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是中国抗疫斗争的最大底气和力量源泉。”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这样表示。
2020年,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
14亿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他们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4月8日,零时。“武汉重启,不负春天”的字样准时亮起,“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灯光秀点亮武汉三镇的夜空。
大疫当前,更显众志成城。武汉一位90后女青年的父亲因疫情去世,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她每天登录父亲的微信号,给患病的母亲以力量;长沙一位90后小伙儿奔赴武汉,几十天如一日用私家车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被称为街头最美“摆渡人”……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处处闪耀着“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党和政府与人民是血肉相连的整体,在抗击疫情中民众的作用是巨大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徐麟表示。
疫情席卷全球,急世界之所急,中国向世卫组织和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提供资金支持;组织上百场跨国视频专家会议,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以实际行动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暂缓23个发展中国家2020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相关债务本息偿付,缓债金额13.53亿美元。
中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发挥最大医疗物资产能国优势,向各国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8亿份检测试a剂盒。
还记得,2020年1月,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捐赠给武汉的防疫物资上,一句短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触动国人;11月13日,蒙古国捐赠中国的3万只羊全部入境中国……患难与共、同舟共济,在携手抗疫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升华。
2020年9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一批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出席了大会。看着大会现场直播中那些胸前佩挂“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已白发苍苍的英雄,耳边仿佛响起了那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70年前,面对延烧至新中国国境线上的战火,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70年后,当年的战火与硝烟早已散去,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以党和国家之名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让英雄不朽,让精神长存。
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团队第三代杂交水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此前,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在7月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实现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更近一步。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令世界瞩目,共和国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稳定。近14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着中国方案。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
数字最有说服力。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上1.3万亿斤台阶。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进入新时代,我们在解决近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上不断书写鸿篇、创造历史,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未来,中国人的饭碗将端得更牢。
这一年,我们的征途依然是星辰大海。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升空。截至2020年1月3日6时,“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约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千米,距离地球接近1.3亿千米,距离火星约830万千米。它也将在春节前夕到达火星,并在三个月之后降落火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也有大动作。中国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而后接续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从无人试验到载人飞天、从单船飞行到多器对接组合飞行等重大跨越,自主突破和掌握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如今,我们将建成中国第一个长期在轨飞行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人空间站,并且在上面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
过去的一年,我们不畏险阻、勇往直前。书写一个又一个新成绩,创造属于特殊年份的不寻常记忆:8848.86米,定义了珠穆朗玛峰的新身高;10909米,“奋斗者”号潜水器的成功坐底,在马里亚纳海沟留下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嫦娥五号月球采样、天问一号飞向火星,奏响中国航天探索星空的动听乐章。“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愿景变成现实。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持续搅局,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不断扩大,人们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追问从未如此强烈。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问,中国主动应变,深刻作答。
这是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时间”——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的时间节点,习近平主席再次登上这一最重要多边舞台,就后疫情时代人类将面对什么样的世界、中国将为世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秩序等时代命题,全面阐述中国主张。
这是成果丰硕的“多边外交月”——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到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从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连续出席四场重量级多边“云峰会”,就加强国际抗疫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等关键问题,密集提出中国方案。
率先示范、以身作则、主动作为,2020年,中国担当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在应对疫情、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全球挑战方面,中国树立了“积极榜样”。
和合共生,命运与共。大道不孤,天下一家。2020年,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彰显时代价值的一年,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的一年。
2020年岁末,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向全世界发出“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重大宣告。这一宣告,掷地有声,让疫情笼罩下的世界倍感振奋和鼓舞!
