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育需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数学思考,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是学生获得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自主质疑、反思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引导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学习;问题原型;本原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37-03
【作者简介】张祖润,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江苏常州,213000),高级教师,常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和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于儿童来说,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品质显得非常重要,这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积极进行信息搜集和主动探索,并能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对问题的思考,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深度质疑,分享和形成个性化的思考,进而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有“看得见”的生长。
一、前置设疑——引发基于问题原型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交往互动、形成数学思考的前提。激发兴趣除了需要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境外,更多地需要在情境中生成基于问题原型的思考,正因为有了疑问才能有效地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考。这种疑问可以是学生的疑惑与不解,也可以是情境中隐藏的矛盾冲突,设疑的着眼点是基于问题的原型,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基础,在顺应的过程中引发自己个性化的思考。
1.创设情境故事设疑。
虚拟化的故事情境有利于儿童迅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可以把教材中的问题虚拟成小故事,让儿童能够产生移情的感受,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的状态中去。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上《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时,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完成一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如图1):学生在完成第三幅图时遇到了障碍,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顺利解决问题,怎么办呢?笔者在教学中虚拟了一个数学故事情境:1899年,奥地利有一个叫皮克的人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就思考多边形的面积可能与钉子板上什么有关呢,你觉得皮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有了共同的想法:和边的长短有关,和用到的钉子有关,钉子越多,面积越大。笔者接着追问:你觉得皮克先生会如何思考呢?这种虚拟的故事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急切探索规律的欲望,更从数学史的角度解读规律背后隐藏的数学家故事,留给学生的数学思考与数学价值一览无余。
2.借助新旧知识设疑。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提出具有启发性、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新知不难、似曾相识又略显陌生,这就需要学生调用原有的知识储备,挖掘知识的支撑点,激发起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欲望。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只要分母不变,将分子相加减即可,异分母分数加减也可以将分子和分母直接相加减吗?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教师启发:那怎么办呢,能否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让学生尝试做一做,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去尝试解决,在尝试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分数单位要相同才能相加减。
二、探究解疑——形成基于个性理解的思考
学生产生了真实的疑问体验,就会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猜测、推想、假设和推理,就有了迫切参与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独立解疑的过程,能够让学生真正拥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形成符合自己知识储备的个性化的思考,这也是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重要环节。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材创设了购物的问题情境(如图2):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由于情境图中只有运动服饰的单价,单纯从条件想起,缺乏思维方法,组合的可能性太多,因此每个学生都会自然萌生策略的需要。通过对“最多剩下多少元”的解读,引发学生自觉地从问题想起,并为接下来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明确了思考方向。这时教师顺势而为,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得到“最多剩下多少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了基于不同学习特质的解决方法。方法1:148 108=256(元),300-256=44(元);方法2:130 85=215(元);方法3:130 85=215(元),300-215=85(元);方法4:130 85 16=231(元),300-231=69(元)。
虽然学生的方法有对有错,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让儿童能够充分显露自己的思考过程,敢于分享自己的思维路径。基于个性化的思维材料,为教师接下来研究“为什么要挑最便宜的买”“剩下的钱数怎么求”“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提供了贴近学生实际的支撑,也能够让学生在后面的对话交流中逐步明晰、建构起从问题想起策略的思维路径。
三、合作释疑——生成基于多维水平的思考
在个性化的自主探究后,学生形成了基于多种思维水平层次的思考成果,可以将这些成果在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集体展示。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展示,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过程充分表达思考,学生就会在交流展示、倾听思考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组员与组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思辨争鸣,从而形成多元化、高水平的思维成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上《简单的周期》时,先让学生将盆花的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了丰富的个性化的思考成果。这时,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过程有层次地展现出来,探究的过程就会显得格外丰富、生动。 交流成果1:
师:对比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种?
生:我喜欢有圈的,因为有圈更加清楚。
交流成果2:
师:有同学在后面添加了省略号,你赞同吗?
