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教师归属感的概念,指出教师归属感是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跟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教师归属感明显缺失。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目前民办高校要把握教师这个核心竞争力,就不能回避教师归属感问题。利用体制优势,在对教师的管理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完善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加强师德教育。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
作者简介:何志强(1984-),男,广东兴宁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助理实验师;莫杏梅(1984-),女,广东新会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助理馆员。(广东 广州 51136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3-0045-02
我国民办高校已有20余年的历史,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民办高等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据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本专科在校生2144.66万人;其中民办高校658所(包含322所独立学院),在校生达446.14万人。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否认,民办高校的发展对缓解我国教育资源短缺,实现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办学特色,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如国家扶持力度不足,社会偏见,师资不稳定等。在师资方面,教师队伍的水平与稳定是影响教学质量最直接的因素,而教师的归属感又是影响师资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民办高校教师的归属感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困惑
从高校的职能角度来看,不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同样具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三项职能。虽然不同学校在科研、教学的主次关系上会有所不同,但培养人才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高校,每所高校都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学校的办学目标一旦确立,就必然需要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措施等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上述关系到高校发展问题所包含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教师来实现。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是刚从高校毕业和公办院校离退休的两类人员,在年龄、职称结构上具有“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前一类教师职称低,甚至没有职称,科研能力不足;后一类虽有高职称,但年龄大,精力及科研动力不足。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偏少,甚至年轻教师在取得经验或职称之后也纷纷选择“跳槽”。
笔者接触到的一些民办高校的年轻教师,他们坦言自己来到民办院校工作纯粹是因为激烈的就业形势所迫,只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或有机会,就会去公办院校或更好的工作单位。跟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的教师流动性要大得多。教师流动本来是正常的,但如果频繁流动,势必会影响学校教学稳定,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民办高校的福利待遇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民办高校的办学目的缺乏认同感,难以使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的目标趋于一致,将个人与学校的关系定位为“打工者”与“老板”,工作充其量是“职业”行为,还谈不上“事业”。
由此可知,教师的归属感又归结到教师对学校办学目标的认同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教师归属感形成的过程,是让教师们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意识到学校的发展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学校的办学目标与自身的事业相统一的过程。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教师的归属感明显缺失。社会对民办高校存在偏见,甚至认为民办高校教师也“低人一等”,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由于民办高校是自负盈亏,为了节约成本,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人员紧张的现象,教师工作量大,但福利待遇却比公办高校的老师低。加上民办高校科研条件差,科研激励措施不足,教师发展空间小。有些民办高校对教师尊重不够,重使用,轻培养,师德教育缺乏。这些因素都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严重缺失。
二、教师归属感对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最有效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随着适龄入学人口逐年下降,高校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2010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共946万人,比2009年减少74万人。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跟生源密切相关,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形成并强化自身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教师队伍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而教师归属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1.教师归属感是教师做好工作的感情基础
心理学家对归属感做过研究,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高校教师如果没有归属感,就只会以“打工”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作为教师应有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工作中也就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某些高校会对教师的教学、科研作量化的要求,也只能是让老师被动地完成任务。
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做的“青年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状况调研”显示,高校青年教师中对生活压力感到“很大”的占26.63%,感到“比较大”的占49.05%。青年教师尽管普遍对物质生活条件不满意,但自我实现的需求仍然激发他们不断进步。如果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得以建立,即认同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并相信学校的发展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实现目标的平台,那么自然地在工作中就会有无穷的动力。
2.教师归属感是民办高校师资稳定的保证
