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行都怕流动性有逆转”,这种可怕的高度一致性的判断,在催生本次资金松紧之变的同时,也表明银行对未来形势的判断从乐观走向谨慎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状况,6月2日仍在持续。
6月2日早盘,银行间市场7天期回购利率上涨到3.2017%,此前一天,市场早盘跳涨近70个基点,为一年半来涨幅新高。6月2日,隔夜拆借利率报2.7527%。
“现在根本拆不到钱。”一位大行的交易员说。
这种资金紧张的状况已持续10多天。5月20日之后,银行间市场资金骤然收紧。“连续5天国有银行都在净拆入,拆入金额还一天比一天多。”不少交易员说。而此前,国有银行是主要的资金拆出方。如今,国有银行已经连续10多天净融入。6月1日国有银行净拆入资金303.26亿元,5月31日净拆入345亿元, 5月28日净拆入资金289.14亿元。
这一突然逆转的形势,令市场有些惶恐。
拆借利率与存款利率已现倒挂。目前1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6月2日的7天回购利率报价已达3.2%。
在不少商业银行人士看來,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震荡。震荡的背后,除了种种流动性收紧的叠加效应外,市场预期的扭转更为关键。“各行都怕流动性有逆转。”这种高度一致性的判断,在催生本次资金松紧之变的同时,也表明银行对未来形势的判断从乐观走向谨慎。
高幅度的拆借利率的持续上涨,并非小资金量能推动。“一定与大额资金变动有关。”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认为。
在央行近两周并无异常收紧的情况下,坊间传言不胫而走。
“监管层对商业银行实行窗口指导,要求提高超额准备金率。”记者从不同的渠道听到了同样的传言。
市场流传的版本是,央行将要求国有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从1.46%提高到1.9%,而股份制银行等也要提高到1.88%。果如此,基本相当于上调了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将从银行体系抽走流动性约3000多亿元。
但其带来的预期调整则要强于准备金率上调。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对准备金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后,已经取消了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大致相当于改革前的备付金)的限额要求。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超额准备金率上调,则显示了更多惩罚意味。当前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年利率为1.89%,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年利率仅为0.99%。
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无论上述传言是否属实,商业银行主动调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却是不争事实,这主要受到流动性预期判断变化的影响。
自5月10日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后,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降低。
光大银行某交易员说:“目前银行超储率可能降至1.5%左右,而国有大行的超储率可能低于1%。” 某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也表示,“目前商业银行备付资金并不充裕,金融系统的备付率处在中等偏低的水平。”这意味着银行的流动性开始趋紧,流动性风险加大。
业内人士认为,支撑市场持续10多天的流动性紧张,原因复杂。央行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变化、监管的趋严、外汇占款增速下滑等,都产生叠加效应,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综合影响。
今年上半年,央行更多采用长期回笼工具,加大对资金的锁定力度,3年期央票重启发行。此外,银监会开始采用更严格的资本管理,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并拟对一般拨备等实行动态监管、动态调整等。这些都加剧了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随着贷款的收紧,存款派生效应也呈现下降趋势,这也加剧了流动性紧张状况。
央行数据显示,M2(广义货币)增速同比明显下降,而M1(狭义货币)增速则稳步上升,两者剪刀差的扩大说明,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而央行的存款数据也显示,存款增速同比明显下滑。这导致贷存比不断攀升。
根据上市银行一季报,多家银行贷存比都已超过75%监管红线,中行、民生、中信、宁波银行等都已经超过75%。
此外,境内外升值预期的下降,也对5月份以来的外汇资金流入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由此投放的外汇占款降低。
商业银行人士认为,紧缩预期已经形成,银行现在对流动性有点像“惊弓之鸟”,一个小震荡都会在银行间市场快速传染。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状况,6月2日仍在持续。
6月2日早盘,银行间市场7天期回购利率上涨到3.2017%,此前一天,市场早盘跳涨近70个基点,为一年半来涨幅新高。6月2日,隔夜拆借利率报2.7527%。
“现在根本拆不到钱。”一位大行的交易员说。
这种资金紧张的状况已持续10多天。5月20日之后,银行间市场资金骤然收紧。“连续5天国有银行都在净拆入,拆入金额还一天比一天多。”不少交易员说。而此前,国有银行是主要的资金拆出方。如今,国有银行已经连续10多天净融入。6月1日国有银行净拆入资金303.26亿元,5月31日净拆入345亿元, 5月28日净拆入资金289.14亿元。
这一突然逆转的形势,令市场有些惶恐。
拆借利率与存款利率已现倒挂。目前1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6月2日的7天回购利率报价已达3.2%。
在不少商业银行人士看來,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震荡。震荡的背后,除了种种流动性收紧的叠加效应外,市场预期的扭转更为关键。“各行都怕流动性有逆转。”这种高度一致性的判断,在催生本次资金松紧之变的同时,也表明银行对未来形势的判断从乐观走向谨慎。
高幅度的拆借利率的持续上涨,并非小资金量能推动。“一定与大额资金变动有关。”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认为。
在央行近两周并无异常收紧的情况下,坊间传言不胫而走。
“监管层对商业银行实行窗口指导,要求提高超额准备金率。”记者从不同的渠道听到了同样的传言。
市场流传的版本是,央行将要求国有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从1.46%提高到1.9%,而股份制银行等也要提高到1.88%。果如此,基本相当于上调了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将从银行体系抽走流动性约3000多亿元。
但其带来的预期调整则要强于准备金率上调。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对准备金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后,已经取消了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大致相当于改革前的备付金)的限额要求。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超额准备金率上调,则显示了更多惩罚意味。当前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年利率为1.89%,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年利率仅为0.99%。
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无论上述传言是否属实,商业银行主动调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却是不争事实,这主要受到流动性预期判断变化的影响。
自5月10日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后,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降低。
光大银行某交易员说:“目前银行超储率可能降至1.5%左右,而国有大行的超储率可能低于1%。” 某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也表示,“目前商业银行备付资金并不充裕,金融系统的备付率处在中等偏低的水平。”这意味着银行的流动性开始趋紧,流动性风险加大。
业内人士认为,支撑市场持续10多天的流动性紧张,原因复杂。央行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变化、监管的趋严、外汇占款增速下滑等,都产生叠加效应,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综合影响。
今年上半年,央行更多采用长期回笼工具,加大对资金的锁定力度,3年期央票重启发行。此外,银监会开始采用更严格的资本管理,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并拟对一般拨备等实行动态监管、动态调整等。这些都加剧了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随着贷款的收紧,存款派生效应也呈现下降趋势,这也加剧了流动性紧张状况。
央行数据显示,M2(广义货币)增速同比明显下降,而M1(狭义货币)增速则稳步上升,两者剪刀差的扩大说明,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而央行的存款数据也显示,存款增速同比明显下滑。这导致贷存比不断攀升。
根据上市银行一季报,多家银行贷存比都已超过75%监管红线,中行、民生、中信、宁波银行等都已经超过75%。
此外,境内外升值预期的下降,也对5月份以来的外汇资金流入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由此投放的外汇占款降低。
商业银行人士认为,紧缩预期已经形成,银行现在对流动性有点像“惊弓之鸟”,一个小震荡都会在银行间市场快速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