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的内容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咬文嚼字”在具体的语文学习实践中,应该咬嚼什么?品析什么?即咬嚼品析应指向哪些内容?我们就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视角来作一探讨。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本里那些字(含现代文的标点符号)、词、句、段等语言,它们在文本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往往借助于想象、暗示、回忆,使语言活动起来,增加弹性,使意义得到圆满的表达,其往往或与写作目的紧密,或与文化传统有关,或与历史因由相联,或与人物背景、社会气候对接。
  一、 标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一种教学资源。它有三个方面的作用——避免阅读困难;避免文字歧义;表达语言感情。从其个性而言,每一个不同的标点符号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意义。为此,咬嚼品析标点符号,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内容,一条途径,一项策略。鉴于此,我们可以标点符号为咬嚼品析之点,结合具体年级和文本,于阅读文本中,发现并品嚼、体悟文本中那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标点;在兼之于评改文本时,推敲并反思、审定文本里的标点。以此改变学生那种在文本中常常忽视标点符号的使用、或乱用标点符号、或不用标点符号等现象,从而逐渐达成《语文课程标准》里关于标点符号的教学要求。
  二、 字词句
  語文教材中的语言,其指称的意义又常常是多元的,每一个字词都是一个意义的“深渊”,每一个句子都会构成意义的“迷宫”。由此,字词句就被赋予了咬嚼品析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了咬嚼品析的一个内容指向——结合具体的文本语境,“字”,一般指向其音、形、义的咬嚼;“词”,一般指向其意、情等表达效果的品析;“句”,一般指向其意义、情感、写法等表达效果、作用的品析体悟。鉴于此,阅读文本之时,我们不仅应品悟文中字词句的规范准确,还应咬嚼字词句的生动、形象,更应品析字词句所承载的“未被表示出来而无限多未说的东西”的含义,对文本中用得准确、生动形象的字词句,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指出其运用的巧妙所在。
  三、 段
  这里的“段”,它指语段(句群)、段落(意义段和自然段)。小学阶段虽然不必去纠结什么叫语段、段落,但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咬嚼品析语段和段落的时候,应把握这样几个内容的咬嚼品析点:把握正确、规范;把握层次、条理;讲究概括、具体;把握段意、主题。
  1. 咬嚼品析叙事性文本
  (1) 咬嚼品析文本结构。文本结构,是指对文本的开头、结尾、段落、过渡、照应等方法做出评价,或提出修改建议。咬嚼品析时要把握三点:一是让学生知道文章的结构一般有哪些方面;二是让学生懂得这些结构的意义和作用;三是让学生懂得咬嚼品析结构时思考的角度和方法。
  咬嚼品析文本的开头——文本的开头很重要,要让学生懂得它应该新颖别致,引人注目,能够抓住读者,启发读者思考与想象,使读者迅速进入作者的文本中。
  咬嚼品析文本的结尾——文本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要使学生明白,它或是问题的解决,或是故事的完结,在文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精彩的结尾,既能叫人回味全文,又能使人联想开去,更好地领会全文,更深地认识生活。
  咬嚼品析文本的段落——文本的段落应当表明事物的先后顺序,使学生明白,它或是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或是时间上的变化,或是空间的转换等。段落是安排和表达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布局谋篇的重要环节。
  咬嚼品析文本的过渡——要使学生明白文本的过渡就是把两个段落或两个层次衔接起来,使读者的思路顺利地从前一层意思转入后一层意思。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气连贯、彼此衔接。
  咬嚼品析文本的照应——要让学生懂得文本照应就是对于某些重要内容要反复强调,前面提出的问题,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出现的情节,前面要作铺垫。
  (2) 咬嚼品析文本表达方法。即指对文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做出评价,或指出恰如其分的修改意见。咬嚼品析时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知道有哪些表达方法;二是让学生懂得这些方法的意义和作用;三是让学生知道咬嚼品析表达方法的角度与方法。
  咬嚼品析文本的叙述——文本叙述的方法多种多样,要使学生感悟每种方法的作用,可引导他们从以下方面咬嚼品析:顺叙;倒叙;插叙……
  咬嚼品析文本的描写——文本描写就是用生动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使之生动传神,历历在目。在学生感悟描写意义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咬嚼品析: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咬嚼品析文本的抒情——文本的抒情就是在作文时,把经历事的感受,产生的喜怒哀乐的感情用文字表露出来。在学生感悟文本抒情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可从以下方面咬嚼品析: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咬嚼品析文本的议论——文本议论就是作者对所写的人与事发表看法,表明观点和态度。在学生明白这点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感悟到记叙文中常常要插用议论,“画龙点睛”地使读者从感性材料引出理性认识,引导学生从议论的形式入手进行咬嚼品析: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2. 咬嚼品析说明性文本
  说明性文本,就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自然、社会的各种事物现象和事理进行客观的、冷静的、科学的说明。说明性文本的咬嚼品析要点:① 文本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要点,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或了解某个事物;② 文本的条理,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和如何进行分析、综合的;③ 文本语言的确切,把认识事物或事理跟学习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有关说明事物的说明性文本,在咬嚼品析时,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咬嚼品析说明的方法——使学生明白说明文为了说清事物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和功能。
  咬嚼品析说明的顺序——使学生明白说明文有一定的层次和条理,或包含着主次相关的几个方面,或包含着前因后果的几个阶段,因此,它总有说明的条理、层次。
  咬嚼品析说明的特点——使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给读者留下正确、具体、清晰的印象,在咬嚼品析中,注意要把事物的特点说清、说全。
  3. 咬嚼品析诗歌文本
  诗歌文本,在小学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阅读教学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诗歌教学中的咬嚼品析,我们应把握以下四个方面:① 理解诗文里字词句段的意思;② 想象诗境,体会诗情或领悟诗理;③ 感悟诗文表达方法;④ 熟读背诵式的积累。