生:赞同,后面还有很多组不断重复出现。
师:因为有许多组依次不断重复,所以用省略号表示更加科学。
交流成果3:
师:有同学这样表示,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不赞同,因为一组不能体现重复出现,后面也可以是其他颜色。
生:至少要表示出两组。
师:在表示重复排列规律的物体时,至少要2至3组才行。
交流成果4:
师:这几种表达方式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生:用字母或数字分别表示三种颜色,更为简洁。
四次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规律,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把现实中的规律抽象成数学语言。基于不同思维水平的研究过程逐一呈现在探究者面前,通过对不同的探究成果进行比较、思辨,学生间产生了许多共鸣,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入,并形成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思考。
四、反思升疑——建构基于本原问题的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过程进行深度反思,归纳出基于本原性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产生的疑问进行深度思考,逐步建构完整的数学模型,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苏教版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出现两种不同的竖式计算(如图3)。如果这一研究过程只是简单地判定对错,那就失去学生探究过程的意义了。教师应该在学生展示完思考过程之后,引发学生对错误原因的深度思考:这个有问题的竖式,你知道错误原因是什么吗?此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的数学思考才能真正得到培养:24的位置写错了,这样写表示24个一;用十位上的1乘24,得到的应该是24个十。教师的追问让学生的思考不断地逼近笔算乘法的真实内涵:那这个24应该放在哪儿呢?学生的回答水到渠成:24个十,2放在百位,4放在十位。这时教师顺势而为,写成了240。
对于第二部分积的定位,不能仅仅停留在告诉学生对的计算方法,而是要让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深度反思,引导儿童根据具体算理辨析竖式的对错。在错误资源的理性分析中,着重理解了“24”的意义,通过移位、相加,0的省略过程得到自然呈现,儿童不仅理解了笔算的思考方法,建构了清晰的认知结构,也能正确理解笔算乘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本质。
五、延伸生疑——指向基于路径完善的思考
知识的建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认知活动,认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由已知走向未知,在学生的思维路径中产生新的疑问,走向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教学中可以由课堂生活逐步延伸至课外生活,让学生把所研究的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寻找支撑或进行应用,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认知体系。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范畴逐步延伸至更为宽广的知识体系中,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所研究的数学知识内容,从而建构起更加完整的数学知识脉络。
还以《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为例,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收获,对探索规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以及情感体验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后,学生体验到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愉悦感。这时,教师抛出问题:这儿有一个特殊的钉子板(如图4),它是由一个个小三角形组成的,如果在这样的钉子板上围出多边形,还有规律吗?这样的疑问让学生不再拘束于已有的认知,而是让学生主动对思维过程及结果进行必要的反思、概括与应用。这样的疑问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新问题的研究过程,进而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思想和观念。
“疑”是儿童数学学习的根本。设疑,让儿童学会思考;解疑,让儿童学会探究;释疑,让儿童学会分享;升疑,让儿童学会反思;生疑,让儿童学会拓展。在这样不断追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有了现实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儿童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意义,这样,学习才能真实地发生着。
【参考文献】
[1]马小刚.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评述[J].学理论,2012(3).
[2]韩梅,汪静静.小学数学“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15(7-8).
[3]张祖伦.寻觅理性的数学课堂[J].小学数学参考,2015(1).
【关键词】数学学习;问题原型;本原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37-03
【作者简介】张祖润,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江苏常州,213000),高级教师,常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和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于儿童来说,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品质显得非常重要,这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积极进行信息搜集和主动探索,并能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对问题的思考,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深度质疑,分享和形成个性化的思考,进而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有“看得见”的生长。
一、前置设疑——引发基于问题原型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交往互动、形成数学思考的前提。激发兴趣除了需要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境外,更多地需要在情境中生成基于问题原型的思考,正因为有了疑问才能有效地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考。这种疑问可以是学生的疑惑与不解,也可以是情境中隐藏的矛盾冲突,设疑的着眼点是基于问题的原型,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基础,在顺应的过程中引发自己个性化的思考。
1.创设情境故事设疑。
虚拟化的故事情境有利于儿童迅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可以把教材中的问题虚拟成小故事,让儿童能够产生移情的感受,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的状态中去。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上《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时,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完成一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如图1):学生在完成第三幅图时遇到了障碍,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顺利解决问题,怎么办呢?笔者在教学中虚拟了一个数学故事情境:1899年,奥地利有一个叫皮克的人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就思考多边形的面积可能与钉子板上什么有关呢,你觉得皮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有了共同的想法:和边的长短有关,和用到的钉子有关,钉子越多,面积越大。笔者接着追问:你觉得皮克先生会如何思考呢?这种虚拟的故事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急切探索规律的欲望,更从数学史的角度解读规律背后隐藏的数学家故事,留给学生的数学思考与数学价值一览无余。
2.借助新旧知识设疑。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提出具有启发性、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新知不难、似曾相识又略显陌生,这就需要学生调用原有的知识储备,挖掘知识的支撑点,激发起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欲望。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只要分母不变,将分子相加减即可,异分母分数加减也可以将分子和分母直接相加减吗?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教师启发:那怎么办呢,能否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让学生尝试做一做,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去尝试解决,在尝试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分数单位要相同才能相加减。
二、探究解疑——形成基于个性理解的思考
学生产生了真实的疑问体验,就会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猜测、推想、假设和推理,就有了迫切参与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独立解疑的过程,能够让学生真正拥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形成符合自己知识储备的个性化的思考,这也是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重要环节。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材创设了购物的问题情境(如图2):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由于情境图中只有运动服饰的单价,单纯从条件想起,缺乏思维方法,组合的可能性太多,因此每个学生都会自然萌生策略的需要。通过对“最多剩下多少元”的解读,引发学生自觉地从问题想起,并为接下来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明确了思考方向。这时教师顺势而为,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得到“最多剩下多少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了基于不同学习特质的解决方法。方法1:148 108=256(元),300-256=44(元);方法2:130 85=215(元);方法3:130 85=215(元),300-215=85(元);方法4:130 85 16=231(元),300-231=69(元)。
虽然学生的方法有对有错,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让儿童能够充分显露自己的思考过程,敢于分享自己的思维路径。基于个性化的思维材料,为教师接下来研究“为什么要挑最便宜的买”“剩下的钱数怎么求”“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提供了贴近学生实际的支撑,也能够让学生在后面的对话交流中逐步明晰、建构起从问题想起策略的思维路径。
三、合作释疑——生成基于多维水平的思考
在个性化的自主探究后,学生形成了基于多种思维水平层次的思考成果,可以将这些成果在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集体展示。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展示,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过程充分表达思考,学生就会在交流展示、倾听思考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组员与组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思辨争鸣,从而形成多元化、高水平的思维成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上《简单的周期》时,先让学生将盆花的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了丰富的个性化的思考成果。这时,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过程有层次地展现出来,探究的过程就会显得格外丰富、生动。 交流成果1:
师:对比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种?
