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过分强调自主学习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忽视、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无法顾及其他个体的反应,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所以,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使得教师主体地位旁落,就会严重损害学生主体性的落实,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也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
二、过分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基础知识的识记、积累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轻能弊端的有力矫枉。矫枉不能过正。我发现有的老师和学生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能力的培养,忽视甚至放弃基本知识的积累。殊不知,必要的知识积累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含义,一方面要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着重点,另一方面也要克服追风逐潮的浮躁心态,引导学生老老实实地积累知识,从而为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把课程目标落在实处。
三、过分强调人文教育和综合化,忽视学科特点,弱化教学重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认识和定位,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这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點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而提出的。倡导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要知道,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科学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没有了附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同样,脱离语文学科特点去搞宽泛的“综合性学习”,也是难以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是违背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悬念”设置法
孔凡柱
在历史教学中设置悬念,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如在讲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时,在讲授“七七事变”后,讲到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时,可设置这样的悬念:(1)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原因何在?(2)平型关大捷打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原因何在?(3)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又何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不仅如此,悬念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45分钟的教学,要使学生注意力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确实不易。研究表明,学生经过10-20分钟,便会导致注意力离开客体,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因此,悬念设置在重点、难点处,既可使学生引起重视,又可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学习“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时,我讲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迫使红军战略大转移,损失惨重,那么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内容,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
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起因结果,存在内在联系。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时,不能仅满足于本课的小结,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如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敌人的。”我设置悬念:“因为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则“不能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怎样才能不会“单枪匹马、赤手空拳”而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成功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对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无法顾及其他个体的反应,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所以,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使得教师主体地位旁落,就会严重损害学生主体性的落实,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也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
二、过分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基础知识的识记、积累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轻能弊端的有力矫枉。矫枉不能过正。我发现有的老师和学生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能力的培养,忽视甚至放弃基本知识的积累。殊不知,必要的知识积累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含义,一方面要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着重点,另一方面也要克服追风逐潮的浮躁心态,引导学生老老实实地积累知识,从而为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把课程目标落在实处。
三、过分强调人文教育和综合化,忽视学科特点,弱化教学重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认识和定位,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这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點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而提出的。倡导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要知道,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科学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没有了附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同样,脱离语文学科特点去搞宽泛的“综合性学习”,也是难以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是违背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悬念”设置法
孔凡柱
在历史教学中设置悬念,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如在讲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时,在讲授“七七事变”后,讲到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时,可设置这样的悬念:(1)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原因何在?(2)平型关大捷打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原因何在?(3)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又何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不仅如此,悬念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45分钟的教学,要使学生注意力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确实不易。研究表明,学生经过10-20分钟,便会导致注意力离开客体,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因此,悬念设置在重点、难点处,既可使学生引起重视,又可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学习“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时,我讲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迫使红军战略大转移,损失惨重,那么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内容,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
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起因结果,存在内在联系。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时,不能仅满足于本课的小结,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如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敌人的。”我设置悬念:“因为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则“不能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怎样才能不会“单枪匹马、赤手空拳”而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成功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对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