  4. 咬嚼品析非连续性文本
  在咬嚼品析非连续性文本时,针对具体的文本,可相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① 格式是否正确;② 内容是否准确;③ 叙述是否扼要;④ 蕴含的信息是否有价值;⑤ 有时也可参照叙事性文本的有关咬嚼品析方法。
  (注:本文为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FFB108165)
  (作者单位: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
其他文献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希腊神话故事——(生齐读课题)《普罗米修斯盗火》。这里的“盗”是什么意思?  生:“盗”就是偷的意思。  师:对,“盗”在字典里解释为偷。“盗”字上面的“次”古义为涎,指垂涎别人的器皿,因此去偷去抢。有人说,在这里作者是将普罗米修斯和人人都痛恨的小偷相提并论,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既然不同意,就要在课文中找依据。普罗米修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呢?(板书:普
期刊
[教学片段] 《四园诗情》:  师:白天的荷兰是美丽自由的,那么,傍晚和夜色中的荷兰又是怎样的呢?仔细聆听老师的朗读,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范读第5~6自然段)  生:寂静的夜晚,安详的夜晚,夜晚和白天一样美丽。  师:这是一种宁静的美。(板书:宁静)大家再自由读课文第5~6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哪些描写给你带来了宁静的感受。  生: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儿一点声音都没有,很静。  师:
期刊
一、 开一扇窗,激起学生窥探神秘世界的情趣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想看看这礼物是什么吗?是我做的第一本图画书《长辫子老师》……”几句极富亲和力的话语,独特的“礼物”呈现。上课伊始,郭老师就将全班五十几个孩子和所有听课教师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  “长辫子老师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世界,想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吗?那就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吧!”  随着一幅幅带有神
期刊
一、 “布云下雨说”的由来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有句名言:“教师平时只管‘布云’,谁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所谓“布云”,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它是吸收、积累。所谓“下雨”,是指学生能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准确、流利地表达,它是运用。这个“布云下雨说”诞生于1996年,当时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入中高年级的编写,张庆老师为回应社会上指责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太
期刊
优秀的儿童诗,它以孩子独特的视角来表现清新活泼、情趣盎然、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与情感世界。简言之,儿童诗是儿童生活诗意的存在。在儿童诗的教学中,周霞老师要带领学生们一同牵手美丽的儿童诗,在诵读、想象中,滋养他们纯洁的心灵。  一、 诵读——有滋有味  童诗《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语言清浅易懂,纯洁流畅,意蕴丰富。周老师没有过度的深挖深究诗的含义,只是让学生用如同天籁般的嗓音一遍一遍地诵读。在读“我想变
期刊
一、 形成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  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必须是有着贯穿全课教学的主线,教学主线是“领”,挈领一顿,百毛皆顺。陈老师上课伊始就抛出——  师: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已经初步阅读了《水》这篇课文,今天继续学习。我们读了课文,来到了作家马朝虎的家乡,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自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就成了“提领而顿,百毛皆
期刊
一、 学生需要一个快乐的、情感丰盈的课堂  在《水》这节课的教学中,陈老师一开始便说:“课堂是一个允许同学们犯错的地方,发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可以“胡说八道”的。”此言一出。学生都会心地笑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整节课学生争着表达自己的观点,舒展着自己内心的快乐。  师生共同诵读文本,师生共同演绎“雨中舞”的欢乐,幽默的语言,真心的夸赞,适时的追问……作为一名听课老师,我已分不清谁是教师
期刊
“语境还原”告诉我们,研究、欣赏一首诗歌,需要向回倒溯,探讨作者的原意,即还原“现场”,这是解读作者意图的过程。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实现“语境还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呢?  一、 激活经验,还原语境  许多古诗词与小学生的语言世界存在隔膜,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缩短这种距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现诗人当时可能的生活场景,实现“语境还原”,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领悟诗境。薛法根老师在教
期刊
一、 精巧复习,读出韵味  1. 出示课题,学生读题。  2. 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读出词语的韵味。  3. (屏显课件:“游入、眨眼、举着、嬉戏”变红)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表示动作的词)学生齐读。  二、 读中想象,感悟童诗  1. 出示预习作业:自读课文,思考:① “我”在夏天都想变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圈出来。② 夏天来了,你自己想变什么呢?③ 最后,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2. 出
期刊
本刊特稿  【编者的话】 在习作课堂中,怎样指导学生《给自己画像》?特级教师郭学萍独辟蹊径。她引导学生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介绍自己——制作“手工图画书”,旨在让学生在写作、绘画、设计制书的综合学习实践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收获,既锻炼了表达能力,感受到习作的快乐,增强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又从“做一本书”去认识书,爱上书,爱上阅读。在由“读”时代走向“阅”时代(也称“读图”时代)的今天,郭老师的这种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