生:我喜欢有圈的,因为有圈更加清楚。
交流成果2:
师:有同学在后面添加了省略号,你赞同吗?
生:赞同,后面还有很多组不断重复出现。
师:因为有许多组依次不断重复,所以用省略号表示更加科学。
交流成果3:
师:有同学这样表示,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不赞同,因为一组不能体现重复出现,后面也可以是其他颜色。
生:至少要表示出两组。
师:在表示重复排列规律的物体时,至少要2至3组才行。
交流成果4:
师:这几种表达方式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生:用字母或数字分别表示三种颜色,更为简洁。
四次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规律,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把现实中的规律抽象成数学语言。基于不同思维水平的研究过程逐一呈现在探究者面前,通过对不同的探究成果进行比较、思辨,学生间产生了许多共鸣,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入,并形成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思考。
四、反思升疑——建构基于本原问题的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过程进行深度反思,归纳出基于本原性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产生的疑问进行深度思考,逐步建构完整的数学模型,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苏教版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出现两种不同的竖式计算(如图3)。如果这一研究过程只是简单地判定对错,那就失去学生探究过程的意义了。教师应该在学生展示完思考过程之后,引发学生对错误原因的深度思考:这个有问题的竖式,你知道错误原因是什么吗?此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的数学思考才能真正得到培养:24的位置写错了,这样写表示24个一;用十位上的1乘24,得到的应该是24个十。教师的追问让学生的思考不断地逼近笔算乘法的真实内涵:那这个24应该放在哪儿呢?学生的回答水到渠成:24个十,2放在百位,4放在十位。这时教师顺势而为,写成了240。
对于第二部分积的定位,不能仅仅停留在告诉学生对的计算方法,而是要让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深度反思,引导儿童根据具体算理辨析竖式的对错。在错误资源的理性分析中,着重理解了“24”的意义,通过移位、相加,0的省略过程得到自然呈现,儿童不仅理解了笔算的思考方法,建构了清晰的认知结构,也能正确理解笔算乘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本质。
五、延伸生疑——指向基于路径完善的思考
知识的建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认知活动,认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由已知走向未知,在学生的思维路径中产生新的疑问,走向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教学中可以由课堂生活逐步延伸至课外生活,让学生把所研究的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寻找支撑或进行应用,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认知体系。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范畴逐步延伸至更为宽广的知识体系中,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所研究的数学知识内容,从而建构起更加完整的数学知识脉络。
还以《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为例,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收获,对探索规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以及情感体验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后,学生体验到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愉悦感。这时,教师抛出问题:这儿有一个特殊的钉子板(如图4),它是由一个个小三角形组成的,如果在这样的钉子板上围出多边形,还有规律吗?这样的疑问让学生不再拘束于已有的认知,而是让学生主动对思维过程及结果进行必要的反思、概括与应用。这样的疑问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新问题的研究过程,进而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思想和观念。
“疑”是儿童数学学习的根本。设疑,让儿童学会思考;解疑,让儿童学会探究;释疑,让儿童学会分享;升疑,让儿童学会反思;生疑,让儿童学会拓展。在这样不断追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有了现实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儿童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意义,这样,学习才能真实地发生着。
【参考文献】
[1]马小刚.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评述[J].学理论,2012(3).
[2]韩梅,汪静静.小学数学“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15(7-8).
[3]张祖伦.寻觅理性的数学课堂[J].小学数学参考,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