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后,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用专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把相关的、类似的历史知识编排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纵横比较,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种做法有利也有弊,弊端在于:使同一个时期或同一个国家的史实散布于好几本书中,如政治史主要集中在必修1,经济史主要集中在必修2,文化史主要集中在必修3,有些知识还有可能集中在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整合教材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于高中生来说,用简洁的语言全面概括一个历史事件是一件困难的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把握历史事件,即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发生的经过、事件发生的结果。具体说来也就是:首先要把握事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其次要把握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等具体内容,最后要把握事件的作用、影响、意义等。
对于洋务运动,我通过启发式提问来帮助学生理顺其知识点。我提出问题:洋务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清朝末年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这两次鸦片战争都是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以英国为首的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在亚洲开辟商品输出场所和原料供应地而发起的。当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北方发生了捻军起义,南方则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面对这种情况,地主阶级为了“自救”,形成了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他们继承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将其发展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在内容上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第一,为了“自强”,创办军事工业;第二,为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而“求富”,创办民用工业;第三,为筹划海防、增强海军力量,创办南洋、北洋和福建水师;第四,为培养新型、适用的技术人才,创办新式学堂,在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不足以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在分析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性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政治经济常识,以加强对学生政史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军工企业不计经济效益,所需经费由政府全额拨付,属于典型的官办封建企业。但是它在生产过程使用机器生产,体现了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由此可见,这些军工企业的性质就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企业。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以赚钱为目标,具有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但它在生产过程中又含有明显的封建因素。所以说,民用企业的性质就是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企业。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已学过的知识,能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例如,我引导学生整合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央以奕,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并进行了以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为内容的近代教育改革,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洋务派企图以西方先进的生产力来维护清朝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洋务运动反映的是一种在器物层面对西方的简单模仿,它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通过这种回顾、分析、归纳,学生就会把分布在几本书中的历史知识整合起来。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分布在必修1的政治史、分布在必修2中的经济史、分布在必修3中的文化史、分布在选修1中的改革内容、分布在选修3中的战争与和平内容、分布在选修4中的历史人物评说内容,按专题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脉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对于高中生来说,用简洁的语言全面概括一个历史事件是一件困难的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把握历史事件,即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发生的经过、事件发生的结果。具体说来也就是:首先要把握事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其次要把握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等具体内容,最后要把握事件的作用、影响、意义等。
对于洋务运动,我通过启发式提问来帮助学生理顺其知识点。我提出问题:洋务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清朝末年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这两次鸦片战争都是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以英国为首的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在亚洲开辟商品输出场所和原料供应地而发起的。当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北方发生了捻军起义,南方则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面对这种情况,地主阶级为了“自救”,形成了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他们继承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将其发展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在内容上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第一,为了“自强”,创办军事工业;第二,为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而“求富”,创办民用工业;第三,为筹划海防、增强海军力量,创办南洋、北洋和福建水师;第四,为培养新型、适用的技术人才,创办新式学堂,在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不足以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在分析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性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政治经济常识,以加强对学生政史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军工企业不计经济效益,所需经费由政府全额拨付,属于典型的官办封建企业。但是它在生产过程使用机器生产,体现了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由此可见,这些军工企业的性质就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企业。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以赚钱为目标,具有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但它在生产过程中又含有明显的封建因素。所以说,民用企业的性质就是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企业。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已学过的知识,能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例如,我引导学生整合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央以奕,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并进行了以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为内容的近代教育改革,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洋务派企图以西方先进的生产力来维护清朝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洋务运动反映的是一种在器物层面对西方的简单模仿,它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通过这种回顾、分析、归纳,学生就会把分布在几本书中的历史知识整合起来。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分布在必修1的政治史、分布在必修2中的经济史、分布在必修3中的文化史、分布在选修1中的改革内容、分布在选修3中的战争与和平内容、分布在选修4中的历史人物评说内容,按专题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脉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