师资队伍流动性大,流出率高是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流水不腐”,合理的人才交流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民办高校普遍缺乏科学的人才交流机制,“流出”与“流入”并不均衡。加上流动的教师大部分是有较强能力,学术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不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造成民办高校师资不稳定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教师对民办高校缺乏归属感。在高消费时代,教师面对家庭、事业前途诸方面的压力,希望寻求有更好的福利保障,可以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从而让自己在更具发展空间的单位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以获取“安全感”。而这恰恰是民办高校所欠缺的。
三、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的构建
归属感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位教师对学校有归属感,必然先对学校有基本的了解,在工作过程中对学校的管理、人文环境、校园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认知,在此基础上,如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预期,在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所长,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会对学校产生深层次的认同感。反之,则会对学校无法认同,归属感也就无从建立。
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难于公办高校,首先在于缺乏外部环境。虽然国家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给予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但在现实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民办高校缺乏国家财政支持,办学条件不如公办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福利、社会保障不如公办高校教师等等。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更多的是要靠改善民办高校内部环境。
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人的“层次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这五种需要从下至上,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向上一层次的需要发展。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能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但并不是说高层次需要发展后,低层次需要就消失了。同一时期,人往往存在着多种需要,而人的行为也受多种需要支配。
因此,民办高校在构建教师归属感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现实需要,尽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1.发挥体制优势,体现人文关怀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从管理体制上来看,民办高校有自身的优势。虽然民办高校存在着家族式管理或企业家管理的现象,管理者对教育规律不甚了解,甚至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学校。然而,民办高校比公办高校更加贴近市场,体制更灵活。教育是公益事业,民办高校也是传播知识的殿堂,知识没有公私之分。民办高校也应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这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尊重教师。应该推行柔性管理方式,建立包容、开放的人文环境,通过对教师知识的有效管理来实现对人的管理,使教师在各自岗位上可以充分发挥所长。由于工作量较大,还应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
作为民办高校,应该提倡科学精神,尊重教育发展规律。避免“老板”说了算的现象,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支持教师的科研,尽力提供科研条件。特别是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大,对事业的追求更加强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使教师的个人目标与学校的目标结合,学校成为教师的发展平台,教师成为学校的发展源泉。
2.实现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
薪酬可以说是对教职工工作的肯定,是民办高校对教师的奉献,包括他们知识、能力的回报。薪酬能否反映教师工作的差异,能否以“公平分配”为立足点,体现多劳多得、能者多得的原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环境下,如果薪酬太低,必然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质量。如果说一所民办高校要以丰厚的薪酬待遇来吸引人才,那么合理公平的评价考核体制则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公平,但管理者应该通过合理、规范的制度来保证“程序公平”。一个透明、公正的制度环境能给人愉悦的心理感受;一个科学的评价考核体制可以使教师的工作向学校的办学方向看齐,实现个人需求的同时也达到学校的办学目标。
物质是满足人们生理需要所必需的,但精神的满足可以让人产生更大的动力。对教师的激励,除了物质之外,还要注重精神激励,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从更高层次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认同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精神追求应该高于物质追求,但脱离物质现实单纯地强调精神,也是不可能的。对教师的激励应该是物质跟精神有机结合。
3.发挥党组织、工会组织的作用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管理体制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这并不表示在民办高校党组织与董事会之间存在权责矛盾。民办高校同样需要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办学。《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民办高校党组织与董事会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现在部分民办高校的党组织工作重点仅仅放在学生管理方面,这是有失偏颇的。民办高校党组织应该在师德建设、校风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民办高校中成立工会,作为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加强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教职工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党组织及工会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减轻教师的压力;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并以此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育人质量;在教职工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和谐、向上、尊师、重教的校园风气。
四、小结
教师归属感缺失是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既与民办高校内部体制有关,也离不开外部整体环境的影响。民办教育为我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应在政策法律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全社会应该转变观念,摒弃对民办高校的偏见,对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给予公平的待遇。民办高校自身也应该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树立“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民办高校品牌。
参考文献:
[1]张学铭,孙润仓.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缺失与重构[J].中国林业教育,2008,(1).
[2]杨博,李俊兰.试谈民办学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J].价值工程,2010,(21).
