体与个体的放声朗读与默默吟咏。那么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对文章的直觉感悟又将如何?
因此必须放开手脚,让我们的学生放声朗读,感受言中之情,领悟弦外之音。努力去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闪动的情感脉搏,静心去倾听作者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潺潺流淌的心灵声响。读出迥异的文风、读出不同的形象;读出酣畅文气、读出严谨文理、读出微言大义!
2.得益于大阅读,拓展语境
不仅在课堂上要加强语言的涵泳,课外也要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加强语言文字的刺激,增加大量的语言储备,积累一定的语感,便于拓展学生的言语境界。利用新语文课本、读本、新课标所规定必读的名篇佳作、新教材迁移教学下的美文时文,同时把语言学习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小课堂里有大课堂,小语文中有大语文”,真正体现语感培育取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的原则。
3.潜心于品味,品中带思
立足于语言感知,通过多角度、不同程度的语言揣摩,以言语作为利器去品读文学作品,品中带思,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与直觉思维力。如鉴赏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前村雪地里,昨夜一枝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通过品读,感悟其“绿”之境界、“一”之精妙、“雪”之形象。在实际教学中就比较容易进入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与情感境界,从而实现文学阅读教学与鉴赏由外向内的最佳切入。
二、情感体验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鸣点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维,经定而后维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一切文学作品都有它们内在的情理经维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探本求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
1.利用文本优势,调动情感体验
编入新教材的美文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底蕴,潜在的情感力量,因此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构建文学教学情感体系:忠诚爱国情如《最后一课》《黄河颂》;亲情如《散步》《爸爸的花儿落了》;豪情如《观沧海》等等。在文学作品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加大情感熏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2.协同三者关系,促进情感体验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文本(作者)”、“教师(教者)”、“学生(学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作家、老师、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观照,自然就必须处理好文情、师情、学情三者合一的情感共谐。因此把握好教学起点,以作品为载体,知人论世,把情感体验作为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鸣点,努力创造出一个融作者思想、教者思路、学生思维情感体验于一体的多角度、立体式的共鸣与回应,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师生在教学场中的情感互动,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还原文学的本性与本真。
3.创设课堂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课前导入来铺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前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感受一下他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此解说词营造了情感教学氛围,无疑激发了学生对文本最初的情感体验。
4.精读精析,加深情感体验
可以在读中悟、悟中读;可以通过老师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精析,加深情感体验的力度。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情感教学情景:品读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认识“一阴一晴”两种不同的情景而带来的“一悲一喜”两种不同的心情,这是理解全文思想情感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通过教师的课堂调控:作者、“古仁人”、“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你的悲喜观如何?你所追求的是何种悲喜观、苦乐观?学生对作者追求古仁人的那种悲喜观便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身处逆境不自悲,身处顺境不自喜。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这种折射人文体验与情感景致的文学作品教学的效果与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了。
总之,在语文文学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以上几个教学因素,精心选择语言的突破口,加强语言感悟的力度,思维训练的梯度,能力培养的广度;营造课堂情境,把握文学教学中情感共鸣所激发的浓度,审美体验所引发的深度。在语言的驱动下,随着教学情境中师生情感的互动与抒发,展示思维的奔放与澎湃,呈现审美的壮美与瑰丽,引发人文精神的关注与张扬。把语言感悟与思维发展同步,情感体验与思维拓展共振,审美教育与人文精神共谐,这势必会呈现文学课教学姹紫嫣红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