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6A-1464-02
急性静坐不能是应用抗精神药物常见的锥体外系副反应,由于其表现的特殊性,常常误诊为精神症状加重,而继续加大用药量,导致病人痛苦。甚至意外自杀。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我院精神科精神分裂症病人103例发生静坐不能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6年9月--2007年9月住我院精神科病房,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35分,且2周内未服抗精神病药物及影响锥体外系药物的新人院病人。排除①有锥体外系疾病史的阳性家族史;②伴有锥体外系症状神经系统病变者。共收集研究对象103例,男58例,女45例;年龄16岁~68岁(35.4岁±7.12岁)。
1.2方法人组后精神药物常规加减,不预防应用苯海索等改善锥体外系副反应的药物,采用修订的Si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ESRS)静坐不能0分~4分5级评分法,评分≥2分者确认有静坐不能,每日评定1次,出现静坐不能时记录发生的时间、病人性别、年龄、服药种类、服药量、入院时间及对症状的态度,观察时间为2个月。观察分析静坐不能的发生与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的关系,静坐不能发生的时间、年龄分布、发生时的用药情况及病人的态度。
2结果
2.1静坐不能的发生情况及与抗精神病药的种类的关系 本组发生103例服药后发生急性静坐不能32例,总发生率为31.1%。详见表1。
2.2静坐不能发生的时间服药后首次出现静坐不能的时间为2d~55d(13.4d±9.1d)。其中7d~14d出现15例。15d~28d出现9例,29d~56d出现8例,约50%病人静坐不能于入院后半月内出现,提示新人院病人治疗初期易出现静坐不能。从出现反应的记录时间上看,07:00~12:00发生7例。12:00~18:00发生12例,18:00-06:00发生13例。
2.3静坐不能发生的年龄分布本组病人中,32例出现静坐不能者年龄为30.23岁±8.15岁,71例未出现静坐不能者年龄为40.23岁±8.46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P<0.01)。提示年龄越小静坐不能发生率越高。
2.4静坐不能发生时用药情况发生静坐不能时,单一用药者18例,合并用药者14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1.76,P>0.05)。静坐不能(折合氯丙嗪日量)用药日量391.0mg±61.2 mg,未发生静坐不能(折合氯丙嗪日量)用药日量为342.0mg±60.4m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P<0.01)。提示,应用精神药物剂量越高越易出现静坐不能。
2.5静坐不能发生时病人态度病人主动诉说坐不住,身体不舒服11例;走动不停,但不诉说8例;紧张、焦虑10例;继发出现妄想症状3例。
3护理对策
3.1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向病人及陪护宣教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知识。告诉病人第1次服用精神病药物可能发生副反应。如烦躁不安、坐不住、走不稳等。使病人对药物有所了解。对治疗有信心,稳定情绪以保证治疗效果。
3.2加强病房巡视护士应及时巡视病房,特别是在下午及晚上护士更应多巡视、多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耽误。要防止摔伤、坠床等不安全事件发生。
3.3一般护理本研究显示,年龄越小,急性静坐不能发生率越高;入院后半月左右发生率较高;服氟哌啶醇和氯丙嚎的病人,静坐不能的发生率高。对年龄小、新人院病人,要单一用药,同时应从小剂量开始,不要急于加药,对病人仔细观察,不让病人离开护士视线,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药量较大的病人,应重点看护防止意外。同时,协助病人进行个人生活护理,让病人感到如家一样温暖。以安心治疗。
3.4加强与精神症状的鉴别静坐不能往往与精神症状混淆,急性静坐不能多发生在用精神病药物数小时或数日、药量增加或变更药物时其发生率8.0%~76.0%。因此,在用药后最初几天,病人出现焦虑不安、坐不住等,不应一律认为为精神症状加重而继续增加药量,应与精神症状鉴别,诊断明确后再行相应的处理,避免延误治疗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5症状护理病人出现烦躁不安、不能坐定、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时,护士应考虑药物所致静坐不能,应通知医生以早诊断、早治疗。处理方法:①减少用药次数和日剂量;②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6mg,东莨菪碱0.3mg或普萘洛尔30mg;③多观察、早发现、要倾听病人述说不适;④协助病人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
3.6不服药物行为的护理以及可能自杀的预防急性静坐不能是一种常见且痛苦的药物反应,病人可能会因痛苦而不愿继续服药,甚至想自杀。因此,护士应加强工作责任心,首先要实行24h监护制度,应重点交班,禁止病人独自活动,必须做到病人不离护士视线,加强观察。同时,告诉病人这是暂时的药物反应,减少用药次数和日剂量后症状就会消失,不必紧张、害怕,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应使病人了解药物治疗的目的,主动配合治疗。对服药依从性较差的病人,护士要耐心开导,协助遵从服药,要服药到胃,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总之,护士首先要全面熟悉病史资料,同时仔细地掌握病情及诊断要点,关心、体贴、尊重病人,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把病人的痛苦放在首位,避免出现静坐不能等药物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此外,护士还要加强急救医学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急救技术,病房内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一旦出现自杀病人,护士应冷静、沉着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本文编辑 王钊林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6A-1464-02