[3]何国新,等.以人文关怀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郑先俐.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以重庆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
[5]钟惠英.高校教师柔性管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张东.青年教师是一流大学的中坚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1-01-26.
[7]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
作者简介:何志强(1984-),男,广东兴宁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助理实验师;莫杏梅(1984-),女,广东新会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助理馆员。(广东 广州 51136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3-0045-02
我国民办高校已有20余年的历史,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民办高等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据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本专科在校生2144.66万人;其中民办高校658所(包含322所独立学院),在校生达446.14万人。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否认,民办高校的发展对缓解我国教育资源短缺,实现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办学特色,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如国家扶持力度不足,社会偏见,师资不稳定等。在师资方面,教师队伍的水平与稳定是影响教学质量最直接的因素,而教师的归属感又是影响师资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民办高校教师的归属感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困惑
从高校的职能角度来看,不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同样具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三项职能。虽然不同学校在科研、教学的主次关系上会有所不同,但培养人才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高校,每所高校都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学校的办学目标一旦确立,就必然需要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措施等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上述关系到高校发展问题所包含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教师来实现。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是刚从高校毕业和公办院校离退休的两类人员,在年龄、职称结构上具有“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前一类教师职称低,甚至没有职称,科研能力不足;后一类虽有高职称,但年龄大,精力及科研动力不足。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偏少,甚至年轻教师在取得经验或职称之后也纷纷选择“跳槽”。
笔者接触到的一些民办高校的年轻教师,他们坦言自己来到民办院校工作纯粹是因为激烈的就业形势所迫,只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或有机会,就会去公办院校或更好的工作单位。跟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的教师流动性要大得多。教师流动本来是正常的,但如果频繁流动,势必会影响学校教学稳定,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民办高校的福利待遇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民办高校的办学目的缺乏认同感,难以使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的目标趋于一致,将个人与学校的关系定位为“打工者”与“老板”,工作充其量是“职业”行为,还谈不上“事业”。
由此可知,教师的归属感又归结到教师对学校办学目标的认同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教师归属感形成的过程,是让教师们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意识到学校的发展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学校的办学目标与自身的事业相统一的过程。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教师的归属感明显缺失。社会对民办高校存在偏见,甚至认为民办高校教师也“低人一等”,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由于民办高校是自负盈亏,为了节约成本,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人员紧张的现象,教师工作量大,但福利待遇却比公办高校的老师低。加上民办高校科研条件差,科研激励措施不足,教师发展空间小。有些民办高校对教师尊重不够,重使用,轻培养,师德教育缺乏。这些因素都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严重缺失。
二、教师归属感对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最有效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随着适龄入学人口逐年下降,高校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2010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共946万人,比2009年减少74万人。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跟生源密切相关,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形成并强化自身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教师队伍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而教师归属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1.教师归属感是教师做好工作的感情基础
心理学家对归属感做过研究,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高校教师如果没有归属感,就只会以“打工”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作为教师应有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工作中也就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某些高校会对教师的教学、科研作量化的要求,也只能是让老师被动地完成任务。
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做的“青年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状况调研”显示,高校青年教师中对生活压力感到“很大”的占26.63%,感到“比较大”的占49.05%。青年教师尽管普遍对物质生活条件不满意,但自我实现的需求仍然激发他们不断进步。如果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得以建立,即认同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并相信学校的发展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实现目标的平台,那么自然地在工作中就会有无穷的动力。
2.教师归属感是民办高校师资稳定的保证
师资队伍流动性大,流出率高是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流水不腐”,合理的人才交流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民办高校普遍缺乏科学的人才交流机制,“流出”与“流入”并不均衡。加上流动的教师大部分是有较强能力,学术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不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造成民办高校师资不稳定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教师对民办高校缺乏归属感。在高消费时代,教师面对家庭、事业前途诸方面的压力,希望寻求有更好的福利保障,可以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从而让自己在更具发展空间的单位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以获取“安全感”。而这恰恰是民办高校所欠缺的。
