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马铃薯引种史、传播路线及其影响

来源 :农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外来作物,其引入和传播在解决云南明清时期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考据发现,马铃薯传入中国和云南省的时间及主要路线,以及传入后在云南的传播路线。传入和传播路线主要为;(1)1615年后由印度经印—缅—滇通道传入滇西,并广泛种植于迪庆、丽江、大理和怒江州,此细胞质类型为W/α型;(2)1788年后经四川凉山州传入楚雄永仁,后在滇西各州及滇中广泛传播,此为W/α型;(3)1843年左右经贵州进入昭通,在滇东北及黔西南大面积种植,此为T/β型。马铃薯的传入及传播深远的影响了几百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推进,亟需中国智库加快国际化进程,以期为其提供更多智力支撑。提升中国智库国际议程设置能力有利于推动中国智库国际化发展,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形象和利益。[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的资本、惯习和行动者3个要素,结合议程设置理论的公众议程、媒体议程和政策
[目的/意义]风险社会环境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日益趋于复杂化,传统的应急管理方式亟待改善和加强。本文将智库理论方法应用在应急管理过程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智库研究双螺旋结构中的MIPS逻辑层次法,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逻辑分析框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通过机理分析、影响分析和政策分析,提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建议。[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应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机理出发,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应对政策。同时,关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时出台相应的防控政
H7N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2013年首次出现在我国南方家禽活禽交易市场,至2017年9月共引起5个波次的人流感疫情,导致1 560多人感染,致死率近40%.2017年初,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