至此,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40多年来,7.5亿人成功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堪为世界之最的减贫速度和减贫数量,讲述的是一个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强大信心的励志故事。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伊·赖德说,在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方面,“大部分进展都归功于中国”。
“中国是向世界展示如何消除贫困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历史性的成就”“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希望,树立了榜样”“中国是全球减贫事业的最大贡献者”……许多国家政要、专家和媒体,毫不吝惜对中国脱贫攻坚重大胜利的赞美。
中国的减贫成就,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璀璨篇章,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为全人类战胜贫困、实现美好生活的追求注入强大动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风雨兼程中,我们告别2020年,迎来2021年。
从“十三五”圆满收官,到“十四五”全面擘画。从2021年开始,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正需要亿万人民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奮斗姿态,乘风破浪、坚毅前行。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英勇的人民,一定能够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新的一年,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我们必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2020年,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
14亿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他们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4月8日,零时。“武汉重启,不负春天”的字样准时亮起,“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灯光秀点亮武汉三镇的夜空。
大疫当前,更显众志成城。武汉一位90后女青年的父亲因疫情去世,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她每天登录父亲的微信号,给患病的母亲以力量;长沙一位90后小伙儿奔赴武汉,几十天如一日用私家车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被称为街头最美“摆渡人”……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处处闪耀着“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党和政府与人民是血肉相连的整体,在抗击疫情中民众的作用是巨大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徐麟表示。
疫情席卷全球,急世界之所急,中国向世卫组织和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提供资金支持;组织上百场跨国视频专家会议,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以实际行动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暂缓23个发展中国家2020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相关债务本息偿付,缓债金额13.53亿美元。
中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发挥最大医疗物资产能国优势,向各国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8亿份检测试a剂盒。
还记得,2020年1月,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捐赠给武汉的防疫物资上,一句短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触动国人;11月13日,蒙古国捐赠中国的3万只羊全部入境中国……患难与共、同舟共济,在携手抗疫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升华。
2020年9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一批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出席了大会。看着大会现场直播中那些胸前佩挂“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已白发苍苍的英雄,耳边仿佛响起了那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70年前,面对延烧至新中国国境线上的战火,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70年后,当年的战火与硝烟早已散去,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以党和国家之名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让英雄不朽,让精神长存。
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团队第三代杂交水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此前,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在7月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实现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更近一步。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令世界瞩目,共和国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稳定。近14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着中国方案。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
数字最有说服力。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上1.3万亿斤台阶。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进入新时代,我们在解决近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上不断书写鸿篇、创造历史,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未来,中国人的饭碗将端得更牢。
这一年,我们的征途依然是星辰大海。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升空。截至2020年1月3日6时,“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约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千米,距离地球接近1.3亿千米,距离火星约830万千米。它也将在春节前夕到达火星,并在三个月之后降落火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也有大动作。中国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而后接续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从无人试验到载人飞天、从单船飞行到多器对接组合飞行等重大跨越,自主突破和掌握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如今,我们将建成中国第一个长期在轨飞行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人空间站,并且在上面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
过去的一年,我们不畏险阻、勇往直前。书写一个又一个新成绩,创造属于特殊年份的不寻常记忆:8848.86米,定义了珠穆朗玛峰的新身高;10909米,“奋斗者”号潜水器的成功坐底,在马里亚纳海沟留下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嫦娥五号月球采样、天问一号飞向火星,奏响中国航天探索星空的动听乐章。“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愿景变成现实。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持续搅局,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不断扩大,人们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追问从未如此强烈。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问,中国主动应变,深刻作答。
这是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时间”——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的时间节点,习近平主席再次登上这一最重要多边舞台,就后疫情时代人类将面对什么样的世界、中国将为世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秩序等时代命题,全面阐述中国主张。
这是成果丰硕的“多边外交月”——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到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从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连续出席四场重量级多边“云峰会”,就加强国际抗疫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等关键问题,密集提出中国方案。
率先示范、以身作则、主动作为,2020年,中国担当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在应对疫情、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全球挑战方面,中国树立了“积极榜样”。
和合共生,命运与共。大道不孤,天下一家。2020年,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彰显时代价值的一年,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的一年。
2020年岁末,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向全世界发出“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重大宣告。这一宣告,掷地有声,让疫情笼罩下的世界倍感振奋和鼓舞!
至此,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40多年来,7.5亿人成功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堪为世界之最的减贫速度和减贫数量,讲述的是一个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强大信心的励志故事。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伊·赖德说,在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方面,“大部分进展都归功于中国”。
“中国是向世界展示如何消除贫困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历史性的成就”“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希望,树立了榜样”“中国是全球减贫事业的最大贡献者”……许多国家政要、专家和媒体,毫不吝惜对中国脱贫攻坚重大胜利的赞美。
中国的减贫成就,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璀璨篇章,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为全人类战胜贫困、实现美好生活的追求注入强大动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风雨兼程中,我们告别2020年,迎来2021年。
从“十三五”圆满收官,到“十四五”全面擘画。从2021年开始,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正需要亿万人民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奮斗姿态,乘风破浪、坚毅前行。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英勇的人民,一定能够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新的一年,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我们必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铸就新的历史伟业!