急性静坐不能是应用抗精神药物常见的锥体外系副反应,由于其表现的特殊性,常常误诊为精神症状加重,而继续加大用药量,导致病人痛苦。甚至意外自杀。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我院精神科精神分裂症病人103例发生静坐不能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6年9月--2007年9月住我院精神科病房,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35分,且2周内未服抗精神病药物及影响锥体外系药物的新人院病人。排除①有锥体外系疾病史的阳性家族史;②伴有锥体外系症状神经系统病变者。共收集研究对象103例,男58例,女45例;年龄16岁~68岁(35.4岁±7.12岁)。
1.2方法人组后精神药物常规加减,不预防应用苯海索等改善锥体外系副反应的药物,采用修订的Si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ESRS)静坐不能0分~4分5级评分法,评分≥2分者确认有静坐不能,每日评定1次,出现静坐不能时记录发生的时间、病人性别、年龄、服药种类、服药量、入院时间及对症状的态度,观察时间为2个月。观察分析静坐不能的发生与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的关系,静坐不能发生的时间、年龄分布、发生时的用药情况及病人的态度。
2结果
2.1静坐不能的发生情况及与抗精神病药的种类的关系 本组发生103例服药后发生急性静坐不能32例,总发生率为31.1%。详见表1。
2.2静坐不能发生的时间服药后首次出现静坐不能的时间为2d~55d(13.4d±9.1d)。其中7d~14d出现15例。15d~28d出现9例,29d~56d出现8例,约50%病人静坐不能于入院后半月内出现,提示新人院病人治疗初期易出现静坐不能。从出现反应的记录时间上看,07:00~12:00发生7例。12:00~18:00发生12例,18:00-06:00发生13例。
2.3静坐不能发生的年龄分布本组病人中,32例出现静坐不能者年龄为30.23岁±8.15岁,71例未出现静坐不能者年龄为40.23岁±8.46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P<0.01)。提示年龄越小静坐不能发生率越高。
2.4静坐不能发生时用药情况发生静坐不能时,单一用药者18例,合并用药者14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1.76,P>0.05)。静坐不能(折合氯丙嗪日量)用药日量391.0mg±61.2 mg,未发生静坐不能(折合氯丙嗪日量)用药日量为342.0mg±60.4m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P<0.01)。提示,应用精神药物剂量越高越易出现静坐不能。
2.5静坐不能发生时病人态度病人主动诉说坐不住,身体不舒服11例;走动不停,但不诉说8例;紧张、焦虑10例;继发出现妄想症状3例。
3护理对策
3.1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向病人及陪护宣教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知识。告诉病人第1次服用精神病药物可能发生副反应。如烦躁不安、坐不住、走不稳等。使病人对药物有所了解。对治疗有信心,稳定情绪以保证治疗效果。
3.2加强病房巡视护士应及时巡视病房,特别是在下午及晚上护士更应多巡视、多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耽误。要防止摔伤、坠床等不安全事件发生。
3.3一般护理本研究显示,年龄越小,急性静坐不能发生率越高;入院后半月左右发生率较高;服氟哌啶醇和氯丙嚎的病人,静坐不能的发生率高。对年龄小、新人院病人,要单一用药,同时应从小剂量开始,不要急于加药,对病人仔细观察,不让病人离开护士视线,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药量较大的病人,应重点看护防止意外。同时,协助病人进行个人生活护理,让病人感到如家一样温暖。以安心治疗。
3.4加强与精神症状的鉴别静坐不能往往与精神症状混淆,急性静坐不能多发生在用精神病药物数小时或数日、药量增加或变更药物时其发生率8.0%~76.0%。因此,在用药后最初几天,病人出现焦虑不安、坐不住等,不应一律认为为精神症状加重而继续增加药量,应与精神症状鉴别,诊断明确后再行相应的处理,避免延误治疗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5症状护理病人出现烦躁不安、不能坐定、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时,护士应考虑药物所致静坐不能,应通知医生以早诊断、早治疗。处理方法:①减少用药次数和日剂量;②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6mg,东莨菪碱0.3mg或普萘洛尔30mg;③多观察、早发现、要倾听病人述说不适;④协助病人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
3.6不服药物行为的护理以及可能自杀的预防急性静坐不能是一种常见且痛苦的药物反应,病人可能会因痛苦而不愿继续服药,甚至想自杀。因此,护士应加强工作责任心,首先要实行24h监护制度,应重点交班,禁止病人独自活动,必须做到病人不离护士视线,加强观察。同时,告诉病人这是暂时的药物反应,减少用药次数和日剂量后症状就会消失,不必紧张、害怕,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应使病人了解药物治疗的目的,主动配合治疗。对服药依从性较差的病人,护士要耐心开导,协助遵从服药,要服药到胃,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总之,护士首先要全面熟悉病史资料,同时仔细地掌握病情及诊断要点,关心、体贴、尊重病人,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把病人的痛苦放在首位,避免出现静坐不能等药物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此外,护士还要加强急救医学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急救技术,病房内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一旦出现自杀病人,护士应冷静、沉着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本文编辑 王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