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30年,我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在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一直都没有脱离一线教学工作。这份坚持,让我意识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多么的重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们想飞上天去,他们想潜入蚁穴。因此这足以说明在我们这些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当中,最敢于幻想,最具有活力,最能代表生命之美的莫过于孩子了。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感到光荣。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把它看作是一个幸福的过程,因为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的感动。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多富有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使“教育”这个曾经让人一说起就想到“头悬梁,锥刺股”等冰冷字眼的两个字,闪耀着无比的人性光环,可以说,教育从来没有什么时候让我们感到如此的亲切,如此的充满人性美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把“育人”放在首位,以学生为本,用富有人性化的理念去教育、去感化、去引导学生的成长,了解他们所需,用爱心与热情去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品格的顶天立地的人,应该是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
我们常忙碌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考卷上那不断波动的分数倾注我们所有的精力。但当我们冷静下来审视我们的工作,看看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时,突然之间会感觉特别失败。因为我们忽略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育人!
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其实,孩子的成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我们——孩子的老师们。当孩子缺失家庭的引导时,我们应该肩负起责无旁贷的使命来,与孩子交流,引导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引导力量。
我现在是我校四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四年级的同学可以说正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年龄段,他们少了几许幼稚,开始把他们的触角伸向他们身边的社会,充满好奇地去观察、去模仿他们身边的一切。前段时间,班上就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开始涉足网吧、游戏机室。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就会关闭起心灵的窗户,与老师和家长产生敌对情绪,以致于在言行及思想上离正确的方向越走越远。于是,我比平常更加关注他们,课堂上注意他们的学习状态,不时地表扬他们的进步。看着他们脸上灿烂的微笑,我相信我的关爱便是他们生活中的阳光,我也自信我的关爱能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帮助学生拥有高尚的品格、智慧的头脑,这是我工作的目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上好语文呢?
首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它传承文化,传递情感,包罗世间万象,它总是给人厚重而温暖的感觉。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要把学生引进语文的天地,教师只有放下权威的架子,才能保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畅通的情感交流的渠道。才能让学生感到宽松、坦然、自由、愉悦,没有压抑和强制。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有强烈的学习意识,他们才可能自由自在地思考,探究,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次,教学中我追求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算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呢,那就是课堂中充满深情的阅读、细腻的情感体验、激情的思想碰撞和精彩流畅的语言表达。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我们的教材为我们准备了一篇篇非常有质感的文章,细细地去品读,感觉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无不向我们传递一种真切而生动的、感人的信息。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课,小峰为奶奶晒过的棉鞋里装着阳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一课,这样写到“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像这样温情而亲切的文字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中不胜枚举。教学中我喜欢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去用心的阅读,去体会这种语言的质感。我相信只有体会了这种质感,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获得细腻的情感体验。
有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道:“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有令人惊奇的风景产生”。这里所说的“令人惊奇的风景”指的就是学生与文本交流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体验交流中产生的思想碰撞,并将这种思想碰撞付诸精彩流畅的语言把它展现出来。
我上了题为《聪明的使者》一课,这篇课文讲了唐朝时吐蕃国的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到长安求婚的历史故事。文中写道由于求婚者众多,皇帝只好用让这些使臣们比赛智慧的办法来确定文成公主的婚事。同学们被这段千古流传的美好姻缘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用心地阅读着,总想把课文读得最正确、最流利。他们用心地体会着,总想把每一句话都读出它应有的语气来。读着读着,好多同学纷纷举起了小手,他们像往常一样,希望能够把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说出来。这既是一种分享,也是他们展示自己,获得成就感的一种方法。
在研读禄东赞如何巧解难题的语句时,同学们一方面折服于禄东赞的智慧,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他聪明绝顶,有的同学说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有一个女同学这样说道:“没想到一只小小的蚂蚁到了他那儿,却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真是了不起”……另一方面同学们自己也动起了脑筋,有的同学说:“分辨根梢的问题可以用秤称的办法,把木棍分成两截,重的一头是根,轻的一头是梢。”有的同学说:“穿那不但小,而且里边还弯弯曲曲的玉石洞眼可以用这样的办法:用铜丝引线,因为铜丝有韧性,可以弯曲。”有的同学说:“还可以用水冲丝线的办法穿玉石洞眼”……
发言时,同学们比谁说得响亮,比谁说得流畅,比谁说得深刻。他们的发言就像课堂上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它是学生完全融入文本,情感升华的体现,也是学生个性张扬的体现。我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总之,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思想的魅力,感受表达的乐趣,并学习表达的智慧,培养他们热爱语文、亲近语文的情感,从而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回顾以往的工作,总觉得或多或少有些缺憾,也许这正印证了“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们想飞上天去,他们想潜入蚁穴。因此这足以说明在我们这些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当中,最敢于幻想,最具有活力,最能代表生命之美的莫过于孩子了。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感到光荣。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把它看作是一个幸福的过程,因为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的感动。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多富有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使“教育”这个曾经让人一说起就想到“头悬梁,锥刺股”等冰冷字眼的两个字,闪耀着无比的人性光环,可以说,教育从来没有什么时候让我们感到如此的亲切,如此的充满人性美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把“育人”放在首位,以学生为本,用富有人性化的理念去教育、去感化、去引导学生的成长,了解他们所需,用爱心与热情去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品格的顶天立地的人,应该是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
我们常忙碌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考卷上那不断波动的分数倾注我们所有的精力。但当我们冷静下来审视我们的工作,看看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时,突然之间会感觉特别失败。因为我们忽略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育人!