三、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的构建
归属感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位教师对学校有归属感,必然先对学校有基本的了解,在工作过程中对学校的管理、人文环境、校园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认知,在此基础上,如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预期,在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所长,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会对学校产生深层次的认同感。反之,则会对学校无法认同,归属感也就无从建立。
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难于公办高校,首先在于缺乏外部环境。虽然国家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给予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但在现实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民办高校缺乏国家财政支持,办学条件不如公办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福利、社会保障不如公办高校教师等等。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更多的是要靠改善民办高校内部环境。
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人的“层次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这五种需要从下至上,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向上一层次的需要发展。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能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但并不是说高层次需要发展后,低层次需要就消失了。同一时期,人往往存在着多种需要,而人的行为也受多种需要支配。
因此,民办高校在构建教师归属感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现实需要,尽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1.发挥体制优势,体现人文关怀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从管理体制上来看,民办高校有自身的优势。虽然民办高校存在着家族式管理或企业家管理的现象,管理者对教育规律不甚了解,甚至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学校。然而,民办高校比公办高校更加贴近市场,体制更灵活。教育是公益事业,民办高校也是传播知识的殿堂,知识没有公私之分。民办高校也应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这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尊重教师。应该推行柔性管理方式,建立包容、开放的人文环境,通过对教师知识的有效管理来实现对人的管理,使教师在各自岗位上可以充分发挥所长。由于工作量较大,还应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
作为民办高校,应该提倡科学精神,尊重教育发展规律。避免“老板”说了算的现象,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支持教师的科研,尽力提供科研条件。特别是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大,对事业的追求更加强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使教师的个人目标与学校的目标结合,学校成为教师的发展平台,教师成为学校的发展源泉。
2.实现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
薪酬可以说是对教职工工作的肯定,是民办高校对教师的奉献,包括他们知识、能力的回报。薪酬能否反映教师工作的差异,能否以“公平分配”为立足点,体现多劳多得、能者多得的原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环境下,如果薪酬太低,必然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质量。如果说一所民办高校要以丰厚的薪酬待遇来吸引人才,那么合理公平的评价考核体制则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公平,但管理者应该通过合理、规范的制度来保证“程序公平”。一个透明、公正的制度环境能给人愉悦的心理感受;一个科学的评价考核体制可以使教师的工作向学校的办学方向看齐,实现个人需求的同时也达到学校的办学目标。
物质是满足人们生理需要所必需的,但精神的满足可以让人产生更大的动力。对教师的激励,除了物质之外,还要注重精神激励,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从更高层次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认同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精神追求应该高于物质追求,但脱离物质现实单纯地强调精神,也是不可能的。对教师的激励应该是物质跟精神有机结合。
3.发挥党组织、工会组织的作用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管理体制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这并不表示在民办高校党组织与董事会之间存在权责矛盾。民办高校同样需要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办学。《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民办高校党组织与董事会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现在部分民办高校的党组织工作重点仅仅放在学生管理方面,这是有失偏颇的。民办高校党组织应该在师德建设、校风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民办高校中成立工会,作为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加强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教职工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党组织及工会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减轻教师的压力;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并以此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育人质量;在教职工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和谐、向上、尊师、重教的校园风气。
四、小结
教师归属感缺失是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既与民办高校内部体制有关,也离不开外部整体环境的影响。民办教育为我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应在政策法律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全社会应该转变观念,摒弃对民办高校的偏见,对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给予公平的待遇。民办高校自身也应该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树立“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民办高校品牌。
参考文献:
[1]张学铭,孙润仓.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缺失与重构[J].中国林业教育,2008,(1).
[2]杨博,李俊兰.试谈民办学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J].价值工程,2010,(21).
[3]何国新,等.以人文关怀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郑先俐.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以重庆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
[5]钟惠英.高校教师柔性管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张东.青年教师是一流大学的中坚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1-01-26.
[7]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