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其实,孩子的成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我们——孩子的老师们。当孩子缺失家庭的引导时,我们应该肩负起责无旁贷的使命来,与孩子交流,引导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引导力量。
我现在是我校四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四年级的同学可以说正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年龄段,他们少了几许幼稚,开始把他们的触角伸向他们身边的社会,充满好奇地去观察、去模仿他们身边的一切。前段时间,班上就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开始涉足网吧、游戏机室。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就会关闭起心灵的窗户,与老师和家长产生敌对情绪,以致于在言行及思想上离正确的方向越走越远。于是,我比平常更加关注他们,课堂上注意他们的学习状态,不时地表扬他们的进步。看着他们脸上灿烂的微笑,我相信我的关爱便是他们生活中的阳光,我也自信我的关爱能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帮助学生拥有高尚的品格、智慧的头脑,这是我工作的目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上好语文呢?
首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它传承文化,传递情感,包罗世间万象,它总是给人厚重而温暖的感觉。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要把学生引进语文的天地,教师只有放下权威的架子,才能保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畅通的情感交流的渠道。才能让学生感到宽松、坦然、自由、愉悦,没有压抑和强制。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有强烈的学习意识,他们才可能自由自在地思考,探究,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次,教学中我追求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算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呢,那就是课堂中充满深情的阅读、细腻的情感体验、激情的思想碰撞和精彩流畅的语言表达。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我们的教材为我们准备了一篇篇非常有质感的文章,细细地去品读,感觉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无不向我们传递一种真切而生动的、感人的信息。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课,小峰为奶奶晒过的棉鞋里装着阳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一课,这样写到“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像这样温情而亲切的文字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中不胜枚举。教学中我喜欢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去用心的阅读,去体会这种语言的质感。我相信只有体会了这种质感,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获得细腻的情感体验。
有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道:“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有令人惊奇的风景产生”。这里所说的“令人惊奇的风景”指的就是学生与文本交流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体验交流中产生的思想碰撞,并将这种思想碰撞付诸精彩流畅的语言把它展现出来。
我上了题为《聪明的使者》一课,这篇课文讲了唐朝时吐蕃国的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到长安求婚的历史故事。文中写道由于求婚者众多,皇帝只好用让这些使臣们比赛智慧的办法来确定文成公主的婚事。同学们被这段千古流传的美好姻缘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用心地阅读着,总想把课文读得最正确、最流利。他们用心地体会着,总想把每一句话都读出它应有的语气来。读着读着,好多同学纷纷举起了小手,他们像往常一样,希望能够把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说出来。这既是一种分享,也是他们展示自己,获得成就感的一种方法。
在研读禄东赞如何巧解难题的语句时,同学们一方面折服于禄东赞的智慧,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他聪明绝顶,有的同学说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有一个女同学这样说道:“没想到一只小小的蚂蚁到了他那儿,却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真是了不起”……另一方面同学们自己也动起了脑筋,有的同学说:“分辨根梢的问题可以用秤称的办法,把木棍分成两截,重的一头是根,轻的一头是梢。”有的同学说:“穿那不但小,而且里边还弯弯曲曲的玉石洞眼可以用这样的办法:用铜丝引线,因为铜丝有韧性,可以弯曲。”有的同学说:“还可以用水冲丝线的办法穿玉石洞眼”……
发言时,同学们比谁说得响亮,比谁说得流畅,比谁说得深刻。他们的发言就像课堂上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它是学生完全融入文本,情感升华的体现,也是学生个性张扬的体现。我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总之,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思想的魅力,感受表达的乐趣,并学习表达的智慧,培养他们热爱语文、亲近语文的情感,从而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回顾以往的工作,总觉得或多或少有些缺憾,也许这正印证了“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